李 卓 行怀春
(1.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2.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胜任力”一词来自拉丁语Competere,可理解为“适当”的意思。1994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cClelland提出胜任力的概念,即“胜任力”是指特质、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等能够可靠测量并可以把高绩效与一般绩效者区分开来的任何个体特征。[1]
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它是针对特定职位表现要求组合起来的一组胜任特征。[2]人们常说的胜任力模型通常是指能力素质模型。素质又叫胜任特征,是指能够将某一工作中成就卓越与成就一般的人区别开来的深层特征。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是指能够可靠测量并可以把高绩效与一般绩效辅导员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包括特质、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等重要内容。[1]也就是说我国高校的专职辅导员所具有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可以被测量的个体特征,它与辅导员工作绩效密切相关,能够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应符合胜任力定义的核心特征包括:第一,胜任力是由特质、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等层面的高校辅导员个体特征组成的;第二,胜任力与辅导员工作绩效密切相关,能够区分出高绩效与一般绩效的辅导员,并且可以预测辅导员未来绩效;第三,胜任力是可以被一些广泛地标准测量的,可以根据胜任力指标对辅导员进行考核和奖励。[3](P17)
目前,对我国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的人还不多见,郝英杰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辅导员胜任力模型——CCR模型。即“从能力(Competence)、素质(Capacity)、人格魅力(Respectable)三个方面构建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其中,人格魅力属于核心层,素质属于中间层,能力属于外层。”[3](P26)
在CCR模型中,能力属于工作目标维度,素质,可以理解为专业素质,属于知识维度,人格魅力属于修养维度,每一维度又包含若干胜任特征。在CCR模型的基础上构建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结构,可以利用其三个维度进行构建。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修养维度可建构为应对突发事件所具备素质中的思想政治素质,处于中间层的知识维度可建构为专业知识素质,处于外层的工作目标维度可建构为管理能力素质。因此,辅导员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素质结构为:核心层是思想政治素质,中间层是专业知识素质,外层是管理能力素质。
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特殊性是由辅导员在高校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上、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实际上,在高校辅导员兼职着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身处学生工作的第一线,积极为学生服务。尤其在处理突发事件方面,对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之所以说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具有特殊性,是因为它与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辅导员自身意识以及校园安全稳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校园突发事件的特征表现在:第一,突发性和紧急性。校园突发事件总是在人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令人们猝不及防。因此,突发性成为校园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特征。校园突发事件还具有处置上的紧急性。无论哪一类校园突发事件,如果没有及时处置,其负面影响会迅速扩大,后果不敢设想。第二,多样性和危害性。所谓多样性,是指校园突发事件的种类多,包括群体性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安全事故、自然灾害事件,还有影响学校乃至社会稳定的其他一些突发事件。[4](P26)危害性是校园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额生活秩序,甚至危害社会稳定。第三,敏感性和扩散性。所谓敏感性,是指学生群体在校园环境中由于政治问题、涉及师生切身利益问题等引发的发生突发事件,往往会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扩散性是指由于信息时代通讯日益发达,媒体的介入,使得校园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会迅速扩散出去。正是校园突发事件的这些特征决定着身处学生工作最前沿的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素质的特殊性。辅导员只有准确把握校园突发事件的特征,才能更好地提升其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
高校突发事件的一个重要特征——突发性,是辅导员要具备高度自觉的忧患意识的必要条件。忧患意识意味着时刻都有危险来临,在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时,这个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自古以来,我国就重视对危机的防御,强调“防患于未然”,“预则立,不预则废”,“居安思危,思则有备”。辅导员应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如,保持高度的思想警惕,极力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培养辅导员高度自觉的忧患意识,应坚持未雨绸缪的原则,做到:第一,进行忧患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只有从思想上重视突发事件,才会对突发事件的苗头具有敏感性,进而提高警惕,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第二,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建立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由于很多校园突发事件是无法事前准确预测的,因此,辅导员必须为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好准备,制订应急预案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辅导员可以根据事先准备好的预案,及时理性的处理各种情况,为突发事件的科学处理奠定基础。因此,具备高度自觉的忧患意识,是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素质独有的一个体现,是高校突发事件得以预防的一个立足点。
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师生的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高校突发事件呈频发、多发态势,校园的和谐稳定成为全国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2006年教育部24号令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5]因此,辅导员在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素质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从辅导员工作目标角度来讲,能够科学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积极化解事件对高校产生的冲击和威胁,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角度来讲,《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第三条是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因此,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素质和能力不断增强,是校园的和谐与稳定的有力保障。
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素质不是特指一种素质,而是辅导员具备的综合性素质,其中包括如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以及敏锐性、辨别力、决断力、执行力、亲和力等等。因此,应对突发事件素质是综合素质的表现,是综合素质在具体事件中的应用。郝英杰提出的CCR胜任力模型为构建辅导员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素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探究高校辅导员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素质的提升路径。
在郝英杰构建的CCR胜任力模型中,核心层是人格魅力。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素质的核心层可建构为思想政治素质,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一个正直、坦荡、心胸宽阔、言行一致的辅导员,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辅导员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在处理突发事件中才可能深入学生群体,通过“理解、共识、尊重”,积极安慰和引导学生,控制突发事件的发展。应做到:第一,平易近人,提升自我。辅导员要有平易近人的情感,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平时多亲近学生,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够迅速深入学生群体内部,了解突发事件事情缘由,果断处理。第二,关爱学生,一视同仁。辅导员与学生、学生之间都是平等的,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做到相互尊重、信任和关心。遇到突发事件,辅导员应以学生的安全为出发点,对所有学生应该一视同仁。第三,以身作则,示范带头。辅导员是学生的领头羊,必须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积极做出正确判断,确保学生安全。
基于CCR胜任力模型的中间层是素质,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素质的中间层可以建构为专业知识素质,即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和知识性很强的工作,没有丰富的知识很难胜任这项工作。多元的知识结构式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石。”[6]在应对突发事件中,高校辅导员既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又要学习和熟知突发事件的相关法律知识,以便在处置过程中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知识素质应该做到:第一,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一些由政治因素引发的校园突发事件,表现为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罢课、聚众闹事,其社会联动力强,影响面较大,后果难以控制。这类突发事件的要求辅导员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尽量避免事态扩大。第二,学习和熟知相关法律法规。“突发事件的处理要求辅导员应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及本校根据相关法律制定的突发事件处理预案。”[7]辅导员只有熟知和掌握预案和法律法规,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依据预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相关制度,做出快速反应和正确决策,进而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基于CCR胜任力模型的外围层是能力,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素质的外围层可建构为管理能力素质,即强化日常管理能力和现场危机处理能力。具体来说,辅导员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的预防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的有效控制力和减轻突发事件对高校工作影响、冲击和危害的能力。[8]它应该包括事发前的预防能力和事发后的决策能力、信息沟通能力、心理安抚能力等。
提升辅导员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管理能力素质,应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强化日常管理,提高预防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指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应建立一个“情报局”组织,即以党总支副书记带头,辅导员、班长、心理委员组成一个“班级情报局”,通过班长、心理委员平时观察学生的最新动态,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向辅导员反应,争取将危及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二,提高现场处置能力,妥善做好善后工作。首先,快速反应。高校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辅导员应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弄清事件的发生原因,做出初步处理。同时向上级汇报,按照上级要求进行下一步工作。其次,安抚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一定对学生造成心理恐慌,辅导员应安抚好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主心骨。最后,总结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之后,辅导员还有必要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反思,在总结教训中汲取经验,进而对日后更好的应对突发事件进行指导。
[1]McClelland D.C.,Competency Assessment Methods:History and State of the art,Boston:Hay-McBer Research Press,1994.
[2]霍晓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标准与开发——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8).
[3]霍晓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标准与开发——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
[4]丁烈云,杨新起.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26.
[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006]24号令,2006-05-26.
[6]张春梅.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提升对策——以高校社会性突发事件为例[J].成功(教育),2011(12).
[7]田川.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和能力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
[8]郑春晖,倪龙海.辅导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内涵及其作用形式[J].群文天地2012(8).
[9]丁烈云,杨新起.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