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A一量(,)B一量”格式考察*

2014-04-08 18:10朱玲玲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全量量词动量

朱玲玲

(上海师范大学 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200234)

0 引言

本文所要讨论的“A一量B一量”格式在现代汉语中应用非常普遍,例如:

(1)对胡雪岩,七姑奶奶在她面前一再说他“滑头”,“没常性,见一个爱一个”;听来是骂胡雪岩而其实是帮他。(高阳《红顶商人胡雪岩》)

(2)在电车门口,他用右手抓扶手,左手提双拐,靠臂力作跳跃,常常因失去平衡把身上撞得青一块紫一块。(《读者》)

(3)没有凳子,大家站在桌子周围,用一个大碗盛着酒,你一口我一口地轮流喝着。(《毛泽东与文坛名流》)

(4)秦牧这人的东西很零乱的,书稿东一堆西一堆,照片东一张西一张,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把它们整理出来。(1996年《人民日报》)

观察语料,可以发现该类格式主要由动词、形容词、代词及名词等与数词“一”组合,再与量词组合构成,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我们暂且将该类格式称为“A一量B一量”式结构。以上例子虽然是不同的类型,但它们本身都有量增的含义。关于现代汉语中的量限研究,前人时贤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对表达量限的词(如全称量限词“所有、全体、每、一切”、部分量限词“有些、一些”和一些疑问词等)以及一些固定格式(再……也/都……、连NP……也/都)的研究上,对“A一量B一量”这类重叠结构表量研究的却不够多。本文就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该结构的构成情况、句法功能及格式意义等。

1 “A一量(,)B一量”格式的构成要素

虽然该类结构的应用非常普遍,但并不是所有符合“A一量B一量”格式的短语都能表示量增。例如:“人活一世,草木一春”“睁 一只眼闭一只眼”“过一天算一天”等,而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是重叠之后可以表达量增的“A一量B一量”格式。那么,能够进入该结构并且可以表达量增的词语都有哪些呢?

1.1 “A一量B一量”格式中A、B

首先,A、B可以为名词。在我们搜集到的语料中,A、B为名词性成分的例句有很多,根据刘月华主编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对名词内部的分类,我们发现,能够进入格式的A、B主要是方位名词、少数时间名词、处所名词以及部分人和事物的名词。例如:

(5)秦牧这人的东西很零乱的,书稿东一堆西一堆,照片东一张西一 张,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把它们整理出来。(1996年人民日报)

(6)日本兵上来狠狠一脚,正好踢在周老婆胸脯上,周老婆疼得两眼直冒火星,按住胸脯,爹一声妈一声地躺在地上打滚。(马峰《吕梁英雄传》)

上面例(5)中的“东、西”是方位名词,可以进入该位置的方位名词还有“左、右”“上、下”“前、后”“里、外”等。考察语料,我们发现进入该格式能够表达量限的方位词以“东、西”、“左、右”为最多,其他几个则相对较少,进入格式时也多是成对出现。但成对出现进入该格式的方位名词并不一定全是本文所讨论的表量结构,例如:

(7)周丑孩急忙选择了个拐弯地形,人急力大,三两下就刨好两个雷坑,前一个后一个把雷埋好,准备来一批敌人拉一颗。(马峰《吕梁英雄传》)

根据例(7)句中前后句的关系,很明显可以看出这里的方位名词就是实指的一前一后的方位,表示的是现实性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虽然大部分的方位名词、处所名词等在该结构中成对使用表示量增的意义,但我们在实际判断时,还要联系使用语境来具体分析。

其次,A、B可以为动词。A、B为动词进入格式表全量的情况在语料中出现得最多。例如:

(8)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姜春云强调,只要还有走私活动,就要穷追猛打,有一起查一起,有一个抓一个。(1993年《人民日报》)

(9)大家久久不能入睡,一会你挤我,一会我挤你,睡一阵醒一阵,醒一阵又睡一阵,一夜不知道睡了多少觉。(李晓明《平原枪声》)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进入该格式并能够表示一种全量意义的A、B多是一些动作具有前后相继关系的动词,通过这种格式的重叠达到强调一种量增的效果。如“掰一个扔一个”“熟一个吃一个”等。另外,有些动词虽然可以进入这种格式,但并不表示动作量,如“穿一半披一半”“掬一捧漏一半”“有一句没一句”等,我们应区别对待。

再次,A、B为形容词,例如:

(10)王跛子那时穷得叮当响,仅有的一百元还是临走时借的,一时哪来那么多钱,耳听婆娘高一声低一声地呻吟,心像刀剜一样,一筹莫展,只是抱头垂泪。(张胜利《八舅》)

(11)有些人脸上流着血,其他人的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或者眼眶黑黑的。(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例(10)是描述动作的性状,是在说呻吟时的痛苦状态,例(11)“青一块紫一块”的使用向我们描述了脸上到处是伤。另外,该重叠格式也可以多个重叠一起使用,例如:

(12)我看到著名的草书书法,常常感到不能理解,怎么他这么粗一道、细一道、浓一道、淡一道、歪一道、扭一道地乱涂,人家就说好呢?若是我这么乱涂,怎么就没有人说好呢?(《读者》(合订本))

上述例子表明,进入该格式的形容词多是单音节的性质形容词,而且多是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语如“黄一块白一块”“黑一条白一条”“红一缕绿一缕”等,一些量度形容词如“深一步浅一步”“高一堆低一叠”“厚一片薄一片”等,以及反义形容词如“饥一顿饱一顿”“横一排竖一排”“凹一块凸一块”等。有些双音节形容词可以进入,但是也只是一种俗语用法,不表量变,如“明白一世糊涂一时”“英明一世愚笨一时”等,本文也不作考虑。

最后,A、B还可以为代词、数词等其他词类。例如:

(13)不一会,大伙就从村干部扯到了乡干部,你一句我一句,话音儿不落地似炸开了锅。(《中国农民调查》)

(14)高中毕业后,克南比在学校时更接近她了。他经常三一回五一回往广播站跑,给她送吃送喝。来了什么时兴货,也替她买来了。(路遥《人生》)

甚至一些短语也可以进入该格式,如:

(15)潇湘子忽地冷冷插口道:如何无礼?倒要见识见识,猛地伸出长臂,左抓一把,右抓一把,随手便将王志坦与宋德方手中长剑都夺了过来。(金庸《神雕侠侣》)

总之,大量语料证明,汉语中大部分实词都可以进入该格式,A、B可以是动词、名词、形容词等,该重叠格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1.2 “A一量B一量”格式中量词

关于量词的分类,目前学术界各家说法不一,尚无统一的观点。刘月华[1]129-136《实用现代汉语语法》把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名量词和动量词下面又都分为专用量词和借用量词两个次类。而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2]29-33则把量词分名量词、动量词、兼职量词以及复合量词四类。齐沪扬[3]292-294《现代汉语》中量词分为物量词、动量词及时量词等。考虑到研究的需要,本文将综合前人的观点,认为量词是表示事物数量、动作的次数以及动作持续时间的一类词,并把量词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借用量词等。借用量词主要是借自名词,并且多是表示人体器官的名词以及表示动作凭借工具的名词,如“脚”“拳”“刀”等。

首先,量词为名量词的情况在目前收集到的语料中占到半数以上,名量词在该格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

(16)为确保乡村公路建一条,成一条,发挥一条作用,宿县地区还在全国率先推行了民建民养新机制。(1994年《人民日报》)

(17)湖里到处是逃难的老百姓,东一群,西一群,都是被搜山的鬼子赶下水的,他们想从水里冲到对岸去。(知侠《铁道游击队》)

由以上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不仅个体量词可以进入该格式,如例(16),集合量词进入该重叠格式的现象也同样存在,如例(17)。另外,一些借用量词也可以进入该格式,如:

(18)这些人来势汹汹,大嚷大叫,他却还是稳如泰山,坐在那里左一杯,右一杯地喝了起来。(古龙《小李飞刀》)

类似的借用量词还有“碗、盆、车”等都可以进入“A一量B一量”格式。

其次,格式中量词为动量词的情况虽然不及名量词多,但动量词在该格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的动量词同样既可以是专用动量词也可以是借用动量词,例如:

(19)风声缓一阵,紧一阵,时常把雨点吹过画廊,敲在窗上,又把殿角的铁马吹得丁丁冬冬。(姚雪垠《李自成》)

(20)鸿打得红了眼,扑上去,又对他踢了好几脚,再用膝盖抵住他的胸口,把他整个身子压在地上,他左一拳,右一拳,拳拳对他挥去。(琼瑶《水云间》)

例(19)是专用动量词,例(20)是借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类似的借用动量词还有“刀、脚、口、眼”等。

2 “A一量B一量”格式的句法功能考察

“A一量B一量”格式在句子中可以充当谓语、状语、定语,例如:

(21)安琪拉哭一阵,气一阵,可是现在气是越来越小了。她心里主要的是恐惧、失望和悲伤(翻译作品《天才》)

(22)他经常三一回五一回往广播站跑,给她送吃送喝。来了什么时兴货,也替她买来了。(路遥《人生》)

(23)敌我双方正在炮战。东一个西一个的地堡,打了这么半天,还在喷射着火热的钢弹。(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

观察我们搜集到的语料,“A一量B一量”格式除了作谓语、状语、定语这三种主要的句法功能外,有时还可以作宾语、补语和主语,例如:

(24)通报指出,省委要求各地在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税费改革领导的同时,对违反规定、擅自加重农民负担的案件,要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中国农民调查》)

(25)那一次他们不知从哪儿搞来了一杆气枪,说是去打麻雀。他俩兴冲冲地在走廊里把臭球鞋踢得东一只西一只。(《读者》)(合订本)

(26)这次考试的试题非常难,做一道对一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网络)

有时,该结构还可以单独使用,例如:

(27)只见瓦耳拉齐跳起身来,左一腿、右一腿,双腿鸳鸯连环,都踢中在计老人身上,便在这时,白光一闪,计老人匕首脱手激射而出,插入了敌人的小腹。(金庸《白马啸西风》)

可见,“A一量B一量”格式可以充当谓语、状语、补语、定语、宾语、主语等句法成分,有时也可以单独使用,其中充当谓语、状语的比例比较高,而充当定语、宾语、主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由此可见,该结构是一种谓词性的结构,体词性能力相对较弱。

3 “A一量B一量”的格式意义

本文我们将“A一量B一量”格式看作是由结构重叠构成的,殷志平[4]也指出“内容上表达相似概念的对称的两个部分对举,实际上构成了一种重叠,产生了量的意义。”根据前人研究,我们知道,在汉语中,重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构词重叠,如“爸爸、星星、刚刚”等;一类是句法重叠,如“看看、问问”等。石毓智[5]指出构词重叠叠前和叠后意义和句法功能都是一样的,有的只有重叠式才可以单用;句法重叠叠前和叠后意义和句法功能都不一样。本文我们所要论述的“一量A一量B”格式叠前和叠后意义和句法功能都不一样,应属于句法重叠的一类。

根据前人研究,我们知道“再……也/都……”、“连NP……也/都”、“一……也/都+不/没+VP”等这些格式都是通过否定极性小量来达到突显极性大量的目的,如“再便宜的东西他也买不起”“他连根筷子都拿不起来”“他一个字也不认得”,而“A一量B一量”重叠格式则是通过肯定极性小量来突显极性大量的,现在,我们就针对格式所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展开讨论。

“A一量B一量”普遍可以表示量增的含义,但是内部又有细微的差别。有些可以表示交替重复,有些可以表示周遍全量义,有些二者兼而有之。

3.1 交替重复

交替可以是动作的交替重复,表示动量的增加,例如:

(28)猪头小队长叫了一声,马上扑过两个日本兵来,举起枪托,照那媳妇肚上腿上,没头没脑地打,打一阵问一句,问一句打一阵。(马峰《吕梁英雄传》)

(29)到福州乡下一看,白发苍苍的老妈妈还活着。娘俩抱在一块,说一阵,哭一阵,心都哭痛了,那时候大陆还穷,我还先后六次回国。(《读者》)(合订本)

也可以是性状的交替,如:

(30)那深深浅浅的调子,倒有些象名油画家的画板,浓一块淡一块的;虽不经意,而每一点一堆都可见他的精神,他的姿态。(朱自清《西行通讯》)

(31)记得是这场大雪后的第二个星期天,老师病倒了。他脸色蜡黄,出着虚汗,脉搏急一阵缓一阵。(张炜《柏慧》)

性状交替既可以是静态性状的交替,如例(30),是说调子“浓一块淡一块,浓一块淡一块……”地展现在眼前,而不是说只有一块浓的和一块淡的调子。例(31)是动态性状的交替,并且当格式表示动态性状交替时,格式中的量词多为时量词或动量词;当格式表示静态性状交替时,格式中量词多为名量词。

3.2 周遍全量义

现代汉语中,通过词汇手段可以表达全量,如“所有、全部、每一”等。而利用一些语法手段也可以表达全量,如“A一量B一量”重叠格式。我们发现,当该格式表达周遍全量义的时候,“A一量”与“B一量”之间多是一种前后相继的顺承关系,例如:

(32)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必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必须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认真履行入党手续,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

(33)他说在全省已批准设立的39家股份公司中,最具新闻刺激性的唯独天和,他们几乎去一次兴奋一次。(1995年《人民日报》)

例(32)是先“成熟一个”,然后才“发展一个”,所有符合条件的都会发展,

例(33)是说每次去都会兴奋,表示的是一种全量意义。由例句我们可以知道,表示这种周遍的意思时,格式中的量词可以是名量词、也可以是动量词。

3.3 表示交替和全量

我们发现,一些特殊的带有省略符号的例句既可以表示交替义又可以表示全量义。例如:

(34)后来,他就仔细地到古玩堆去掏腾,看一件撇一件,撇一件再看一件……最后他满头是黄豆大的汗珠,眼里那个神情儿好怪,倒好像有几分高兴似的。(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35)在谈话中间,文博士很用了些心思,探听丽琳的一切;她呢,倒很大方,问一句说一句,非常的直爽简单。(老舍《文博士》)

4 小结

总之,“A一量B一量”经过格式重叠,语义产生了增值,具有了“A一量”或“B一量”本身不具有的意义,可以表示动作量、物量的增加以及性状的交替反复;汉语中大部分实词都可以进入该格式,A、B可以是动词、名词、形容词等,量词可以是动量词、名量词以及借用量词等,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句子中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等多种句法成分,使用非常广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该格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至于格式的语用价值及其与类似结构如“一量A一量B”的差别等方面我们将另文撰述。

(责任编辑杨文忠)

[1]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3]齐沪扬.现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殷志平.对称格式的认知解释[J].语言科学,2004,(3).

[5]石毓智.试论汉语的句法重叠[J].语言研究,1996,(2).

猜你喜欢
全量量词动量
成都市温江区全力推进医保全量数据采集试点工作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之秘诀
原子物理与动量、能量的结合
量词大集合
动量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估的误区及其改进方法
量词歌
麦秸全量还田下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