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杉
摘 要: 高中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基于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的新要求,总结高中英语教学的现存问题和不足之处,探讨英语教学的改进方法,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阅读教学 改进方法
一、阅读在新课标中的要求
因为英语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所以各个高中学校很重视英语教学。阅读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更成了重中之重,不得不引起高中教师的重视。阅读作为综合性最强的英语学习内容,能够把单词、长难句和语篇等逻辑能力串联起来,形成系统,为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打下基础。新课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六级阅读必须达到以下目标:1.能从一般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2.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3.能根据上下文线索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4.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5.能通过不同信息渠道查找所需信息;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9万词以上。七级阅读目标:1.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2.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3.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4.能够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5.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6.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纸、杂志;7.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5万词以上。八级阅读目标:1.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2.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3.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4.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多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3万词以上。九级阅读目标:1.能阅读一般的英文报纸杂志,获取主要信息;2.阅读一般英文原著,抓住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3.能读懂各种商品的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的资料;4.能根据情景及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5.能使用多种参考资料和工具书解决较复杂的语言疑难;6.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7.能有效地利用网络等媒体获取和处理信息。除了六级是基础高中生必须达到的要求外,七级、八级和九级都是为了提高英语水平而给出的标准。
可见,新课标更希望通过阅读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可以通过完成任务和语篇学习掌握阅读技巧,综合提高阅读水平。为了达到这个要求,首先要分析现有的实际问题。
二、现存的阅读教学问题
1.偏重单词和词组背诵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在新课标公布之前,高中老师比较倾向于单词和词组的讲解背诵,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单词和词组能够背好,课文自然就会无师自通,他们把重点放在督促学生反复背诵单词和词组上。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忽略语篇学习,对文章结构和整体风格不敏感,最后只能反受其害。
2.填鸭式教学法,缺少互动。
以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主要是学生为了高考有个好成绩服务,所以一些教师宁愿让学生多背诵名篇和名句,也不想多花时间在文章理解上,只要是高考中可能考到的知识点,则一律是重点背诵对象,凡是不会考查到的就一掠而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最后导致了很多高分低能学生的出现,对知识不求甚解,只是一味追求最后得分,留下很多教学问题。
3.英语阅读教学手段单一。
因为过去网络不发达,部分教师没有学会使用电脑等多媒体设备,以致现在网络技术发达之后,仍然不习惯运用科技手段,使得教学氛围非常沉闷无趣。有的老师接触网络非常有限,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活动。阅读本身就是比较枯燥的内容,如果不能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兴趣,就可能对学生理解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
综上所述,因为高考的客观需求和教学的现实状况,一些高中学校可能还无法马上达到新课改的要求,但是,也有很多中学已经开始提高自身的教学硬件质量,为贯彻新课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许多年轻教师已经习惯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带动了年纪较大的老师一起学习多媒体设备的操作方法,教学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
三、新课标之后的教学改进方法
1.学会运用任务教学法教授英语阅读。
任务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完成任务,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和其他教学法并不排斥。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英语由于阅读涉及跨文化的内容,包括不同的文化背景,还有科技、艺术、体育等各种领域,因此通过教师和学生互动可以把这些本来枯燥的内容变得灵活多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高效地通过互动环节,让学生主动学习阅读内容,从而更好地吸收知识。
2.运用图式理论教授英语阅读。
“图式”是指一个人不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人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图式”认识客观世界、解释客观世界。图式理论任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都取决于听者或读者已有的知识,即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按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分别是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一篇课文的熟悉程度,以及狭义的背景知识(赵代玲,2001)。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的体裁的了解程度,即读者的篇章意识。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的语言的掌握程度,是对词汇的掌握和语言结构的了解。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讲,运用语言图式,要求学生们进行背诵单词和词组,乃至名言名句已经轻车熟路,在此不再赘述。但是对于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某些老师可能还不太熟悉,这需要听说读写的联合运用,对学生详细介绍各种体裁,还要让学生了解中英文化差异,从而理解文章结构和整体布局。
3.运用多媒体,达到听、说、读、写一条龙的英语阅读教学要求。
新课标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高考英语中阅读占据40%的重要地位,听力和写作相辅相成,虽然说在高考中并不明显,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执行,必将是学习英语的主流内容,因此,以阅读学习为中心,把听说写作为辅助手段,成为题中之义。如何做到把以上几项结合在一起,关键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同学们在观看视频、收听音频和看阅图片中,学习阅读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比如常识、文化背景和各种专门性知识。在多彩多姿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热爱上英语,从而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四、结语
阅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图式过程,掌握英语阅读能力和技巧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具体手段,通过互动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主动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让学生理解跨文化的实际意义,不断培养跨学科与不同的文化背景,做到既学到完善的阅读技巧,又真正丰富知识,从而完成“新课标”提出的阅读目标和要求,真正实现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总目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第一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秋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基础英语教育,2005(5).
[3]李正栓.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解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