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艳娟
(河南科技学院 新科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大学生作为国家精心培养的社会栋梁之才,其语言文明不仅关系到自身人格的发展,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校风面貌,更重要的是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文明,引领着一个社会的风气,并最终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在大力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今天,大学生语言文明建设的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新乡作为高校(还有三所独立学院)聚集地,对新乡五大高校的学生语言文明的情况进行调查,能透视出整个河南大学生的一斑。
据2012年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学院、新乡医学院、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等五大高校学生的语言文明情况调查表明,“我靠”、“变态”、“去死吧”、“神经病”等这类粗俗言语在高校不文明语言中占有较大比重,在男生和女生中分别占73.6%和15.8%,对不文明语言持赞同和无所谓态度的比例达68.6%,真正想改变说脏话习惯的人仅占39%。这些数据表明,接受高等教育、素质较高的当代大学生中,语言不文明、不规范、不和谐的现象依然充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为人处事的方式。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语言文明建设,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语言交际环境不仅是河南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也是全国各大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学生校园里不文明语言现象主要表现在语言粗俗、低级趣味、恶语伤人等根据对新科学院的大学生不文明语言的调查显示,80%的大学生都存在说不文明语言的现象,15%的学生偶尔说,只有5%的同学表示从未说过脏话;不同场合、不同学科、不同家庭教育背景的学生使用不文明语言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调查显示,不同的场合大学生使用的不文明语言也不同,据统计,同学们使用脏话一般会在家长、老师或领导不在的地方私下说脏话的,具体而言是:85%以上是选择宿舍,其次是QQ和飞信,一部分是选择在操场上,少数是选择网吧和卡拉ok等公共场合,几乎没有同学愿意在家中讲脏话。大多数同学选择在宿舍说脏话是因为宿舍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宿舍里的同学也比较熟悉,说起话来比较随意,一般情况下说一些脏话发泄一下情绪不会引起别人的不满,有时觉得自己偶尔说一下脏话还会觉得自己比较酷,心理感觉很舒服。这说明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在教室等公共场所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很少说不文明语言。
此次调查报告中,理科学生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现象比较多,大约占45%,文科生则占25%,而工科、医学、农林则占的比例较小,各占10%左右。文科学生一般使用的不文明语言有“变态”、“靠”、“闷骚”等,而理科生则会说“去死”、“去你的”、“他妈的”、“日他奶奶”等之类更加粗俗语言。究其原因,文科的学生相对于理科的学生的而言,更注重追求时尚潮流,更容易受网络流行语的影响,说一些时下的新词,或者委婉的表达,理科的学生却直截了当地说一些脏话来表达特定的情绪。
据调查显示,80%的学生表示说不文明语言的现象根自己的生活经历有直接的关系。新科学院的学生70%的大学生家庭背景为农民,只有15%的学生是工人或知识分子,商人子弟仅占5%。农民子弟的学生使用的不文明用语高达75%以上,而工人子第和知识分子的学生使用的不文明用语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说明学生自身成长的语言环境对其使用不文明语言的频率有很大的影响。调查中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有61.5%的同学在说脏话的时候选择使用方言,29.5%的同学一般情况下使用普通话,特别气愤的时候是方言,只有10%的同学全部使用普通话骂人。被调查的同学绝大部分表示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脏话,使用脏话,直到现在还是觉得使用方言说不文明语言比较过瘾,这说明大学生说不文明用语根自己的家庭环境和自己成长的语言环境具有很大的关系。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若不注重其说话方式,考虑对方的感受,只关注自己喜怒哀乐,随心所欲地想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样不仅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培养,而且伤人害己,损坏个人形象,降低个人素养,对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找工作等各方面都很不利。那么在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的大学生中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触目惊心的不文明语言现象呢?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1.1 大学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但自控力不足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是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方面,生理成熟使他们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有了对爱情、性、自我肯定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然而,现实社会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毕业就等于失业、读书无用等观念时刻影响他们,学习、就业等种种压力的影响下,导致他们的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他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埋怨自己家庭没钱没势,嫉妒学习好、就业好的同学,心理出现种种问题,处于心理亚健康的状态,但是他们又无力改变现实状况,所以有时候也只能选择一些对他人、对学校和社会造成伤害最小的脏话、粗话来发泄一下情绪,缓解一下自己的压力,为更好的学习、生活提供保障;另一面,大学生的生活和中小学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老师的管教和约束较少,他们会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挣脱了家长和班主任的管制,终于自由了,天高皇帝远的,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再加上大学里每天上课的时间比较少,自由掌握的时间比较多,造成部分学生生活比较迷茫、整天无所事事、精力过剩的情况,在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待遇或语言攻击的时候,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容易冲动,会选择以暴制暴、以恶制恶的方式来反唇相讥,甚至大打出手,这就为不文明的语言提供很良好的生存空间,而且还能让这些不文明的脏话、粗话“茁壮成长”。
2.1.2 大学生自我承担意识较强,心事不愿意和家长、教师沟通
已是成年的大学生,他们自我承担意识较强,觉得自己已经长大,遇到任何事情不愿意和家长沟通,都是自己承担,害怕给家人添麻烦。他们也不愿意和老师沟通,因为大学校园里大部分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比较远,和老师沟通交流的机会少,同时有些学生对老师的不信任也导致了他们的事情不愿意让辅导员或任课老师知道。但是由于大学生认识人和事物能力还不太成熟,主管自控能力较为薄弱,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加之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的增加,其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与社会环境教育发生矛盾,导致很多学生心理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心理问题。这使得他们产生了反叛、叛逆、逃避现实,寻求各种缓解压力的途径。在选择缓解压力的方式时,有些学生选择看书、写字,有些学生选择唱歌跳舞、有些学生选择吸烟喝酒,有些学生选择上网打游戏,有些学生选择说脏话骂人,有些学生选择运动等等。所以在大学生面对社会迅猛发展,各种信息铺天盖地,就业竞争异常激烈,不同文化相互撞击等各种困惑和挑战时,他们非常需要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家长等的引领作用相对滞后,他们不仅能成为大学生的贴心朋友,反而给大学生施加了更大的压力,使他们遭受更多的挫折,使得大学生不得不去寻找其它的出路,说些不文明的话语来释放情绪、缓解压力。
2.1.3 部分学生缺乏宽容、谦让的传统美德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过分关爱他们,几乎是要是什么给什么,家里所有的好吃的好玩都给他们,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部分大学生,过分地在意自己的感受,缺乏宽容和谦让的美好品德。所以在他们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或与别的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过分的在意自己的心理感受,不会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这时就会发生说话声音高、言语粗俗,说话不注意方式,什么话难听说什么,只要能把情感发泄出去,只要能给对方造成一定的伤害,他们就会肆无忌惮地说。当说和吵架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就会动手,出现打架事件。当然我们所描述的情况在一定的情况下才能产生,但是这些特殊情况的存在就会给不文明的语言带来生存的良机。
当他们感到气愤、郁闷的时候,当他们对现实状况不满的时候,当他们正当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当他们学习生活压力过大的时候,当他们失恋的时候,他们会选择使用不文明语言比如“靠”、“奶奶的”等来表达情绪,这种宣泄情绪的方式跟打架、破坏公共财物相比是伤害比较小的一种。有的时候,学生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是一种言语习惯,口头禅,并表达任何情绪,更有甚者,有8.11%的学生居然在高兴的时候也会使用不文明语言,这是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说明不文明语言的存在不仅能表达负面的情感,而且人在特别高兴、特别兴奋的时候也能起到其他文雅语言起不到的发泄效果。
2.1.4 不文明语言是部分学生插科打诨、调节气氛的需要
语言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不文明语言的发展也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使用人群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不文明用语并不是任何时候都给交际者带来精神上的创伤,带来打架流血事件的。在一定的语境中甚至的詈骂语都转化为亲密语,拉近言语交际者的距离。大学生中,特别是工科、理科的学生,使用不文明语言者甚多,但是他们使用的时候大多是口头禅,并不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或讽刺挖苦。工科、理科、农林专业的男生比较多,几个好朋友之间有时候使用一些詈骂语来插科打诨、开开玩笑,使现场的谈话气氛变得快乐活跃。当然这些都只是在私底下的非正式场合使用。例如:
“靠,你女朋友长得那么漂亮,也让哥们儿几个解解馋!”
“我去,说什么呢,看我揍死你们几个臭小子!”
“哟哟哟,你看他小样的还生气了,我们几个合伙把这个该死的家伙揍个稀巴烂吧。”
“我看行,你看他得瑟的,把我们几个光棍都快气晕了,他妈妈的,今天就收拾收拾他,看他还在我们几个面前臭显摆……”
在这简短的对话当中,就出现了好几个不文明用语,但是在这个语境当中,这些不文明用语并没有给任何人带来心灵上的伤害或不舒服,言语交际者也不会因为对方说的这些脏话而感到生气。此情此景中的脏话俨然已经成为几个好朋友之间的润滑剂,显示出他们的关系很好,是铁哥们,所以有时候不文明语言的存在反而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2.2.1 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影响
目前我们社会处于多元化时代,社会上的拜金主义等对大学生会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大学生又是接收新事物能力比较强的群体,他们将会在社会上和电视荧屏及网络上的不文明语言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这就对大学生使用语言环境造成了污染。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低俗影视作品、电视娱乐节目、粗俗文学作品、网络语言的影响,有部分大学生把影视作品中主人公的不文明语言行为视为其个性的表现、视为时尚,有时他们说些不文明的语言来调侃,达到调节谈话氛围的目的。
2.2.2 学生成长环境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无形中使孩子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不懂得尊重他人。大学校园里60%以上的学生出身都是农民家庭,在农村说话不注意方式,粗俗的习惯无形中影响着这些学生。95%以上的农村来的学生在家没有使用“谢谢”、“对不起”的习惯,好像说这些礼貌用语不太好意思,或者认为都是自家人,说这些客套话有生疏之嫌。其实,不管是自家人还是朋友还是陌生人,一句真诚的“谢谢”就能让对方觉得自己所做的是值得的,心理得到很大的安慰。“对不起”能化解多少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的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上小学、初中、高中以后,家长关心孩子好像只有孩子的成绩、考试的分数,其他问题关心的较少,这导致学生在家长面前表现的很乖,像小绵羊一样,但是在父母不在的地方,他们不敢在家长面前表象出来的坏毛病、坏习惯,说脏话等表露无疑。再加上家长有些时候不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说一些脏话、粗话,发一些牢骚,或夫妻之间相互吵架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出来,这些都会对孩子造成无形的影响。
(责任编辑杨文忠)
[1]于根元.语言文明研究回顾[J].语文建设,1996,(06).
[2]李冬平.高校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3]于忠汉.怎样培养大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1997,(05).
[4]郭友寒.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文明教育的若干思考[J].沈阳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05).
[5]田爱民,胡滨,董伟英.论加强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J].沈阳农业大学学 (社会科学版),2007,(06).
[6]汪洋.当代大学校园中不文明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J].消费导刊,2009,(09).
[7]李树新.论语言文明建设[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