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红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综 述
第四届参政党建设论坛暨湖北省参政党理论研究专委会第八届年会会议观点综述
王相红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2014年3月28日,第四届参政党建设论坛暨湖北省参政党理论研究专委会第八届年会在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举行,会议主题是“协商民主与参政党建设”,由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民建湖北省委会、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省参政党理论研究专委会、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等六家单位共同主办。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宋海,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袁廷华,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冯艳飞,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黄泰岩,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康灿华,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黄利鸣等领导莅会致辞并作重要讲话。论坛由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马萍主持,民建中央宣传部部长张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淑真等专家在论坛上作了主题演讲,来自全国各地和湖北省部分市州的近1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和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协商民主与参政党的关系等展开了深入讨论。现将相关观点综述如下:
对各民主党派定性和定位是多党合作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一论述是对我国各民主党派的政党性质和政治地位作出的最新的科学论断,是多党合作理论的重要创新。中央社院袁廷华副院长认为,对民主党派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位,受到民主党派自身不断变化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和指导思想的影响。在分析了不同时期对民主党派的定性和定位之后,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一概念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其一,在政党关系上,民主党派是合作党,不是反对党;其二,在政党与国家关系上,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或执政党;其三,在政党的社会和政治属性上,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我国民主政治实践的理论升华和伟大创造,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会议围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现状与发展、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于协商民主的孕育发展。民建中央宣传部张皎部长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民主政治模式,先于选举民主产生,它萌发于革命战争年代,在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中逐步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日渐成熟,成为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
关于协商民主的内涵界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时代含义》(彭光华、曹敬国)认为,要多维度地审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多重内涵:其一,相对于西方竞争民主来说,它着眼于以建设性代替简单否定性、以互补性代替盲目排他性、以全程性代替短暂过程性;其二,相对于选举民主来说,它着眼于经常性而非阶段性,着眼于及时性而非固定性,它是票决民主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其三,相对于党内民主来说,它着眼于全社会,是囊括全局和整体的民主。协商民主视野下,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和作用更明确、更清晰、更重要。
关于协商民主的地位。《加强参政党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汪冰)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契合了当代中国基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人民民主和人民主权原则;契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体现了合作、和谐的原则;契合了宪法原则和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原则;契合了现代民主精神,体现了社会广泛参与与公开原则。
关于协商民主的重要特征。《政治协商到协商民主的群众路线实践探索》(蔡志荣)认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党的群众路线是相契合的,基于群众路线双向参与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具有四个方面的价值:一,强调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共同参与,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民主特征;二,领导干部的平民化参与,可以去精英化、去官僚化,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的热情;三,群众路线的实践特色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双向参与使决策更科学;四,群众路线实践与广大群众利益联系,凸显平等、公开。
关于协商民主的价值取向。《试论中国政治制度框架下的协商民主》(沈建文)认为,协商民主的价值取向在于:一是彰显了中共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使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丰富;二是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贯彻落实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党心和民意互动的重要途径;三是拓展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渠道,有助于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协调各方面关系;四是有助于科学民主决策,不断改进执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五是通过对话、讨论、协商等过程,培养相互理解、宽容和妥协的民主精神。
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功能。《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功能、困境与对策》(农工党湖北省委会理论研究课题组)认为,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四大功能:一是有利于改善执政党的领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二是有利于贯彻群众路线,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三是有利于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优化公共决策质量;四是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国协商民主的特色、优势与推进参政党党际协商民主论探》(陈大明、曾昭富)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可以使团结与民主的关系得到妥善处理,社会联系和政治参与有序扩大,并因为决策的科学民主使治理成本有效降低。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功能、困境与对策》(农工党湖北省委会理论研究课题组)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发展和完善过程中还面临着种种困境,即认识困境——思想观念排斥,落实困境——形式主义成风,制度困境——法律保障缺失,地位困境——协商主体不平等,操作困境——程序规则不完善。针对这些困境该文提出了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的相关对策和构想,即:大力加强中共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协商民主;大力加强理论学习,营造支持协商民主的社会氛围;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协商民主高效有序运行的体制机制;大力加强多党合作,体现民主党派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协商民主的存在与发展》(耿志宏)则认为,思想观念的滞后性、具体协商的缺失性、运行机制的单一性、参与主体的弱势性和公平正义的脆弱性等五个方面构成了中国协商民主发展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在此认识下,该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协商民主的主秀场,发展协商民主的路径选择在于:更新观念,为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确立现代民主意识;丰富形式,为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打造良好的运行平台;提升素质,为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塑造过硬的协商主体;公平正义,为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提供先进的制度设置;求真务实,为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呈现客观的真实效果。该文还认为,要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协商形式程序化、协商制度法制化、协商渠道多样化,要建立基层协商民主的保障和监督体系,推进中国协商民主有序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路径初探》(彭光华、曹敬国)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一要明确目标,最大限度达成共识;二要完善内容,着力提高协商的时效性;三要丰富形式,不断创新协商民主的载体。该文重点阐述了如何创新协商民主的载体,即:一是丰富国家政权机关的协商民主形式;二是丰富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主渠道的各种形式;三是丰富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协商民主形式;四是完善“三会”旁听制度,使协商渠道更为丰富多样;五是健全网络问政,发展网络协商民主;六是积极发展基层协商民主。
政党协商是中国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在几十年的实践中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协商民主形式。《搭建制度平台 推动政党协商健康发展》(肖建平)认为,发展政党协商,要坚持“一个主旨、三个结合”,“一个主旨”即“立足国情、突出特色,循序渐进、有利发展”,“三个结合”即“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挖掘现有制度资源和开发新的制度平台相结合、制度建设与支撑体系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提升政党协商的制度化水平要从以下八个要素着手:中国共产党的党建机制和高素质参政党建设机制、政党协商沟通与公开机制、党际监督制度、政党协商考核评价机制、政党协商渠道、政党协商形式、政党协商内容、政党协商程序。在发展政党协商的路径选择上,该文认为,要推动协商民主纳入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协商民主“入宪”,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党协商的重要渠道作用,要从协商形式、内容和程序方面,完善政党协商的工作机制。
在探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现状与发展之外,也有文章探讨了其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一个好实例、好范本》(范前锋)通过对辜胜阻到武汉专题协商调研“城中村”改造案例的解读,分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具体运行所涉诸方面:一,协商的主体,即有些什么人来协商,谁主导、谁组织、谁参与协商;二,协商的平台和场域,即在哪里通过什么渠道开展协商;三,协商的内容,即协商的主题是什么,协商了哪些“重大问题”或“实际问题”;四,协商的程序性规范,即遵照哪些规则有序展开协商活动;五,协商的目的性,即协商的质量和成效如何,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建言立论成果。《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理论探析》(马丽华)从政治协商在决策过程中的“输入”和“输出”的政治系统论的角度,从政治协商和政策制定、决策的目标与价值、决策咨询、政策合法性、决策的执行与监督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协商民主在决策过程中具体运行的若干问题。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民主党派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主体在其中应当发挥重要作用。会议围绕民主党派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协商民主视角中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民主党派应在协商民主中发挥自身作用。协商民主与现代国家政治高度契合,也必然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选择。民建中央宣传部张皎部长认为,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就成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最主要的制度载体,协商民主贯穿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全过程。民主党派既是多党合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实践者,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主体和力量依托。民主党派应发挥自身优势,在实现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上有所作为;应突出界别特色,在人民政协这一协商民主的重要舞台上有所作为;应增强使命感,在推动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上有所作为。
《民主党派在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刘开国)具体论述了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主体地位,该文认为,其重要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决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视,突出了其重要主体地位;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突显了其重要主体地位。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践行协商民主过程中,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进一步巩固了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中的地位与作用。
《完善中国协商民主与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关系论探》(陈大明、李华桥)则认为,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有政治参与、政治协商、政治监督、政治沟通等四大功能。这四大功能决定了多党合作与参政党建设的制度选择就是走向协商民主。
《民主党派开展协商民主的规律研究》(刘先华)总结了民主党派开展协商民主的四种主要规律:协商民主体现在政治协商之中,协商民主体现在参政议政之中,协商民主体现在民主监督之中,协商民主体现在合作共事之中。《民主党派如何在协商民主中发挥界别优势》(陈彩凤)认为,界别协商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协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协界别的组织优势、智力优势与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的有机结合。发挥民主党派的界别优势,开展好界别协商工作,应当强化界别协商意识、提高界别协商能力、丰富界别协商载体、健全界别协商机制。
《关于协商民主与参政党职能的研究》(胡绪生)在分析了党派成员的综合素质、党派基层组织协调服务常态化运行机制以及国情、省情、政情信息对推进协商民主与履行参政职能的影响之后,提出了开展协商民主与创新参政党运行机制的三点对策:创新人才吸纳、培训机制,为发展协商民主与加强参政党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创新常态化工作运行机制,为发展协商民主与加强参政党建设提供组织与制度保障;创新信息畅通机制,为发展协商民主与党派履行职能提供知情条件。
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主体,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民主党派应当加强自身建设。《完善中国协商民主与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关系论探》(陈大明、李华桥)认为,在协商民主中,民主党派搞好协商参政,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应做到:一,开展理论研究,为参政党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二,不断健全参政党建设的制度体系;三,进一步完善参政议政机制;四,突出民主党派各自的特色;五,搞好社会服务,优化参政党建设的社会环境。
《协商民主框架下的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研究》(陈凯)认为,要从六个方面做到民主党派组织建设与协商民主框架的对接,即:加强民主党派组织的信息源建设、加强民主党派各专委会与各层次协商民主的对接、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组织资源优势和党派成员单位资源优势的联动结合、建设开放式民主党派机关、建立民主党派监督机构、推动民主党派与各层次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该文进而指出,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新路径即将人的问题作为组织发展的首要问题,将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作为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党派对内和对外两种职能的有机结合作为党派的本职工作。
《微博时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罗文嬿)从网络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了微博等新型传播技术的革新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微博的传播特征之后,得出了微博时代民主党派的部分功能被取代和弱化、观念和思维有待转变、共同意志面临边缘化的危险等判断,提出了微博时代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建设策略,即民主党派要转换传统思维,加强“微博问政”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建设,要加强队伍人士的“微博素养”建设,积极推广主流文化,成为微博道德的引导者。
《加强参政党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汪冰)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为执政党和参政党提供了合作的制度平台,为此,推动协商民主发展,须加强参政党建设,以推动“从功能性的政治协商走向制度化的协商民主”。
①[收稿日期]2014-05-22
[作者简介]王相红(1973—),女,湖北钟祥人,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副主任。
肖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