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视域下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研究*

2014-04-08 18:10周淑贞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丁玲现代文学民俗文化

周淑贞

(河南科技学院 新科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民俗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在现代文学史的长河中,描写民俗事象的经典之作不在少数。这些民俗事象或为文本增加了思想内涵与文化意义,或涤荡、安慰了读者的心灵。在现代文学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笔。因此,提高民俗文化在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的讲授地位,势在必行。

1 加强民俗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

丹尼尔·贝尔曾说:“文化本身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文化领域是意义的领域,它通过艺术与仪式,以想象的表现方法诠释世界的意义。”[1]中国社会中无所不在的民俗文化不可置疑的也是如此。而现代文学作品,比现实的民俗生活过程和民俗事项的展示更具体更形象。因此,加强民俗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进而激发学生对现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现代文学史中所选作家作品都是经过历史筛选留下的珍贵文学宝藏,但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我却发现一个矛盾的现象,那就是由于时代因素,许多学生认为作品的可读性不强,也不能理解作品博大精深的内涵,课下有同学甚至告诉我学习现代文学史是一件苦差事。教学之余我就不断思索,其实要解决这个现象,穿插民俗文化的教学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途径。审视中国现代文学,各具风情的风俗文化,是中国现代文学画卷中一幅重要的美丽图景。接受理论认为,文学是读者经验的产物,文本的意义具有互动性和不确定性,那么分析民俗文化对现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影响也可视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阐释可能的一种。所以,在文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重视民俗文化在文学作品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进而加深对文本阅读的感受、理解和评论,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发散性的评价。

例如,在讲解鲁迅名篇《孔乙己》时,我打破正常的教学秩序,结合作品内容,给同学们讲解了鲁迅所生活的时代的浙江绍兴的喝酒、穿衣等民俗,告诉同学们,文中酒店的布局和酒客穿衣饮酒习惯的描写,不仅给孔乙己的活动提供了一个适宜的活动空间,从一个侧面将绍兴独特的风情和那一时代人们生活的习俗生动展示在读者眼前,而且通过对孔乙己的穿着、语言和行动与周围环境之间种种不和谐的形象描绘之中,揭示了科举考试对于旧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戕害和人们对于不幸者的缺乏同情与理解。学生情绪立刻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接着再回到文本主题等讲解上来,教学效果非常好,同学们也反映说通过穿插民俗文化的讲解,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深层内涵理解得更加透彻了。

2 加强民俗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寻找文学发展演化的轨迹

将民俗学与文学结合起来,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新文学运动中就己初露端倪。可以说,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壮大是与中国现代民俗的发生演变相伴随的,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每次思潮与运动,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积极参加与良性互动。所以,提高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民俗文化的教授地位,能够为总结文学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客观规律提供充分的论据,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学发展演化的轨迹。我们可以以丁玲在三个不同文学时期内的小说创作中对婚恋民俗描写为例,通过她所处的“五四”时期、左翼革命文学时期以及延安时期来对此做一分析。也许将文本研究和文学发展处所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不少现象和问题将可以得到充分的解释。

不同时期的婚恋民俗文化渗透于丁玲的文学创作当中。“五四”时期提倡个性解放,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受到“五四”精神洗礼的女性代表作家丁玲亦是如此,以故乡本土的民俗生活为创作蓝本,文本的时代感极为强烈。受到五四个性解放、婚恋自主思潮的影响,在丁玲早期的作品中,女主人公在爱情追逐场中大多处于主动和积极的地位。其处女作《梦坷》显露了她的这种创作倾向。而接下来的代表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便是将这样的积极自主姿态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0世纪30年代初,文学形势的变化、普罗文学的特质和主体情感的创伤以及革命青年主动顺应时代潮流都指引着丁玲开始书写普罗者们的爱情生活。在严酷的社会生活面前,丁玲为自己原先对于“自我”“为艺术而艺术”过于沉溺感到不安,直接投身实际的社会斗争,举起了革命文学的旗帜。《韦护》以五卅运动前的社会现实为背景,描述了革命者韦护在追求、获得恋爱主动权的过程中面对严峻形势所做出的艰难抉择。不仅使得丁玲的文学风格得到成功转型,而且有力地响应、支持了当时的革命文学的浪潮。

20世纪30年代的黑暗社会和牢狱生活撕破了丁玲精心编织的梦,1936年丁玲逃到延安,延安特定的文学大环境,决定了丁玲文学创作为工农兵服务的转变。回到现实的丁玲开始了歌唱延安,这位曾经以“自我”“大胆”著称的作家成了文学的工农兵方向热诚的阐述者和捍卫者,并且赋予中国现代文学以鲜明的平民性质和强烈的政治色彩。另一方面,小说创作中的民俗文化日益凸显,民俗意味越加浓厚。最能体现这两个方面的要数丁玲深入农村斗争生活后写的反映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这一力作中,丁玲对40年代解放区的婚姻民俗描写程度明显加强,多角度展现了翻身者的婚恋质量。无论是周月华、董桂花、程仁,还是黑妮、老董,在他们身上,都有着根深蒂固的民俗之魂,都反映着当时社会上民俗文化的影子。综上所述,无论是第一个十年的婚恋题材还是20世纪40年代的农村题材作品的演进,还是现代作家关于人民命运、人民力量认识的飞跃,或者作家自身政治意识的强化和趋向激进,都是与现代中国的社会民俗文化分不开的。

3 加强民俗文化教学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素养

目前,各高等院校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主要由文学史教程与作品精选两部分构成,授课形式则多以讲授为主。当下,受大众传媒的影响,“文化快餐”式的消费已蔚然成风,在现代文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越来越少的学生愿意花费时间对文本进行细读。因此,解读特定时代民俗民风与作家作品的关系,揭示民俗文化与小说叙事的异同,从文本与民俗的相互关系中探讨怎样将特定时代民俗民风向文学课堂延伸,或者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选择、播映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短片,结合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进一步发挥特定时代民俗文化的教育教学功能,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民俗文化是学生喜欢的文学内容,如果教师能够善加利用学生的这一兴趣,那么,对于现代文学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肯定会很大,而且从更大的意义上讲,会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素养。从这里他们开始懂得了学会去分析、研究问题。另一方面,处处留心皆学问。可以说,民俗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有心,对于民俗素材的发掘、搜集、整理和研究是有着先天的便利条件的。

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最富于魅力的艺术因素之一,就是民族生活之“基于历史事件写成的风俗画面”[2]。的确,诚如巴尔扎克的宏伟巨制《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特有的“风俗史”,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在中国现代文学文本中,民俗风情的展示也是呈多样态势发展的,诸如观照暗隅的宗法制乡村社会的“乡村风情”,描绘“古老”和“现代”都市的“都市风情”,探究神秘本真世界的“边地风情”,表现在现代文明大潮中蜕变的“沿海风情”。凡此种种,都从不同的角度昭示了民俗文化的历史变迁,提升了现代文学的审美价值。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讲解意义深远。一方面,加大对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更加深入地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学生们对现代文学作家作品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例如,在讲授鲁迅的小说和杂文创作中,我就会给同学们穿插讲解鲁迅先生在其文学作品中贯穿的浙江绍兴的当地民俗,例如少年闰土脖颈上发光的银项圈,“迅哥儿”和故乡小伙伴偷毛豆时乘坐的乌篷船,当时绍兴一带的社戏、无常和女吊以及婚嫁丧葬等等,让同学们在民俗文化的观照下深刻理解鲁迅所说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讲授老舍这一章时,我把老舍定位成一位最优秀的老北平市民世界的“民俗画家”,给同学们讲解老北平的骆驼队,老北平人的穿着、饮食、住所等等方方面面的民俗文化,让老舍先生为我们描绘的民俗风景图在当代大学生眼前幕幕再现。

所以,无论从现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授课特色和教学目标出发,还是从高校文科专业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来讲,逐步增加在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的民俗文化内容的讲解和渗透,都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在进行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失的视角。

(责任编辑杨文忠)

[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艺理论译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猜你喜欢
丁玲现代文学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丁玲的主要作品
丁玲噩梦一场
她同时与两个男人同居,一生经历四个男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端木蕻良:草原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