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
- 童年经历对革命意识的影响
——以丁玲为例
学创作的起点,而丁玲童年时期的经历,不仅将她引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更是在她心里埋下了一颗革命意识的火种,只待日后迸发燎原。一、丁玲的文学成就及其革命品质丁玲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丁玲的文学创作对20 世纪的中国文学具有重要影响,是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无法忽视的作家。1936 年11 月,丁玲到达陕北保安,是第一位到延安的文人,毛泽东称赞丁玲“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瞿秋白曾经说她:“
名家名作 2023年17期2023-10-22
- 首位从白区到延安的女作家
延安的女作家——丁玲。1932年,丁玲加入了中國共产党,并参与发表《上海文化界告全世界书》,呼吁抗日救国,为国民党当局所不容。1933年5月14日,丁玲被特务绑架。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丁玲不曾动摇,甚至不惜以死抗争,最终还是顽强活了下来。1936年5月,她设法通过鲁迅联系到党组织。同年,在党组织的营救下,她辗转多地,最终抵达陕北。中央特意为丁玲举办了欢迎宴会,丁玲被安排在首席,宴会期间周恩来还为她倒水。宴会结束后,丁玲提出想上前线。毛泽东点头赞许:“好啊,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2年3期2022-03-23
- 丁玲的『变卦』
拜访已八十高龄的丁玲,想请她给杂志写一篇文章。没去之前,这位年轻人的心情甚是忐忑,担心自己毫无名气,会吃对方的“闭门羹”。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事情竟然办得超乎想象的顺利。当时,丁玲正在医院调养,两人见面后,年轻人委婉地提出,想请丁玲给自己主办的刊物写上一篇文章。对于办杂志,丁玲是前辈更是专家,她先是详细地询问了这本杂志的办刊宗旨、周期等,然后,她以自己的长期实践经验,就如何办好这本杂志给对方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当时,丁玲的亲切随和让这位年轻人既惊讶又感激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11期2021-11-15
- 丁玲的“变卦”
拜访已八十高龄的丁玲,想请她给杂志写一篇文章。没去之前,这位年轻人的心情甚是忐忑,担心自己毫无名气,会吃对方的“闭门羹”。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事情竟然办得超乎想象的顺利。当时,丁玲正在医院调养,两人见面后,年轻人委婉地提出,想请丁玲给自己主办的刊物写上一篇文章。对于办杂志,丁玲是前辈更是专家,她先是详细地询问了这本杂志的办刊宗旨、周期等,然后,她以自己的长期实践经验,就如何办好这本杂志给对方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当时,丁玲的亲切随和让这位年轻人既惊讶又感激
共产党员·上 2021年6期2021-07-06
- 丁玲的幸福婚姻
□ 姚秦川丁玲嫁给陈明后,一生过得美满幸福,令众人艳羡。日常生活中,两人更是将那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爱情,演绎得精彩绝伦。丁玲出生于1904 年,丈夫陈明则出生于1917 年。两人在苦恋5 年之后牵手,那年丁玲38 岁,陈明只有25 岁,年龄上相差了整整13 岁。在当时那个环境下,他们两人最终能走到一块,让大家感到甚是惊奇。不过,年龄上的差距并没有阻碍两人的相亲相爱,相互扶持。在丁玲开始落难时,陈明自动请求跟她来到北大荒,接受劳改,时期长达24
中外文摘 2020年16期2020-09-09
- 丁玲&沈从文:是故友,也是宿敌
唐山丁玲与沈从文结识于1925年,当时沈从文向《京报》投稿,丁玲的男友胡也频是该报的编辑,丁玲听说沈从文“长得好看”,又是老乡,便跟胡也频一起去见他。当时三人都住在香山,丁玲与胡也频不善理财,生活要靠丁母接济,常为小事争吵,沈从文便居问说和。1926年,沈从文写了《呈小莎》一诗,“你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光明跟随在你身边/——男人在你跟前默默无言……”很多人认为“小莎”就是丁玲,然而他们的绯闻还不止于此。丁玲因《莎菲女士的日记》一炮而红后,鉴于北京文坛日渐萧条
百家讲坛 2020年4期2020-08-03
- 丁玲遗体为何没能覆盖党旗
5年10月9日,丁玲因糖尿病引发神经炎,住院治疗不久,医生便发出病危通知。1986年3月4日下午,丁玲逝世。3月5日,丁玲的丈夫陈明听说中央成立了丁玲治丧小组、由中组部和中宣部负责的消息后,陈明就丁玲遗体覆盖党旗等问题,访晤中组部副部长郑伯克。他说,丁玲的一生都是为党、为革命而奋斗,希望遗体上能覆盖党旗。郑伯克当即答复他说:“遗体覆盖党旗是有规定的。丁玲遗体不能覆盖党旗,但可以覆盖红旗。”他又说:“通过悼念活动要表彰丁玲同志的一生。中央领导同志了解丁玲,对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0年7期2020-07-13
- 丁玲的幸福婚姻
姚秦川丁玲与陈明结婚,一生过得美满幸福,令人艳羡。日常生活中,两人更是将那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爱情,演绎得精彩绝伦。丁玲出生于1904年,丈夫陈明则出生于1917年。两人在苦恋5年之后牵手,那年丁玲38岁,陈明只有25岁,年龄上相差了整整13岁。在当时那个环境下,两人最终能走到一块,让大家感到甚是惊奇。在丁玲开始落难时,陈明自动请求跟她来到北大荒,接受劳动改造,时间长达24年之久。陈明却毫无怨言,始终陪伴在丁玲身边。丁玲曾在多个场合说过这样的话:
百姓生活 2020年12期2020-05-06
- 陈明对晚年丁玲的影响
老顶山公社党委向丁玲传达了文件。4月20日,陈明携带材料来到北京,递交给胡耀邦办公室。幸好陈明比丁玲年轻十三岁,还跑得动,这些事情,全靠他,他也是最好人选。1978年7月,丁玲在老顶山公社党委主持下摘掉了右派帽子。12月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完之后,他们得到中组部答复:丁玲可以先回北京治病,由文化部具体安排接待。1979年1月12日清晨,他们回到了北京。1979年春节后,丁玲住进友谊医院高干病房进行体检,住了近两个月。3月,她被查出疑似乳腺癌,她要求先不手术
南方文坛 2020年1期2020-04-07
- 丁玲与翟秋白的师生情
22年,17岁的丁玲和比她大一点儿的湖南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校友王剑虹来到上海,后来去了南京。这年秋天,瞿秋白等一批年轻的共产党人来南京开会。很快,瞿秋白以渊博的学识、传奇的经历、俊逸的气质与卓越的口才,打动了这两个迷惘中的女孩。在瞿秋白的劝说下,丁玲与王剑虹在中共主导的上海大学就读。上海大学对丁玲影响最大的老师,是社会学系的主任瞿秋白。课余时间,他给丁、王讲俄罗斯文学,教她们学俄语。丁玲很早就失去父亲,瞿秋白、王剑虹则都在未成年时便失去母亲,同病相怜,三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9年4期2019-06-11
- 丁玲噩梦一场
后,史沫特莱采访丁玲,需要一个翻译,这个翻译就是冯达。丁玲跟冯达认识了,他们于1931年的11月住在了一起。馮达柔柔的关怀令丁玲无法拒绝,他们结婚了,并一起度过了长达三年的平静生活。1933年5月14日那天,冯达出门时告诉丁玲“12点钟要是我不回来你就赶紧离开”,结果冯达一出去就被特务盯住了,一直到12点过了以后才回到家中。他回来一看丁玲还在,俩人就这样一块儿被捕了。在监狱中,冯达含着眼泪向丁玲赌咒发誓,说他没有出卖丁玲,丁玲相信了他。性格刚烈的丁玲准备以
当代作家 2019年1期2019-01-25
- 丁玲投入真情
1924年,丁玲来到了北平。在一个社交场合结识了青年编辑胡也频。此时的丁玲正在为亲弟弟的夭折和命途艰辛而痛苦,她离开北平,返回到湖南老家。胡也频居然借了钱追到湖南,蓬头垢面出现在丁玲母女面前,丁玲紧闭的爱情大门终于被打开.。1931年2月7日,年僅29岁的胡也频被枪决于上海的龙华司令部。凄厉的枪声震撼了中国,也击碎了丁玲最初的爱情。
当代作家 2019年1期2019-01-25
- 毛泽东对丁玲的保护
领导人的支持下,丁玲主持召开会议,筹备成立文艺协会。11月22日,文艺协会举行成立大会,大会由李伯钊同志主持,丁玲报告筹备经过。会上,毛泽东提议协会的名称应该是“中国文艺协会”,与会的全体会员一致通过。在成立大会上,毛泽东、张闻天和博古都发表了讲话。民国廿六年(1937年),毛泽东支持和指导丁玲率“西战团”上前线,并送丁玲《临江仙》词。民国廿九(1940年),毛泽东在审查丁玲历史的结论中,写上“因此,应该认为丁玲同志仍然是一個对党对革命忠实的共产党员”。民
当代作家 2019年1期2019-01-25
- 丁玲挚爱深沉
42年,38岁的丁玲与25岁的陈明在人们的嘲讽和挖苦声中正式结婚。他们没有舉行婚礼,也没有请客吃饭,两人手牵着手在延安的街头快乐地散步,心中洋溢着无限的幸福。但没想到,1955年,丁玲作为“丁玲反党集团”的主谋遭到批判,随即被流放到北大荒长达8年;以后又被投入北京秦城监狱。5年出狱后,再被送到山西长治老顶山漳头乡村。直到1979年平反为止,陈明一直陪伴着她,他们的爱情经受了最严酷的考验。
当代作家 2019年1期2019-01-25
- 丁玲无限遗憾
在北大自修日语。丁玲第一次见到冯雪峰的时候,感觉非常失望,她本来认为一个北大学日语的年轻人应该是很英俊潇洒的,而他看上去像一个乡下人。然而他们谈谈文学,谈谈时事,关系无意当中就改变了。于是在与胡也频相爱的同时,丁玲又爱上了文学天才冯雪峰。性格开朗的丁玲竟然提出要和两個男人共同生活,他们真的在西湖边共同相处了一些日子。结果胡也频坚持不住,返回上海,找到了好友沈从文。沈从文告诉他夫妻之间应该怎么相处,胡也频第二天就回到了杭州。最终,冯雪峰离开了杭州,胡也频与丁
当代作家 2019年1期2019-01-25
- “我愿意将你让给她”
奇清1980年,丁玲撰写了《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根据这篇文章及相关史料,有人对瞿秋白与丁玲的关系有着种种猜测:其中一种是:丁玲也爱瞿秋白,但瞿秋白却爱王剑虹,所以丁玲是爱情失意者。1922年,丁玲和王剑虹一同在上海大学文学系学习,一起住在离学校不远的青云路的一个小亭子间。时年24岁的瞿秋白在学校任教员,住处离她们不远。几乎每天下课后,他都会来到丁玲和王剑虹的住宿处,神聊中外古今,吟诗唱赋,也谈身世遭际……一天,有人对丁玲说,瞿秋白陷入恋爱里,还让她猜猜
幸福 2018年28期2018-11-02
- 丁玲的选择
傅婷婷作家丁玲(摄于1980年12月)当时他们都住在北京香山一带,沈从文在香山慈幼院的图书馆工作,丁玲和胡也频住在香山附近的一个村子里,村中的房租相对便宜。三人都喜欢文学,住得又近,在穷困的日子里,有很多共同语言。沈从文在《记丁玲》中曾回忆,丁玲和胡也频二人有时绝了粮,也和他吃过几次“慈幼院大厨房的粗馒头”。虽然穷困,这段时光却是三个人友谊最单纯的时期。后来,胡也频就义,丁玲和沈从文选择的道路不同,沈从文对丁玲在患难时帮助,1949年后丁玲也曾在自身难保的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20期2018-05-18
- 两部以一手史料见长的《丁玲传》
——李向东、王增如版与蒋祖林版《丁玲传》对读
后又有两部重要的丁玲传记出版,即李向东、王增如夫妇的《丁玲传》(以下简称“李传”)和蒋祖林的《丁玲传》(以下简称“蒋传”)。这两部传记与迄今为止出版的其他丁玲传记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所披露的一手资料多、信息量大。这一特点的形成,与作者的特殊身份或位置有关:蒋祖林是丁玲的儿子,王增如是丁玲晚年的秘书。他们凭着自己与丁玲的零距离接触,获取了一些别人难以得到的资料。因此,尽管已有二十种左右丁玲传记行世,其中有些已写得相当好,但李传与蒋传的出版仍引起丁玲作品爱好者与
传记文学 2018年5期2018-05-17
- “还有你”
胡征和著名作家丁玲关进“牛棚”后一个月,又关进来一位女“叛徒”。两个难友同在一个“棚”檐下,彼此卻不敢说话,生怕被人听见又要枉加罪名。那个新来的难友早就读过丁玲的作品,没把丁玲当老右派和反党分子看,在她眼前,只有令她崇敬的作家。新难友虽不敢与丁玲交谈,但却用行动表达了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感情,每当她家里送白糖、苹果等好吃的来时,她都一定要分给丁玲,而且非吃不可。一个月后,新难友被放出“牛棚”,可以回家过年了。丁玲向她表示祝贺,并帮她整理行李。可是,她却呜呜
意林·作文素材 2017年21期2017-12-11
- “还有你”
胡征和著名作家丁玲关进“牛棚”后一个月,又关进来一位女“叛徒”。两个难友同在一个“棚”檐下,彼此却不敢说话,生怕被人听见又要枉加罪名。那个新来的难友早就读过丁玲的作品,没把丁玲当老右派和反党分子看,在她眼中,只有崇敬的作家。新难友虽不敢与丁玲交谈,但她却用行动表达了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感情,每当她家里送来白糖、苹果等好吃的来时,她都一定要给丁玲吃,而且非吃不可。一个月后,新难友被放出“牛棚”,可以回家过年了。丁玲向她表示祝贺,并帮她整理行李。可是,她却呜呜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7年10期2017-11-19
- “还有你”
□胡征和著名作家丁玲关进“牛棚”后一个月,又关进来一位女“叛徒”。两个难友同在一个“棚”檐下,彼此却不敢说话,生怕被人听见又要枉加罪名。那个新来的难友早就读过丁玲的作品,没把丁玲当老右派和反党分子看,在她眼中,只有崇敬的作家。新难友虽不敢与丁玲交谈,但她却用行动表达了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感情,每当她家里送来白糖、苹果等好吃的来时,她都一定要给丁玲吃,而且非吃不可。一个月后,新难友被放出“牛棚”,可以回家过年了。丁玲向她表示祝贺,并帮她整理行李。可是,她却呜
杂文月刊 2017年20期2017-11-13
- 她同时与两个男人同居,一生经历四个男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奇的一生。她就是丁玲,也许你知道那个才华横溢的作家丁玲,而现在,你要认识一个作为女人的丁玲。1你蓬头垢面来见我,我却对你深深依恋1924年,这时丁玲刚刚20岁,到北京大学听课,富有才華又年轻漂亮。她眉清目秀,一双眼睛总是有湖水般宁静的光辉。坦荡潇洒的做派,令很多男子也自愧不如。青年编辑胡也频初遇丁玲,就是在北平。胡也频却对丁玲一见倾心。丁玲冰冷坚毅的气质,果敢坦率的性格,一下子牢牢勾住了这个小伙子。2三个人的同居,一生的牵绊丁玲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是冯雪峰
晚报文萃 2017年4期2017-07-01
- 13部作品获第十届丁玲文学奖
近日,第十届丁玲文学奖评奖结果在湖南常德揭晓。《丁玲传》《在深圳》《灯草花儿黄》《空谷》《黑鱼泡子》《贵人》《米米亚氆氇猫》《从乡村到城市:一路疼痛》《沅水的第三条河岸》《禅诗三百首》《张惠芬诗选》《黄家湾》《河床是河流的什么》13部作品获得丁玲文学奖。丁玲文学奖是以常德籍著名作家丁玲命名的跨地区文学奖项,自1988年以来每3年评奖一次,为弘扬先进文化、促文学创作,發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丁玲传》是此次唯一一部获奖的长篇传记文学,《丁玲
文学教育 2017年5期2017-05-08
- 丁玲与沈从文
李美皆丁玲与沈从文李美皆虽有胡也频却仍然苦闷着的丁玲,必然期许另外一位异性的到来。冯雪峰出现了。那是1927年冬天,她和胡也频“同居”两年之后。那时候,丁玲已经在《小说月报》头条位置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也写好寄走了。《梦珂》的发表使她有了一笔稿费,她想利用这笔钱去日本留学,冯雪峰就经人介绍来教她学习日语了。沈从文是这样写冯雪峰的出现:自然的,这先生上课一礼拜后,两人之间便皆明白了这种学习有了错误,她并不适宜于跟这个人学习日文,他却业
文学自由谈 2017年2期2017-03-11
- 半世风雨终身缘
时已是著名作家的丁玲,那一年丁玲33岁。丁玲比陈明早一年到陕北,早在1927年就以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闻名于中国文坛。毛泽东特意作了一首《临江仙》词相赠,称赞她“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陈明来到延安刚刚一个多月,中国文艺协会举行了纪念高尔基逝世一周年大型文艺晚会,陈明是话剧的男一号,他英俊的扮相、娴熟的表演和抑扬顿挫的歌声给丁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中央军委委托中宣部组建西战团,丁玲被任命为主任,而陈明则成了宣传股长,两人成了接触频繁的上下级关系。因
做人与处世 2016年23期2017-01-21
- 飞蛾扑火 非死不止
现代著名女作家丁玲一生两度入狱、几番沉浮的坎坷经历令人扼腕唏嘘。除了写作,伴随和交织丁玲一生的则是带给她欢欣与愁苦、幸福与磨难的四次婚恋情感。瞿秋白曾评价丁玲:“冰之是飞蛾扑火,非死不止。”这句话,既概括了丁玲的过去,也预示了丁玲的一生。1904年10月12日,丁玲出生在湖南临澧农村的一个姓蒋的大户人家。1908年,丁玲父亲病逝,家道败落,年仅4岁的她与母亲相依为命。1922年,丁玲为解除家中早已包办与表兄的婚姻关系,逃婚和好友王剑虹来到上海,在平民女子学
时尚北京 2016年12期2017-01-16
- 丁玲和定陵
的杰出人士,作家丁玲是其中一位。正当丁玲在礼宾人员的介绍下与总统夫人握手交谈时,站在一边的美国大使馆的一位女士用不太熟练的汉语提出一个问题:“丁玲和定陵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在那样的外交场合下贸然提出,更是有点不太礼貌。周围的人都露出了愕然的神色,紧张地望着丁玲。丁玲泰然自若地回答:“有关系。丁玲是人,定陵是坟墓。凡是人最终都要走向坟墓的。”那位女士兴致不减,继续说道:“这可是两个世界呀!这个世界是愉快的,那个世界谁也不想去。”丁玲接着她的
特别健康·上半月 2016年6期2016-10-21
- 有一种真挚的爱情叫陈明与丁玲
的爱情,叫陈明与丁玲。丁玲曾是毛泽东身边的红人,也曾是中国最红的女作家,但她的一生大起大落,荣辱相伴。萧军曾对毛泽东说,丁玲是“代表这个世纪的女人上十字架受难的人”。我是来寻找丁玲1955年为什么会被打倒的政治秘辛的,却与他们的爱情故事不期而遇。上一次这样让我感动,还是读贾平凹的《病相报告》,主人公胡方为了保住作为他和江岚爱情见证的那枚戒指,用刀子把自己的脚踝割开,把戒指藏在身体里,以至于自己都瘸了也在所不惜。胡方和江岚,两个年轻人在延安谈恋爱,解放以后各
南风窗 2016年18期2016-09-02
- 有一种真挚的爱情叫陈明与丁玲
的爱情,叫陈明与丁玲。丁玲曾是毛泽东身边的红人,也曾是中国最红的女作家,但她的一生大起大落,荣辱相伴。萧军曾对毛泽东说,丁玲是“代表这个世纪的女人上十字架受难的人”。我是来寻找丁玲1955年为什么会被打倒的政治秘辛的,却与他们的爱情故事不期而遇。上一次这样让我感动,还是读贾平凹的《病相报告》,主人公胡方为了保住作为他和江岚爱情见证的那枚戒指,用刀子把自己的脚踝割开,把戒指藏在身体里,以至于自己都瘸了也在所不惜。胡方和江岚,两个年轻人在延安谈恋爱,解放以后各
南风窗 2016年18期2016-09-02
- 丁玲与沈从文的一桩公案
东、王增如的 《丁玲传》。其中沈从文和丁玲之间的是非恩怨,两书自是各有着墨之处。《丁玲传》 作者之一王增如是丁玲生前最后一任秘书,在史料占有方面很有权威性。然而,作者在叙述中并未为尊者讳,而是尽量写出传主一生的复杂性,其中写到丁玲与沈从文的反目,亦尽量诉诸公允的笔墨。不过作者透露,丁玲晚年之所以向沈从文发难,首先是因为受不了沈从文早年在 《记丁玲》 中表现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在丁玲看来,沈从文把她和胡也频都视作天真幼稚的激进青年而加以嘲弄。丁玲、胡也
读书文摘 2016年1期2016-05-30
- 丁玲与沈从文:一世恩怨至死未解
号的《诗刊》上,丁玲发表《也频与革命》纪念胡也频。意外的是,文中怒斥了沈从文40多年前创作的《记丁玲》,称此书“胡言乱语”。丁玲与沈从文都是从湘西走出来的文坛巨匠,交谊颇厚,年轻时还一度传出绯闻,究竟是什么让两位古稀老人反目成仇?丁玲、胡也频和沈从文曾住一个公寓丁玲与沈从文结识于1925年初的北京,丁玲只有20岁,沈从文22岁。1924年,沈从文向《京报》投稿,胡也频是该报文艺编辑,当时丁玲与胡也频虽住在一起,但未同居,听说沈从文“长得好看”,又是老乡,就
党史天地 2016年22期2016-05-30
- 《丁玲传》
出版1979年,丁玲用不菲的1200元稿费买了一台三洋收音机,近40年后她本人的录音经过整理成了这本传记中最珍贵的资料。王增如是丁玲最后一任秘书,与丈夫李向东共同协助丁玲丈夫陈明整理丁玲遗留的文字和录音。这本传记共上下两册10章101节,绘制了一幅属于丁玲的人生地图。如果想了解这位“代表这个世纪的女人上十字架受难”的女性,不妨从这本传记读起。
领导文萃 2016年8期2016-05-14
- 青年丁玲“电影明星梦”的萌发与破灭
王宗征著名作家丁玲(1904—1986),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曾经有过一段与电影接触的经历,并梦想成为一个“有名的电影明星”。她的明星梦萌发于古城北京,破灭于旧社会有“十里洋场”之称的上海滩,成为她人生中的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青年丁玲与电影的亲密接触,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的前妻、美国进步作家海伦·福斯特编写的《中国新女性》一书中曾有记述。海伦·福斯特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她生前非常关注“红色中国”的命运,也很关心中国的妇女运动和妇女事业,曾在中
北京档案 2016年5期2016-05-14
- 丁玲,一生在漩涡中
譬如苏雪林。至于丁玲,则是爱情、政治都充满波折。她与胡也频、冯雪峰、冯达、陈明4个男人的感情经历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她的一生始终与政治挂钩,起起落落。不久前,李向东、王增如所写的《丁玲传》出版,再一次掀起各种关于丁玲的讨论。丁玲出生于1904年,湖南临澧人。她的母亲余曼贞是一位湖湘“新女性”。彼时正是晚清大厦将倾、新思潮纷纷涌现之际,1909年,余曼贞冲破重重阻力,带着女儿一起就读于新式女校常德女子师范,31岁的母亲读速成班,5岁的丁玲读该校幼稚班。余曼
环球人物 2015年22期2015-09-10
- 李向东、王增如:《丁玲传》
王增如夫妇所撰《丁玲传》,是当下丁玲研究的一个重要收获。丁玲作为一个复杂的历史性存在,长期以来,已经根据不同的需要被涂抹成各种颜色,两位作者所做最重要之点,即为之清污,恢复丁玲的本色。他们应该庆幸,一是作者王增如曾经担任晚年丁玲的秘书,有机会接触大量不为外人所见、所知的私密材料;二是丁玲在现当代文学史,以及中共党史上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她幸运地活过了“文革”,活到了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不仅有可能使大量材料保存下来,而且能够写或说出此前不能说、不敢说、说不出的
文化纵横 2015年4期2015-09-10
- 丁玲与沈从文的一桩公案
向东、王增如的《丁玲传》。其中沈从文和丁玲之间的是非恩怨,两书自是各有着墨之处。《丁玲传》作者之一王增如是丁玲生前最后一任秘书,在史料占有方面很有权威性。然而,作者在叙述中并未为尊者讳,而是尽量写出传主一生的复杂性,其中写到丁玲与沈从文的反目,亦尽量诉诸公允的笔墨。不过作者透露,丁玲晚年之所以向沈从文发难,首先是因为受不了沈从文早年在《记丁玲》中表现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在丁玲看来,沈从文把她和胡也频都视作天真幼稚的激进青年而加以嘲弄。丁玲、胡也频和沈
书城 2015年9期2015-05-30
- 丁玲与陈明: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东1936年写给丁玲的一首赞美诗词。那时,丁玲带着一腔热血刚到延安。虽然受到热烈的欢迎,但之前经历的三段无疾而终的感情变故,让她每到深夜人静,依旧无处排解。表面上,她大大咧咧,穿男人衣服,大口抽烟,工作雷厉风行。可再怎么干练,终究是个女子,她同样需要一个男人来拯救自己。这期间,她也曾被一些老干部追求,但经历过刻骨铭心,就绝对不会再迁就,丁玲顶着压力,一心要寻觅自己心仪的对象。1937年,一个年轻的男人出现了。他叫陈明,是延安宣传队的骨干。那是一场大型文艺晚
幸福·婚姻版 2014年7期2014-08-25
- 丁玲晚年“创作自由”言论之辨析
记者徐士杰写的《丁玲同志在西安谈文艺创作自由等问题》,归纳了丁玲去延安探亲访友途经西安时,对当前我国文艺界一些敏感问题的看法:一、作家要正确理解创作自由,正确理解党的号召与行政干预是不同的……但党的号召和行政干预不同。党号召作家走向生活,反映时代,反映人民群众干四化、搞改革的崇高思想,给作家指出最广阔的创作天地,这体现了党对作家的关怀和爱护……只有真正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真正掌握了时代脉搏、客观世界的本质,既懂政策,又善分析,那才能如鱼得水,无往不胜,在创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4-17
- 丁玲与故乡常德
110003)丁玲与故乡常德王建中1,王玮2(1.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031;2.辽宁青年杂志社,辽宁沈阳 110003)丁玲生于常德长于常德,深受湖湘文化的熏陶,特别是母亲余曼贞和“九姨”向警予给了她良好的教育,影响着她一生的为人与为文。常德学者多角度、全方位研究丁玲的思想与创作,涂绍钧的《纤笔一枝谁与似——丁玲》和《图本丁玲传》是丁玲研究的佳作。丁玲故乡的学术期刊《武陵学刊》长期开设“丁玲研究”专栏,不仅为常德学者也为全国各地学
武陵学刊 2014年6期2014-03-20
- 丁玲的“理论自信”
会让我想起晚年的丁玲,她用生命中最后的光阴向我们诠释了 “理论自信”的真谛。“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这是毛主席在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一词中对她的高度评价。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最杰出的代表作,丁玲因此成为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然而世事难料,处在文学巅峰的丁玲却在建国后深陷一个又一个政治漩涡之中,在 “反右”之后,现实已将她逼上了绝路。这时,她产生了去北大荒的想法并且得到了王震的支持。初到北大荒的丁玲,心是忐忑的,她是这
奋斗 2013年12期2013-04-18
- 当男人成为月亮
亮的可敬。《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以下简称《我与丁玲五十年》)中的“我”——陈明先生就是这样的月亮,丁玲则无疑是太阳了。这本书本来是陈明的口述回忆录,主人公应该是他自己,可是,他的“丁玲情结”太严重了,以至于在口述的过程中,主人公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丁玲,因对丁玲的历史叙说太过精益求精的修订,他甚至于耽误了口述自己的历史。因此,书名最后只能叫《我与丁玲五十年》。还好,陈明没有坚持叫《丁玲与我五十年》。他一向是把丁玲摆在自己前面的,丁玲永远比自己重要,
出版广角 2010年6期2010-07-27
- 陈明:回忆丁玲艰难平反路
中组部作出了《为丁玲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认为“丁玲同志是一个对党对革命忠实的共产党员”。陈明回忆说,看完通知,耄耋之年的丁玲说,现在我可以死了。丁玲(1904~1986)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曾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斯大林文学奖。1928年,丁玲凭借《莎菲女士的日记》蜚声文坛,上世纪30年代初加入“左联”,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丁玲被秘密逮捕,被国民党特务软禁,这成了纠缠丁玲一生的政治阴影。其实丁玲并未改变政治信仰,她于1936年逃离南京,并
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8期2010-05-14
- 丁玲,始终是寻常女子
舒 非我编过丁玲的集子。那个集子是陈明选编的。编辑之仔细认真令人吃惊。几乎每一页,都见到陈明的蝇头小楷。字写得极为工整漂亮,或改一个标点,或改一个错字,甚至全书的用字都做了统一。这样一部原稿,其实已经可以看见陈明对丁玲的一往情深。陈明一九一七年出生,比丁玲小十三岁。他们在延安结缘。第一次认识是看话剧,陈明在台上演高尔基名作《母亲》里的“伯夏”,丁玲在台下鼓掌。后来陈明做了丁玲的助手。他们相恋后阻力很大,年轻的陈明因受不了压力而跟剧团里一名年龄相若的女演员结
现代妇女 2009年10期2009-10-22
- 你再亲亲我
舒 非我编过丁玲的集子,那个集子是陈明选编的。编辑之仔细认真令人吃惊,几乎每一页,都见到陈明的蝇头小楷。字写得极为工整漂亮,或改一个标点。或改一个错字,甚至全书的用字都做了统一。这样一部原稿,其实已经可以看出陈明对丁玲的一往情深。陈明1917年出生,比丁玲小13岁。他们在延安结缘。第一次认识是看话剧,陈明在台上演高尔基名作《母亲》里的伯夏,丁玲在台下鼓掌。后来陈明做了丁玲的助手。他们相恋后阻力很大。年轻的陈明因受不了压力而跟剧团里一名年龄相仿的女演员结婚。
感悟 2009年10期2009-10-19
- 你再亲亲我
舒 非我编过丁玲的集子,那个集子是陈明选编的。编辑之仔细认真令人吃惊,几乎每一页,都见到陈明的蝇头小楷。字写得极为工整漂亮,或改一个标点。或改一个错字,甚至全书的用字都做了统一。这样一部原稿。其实已经可以看见陈明对丁玲的一往情深。陈明1917年出生,比丁玲小13岁。他们在延安结缘。第一次认识是看话剧,陈明在台上演高尔基名作《母亲》里的伯夏,丁玲在台下鼓掌。后来陈明做了丁玲的助手。他们相恋后阻力很大。年轻的陈明因受不了压力而跟剧团里一名年龄相若的女演员结婚。
视野 2009年12期2009-09-21
- 你再亲亲我
舒 非我编过丁玲的集子,那个集子是陈明选编的。编辑之仔细认真令人吃惊、几乎每一页,都见到陈明的蝇头小楷字写得极为工整漂亮,或改一个标点,或改一个错字,甚至全书的用字都做了统一,这样一部原稿,其实已经可以看见陈明对丁玲的一往情深。陈明一九一七年出生,比丁玲小十三岁,他们在延安结缘。第一次认识是看话剧,陈明在台上演高尔基名作《母亲》里的“伯夏”,丁玲在台下鼓掌。后来陈明做了丁玲的助手他们相恋后阻力很大,年轻的陈明因受不了压力而跟剧团里一名年龄相若的女演员结婚。
婚育与健康 2009年7期2009-07-17
- 丁玲与陈明的忘年恋
舒 非我编过丁玲的集子。那个集子是陈明选编的。编辑得仔细认真令人吃惊。几乎每一页,都见到陈明的蝇头小楷。字写得极为工整漂亮,或改一个标点,或改一个错字,甚至全书的用字都做了统一。这样一部原稿,其实已经可以看见陈明对丁玲的一往情深。陈明1917年出生,比丁玲小十三岁。他们在延安结缘。第一次认识是看话剧,陈明在台上演高尔基名作《母亲》里的“伯夏”,丁玲在台下鼓掌。后来陈明做了丁玲的助手。他们相恋后阻力很大,年轻的陈明因受不了压力而跟剧团里一名年龄相当的女演员结
意林 2009年12期2009-02-11
- 丁玲:颠沛的爱
宋凤英丁玲是20世纪中国文坛最有才气的女作家之一,她早期追求个性人生,最终成为了一位革命作家。丁玲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她这一辈子有四段难忘的情感经历。胡也频:心中永远的位置1924年,丁玲来到了北平,在一个社交场合结识了青年编辑胡也频。此时的丁玲正在为弟弟的夭折而痛苦。胡也频就用纸盒装满玫瑰,写下字条:“你一个新的弟弟所献。”在北平,丁玲生活窘迫,不得以返回湖南老家。胡也频闻讯后,向朋友借钱追到湖南。他贫困潦倒,连人力车夫的钱也是丁玲母亲给付。但他风尘仆仆
文苑·感悟 2008年4期200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