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密集型企业实习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4-08 09:47孙艳梅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岗位育人

程 波,孙艳梅

(西安工业大学 北方信息工程学院,西安 710036)

校企合作不仅能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能力,而且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这种“双赢”模式注定在我国得以较快发展。但目前受制于我国教育的开放程度,社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还不高,参与企业相对较少。而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用工压力大,且门槛较低,愿意与高校合作,为学生开展实习实践活动提供机会。但由于缺乏经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实习实践活动备受诟病,从目前的开展情况来看,参与实习实践活动的学生、学校、企业、社会都存在一些问题。

一、劳动密集型企业实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实习实践的认识不到位,实习实践过程中心理落差大

学生对实习实践的内容、目的、意义不够明确,在实习实践过程中自我角色转换意识模糊,部分学生甚至将企业实习实践当做专业实习,这就导致学生对实习企业及岗位的期望值过高。他们简单地认为实习岗位与专业密切相关,既可以受到系统的培训,又可以学到更多的与自身专业有关的知识;他们期望在企业实习时能得到和在学校时一样的关心和照顾,工作环境轻松舒适,管理方式人性化。然而,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的岗位多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时间消耗较多,技术含量和专业耦合度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真实现状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这种心理落差给实习带来很多隐患和矛盾,增加了实习过程中的管理压力,阻碍了实习的正常开展,影响了实习效果。

(二)实习实践岗位技术含量普遍不高,工作内容重复单一

现代企业无论其产品多么高科技,其生产工艺如何复杂、先进,具体到某个岗位,它的工作都是简单的、重复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本身就具有劳动力数量多、技术操作要求低的特点,加之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一般情况下不会将学生安排在关键技术岗位(技术岗位岗前培训周期长,要求长期稳定,短期的实习不符合企业技术用工的需要),因此其提供给学生的实习实践岗位也多数是从事一些重复性的、简单的劳动,这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觉得自己只是廉价劳动力,不需要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就可以上岗工作。

(三)实习实践中工作时间不稳定,劳动强度大

目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多依赖订单生存,也就是所谓的订单生产模式。订单少了,企业生产任务就少,劳动压力就小;订单多了,企业生产任务就会加重,工作时间也会延长,必然出现加班加点的情况,劳动强度自然就加大了。金融危机以来,订单市场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急、越来越短。这给企业生产带来很大挑战,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了控制成本,采取“旺季招人,淡季辞工”的做法。受此影响,参加企业实习实践的学生工作时间也变得不稳定,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核心目的的,遇到急的订单,人员不足必然会延长工作时间。工作时间的不稳定和劳动强度的增大让参加企业实习实践的学生无法适从,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四)企业在管理中存在重制度、轻人文,重人治、轻德治的问题

现代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动辄几万名员工,多则上百万名员工,一个厂区也有好几万人,而且企业员工多以文化程度不高的年轻人为主,要确保企业的效益和产品的质量,必须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但对实习学生而言,严格的制度本身就存在着先天不足。第一,制度更多的是约束人的行为,而不是激发人的热情;第二,制度更多的是解决有形问题,而无形的、人内心的问题单靠制度是无法解决的;第三,制度执行者的能力和水平也会影响制度的执行效果,学生毕竟不是正式员工,他们需要更多的激励。比如按照企业制度,员工每天工作8小时,完成800的工作产量,由于执行严格的打卡上下班制度,即使员工用3个小时完成了这个工作量也不能提前下班,学生对此很不理解。这样的管理制度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单调的工作内容和简单的管理容易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作有固定的流程、步骤,刻板单调的工作形式,极易使人产生厌倦、烦躁、无奈、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企业对标准化管理及产品质量的规范性要求很高,员工一旦出错,就会牵连所在生产小组甚至整个生产线,致使员工时刻处于紧张状态,成为经常性的应激源。不仅如此,较重的任务量以及不定期的加班加点,无形中加大了劳动强度,也让实习学生倍感压力。此外,劳动密集型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水平有限,对实习学生简单、粗放甚至粗暴的管理也使他们缺乏安全感,成为一种潜在的应激源,多种应激源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实习学生心理不适,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六)家长和社会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实习实践认识错位,增加了开展实习实践的压力和阻力

目前,家长和社会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印象普遍不太好,加之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自身的一些问题,一提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家长和社会的第一反应就是“血汗工厂”。由于企业实习实践教学开放性不足,导致社会、企业、家长、政府对实习实践认识错位,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其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他们一边喊着要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践教育,一边却责备学校开展的实习实践是让学生充当廉价的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家长不仅不支持孩子的实习实践,还想尽办法给学校施加压力。但凡有学生在企业实习时出了问题,社会舆论都会一边倒地指责学校“没有组织好”,指责企业“黑心”、“不良”,使用学生工。即使实习实践不出问题,他们也会过度关注,无形中增加了开展实习实践的压力和阻力,削弱了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而学校开展学生实习实践工作也是畏手畏脚。

(七)企业对实习实践认识偏差,导致管理多、教育少

企业与学校不同,他们更多地关注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在人才的培养上缺乏经验。而且为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行,企业往往也无暇深入地参与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中。虽然,学校与企业共同达成了实习实践协议,但是企业出于自身生产和效益的考虑,更多时候还是将学生当作简单的劳动力,平时对学生管理严、要求多而引导少、培训少。企业对实习学生的管理也多是要求他们严格遵守企业制度,而在专业知识、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方面指导得少,这就导致学生感觉自己就是廉价劳动力,缺少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影响了实习实践的效果和意义。

(八)学校缺乏系统完善的企业实习实践制度和人力保障

目前,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关的经验,对学生实习实践没有进行系统化设计,没有把实习实践教学、日常理论教学、思想道德教育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制定考核办法和评判标准方面还有待完善,没能将企业教育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很好地融合,导致学校、企业二元育人环境“貌合神离”,让学生觉得在学校是单纯的学生,在企业就是工人。同时,由于学校缺乏经验丰富的实习实践指导教师,实习带队老师多为辅导员,不能从实践相关专业领域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使实习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九)学生实习期间安全问题相对突出

安全问题是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活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个突出问题。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人数众多,人员结构复杂,容易滋生安全隐患;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工作经验不足,操作不当或企业机械设备故障都增加了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此外学生心理或生活问题未能及时沟通解决、管理不善等也为实习实践活动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劳动密集型企业实习实践对策

(一)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宣传教育,做好实习实践前的心理准备工作

在实习实践之前,要加大实习实践的宣传工作,建立宣传的长效机制,将宣传工作融入日常教学。要通过开展就业培训讲座、职业道德教育、实习企业宣讲、岗位实习案例讲解、适应能力分析、实习期间注意事项解析等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实习内容,对实习环境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对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有明确的认识,使他们清楚地知道在实习实践中自己要学习什么、注意什么,要提高什么、克服什么,做好心理准备,从而避免心理落差,为实习实践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提高实习实践的开放性,获得家长与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实习实践不仅是学校和企业间的“亲密接触”,更是社会、家长、学生、学校、企业参与的“多方博弈”,因此,要做好此项工作,就要让各方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进而统一认识,形成合力。目前各高校开展的实习实践活动,家长和社会参与不够,对实习实践内容了解不多,因而形成了两种极端,要么彻底不关注,要么过度关注。部分高校对实习实践活动“犹抱琵琶半遮面”,给家长的解释也很简单,或者说“去企业实习是学校的安排,是教学计划的安排”,或者说“不去实习,学生无法毕业”等等,这既不能解答家长关心的问题,也让社会无法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导致了各种无端的猜忌和舆论压力,把好事办坏。因此,在开展实习实践之前,学校应该将具体的制度、措施和注意事项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的监督和指导,做通家长的工作,以务实诚恳的态度把学校“通过实习实践锻炼,为真正踏入社会、进入职场打好基础”的实习实践理念向家长解释清楚,把实习期间的各种安全保障措施交代明白,以取得家长的支持与认同。

(三)企业转变观念,在细化管理的同时抓好教育工作

企业要树立长远发展的意识,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对企业具有科技创新、开发人力资源等意义。而且学生到企业实习,是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企业,容易发现企业潜在的问题,有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同时也是企业发现人才和积累人才的过程,更是企业自我宣传的良机。因此,企业不能简单地把学生当做劳动力紧缺时的后备军,对实习学生的管理也不能仅仅以实现生产目标、确保产品质量为宗旨,而应该把管理和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岗位设置、岗位分配、岗前培训、企业文化、管理方法、职业素养等方面深耕细作。企业在管理工作中要分析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管理方式。在实习过程中,企业还应该开展有关培训工作,把企业文化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能不断思考,逐步从学生转变为企业员工,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学校要做好实习实践的系统设计

学校作为学生实习实践的主要组织者,就应该从源头上把控,从理念转变、方案设计、教学延伸、利益维系等方面入手,转变院校管理者、任课教师、企业指导人员、学生及家长的观念,提高他们对顶岗实习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学校而言,顶岗实习只是教学场所的扩展,不是教学任务的外移,更不是育人职责的外移,因此,要端正实习实践态度,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管理,确保实习实践的育人成效。首先,要扎实系统地设计好实习实践方案,并将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个教学体系中,认真分析考量实习的目的与要求,企业与岗位的落实,企业兼职教师的聘请与交流,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与落实,实习的流程与时间安排,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顶岗实习要求与质量管理,实习考核与评价等。其次,要开拓多样化的实习实践形式,探索“分阶段,多时段”的实习模式,即要结合各年级学生特点,把整个大学的实习实践活动分散到大学四年中。第一阶段的实习可安排在大一,以认识企业、了解现代工业生产为目的;第二阶段可安排在大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第三阶段可安排在大三、大四,以毕业综合设计和参与研发性顶岗实习项目为主,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此外,还要将实习实践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推进学生的职业教育;将实习实践与就业相结合,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

(五)学校和企业加强合作,将企业育人环境和校园育人环境有机融合

简单地将企业育人环境和校园育人环境叠加绝不等于二元育人环境,只有校企双方加强合作,相互沟通,互动协作,将二元育人环境融合延伸形成有机整体,才能相得益彰,最大化地实现实习实践的育人效果。在校园育人环境中将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思想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这样就能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环境。同样,在企业实习期间,将与实习岗位联系密切的课程和实训项目转移至企业,邀请企业工程师授课,指定经验丰富的教师定期开展讲座,引导学生实习实践。企业文化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优质资源,能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和学校还可以通过互派人员、联合开发课程等形式来深化合作,推进企业实习实践的向前发展。

[1]应丽梅.广东省技工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职业,2011(20).

[2]孙业语.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赴烟台富士康实习带队体会[J].职业,2013(11).

猜你喜欢
劳动密集型岗位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中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度性研究
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薪酬现状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