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富
摘 要: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各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与探究式学习一样,合作学习是新课程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学习小组 品质
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正在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被广大教师所接纳使用。
作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单元组合作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所谓单元组合作,是指以单元组为基本形式,充分利用教室和人力资源,在相互关注、相互关照、相互倾听、有亲和力的氛围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一般小组为2~4人,大组为5~8人,超大组为8人以上。
在科学合理构建学习小组的过程中,首先是合作小组的划分,总体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组与组之间组员的性别、个性、家庭状况、学习成绩、特长等基本相同,但组内成员各不相同。其次是组内成员的分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记录员、陈述表达员、组长等。还要注重培养训练合作学习小组的品质。这些品质主要体现在关注、关照、倾听、资源利用率、亲和力等方面。
1.学会关注
组建单元组是为满足合作学习的需要,在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关心小组的构建情况,特别要关注学习中的边缘人,其中分“隐性边缘人”和“显性边缘人”。“隐性边缘人”是指从行动表面上看,他们和其他积极参与者没有很大区别,但实际上没有真正投入。“显性边缘人”是指因种种原因没有参与到合作学习中,独自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很容易被忽视。教师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提醒。
2.学会关照
单元组合作学习出水平,学会与他人相处。例如,走动和调换座位时要相互谦让、相互给予帮助等。要主动维护小组的向心性,彰显小组的凝聚力。同时还要在交流中注意理解和认同别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见解。
3.学会表达
合作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要交流,必须会表达。学生在合作前必须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能把自己的想法完整明确地介绍给同伴,这是一个有效指导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为此,要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的时间和空间,教给学生一些表达自己观点的策略。
4.学会倾听
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合作学习成效的重要保证。良好倾听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学生了解别人的想法,反思自己的作法,达成小组共识。通常情况下,学生习惯于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却不习惯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倾听,要求学生在自己发言前,先对上位发言者所说的内容作出评价,再介绍自己的想法。只有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学生,才能获得优先发言的机会。
5.学会沟通
单元组合作学习中,常会遇到小组成员之间和小组之间产生争执的情况,有的学生争强好胜,很难接受不同意见,所以需要培养他们的沟通意识,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有效。沟通就意味着融入和包容。要让学生知道,任何人的观点都不可能完全正确和全面,存在不足是很正常的,我们合作的目的就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任何一位成员都值得大家尊重,任何一个成员的想法都值得大家关注,别人能提出你的不足,说明他很尊重你并特别关注你的意见。观点有分歧时,不能争执,可以争辩,但要以理服人。
6.学会利用资源
学生获取知识的时空绝大多数集中在课堂上,要合理利用课堂资源。从人力资源角度讲,包括教师个人和所有在课堂里学习的学生个体。教师一个人的知识、思维、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如果能充分挖掘利用学生的人力资源,则我们将拥有一座丰富的“活水库”。资源的开发和获得是靠交互实现的,两人交互、大组交互、全班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等,交互的向度越多,获取的信息就越多。这样就实现了一个愿望:“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来交换,就拥有了两个思想。”教室环境资源的利用是不可忽视的。从硬件来讲,如桌椅板凳、前后黑板、四周墙壁等;从软件来讲,如教室布置及桌椅的摆放格局形式,都是可以有效利用的环境资源。此外,时间也是一种重要资源,比如小组合作时,促使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小组内的计时员要合理控制每个学生的发言时间,训练学生注意速度和效率。
学生只有明白自己在合作中的责任,具备倾听、关注、关照、谦让等能力,并扮演积极的角色,知道如何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下与人相处,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合作学习才和谐,才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周光辉.初中數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和实践.丽水学院学报,2011(02).
[2]张洪波.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与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