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引导机制探析

2014-04-08 09:10赵鹏
考试周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引导机制模式探索

赵鹏

摘 要: 大学生参与志愿与公益服务既是其课堂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延伸,又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价值和效应。在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普遍重理论轻实践的背景下,高校、政府、社会、大学生社团各方面,应积极扩展和充实大学生参与志愿与公益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探索建立制度化的长效引导机制。本研究以湖南科技大学在校学生为个案,对如何建立大学生参与公益服务的引导机制作探索。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引导机制 模式探索

一、 大学生参与公益服务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近年来校方组织力度的加强和重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走出课堂和校园,参与到各类志愿与公益服务活动中。在笔者发放的调查问卷中,回答有关参与志愿活动目的的问项时,“增加个人社会阅历与实践经验”和“以自己之力帮助有需要的人,传播爱与奉献”这两项分别为79.3%和78.5%,而回答“获取综合测评附加分”和“让求职履历更丰富”的分别为14.6%和31.8%。可见,更多的学生是出于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而非更直接和更现实的个人功利化目的。接受问卷访谈的学生在谈及参与志愿服务的收获时,不少學生都提及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在进行志愿与公益服务的过程中,学生大都以团队形式进行,在活动前期策划组织、进行中都需要与服务对象和自身成员展开广泛接触。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从社会化的角度丰富阅历,增强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他人。笔者所在工作单位曾有吴立强、李进两位学生连续利用假期到云贵的贫困山区,为贫困家庭免费拍全家福照片的“爱心假期”优秀事迹被广泛报道,在参与者的示范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了解到了志愿与公益服务这种行为的社会价值,有更多的学生投身到志愿服务行列中。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不是单个个体的集合,社会不能离开个人而存在,而纯粹独立的个体也是不存在的。社会中的个体受到社会影响并被塑造成社会所希望的模样。对一个社会个体来说,实践“社会责任”,意味着要坚持主流的道德主张,坚持实践社会正义,并且愿为他人做出奉献和牺牲,那就是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志愿服务对唤醒其公民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学生参与公益服务现状

1.参与主体分散化

大学生参与志愿与公共服务的形式主要有两类:个体和学生社团。从笔者发放的调查问卷分析,在有关参与频度的问项中,回答经常和偶尔参与此类活动的共有68%,其中经常参加的只有9%,有78.8%的学生认为有固定的团队比较好。可见,能有固定的服务团队是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好形式。而目前学生社团组织志愿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调查的情况看,一类社团是按院系和专业组成,即由相同或相关学科专业的学生组成的学生社团,另一类是全校性的学生社团,由不同专业和年级学生组成。这两类社团的组成各有利弊。院系级的社团由于学生的专业背景类似,对于特定类型特别是和自身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比较容易组织,服务效果也比较好,不足是院系级别社团规模小,获得来自学校的支持不够,开展志愿服务的内容受限比较多。校级社团的优势是规模大,人力资源充足,也更容易获得学校一级的支持,不足是来源多样化,社团成员有不同的服务需求,常常众口难调。同时,有74.8%的受访者反映说在进行志愿服务前没有受过培训和指导,很多情况下是临时组织的团队,活动结束以后就不再组织,缺乏活动的延续性,也难以获得活动效果反馈。

2.参与形式与内容相对单一

不管是个体还是社团参与志愿服务时间一般都集中在假期特别是暑假和周末节假日,在非工作日相对比较难以开展和获得社会组织的协调和配合,而如果在工作日开展又与自身的学习产生冲突,很多活动因为时间冲突被迫取消,甚至还出现几个学生社团为争取同一个服务对象而产生矛盾。从志愿服务的内容分析,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志愿活动集中在社区建设、公益服务、帮困扶贫、支教扫盲等方面,而国际上的志愿活动已扩展到其他社会领域,如老人、儿童照看、辅导儿童课外活动、假释矫正、移民安置、体育赛事和艺术、卫生和医院等。相比较而言,目前我们的志愿服务尚欠丰富,技术含量低,没有利用大学生本身所掌握的本领和知识,活动过于简单,活动主体的自我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创新不够。

3.激励保障机制欠缺

目前的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还只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补充,处于偶发状态,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学生自觉,对学生而言可有可无,也很难要求忙于考研和找工作的高年级学生参与活动,对于经常参与志愿活动或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的参与者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此外,志愿公益活动资源拓展不够,依靠学生自主开发的非常有限,很多有创意的策划因得不到支持而停顿。经费保障也是限制学生组织志愿活动的一大障碍。目前高校相关主管部门有限的学生经费主要投入到学校级社团,大量院系级社团得到的支持很少,甚至还有社团依靠义卖筹集活动经费的情况,有社会力量有和高校社团建立联系、提供资助的意愿又难免带来商业因素,淡化志愿和公益色彩,这种现状无疑会挫伤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新型志愿服务引导模式探索

1.培养志愿服务意识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者众多,活动形式和内容多样,且热情有增无减,这就需要高校相关主管部门予以指导。首先是继续培育和传递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大学生树立“志愿活动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的观念,强化志愿活动对参与者的教育和锻炼作用。重视志愿精神教育中“体验”的功能,将道德教育寓于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中。引导受帮扶的学生主动用爱心回报社会。把活动的参与者从“少数同学”扩展到“多数同学”,从“有特殊才能的同学”扩展到“普通的同学”,让更多的同学得到“志愿服务”的体验,成为志愿服务的参与者。

2.为志愿活动建立社会联系

高校、社会要想方设法为学生的志愿活动拓展资源,为学生志愿服务建立联系,努力结合不同学生社团的特点,并考虑不同专业背景,分门别类地设立对口基地,既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受益方更能获得实际效益。同时建立活动的跟踪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外参与活动的实际效果。鼓励高校学生社团与社会其他公益社团建立联系,为高校学生志愿者提供沟通和交流平台,促进志愿者之间经验的交流和分享。同时通过社会力量的培训,传播公益理念,提升公益社團骨干的能力,培养一批具有感恩理念、服务社会、有良好的工作能力、掌握志愿服务技能的大学生骨干队伍。

3.为志愿活动提供保障经费

在目前高校财政经费有限的条件下,还是有必要给予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以专项经费,并建立合理的经费申请、使用、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化管理,对于开展得好的可以追加经费,效果欠缺的可以减少直至取消。还可以尝试引入政府和社会力量,如向各级共青团组织申请专项补助,向专门基金会、知名企业寻求资助。

4.把志愿服务纳入学生评价体系

把评奖评优、入党等与学生的志愿服务相挂钩,强化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动机,实施激励或优惠政策,对于在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长期坚持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对单项奖学金的评选,推荐优秀学生入党方面都应当给予优先考虑,从而起到奖励的作用,必要的和肯定的奖励能激励大学生参与并持续志愿服务。同时可考虑把志愿服务纳入教学环节,设立志愿服务环节的学分,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或是把教学实习环节与志愿公益服务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志愿服务,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刘珊,风笑天.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类型及问题[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2]周炳振等.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5,(增刊).

[3]梁绿琦.医院服务于大学生成才[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11).

[4]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5]唐华.谈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社会化.当代教育论坛,2007.

本文系湖南科技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D0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引导机制模式探索
新媒体时代渉检舆情工作的再认识
高校新闻宣传网络舆论引导应对机制研究
关于教师下企业锻炼对推行“现代学徒制”研究
高校户籍管理模式探索
初中英语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小学英语让学与生的教学模式探析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高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社会治理视阈下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