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记
(中共六安市委党校,安徽 六安 237009)
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重大的实践价值。在当前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大力反腐行动、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时代背景下,研究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形成与发展,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巩固和增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气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前提条件。邓小平的革命生涯和工作体验,尤其是邓小平的第三次复出是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形成的前提条件。邓小平的一生,经历了“三落三起”的沉浮变化。第一次“落”是在1933年的江西瑞金,第一次“起”是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第二次“落”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初期,第二次“起”是在林彪事件发生后不久;第三次“落”是在1976年5月,第三次“起”是在“四人帮”被打倒不久。邓小平的每次“落”都不是因为他所犯的错误,而是因为他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而受到的错误和不公正的处理。“三落三起”不仅使邓小平赢得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也使他在逆境的磨练中形成了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养成了不信“邪”、不怕“鬼”、敢于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形成了善于从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中思考未来、规划发展的思维方式。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以后,凭着他个人的这种优秀品质,就党内民主方面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为其党内民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历和条件。
(二)客观因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是沿着“左”的错误路线走下去,还是拨乱反正,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历史的车轮最终选择了后者。在“真理标准”大讨论、批判“两个凡是”之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这次会议不仅重新确立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而且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路线上来;同时,还确立了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为内容的党的马克思主义组织路线,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大批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摆脱后“文革”时代的彷徨与徘徊,广大党员和干部对文化大革命的总结和反思,迫切需要党内民主的愿望与呼声日益高涨。“文革”的教训使党和党员干部深切体会与认识到“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一政党生存和发展基本规律性命题的真谛。社会主义建设与党的事业的发展,党内民主的自觉与需求日益凸显,邓小平关于党内民主的思想也就应运而生了。
(三)主观因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思想路线的确立,为党内民主健康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1]126毋庸置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实现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完整准确的理解,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和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党内民主精神得以复归。邓小平在论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时指出:“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1]143正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正确指引下,广大党员和干部充分开动脑筋,集思广益,为党和国家事业献计献策,党内民主获得了充分发扬。
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大体可分为酝酿、形成与发展、新发展三个阶段。
(一)抗日战争时期至邓小平的第三次复出前,是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的酝酿时期。邓小平早年留学法国,曾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有着系统的把握。他历经了党的早期“右倾”错误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错误,对党内民主有了一定的认识。时值烽火蹉跎的抗日战争时期,关于抗日根据地建设与党内民主的发展,邓小平对此类问题不断思考和探索。他在1941年所写的《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一文中指出:“随着民主政治的开展,民主教育比任何时候都要迫切,无论在党内或在群众中,过去这点都是极其不够的。”[2]在极端困难的抗战相持阶段,党内民主的发扬与民主政权的建设息息相关,这很好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壮大与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邓小平随后由地方调往中央,工作环境与自身的地位提升,为邓小平拓展党内民主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空间,提供了宽阔的视野。在党的八大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这份报告经过邓小平的反复修改与征询意见,呈现出邓小平党内民主的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总结与重大创新的特色。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规定和明确反对个人崇拜的思想的论述,成为党内民主建设史上的新火花,为党内民主的建设与发展指明方向,堪称思想智慧的经典。后来由于国际与国内环境的巨大变化,“左倾”错误不断的发展,邓小平关于党内民主的很多好的思想和制度,不但没有推行下去,反而使党内民主经历一次次触目惊心的破坏,特别是十年“文革”的破坏。“文革”给党内民主带来了严重破坏,民主集中制没有了,集体领导没有了,党内民主生活极不正常,广大党员的民主权利更是无保障。正是基于这一国内浩劫和众多战功显赫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历尽磨难的民族悲痛,因党内民主无法实现而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巨大挫折中,他对党内民主的缺失而造成的恶果有着切肤之痛。邓小平特别关注党内民主问题,一直将发展党内民主放在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首要位置,很好地体现了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中狠抓党内民主这一关键,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党内民主建设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三届四中全会前,是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时期。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这篇讲话为结束文革以来的混乱局面,实现思想路线与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澄清与统一认识,提高全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小平在讲话中明确指出的“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这一观点将民主与发扬党内民主作为解决当前重大政治问题的前提条件,毫无疑问,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已经跃然纸上。不仅如此,对于如何发扬与保障党内民主,邓小平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首先,党内民主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充分维护;其次,必须保障共产党员的民主权利与民主渠道,不能流于形式;第三,加强制度建设,党内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等。从这些论述中不难看出,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已经相当成熟,并非突发奇想,有着严密的系统化的理论创新。至此,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着。
在对民主认识和建设上,邓小平一直在进行着艰辛的探索。但是,处于建设和发展中的党内民主,仍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着一些不足,理论上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制度性还有待完善,实践上还远没有达到民主化、规范化和程序化。[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思想观点,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党内民主思想进一步发展和完善。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务虚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提出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与目标,将民主、党内民主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与目标的层面,党内民主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已经坚决纠正了过去的错误,并采取了各种措施继续努力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1]168这句话清晰地传递了对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视,是对党内民主认识的新发展。1980年8月18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挫折与教训,党内民主被践踏等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实质,锋芒直指“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伴随改革的深入推进,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逐步形成,党内民主日益正规化和制度化,民主生活开始正常化,摆脱了极不正常的党内残酷斗争与无情打击的怪圈。随后的1986年、1987年,邓小平更多以政治体制改革为主题,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将其作为职能手段,作为调动广大党员积极性的重要途径。1989年前后,邓小平身体力行推动退休制,党政权力的集体交接,改变人治做法,确立法治观念。他曾多次谈到永远不要突出他个人,指出:“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不健康的,很危险的。不出事没有问题,一出事就不可收拾。”[4]
(三)十三届四中全会至今是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的新发展时期。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形成了许多新的思想观点。如1990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1995年制定的《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2002年的《党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暂行条例》、2003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一系列重要法规。2002年党的十六大更是明确提出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科学论断。近年来,中共中央指出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关键,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党内民主建设。这些论断和观点都是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在新时期发展的重要体现。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发扬党内民主,拓宽民主渠道,创优争先的新思想。2012年党的十八大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积极发扬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力,再次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一观点。十八大以后,中央陆续提出的“八项规定”,大力惩治反腐,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都是党内民主的发扬与深入联系群众的生动体现,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愿望,是对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我们党。而党内民主则是党的生命。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对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和实践价值。
(一)确定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根本原则。从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形成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他把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作为党内民主建设方面的根本原则。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必须始终坚持而绝不能动摇。并且这一制度在十八大以后的今天,仍然在规范和指导着党的民主建设各个方面。同时,邓小平还把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全党积极性等作为党的民主建设的一般原则。在我国,党的建设的成效取决于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5]从党内民主建设方面看,这一根本原则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建设中来。
(二)确立了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建设思想。在邓小平党内民主建设思想里,实行党内监督、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和常任制,是最基本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因此,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建设一直以来是邓小平极力推崇和积极践行的。他认为,中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6]当前,加强党内监督的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最为关键的是抓好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强化领导集体内部的监督作用。为此,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展了以“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重点的作风监督。同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严明党的纪律,坚持不懈纠正“四风”,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这些党内民主监督的新举措毋庸置疑是对邓小平党内民主建设理论的新发展,也是新时期党中央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方面的新部署,这些新举措新部署为新时期保持党的纯洁性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三)指出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根本方法。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对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党要永葆先进性,长期执政,唯一的方式就是长期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如何密切联系群众?唯有不断改革创新和改进党的建设,发展党内民主。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党的执政风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为此,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相应改革和完善党的各项制度,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党情国情世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最基本的思路。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
[3]赵希宏.党 内民主建设问题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8:48.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1.
[5]石明.试论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33.
[6]郑易平,聂圣平.论邓小平对列宁党内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