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北翔,江广和,杨锋
运动训练与竞赛
宏观视角下专项体能训练特征探骊及发展对策研究
——茅鹏“一元训练理论”读后
黄北翔1,江广和2,杨锋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宏观的角度来探讨运动专项体能训练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引用“一元训练理论”的一些观点,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以便为运动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和运动员作为参考。
专项体能;特征;发展对策;一元训练理论
通过各类期刊网进行“体能训练”搜索,就有成千上万的针对于各类单项体能训练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出现,但很难发现有站在一个普遍性高度的相关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体之间既存在共性又存在个性。矛盾的共性指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个性指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从运动训练的角度分析,任何一个运动项目的特征都有一般与专项、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的项目特征是从一般或项群共性的角度把握训练的方向,微观的项目特征则是从一个专项的角度指导运动员的训练[2]。因此笔者由依运动训练学理论三个层次划分,联系到把专项体能训练理论分为:一般专项体能训练理论、项群专项体能训练理论及单项(专项)专项体能训练理论。再依茅鹏于2003年提出的“一元训练理论”——即“技术”和“体能”本是“一元”的。不存在没有体能内容的动作技术,不存在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发放[3]。将专项体能训练分为体能主导类专项体能训练和技能主导类专项体能训练(在此仅作分类法提出)。
从而以此为出发点,根据各运动项目体能训练的个性来总结出其共性,也就是各单项专项体能训练所必须遵循的一般规律(即特征),来达到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的目的,同时结合“一元训练理论”体、技能的一元性,并以此为基础和前提提出专项体能训练的发展对策。
1.1 专项训练
北京体育学院1986年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第一次提出了“专项训练”的定义。该教材认为,“专项训练”是指“以专项运动本身的动作(即比赛性练习),以及与专项运动动作相似的练习,提高专项运动水平所需要的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发展专项运动素质和心理品质,掌握专项运动的技术、战术、理论知识。”首都体育学院延烽教授认为这个定义涉及了“专项”,但没有说清“专项”是什么。而且,毋庸讳言,这一“专项训练”的定义还违反了形式逻辑中“下实质定义不得用被定义概念”的规则,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于是他于1993年3月在原首都体育师范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篇名为《对专项“涵义”的诠释》,对什么是专项训练作出了定义,他认为:“专项”应该是指与运动员训练水平相称的比赛本身。由此引申,“专项训练”即是指这一比赛本身的所有内容及其与之极其近似的一切。与这一比赛本身内容相近的,则可视为“专项辅助训练”的内容,其他的训练内容,就是“专项基础训练”和“一般训练”的内容[4]。笔者认为这一定义深入了运动训练实践中。
1.2 专项体能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片面的把体能的概念等同于身体素质。而实质上身体素质只是作为体能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并不等同于体能。体能是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通过骨骼肌的做功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体能训练的直接任务就是根据各个项目竞赛的需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改善运动员的机能状况,使运动员的身体形态适合特定运动项目的要求……[5]。由此得出,专项体能就是拥有特定的专项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及特定需求的身体形态,以确保满足特定的技、战术需要[6]。
1.3 一元训练理论
茅鹏先生认为在传统训练理论中,训练过程中将“身体素质(身体素质也称体能)”和“专项技术”,这两种“元因素”相结合,利用“超量恢复”规律,及由体能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构成不同的训练周期这三者来提高运动成绩。由于它建立在“身体素质”、“专项技术”这两种“元”因素的基础之上,故把其称之为“二元”训练理论。该理论把“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作为训练的基础及关键性的训练手段。从而把体能(身体素质)与技术严格“二元”化,使其分别存在。同时认为体能是基础,技术只能在体能基础上成长。因此,在训练安排中,必须先体能(身体素质),后技术。从而耽误训练工作,减缓了运动成绩提升的速度。于是在2003年,他在《体育与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一元训练理论》文章,文章认为,用“二元”来建构训练理论,就从根子上搞错了。“技术”和“体能”,本是“一元”的。不存在没有体能内容的动作技术,不存在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发放。技术与体能就像形式与内容一样,在客观现实中是无法分离的(只能在概念的指向中,为了思考的需要,人为地予以分离)。故把该新理论称为“一元训练理论”[3]。
在以往的训练理论中,只是把单一的运动素质作为体能,而没有整体地、全局性地来研究运动员的体能,因此,对运动员的体能主要局限于运动素质的训练这一单层次的理解上。从专项角度对运动员的体能特征的理解,本文认为,专项体能是运动员经先天遗传与后天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与运动员机体形态结构、系统器官的机能水平、运动素质水平、能量物质贮备、基础代谢水平、心理因素与意志品质以及外界环境等都密切相关。现代竞技体育中对运动员的高质量专项体能的集中要求表现为“更快,更大,更强”几个方面;同时对运动员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有机结合并在训练与比赛中充分得以表现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专项体能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员机体自身的内部体能和运动员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结合体能两个方面。各专项运动员的体能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高度专项性
运动员的体能在竞技运动中是运动员在以无氧或有氧供能为主体的,在现代竞技条件下,人体保持极限运动状态下各器官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运动员体能的获得是通过采用专项特有的方法与手段训练的结果。所谓专项特有的训练,是指在不同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下的剌激与适应的过程,即使用非专项的手段来获得(如电刺激力量训练),也必须符合该项目的特点与要求其生物学机制在于训练适应过程的专项特异性,这是运动员竞技运动中保证运动技术水平的一个特征。适应性反映的专项特异性不仅表现于运动素质和植物性神经系统能力的发挥方面,而且也表现于心理因素的发挥方面,特别是在完成紧张激烈的肌肉活动时,必须用意志来强化专项运动能力这一方面。
2.2 时间局限性
时间尺度是任何事物都具有的,体能也不例外。运动员体能的时间局限性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体能的获得过程,主要是人的机体对外部刺激的一种生理适应过程。任何适应过程都存在着两种适应反应:一种是急性但不稳定的,另一种是长久的相对稳定的。急性适应性反应产生的体能,取决于刺激的大小、训练水平及其机能系统的恢复能力。由专项强化训练所获得的体能虽然目的很明确,但并不表示有极大的稳定性。因为这种适应性反应是通过高强度的专项负荷产生的,是以超量恢复为其表现特征的。这就导致体能存在着时间局限性。而相对稳定的适应性反应是建立在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改变基础之上,并随着专项成绩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尽管在某一时期已形成较为稳定的体能,但随着专项特点的改变,原有的体能将不再能满足未来专项特点的需要,也表现出时间局限性。因此,运动员通过训练获得的体能也不可能在较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维持同一水平。另一方面,人体的运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体提供能量的能力。研究表明,人体供能系统由无氧供能系统(ATP-CP供能、糖元酵解供能)和有氧供能系统构成。虽然这些供能过程发生在同一机体上,但相互之间有着一定的独立性。在维持一定长时间的工作时,虽然有着主导供能系统支撑工作,但还是要依靠互相的交替和补充。这时,各供能系统之间存在着“衔接”的问题。故这一种专项体能水平只能保持相应的时间,也表现出严格的时间局限性。
2.3 水平动态性
在运动员训练过程中,通过训练刺激→疲劳→超量恢复之间的稳定与不稳定的矛盾来实现自身体能的提高。即使系统在整体上是稳定的,系统之中也可能存在着局部的不稳定性。人体适应所获得的体能不可能在较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维持在同一水平,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种作用具体表现为控制与被控制,竞争与制约,以及协调与促进的关系。由于这种关系促使系统的状态发生各种各样的改变,因此,体能系统指标具有明显的动态性。同时,每个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与一堂训练课中机体状态也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反映这些现状的体能指标也表现出明显的动态性。另外,机体工作时,各供能系统相互交替和补充,各供能系统存在着衔接问题,但由于各供能系统的发展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必然会产生总能量供给的波动状态。体能训练的目的之一,就是造成人体各个组成因素出现暂时的不平衡,由于人体各运动因素改善规律不同,需要的训练时间不同,同时,人体各运动机能参与运动的贡献率不同,必然会出现各种暂时的不平衡,所以,体能整体水平提高的过程也就是机体各运动机能改善提高并达到新的动态平衡的过程。
2.4 非衡互补性
体能系统表现为一个非平衡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非平衡是指组成体能系统的子系统及其单元的功能、作用不是等同与均匀的,这就导致各单元之间及各子系统之间互补、重组的协作及势差的动态作用;非线性是指体能系统各子系统的增长不成比例,系统的整体功能的非可加性和与之相关的放大作用;开放性一方面指体能系统从外部环境获得物质、能量,并传递信息,另一方面,指各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封闭的。由于体能系统具有开放性,一方面,它的子系统及其单元将因其非均匀性引起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如体能系统内各子系统具有高度专业化分工。正是由于该系统的开放性,根据各子系统及其发展单元的发展水平、功能等要素的不均匀性,确定其在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也确定了其相互间的作用关系;另一方面,系统的环境产生的非均匀的非线性变化使体能系统产生波动和涨落,迫使系统做出与环境相适应的选择,产生突变,形成自组织的有序结构。因此,运动员的体能是由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只有各方面协同工作,才能提高其运动能力。运动员的体能表现除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三大主要组成部分外,还由环境与主动能动性及意志品质等其它方面的因素所决定,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相互之间综合互补地组织在一起,共同表现出运动员在专项中的体能水平[6]。
2.5 运动负荷的选择性
运动员体能的提高必须通过负荷的作用来实现。负荷是内、外环境对人体机体产生的刺激。这种刺激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但目前对心理负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故在此主要以生理负荷作为讨论对象。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强度两个方面,运动强度往往决定供能系统的作用方向及训练效应的性质,而运动量决定训练效应的深度[7]。同时在训练中不同的强度与量的组合也将对训练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专项体能主要以特定的身体素质及身体机能表现出来,这些身体素质及机能的发展必须通过特定的运动强度或量来实现,要么是以强度来决定性质,要么是以量来决定深度,而强度与量构成着矛盾的统一体,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故不同的强度决定了不同运动专项的性质的同时,也决定了不同运动专项练习的量,因此也就决定了不同的专项体能对运动负荷的不同选择。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崔大林同志,在《体育工作情况》2003年第19、20合期,发表:《关于当前训练创新的思考》一文中论述“训练理论创新发展趋势”时指出,第一个发展趋势就是“训练的全面化转向专项化、个性化”。作为久经沙场的观察家和实践家,崔大林同志的这个论断,对于训练理论和训练方法领域这一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意义的,绵延几十年的历史性争论的最终判识,具有警钟式的重大意义。崔大林同志的论断,正是来源于对国际、国内先进实践的真实观察,是对系统科学和系统思想的运用,是“整体论”。辩证唯物论认为“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各项体育运动训练工作的共性就存在于专项运动训练工作的个性之中。“身体素质”(体能)和“动作技术”是同一本质的不同侧面,相互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因此,运动能力的“元因素”是“一个”而非“两个”。这就是“一元训练理论”的根本观点[8]。“专项化、个性化”是“一元训练理论”的外显,故发展专项体能离不开专项技术的训练,发展专项体能训练应结合以下几方面:
3.1 全面发展运动能力
“一元训练理论”中提到的生命机体的“‘有序状态'是生长、发育、发展着的。运动员从幼年至成年,提供了合理训练的全部时机,是运动能力全部的‘可生长期'”,因此在发展专项体能的同时,应结合发展技术能力及其他相关因素能力,以便运动能力全面发展。
3.2 重视体能的早期专项化及层次性
在一元训练理论看来,运动能力就是身体有序状态的“专项运动员化”。应该依“与专项相对应的身体有序状态的训练促进体系”建立“内、外”界域。“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乃是在“专项”所需的训练体系的“外边”,“胡乱”拼凑着的、多种不同项目的训练。同时认为,训练对于运动能力的促进,便是通过“激发”和“适应”,在体内波浪式地展开的[2]。这个“激发”手段,主要就是接近成绩水平的专项性质的手段(包括分析、分解出来的,更具特殊针对性的组成因素)。随着身体有序状态的交替激发、适应,使运动能力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从而对体能的要求也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必然伴随着“激发”手段的层次性变化。
3.3 注重在专项技术中发展专项体能
体能水平的提高是通过各种运动动作(练习手段)来实现的,各种运动动作构成不同的运动技术。依“一元训练理论”,技术与体能是同在的,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的技术,首先存在于大脑中的“信息结构”中,在整个机体配合下,这种“信息结构”指挥机体运动,“体能”随之呈现出来了。所以,在训练安排中,一般必须先掌握技术,后在技术中提高专项体能[3]。尽管任何一种运动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提高体能水平,但专项运动技术中提高体能更符合专项成绩需要,因为专项体能最终服务于专项技术,只有两者相适应,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运动绩[8]。而非专项技术发展专项体能如不当,还将会产生负影响。如:中长跑运动员在发展腿部力量练习是过多采用深蹲杠铃就会导致肌肉肥大,体重增加,使身体形态变化不利于专项成绩的增加[9]。河南省自行车短组教练延烽教授就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专项技术练习中发展专项力量,为该队运动员在第十届全运会上包揽男子自行车短组全部金牌垫定了基础。
3.4 重视专项体能与专项技术的“一元性”
孙海平教练在2002年对刘翔全年训练计划划分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目标和重点。第一阶段是从2001年12月下旬到2002年月初,主要任务是发展速度、改进技术、提高前程能力;第二阶段是2002年3月到2002年7月中旬,主要任务是提高速度,完善技术与栏间节奏,加强后程能力;第三阶段是从2002年7月下旬到2002年10月,主要任务是提高各项专项素质,完善全程节奏,完成亚运会夺金任务[10]。从刘翔的训练计划中看出,没有传统训练中加强全面身体素质这一提法,只有专项素质的概念。刘翔训练的一大特点就是将素质和技术结合在一起综合发展,不管是大阶段的训练重点还是每次课的训练内容,都没有将素质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分开发展,在专项素质训练中加强专项技术,在技术训练中提高专项体能,体现了“一元论”中体能与技能一体化的思想。
随着全世界竞技水平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竞技水平越来越接近,国际、国内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专项化、个性化”也由潜趋势向显趋势的转变。体能作为构成竞技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运动训练“专项化、个性化”趋势下,专项体能训练日益突出。尽管各竞技运动项目体能需求各有差异,但其个性特征必然受到专项体能特征共性的制约,各单项体能训练必须把握专项体能训练的共性。在2003年矛鹏先生对体、技能一元性的提出,也预示着我国专项体能训练思路发生了改变,日渐重视体、技能训练的一体化。专项技能练习中发展专项体能。世界冠军刘翔2002年的训练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1]张爱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2]陈小平.论专项特征——当前我国运动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体育科学,2007(2):73-74.
[3]茅鹏.一元训练理论[J].体育与科学,2003,24(4):5-11.
[4]延烽,郑晓鸿.对专项“涵义”的诠释[J].北京体育师学院学报,1999,11(1):40-43.
[5]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袁运平.运动员体能与专项体能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9):48-53.
[7]延烽.研究生专业课讲座(R).首都体育学院,2003.
[8]茅鹏.一元训练理论和中国体育第二次飞跃—崔大林《关于当前训练创新的思考》读后[J].体育与科学,2004,147(25):1-3.
[9]茅鹏.运动训练新思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10]魏际英,杨威.从茅鹏的“一元训练理”论看刘翔的训练特点[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5(3):103-106.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Specific Physical Ability From the Macroscopic Angle of Viewing——Feeling about Reading“The Unitary Training Theory”by Mao Peng
HUANG Beixiang1,JIANG Guanghe2,YANG Feng1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s and expert interview,this text mainly inquiries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fic physical ability from the macroscopic angle of viewing.On the basis of it,quoting some standpoints of“The Unitary Training Theory”,and putting forward some relate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specific physical ability;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unitary training theory
G808.1
A
1003-983X(2014)11-0984-04
2014-06-24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2JK1081)
黄北翔(1959-),男,湖南常德人,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湖南常德415000;2.西安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西安陕西710068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Changde Hunan,415000;2.Gymnastic Department,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i'an Shaanxi,71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