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翻译本科专业“本地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安徽省为例

2014-09-18 06:44葛文峰季淑凤
关键词:安徽省教材专业

葛文峰,季淑凤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引 言

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的新形势下,我国对翻译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传统的外语人才又不能满足这一需求。2006-2014年,教育部先后分九个批次,共批准152所高校设置翻译本科专业,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人才培养规模初步形成。

然而,作为新兴的本科专业,“翻译”在九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最初四届(2010-2013)翻译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反馈信息显示,其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培养内容雷同,缺乏专业特色与有效技能评价机制,核心制约因素即“本地化”与“复合型”的缺失。中国外文局与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译协翻译服务委员会主任郭晓勇指出,以翻译为核心的语言服务必须涵盖本地化服务与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教学、培训与咨询等复合型内容。[1]据此,笔者拟在考察安徽省翻译本科专业办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其“本地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现状与问题:安徽省翻译本科人才培养的反思

迄今为止,在急需翻译人才的安徽省,有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科技学院、阜阳师范学院与安庆师范学院等4所高校获批翻译本科专业。另外,安徽省现有开设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拟申请设立翻译本科专业的高校共8所。这12所省属高校分散在安徽省各地,是地方人才建设的主力军。但是,这些培育当地翻译人才的“重镇”却反映出诸多问题与不足。翻译本科专业多由英语本科专业衍生而来,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它们的翻译与英语本科人才培养状况,数据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安徽省翻译、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对比率分析表

由上表可以得出,安徽省翻译与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相同率为85.4%,相异率仅为14.6%。在安徽省,这两种不同专业近乎雷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背后隐藏着更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基础阶段,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英语专业完全相同,“汉语知识”“百科知识”“翻译概论”等课程不曾开设,学生无法进入“翻译”角色,更难以生成他们理应具备的“翻译”意识。在高年级阶段,除翻译与英语专业的必修课“英汉互译”(口、笔译)之外,其他诸如商务、金融、旅游等相关课程或是课时极少、或是根本没有开设,更有两所高校甚至开设了“英语教学法”与“英语文体学”(专业必修课)。如此,翻译本科生何以向翻译“复合型”方向发展?

(二)专业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

安徽省翻译专业教材的征订、使用上随意性很大。部分高校在选用教材之前,没有组织任课教师制定严格的教材征订方案,或是注重编者的知名度、出版机构的权威性,或是出于教师备课、教学的方便,多采用英语专业师范、商务等方向的通用教材,不仅内容陈旧,缺乏系统性,不能体现出“翻译”的专业性,更遑论地方化教材的编撰或选用。例如多数“英汉互译”教材过多地罗列了翻译技巧,却忽视了翻译过程的描述;翻译理论与实践无法精巧的契合,缺乏科学性与实用性;英汉双语语言学层面的对比阙如,杂乱而无系统性。我国翻译教育家何刚强尖锐地指出,翻译专业的教材选用、编写要“另起炉灶”,这虽然艰巨,却是翻译专业教材创新的机遇与挑战。[2]

(三)翻译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匮乏、教学科研团队不健全

安徽省现有的翻译专业教师大多数为原来的英语教师,没有接受完整、系统的翻译专业培训和学习,缺乏专业的译员素养,翻译技能和翻译研究水平有待提高。简而言之,安徽省目前的翻译专业教师缺乏“真才实技”,合格师资队伍匮乏,有待于及时建设。就翻译实践而言,这些翻译专业师资的“翻译量尚未/远未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标准,更不用说翻译质量了。”[3]

(四)若干教学方法不理想,对学生翻译能力欠缺合理、科学的测评方法

安徽省的翻译专业教师以教授语言习得的方法教授翻译专业技能课程,教法不合理。对于学生的翻译技能水平,无论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缺乏相应的测试机制,对于翻译专业本科生学习的“产出”无法客观衡量,更无法以此对翻译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换而言之,即在教学中,没有区分“翻译教学”与“外语教学”“教学翻译”的教法内涵。更有甚者,将“翻译教学”等同于“文学翻译教学”,将非文学的应用翻译内容剔除出去。这种传统外国语言文学教学模式下的翻译专业教学方法导致了重视课堂知识传授、轻视课外翻译实践与翻译能力测评的弊病。

外语教育家彭青龙指出,翻译专业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是要“研究省、市、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研究所在地区公司、企业的翻译人才需求标准。”[4]本着服务安徽地方社会、发展安徽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有必要理清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明确办学目标,探索“本地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符合安徽省市场需求的合格翻译新军。

二、“本地化+复合型”:安徽省翻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简称《教学要求》)规定,社会、科技、经济、人文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是培养高层次翻译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地高校可依据自身办学特色而侧重于某些领域或专业,单独开设专业课程。[5]15-16这为“本地化”翻译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纲领性依据。其中“综合素养”便是“掌握翻译以及另一个或多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复合型翻译人才”的必要素质。[6]所谓翻译人才的“复合型”即具备集成知识、全面素养与复合能力的特点,能够适应特定前沿科技与地域社会的综合、多元发展趋势。作为指导性文件,《教学要求》鼓励办学多元化、特色化,引导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地方人才需求、就业市场等情况,探索、规划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7]

基于安徽省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本地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路径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结合安徽省省情与各高校校况,明确、完善翻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

当前,安徽省地方经济飞速发展,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对外交流日益繁荣,要结合安徽省本地的社会市场需求,调整翻译本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制定、规范、完善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对教学目的、要求、基本内容和考查方式、标准等提出可操作性的明确要求。由此确立方案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以便指导课程具体教学活动的开展。各高校更应该结合安徽省情、市情与自身特点,开拓翻译专业发展的“本地化+复合型”方向。

翻译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目前,淮北师范大学等4所院校的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均为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地方性复合型翻译专业人才。池州学院外语系韩虎林教授认为,安徽省翻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地方社会的实际需求为根本取向,兼顾“通才”与“专才”的特点。[8]这正是对安徽省“本地化+复合型”翻译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尝试性探索,具有启示意义。

因为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不统一,这决定了各个地方的翻译人才培养方案肯定是不同的。[9]所以,对于安徽省即将申报及已经开办翻译本科专业的高校而言,充分调研是制定、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调研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掌握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与区域涉外贸易特色;理清安徽省翻译人才紧缺的行业与译员需求类型;分析安徽省市场需求与译员必备素质的契合关系;统计安徽省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与分布;预计安徽省高校培养的翻译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岗位;收集、分析安徽省与翻译专业较为对口的企事业单位的用人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遵循知识、技能与人格全面发展、突出专业特色教学与实践的原则,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学分、学时”“专业主干课程”与“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等内容的制定(修订)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做到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二)探索、优化翻译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彰显安徽地方特色

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一环,这是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制定之后的工作重心。“各校可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办学特色与教学条件,开设其他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5]5因此,安徽省翻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要在开设《教学要求》规定的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将其课程分为四大模块:“语言”“翻译”“专业”与“相关”等知识与技能,其课程体系可作以下(表2)设置。

表2 安徽省翻译本科专业“本地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课程设置”体系表

如表2所示,“课程框架”的四个模块中,除“语言知识技能”属于基本的双语知识与技能的综合与单项认知与训练外,其他均为以“本地化+复合型”为核心理念的板块。在“翻译知识技能”中的“选修”部分,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进行合理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例如,安徽财经大学设置“安徽经贸互译”,黄山学院设置“安徽旅游互译”,安徽工业大学设置“安徽能源互译”等“本地化”翻译实践课程。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本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安徽省可以探索、实验“翻译+专业(方向)”和“‘翻译’+‘其他专业’”(双学位)的模式。“专业知识技能”模块更是进行“复合型”课程设置的重点。其中,“必修”课程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与“其他专业”(双学位)的要求,开设其专业核心课程。例如,“经贸专业(方向、双学位)”可以开设“宏观(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含实务)”“国际经济学”“国际商法”与“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旅游专业(方向、双学位)”可以开设“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心理学”“旅游财务管理”与“旅游市场营销”等课程,旨在为翻译专业本科生打下扎实的“复合型”专业知识基础。“选修”部分可以开设若干具有安徽省地方色彩的、与“专业(方向、含双学位)”密切相关的课程,如安徽地方经贸、旅游与人文科技等选修课。“相关知识技能”板块则是对“翻译”专业宗旨的回归,开设“本地化+复合型”特色下的译员综合素质课程,如“翻译职业素养”、“安徽翻译实践”、“翻译工具”及中外文化(文学)课程。四大“课程框架”模块的比例应该控制在2:3:3:2,其中知识类与技能类课程分别占35%与65%的权重,符合《教学要求》中的指导性规定。

课程设置对应着教材的使用。安徽省“本地化+复合型”翻译本科教学中的教材选用要有两种主要来源。第一,将现有教材和教学参考文献资料加以整合,在此基础上,继续大量搜集相关资料,去粗取精,构建有效的教材体系。除“复合型”课程按照不同专业方向选用相关经典教材之外,“翻译”专业教材应当舍弃以往的“英语”专业教材。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针对新兴翻译本科专业的特点,分别推出了“高等学校翻译专业(BTI)本科教材”和“翻译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都是可供选择的典范教材。第二,办学特色鲜明、教学力量雄厚的高校可以“量身定做”,编撰“本地化”翻译教材。教材编写要注重地域性、实用性,并在初期教学实践中加以修订。在安徽省的代表性行业,邀请业内精英和业界专家共同参与、商讨教材内容的设计。在淮北、淮南等地,淮北师范大学与安徽理工大学可以合编《安徽能源机械翻译教程》;在合肥、黄山等地,合肥工业大学与黄山学院可以合编《安徽文化旅游翻译教程》,以满足“翻译知识技能”与“专业知识技能”两个板块中课程的教材教学需求。唯有如此,方能处理好“翻译通识教育与翻译专业训练的关系,这也是翻译专业教学及相关教材编撰必须正视的。”[10]

(三)探索、研究安徽省作为高等教育尚欠发达的地区,翻译专业师资有效、可行的培养规划,改进教学模式

翻译专业教师须具有三个必备素质:广博的理论视野,洞悉国内外译论前沿动态;丰富的区域性、多专业口笔译翻译实践,精通翻译技巧与方法;持久的翻译教学激情与有效的翻译教学方法。

目前,安徽省属地方高校的翻译师资大多毕业于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尚不完全具备翻译专业教师的特殊资质,必须接受“改造”,才能完成向翻译教师的“转型”。为此,可以探索、实施“送出去,请进来”的师资培养规划,以“本地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实现教师在学科和专业立足点上的转化,尽快找到新旧专业之间的结合点”。[11]首先,校方应制定与之匹配的师资培养和发展计划,利用安徽省周边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如江苏、上海等地的优势翻译专业办学资源,营造良好的师资发展氛围,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人力、物力,鼓励、支持在职教师外出进修、攻读更高层次的翻译学(方向)的学位,提升自身业务素质。例如,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与中国翻译协会每年度联合举办的“全国翻译专业师资培训计划”可以为安徽省的翻译专业教师提供在“翻译与本地化技术、项目管理”“翻译教学与研究”与“口、笔译高级技能”等方面的研修;或者,延请国内外翻译学界的著名专家进校,定期举行以“翻译学科理论与实践”为内容的专题讲座。其次,建立“内培外引”长效机制,特聘专业教师。主要选择安徽省如安徽财经大学、黄山学院等有专长特色的院校,与之互聘特定的专业课教师,教授“经贸”“旅游”等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较快地实现安徽省翻译师资队伍的“本地化+复合型”目标。

具体的翻译教学模式要体现语言训练和翻译训练的有机结合,内容丰富的即时性与情景交互性音频、视频教材要得到强化使用。探索如何将内容型教学、技巧训练型教学和语言分析型教学三种教学方法结合为一体,使翻译专业教学内容充实,教学体系规范化、系统化。同时,教学内容要加以拓展,有机融合商务、金融、外贸、法律、文化产业等专业,以有效的教学模式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这一路径可以化解安徽省翻译本科专业师资建设中“教师职业化”与“译者职业化”的矛盾,使翻译教师同时具备出色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与科研实力的职业化教师和职业化译者的素质。[12]

(四)完善翻译能力测评机制、加快安徽省内翻译实习基地建设

“在翻译教学中,科学客观的测试与评估对于保证翻译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翻译教学研究非常重要。”[13]翻译本科生的翻译能力测试可以分为校内与校外测试两个方面。

校内测试方面,在以翻译能力考试为传统测评模式的基础上,可以探索建设教学翻译题库,以安徽省的“本地化”与“复合型”内容为主。当前,全国范围内的翻译职业技能等级考试逐步趋于规范,相关高校可以要求翻译专业本科生在高年级阶段参加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和由上海市人事局、组织部等部门联合主办的“上海外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毕业实践报告”是综合考察学生翻译技能与创新能力、评估翻译学业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此环节,可以一改以往要求学生以撰写研究性学术论文作为考核手段的模式,积极探索、采用翻译实践报告的办法。学生可以选取以安徽省政治、经济、社会、经贸及文化产业为内容的、未经他人翻译过的原始文本进行不少于3000字(单词)的汉外、外汉翻译实践,然后完成2000字(单词)的译作评论。报告要求选题恰当、思路明晰、内容完备、译文忠实流畅。

校外测试是校内测试的重要补充,建立翻译实习基地是一种最主要的方法。安徽省内的企事业单位是实习基地建设的主要来源。校方与基地共同确立阶段和总体目标,明确合作内容、形式与方法,突出实习的对口性与适应性,发现不足,弥补缺陷,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与译员综合素质,建立有效合作机制。践行“师资合作”理念,在实习基地中遴选优秀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翻译专家,为学生授课;由基地安排实践指导教师,以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保障实习的效果。例如,淮北中润生物能源技术开发公司是淮北师范大学成功建设的翻译实践基地之一,该公司业务的专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可以有效地检测实习生的“本地化+复合型”专业水平,并将信息反馈给生源高校,促进翻译教学的完善,更好地培养适应地方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职业化翻译人才。翻译实习基地的实践与测评与校内测评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并与翻译教学的革新形成良性循环。

结 语

新兴翻译本科专业“本地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施迫在眉睫。“本地化”与“复合型”两个核心内涵并不矛盾:“本地化”是基本导向,是“复合型”的前提条件;“复合型”是最终旨归,是“本地化”的实践目标,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结合安徽省特点与已有的翻译本科办学研究成果,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修订育人方案”“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精选专业教材、编纂本地教程”“强化师资建设、改进教学模式”“完善测评机制、建立实训基地”等一系列举措,翻译本科专业“本地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便可以初步确立。这种模式将在今后的办学中不断改进,使得培养出的本科翻译专业毕业生成为本地化市场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1]郭晓勇.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J].中国翻译,2010(6):34-37.

[2]何刚强.前瞻、务实、鼎新——对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M]∥翻译教学与研究:第一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3-20.

[3]陈刚.专业翻译实践与研究的重大缺失[M]∥翻译教学与研究:第二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1-21.

[4]彭青龙.需求、特色、质量——论翻译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J]. 当代外语研究,2012(2):43-48.

[5]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6]武光军.复合型翻译人才:我国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改革方向[J]. 外语界,2011(3):2-8.

[7]平洪.翻译本科教学要求解读[J].中国翻译,2014(1):53-58.

[8]韩虎林.刍议翻译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J]. 中国高教研究,2007(8):52-53.

[9]何刚强.本科翻译专业建设理念摭谈[J].当代外语研究,2012(2):40-42.

[10]何刚强.彰现特色,知行并举——本科翻译专业教材编撰应处理好五个关系[J].上海翻译,2013(2):42-45.

[11]方东.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其反思[J].高教探索,2008(4):135-136.

[12]教师职业化与译者职业化——翻译本科专业教学师资建设中的一对矛盾[J]. 外语界,2008(2):34-39.

[13]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4.

猜你喜欢
安徽省教材专业
成长相册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教材精读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教材精读
专业降噪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