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

2014-04-09 04:25
社科纵横 2014年9期
关键词:受众图书馆资源

宋 萍

(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 甘肃 兰州 730030)

尼葛洛庞帝(Negropente)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信息DNA”正在迅速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基本单位,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1]正像书中所分析:信息如空气一般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泛在信息环境下,信息的发布和交流模式以及用户信息需求行为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显然不再是知识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它的功能愈显捉襟见肘,知识交流中心的地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探索图书馆如何适应泛在知识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图书馆如何适应社会信息环境拓展服务功能,向用户提供优质知识服务,实现图书馆成为人类知识交流中心的主要构建者和核心发布者,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泛在知识环境

2003年6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知识在信息中迷失》(Knowledge Lost in Information)的趋势研究报告中,将数字图书馆的未来描述为构建“泛在知识环境”[2]。泛在知识环境是由网络设施、硬件、软件、信息资源、人等有机组成的新一代科技知识基础结构,是未来知识型社会的一种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是通过计算、存储和通讯方面的最大便利,使人、数据、信息、工具、设备等资源能够更为完全彻底地发挥作用而构建的一种普遍的、综合性的知识环境[3]。

“泛在知识环境”下,新一代数字技术以及技术设施为知识的使用者和创造者提供了全新多样化的知识传播渠道和获取渠道,为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构建了泛在知识环境。泛在知识环境下,知识的发布和交流模式、学术交流系统以及用户信息需求行为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环境正朝着以“无所不在性”、“渗透性”、“智能型”和“透明性”为特征的泛在智能、泛在计算和泛在网络及其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使人类信息环境跨入了泛在知识环境。

1.泛在知识环境的显著特征

泛在知识环境具有显著的特征:即知识的泛在化、服务的智能化、系统的协同化、需求的个性化。泛在知识环境下知识受众所需的资源与服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网络、各种嵌入式技术设备、3G、4G智能移动通讯设备等广泛获取;信息资源服务系统能够迅速识别互联网用户的状态变化、需求变化以及环境变化,并据此为处于不同情境下的知识受众提供合适其特定需求的服务,智能地满足其对知识的普遍存取和创造需求;知识共享空间的构造、智能化的推送服务方式以及泛在服务理念所形成的信息资源、技术、人力等所共同构建的知识服务平台,使知识服务体系呈现出良性协同化运作,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生长着的有机体;有机的泛知识服务,自然无形地融入知识受众的每日生活之中,阅读、学习、讨论、创新等将无处不在,成为知识受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伴其学习研究之始终。

2.泛在知识环境下知识受众参与与服务的无所不在性

泛在知识环境是建立在新信息技术基础之上,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泛在计算技术将从用户的意识中彻底消失,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强调与信息环境融为一体。用户既是信源又是信宿,知识交流自组织又互动。多样化的泛在信息技术与实践促使了信息组织多样化架构的出现,为满足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需要在不同情况、不同的用户“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技术和组件为不同的目的而构建出不同框架,建立在不同的论断中,执行不同的功能。泛在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是以用户为中心,能适应用户所在空间位置与环境的变化,面对的是任何用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泛在访问与获取,因此其架构具有很强的空间环境适应性,为用户构建一个泛在知识“场”,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特定知识源,而不必关注数字资源所处位置及状态等;同时泛在信息环境中信息资源、信息用户、信息环境处于复杂的关联中,具有高度的动态自组织性,以适应信息资源本身的快速变化与增长以及用户“场景”的高速运动。[4]

二、泛在知识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

1.打破了虚拟图书馆与物理图书馆间的壁垒

泛在知识环境下,各种智能设备不断嵌入信息资源环境之中,涌现了很多可用于存取、定位、传递、提供知识服务和教育的智能设备和应用软件,如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阅读器、各种格式的阅读软件、移动图书馆等等,这些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使越来越多的知识受众可以随地随时地快捷获取信息和服务,因此,用户对物理图书馆的概念越来越淡化,使得物理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的界限在缩短,二者之间的壁垒在逐渐模糊。

2.泛在知识环境图书馆的困境与危机

泛在知识环境使传统知识发布和交流的线性模式演变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状模式,每一个知识信息的提供者、供应商、中间商或者知识受众都可以提供与图书馆同样价值的信息与服务,而图书馆仍以文献检索、参考咨询、主动推送等服务为主要服务。

在信息获取方面谷歌、雅虎、百度、豆瓣等网络搜索引擎已日渐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首选途径;在信息发布方面,人们也越来越青睐通过博客、威客、微博等即时自由发表言论的方式发布信息;在服务的内容和质量方面,知识出版商不断整合各种有价值的数字资源,并以新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数字文献全文检索。比如以谷歌学术搜索为代表的网络搜索引擎,通过应用数字挖掘和知识发现工具对学术资源的整合也越来越深化,并不断为用户提供着与图书馆相匹配的学术化、学科化、专业化的信息与服务;在学术信息交流方面,以信息生产者驱动的开放信息交流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图书馆收费和封闭式的学术交流环境。

开放存取运动和机构知识库的不断涌现和发展使得知识受众可以通过个人和机构网站或通过开放期刊和开放存储知识库等各种机制来保存和传递个人或组织的知识信息,而这个过程却跨越了曾经处于传统知识链核心地位的图书馆,图书馆知识服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危机。

三、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策略

所谓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人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并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这种服务其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服务。知识服务是以互联网信息进行搜索查询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和知识。[5]

1.信息资源集成整合,建立一站式知识服务平台

现有的数字图书馆并不是真正分布式的,而是一种集成(integrated)和集中控制(centrally controlled)的系统。[6]数字图书馆发展到今天,仍然无法真正解决异构性资源共享、动态性服务需求等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图书馆界一直缺乏合作理念,各自为政,坚持“大而全”、“小而全”的意识,缺乏真正共建共享共知的协作方式。

有数据统计:迄今参加CALIS项目建设和获取CALIS服务的成员馆超过500家,但大部分馆仍以独立引进数据库为主,不得不投入巨大的资金、设备和人员。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绝大部分图书馆更是各自为政,独立建库。[7]

泛在知识环境下,这种局面不改变,图书馆只能沦为信息孤岛,不过是孤芳自赏而已。为此,图书馆应建立一个多语言、多媒体、移动的、语义的数字图书馆知识网来检索共享人类知识,服务范围要从信息服务转向知识服务,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来推动知识进步。信息资源集成整合应依据用户需求,对各个相对独立的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内容、功能结构及其检索方法等进行类聚、重组、链接和整合,以生成一个优化组合的分布式系统,使资源与服务无缝相连,为知识受众提供一站式知识服务平台,进而实现图书馆在泛知识环境中的核心竞争地位,真正成为一个泛在智能、立体覆盖、资源共享、无时空限制、超大规模的知识存取中心。

2.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消除系统异构障碍,突破集中模式的瓶颈

泛在知识环境下,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将互联网、计算机、各种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虚拟成具有各个节点资源总和的巨大虚拟计算机系统,并提供统一的使用接口,使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将内容从中央单一节点引向互联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中众多终端节点所蕴含的处理能力和潜在资源,从而有效突破传统集中模式处理能力的有限瓶颈,使系统中的各个节点不再区分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角色关系,实现信息资源直接交换与共享。

3.存取的无缝化

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要实现无缝化的知识存取方式。目前图书馆提供的阅读浏览器有不同格式,如PDF、CAJ等各种格式的阅读浏览器,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泛在网络与泛在智能技术可以解决多格式传递之难题,用户通过泛在智能终端设备浏览或下载文本、视频、音频等各种格式的数字资源,而智能设备可以内置统一转换插件,用户无需动手安装各种浏览插件,从而实现无缝式的知识存取。

4.整合内容资源,挖掘内容价值,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

泛在知识环境下,单纯以信息组织、检索、传递为基础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足以维持图书馆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充分以知识的搜索、组织、分析、重组为基础,通过分析用户知识需求和知识环境,采用数字化、网络化的知识服务手段,构建面向需求、适应变化的知识服务机制,为用户提供知识信息的析取、重组和集成,整合信息资源,建立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挖掘内容价值,有效支持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以期获得知识受众对知识内容深入的感知、快速的获取和智慧的处理能力。

5.个性化信息服务

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不仅仅是指个人选择的丰富化,而且还包含了人与各种环境之间恰如其分的配合[1]。个性化信息服务正是基于知识受众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特点及其特定的需求,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知识内容和系统功能的一种服务。

泛在知识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需求趋于个性化,信息需求不再完全依赖于图书馆馆藏资源及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获取信息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希望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能够对获取的信息进一步分析和知识密集加工,从以文献单元的组织方式变为以知识单元为主的组织方式,并且能够帮助用户找到信息资源中蕴含的知识概念、信息元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深层次的对象,把用户带入知识世界的内部。[8]

基于此,要实现从文献单元到知识单元组织方式就应对网络自组织产生的知识进行深加工,对这些不同来源、类型、格式内容、层次、广度和深度的内容进行搜辑、解析、保存和运行,为知识受众创建一个开放、有序、动态和高效的知识存取、交流和共享空间。对泛在存取的个性化知识按照学科专业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并提供泛在存取知识导航系统,进而建立泛在存取个人知识与学科专业以及与实体馆藏资源的关联性,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共享性,满足个性化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不仅被“推送”(push),更强调“拉出来”(pull),挖掘知识内容的价值,形成人与信息的互动,有效地实现个性化的知识创新。

结语

泛在知识环境是图书馆必须面对的一大挑战。图书馆必须重新调整自身的定位,通过有效的知识服务,实现知识的有序、开放和存取的自由。

[1](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2]尚捷,朱刚.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策略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9):109.

[3]孙波.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9):51-53.

[4]欧阳剑.泛在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构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

[5]百科词条—知识服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878908.htm?fr=aladdin/2014-5-8.

[6]李广建.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05(1):6-7.

[7]黄幼菲.泛在知识环境下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及走向[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0):20-25.

[8]吴燕.泛在知识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D].兰州:中国科学院,2007.

猜你喜欢
受众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