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业林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1)
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思考
陈业林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1)
[摘 要]保持和发展高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把握高校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内涵,认清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着力在思想政治建设、联系群众长效机制建设、党委执政能力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见成效。
[关键词]高校 党的建设 先进性 纯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党的建设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围绕这一主线,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要把握高校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内涵,认清两者间的相互关系,进而研究推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有效路径。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高校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除了具有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一般共性特征外,又有自身的特点和内容要求。
党的先进性要求党始终走在人民的前列、走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流的前列,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党的生活、党的活动的各个方面,依靠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实践得以体现。[1](P223)高校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执政能力的先进性。高校党委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理论阵地;具有较强的引领学校发展的能力,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建设和谐校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既保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校长的职能作用,依法治校。
第二,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基层党组织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成效显著;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 工作机制运行顺畅有序;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权利,服务师生,党组织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第三,党员的先进性。党员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具体表现为:党员干部管理能力强,服务意识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建设发展中去;党员教师师德高尚,教书育人,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中发挥先锋和骨干作用;学生党员品学兼优,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四,党内民主建设的先进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决策科学民主;党务、校务公开透明,党员了解党内事务;事关学校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和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教代会、党内情况通报、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等民主监督制度完善。
第五,师生认可的广泛性。党员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基层,倾听师生呼声;坚持把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党内关怀机制健全完善,关心帮助困难师生。
党的纯洁性,体现在党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各个方面。[2]在这几个方面,高校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第一,思想纯洁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决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侵蚀;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及宣传普及,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师生。
第二,政治纯洁就是巩固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握和分析师生思想理论动向和校园舆情动态,坚决抵制和反对一切错误政治倾向。
第三,组织纯洁就是坚持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的要求,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
第四,作风纯洁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服务师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优良的党风带校风引教风正学风,构建和谐校园。
列宁认为,“没有党的思想上、觉悟上、组织上的纯洁,就根本谈不上党的先进性。”高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保持党的纯洁性实质上就是防止党、党组织、党员蜕化变质,损害党的肌体,脱离纯洁性的先进性则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使高校校园面临着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及种种社会丑恶现象也给师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这给高校保持党组织、党员的纯洁性带来了巨大挑战。高校必须把保持党的纯洁性作为对党组织、党员的最基本的要求,作为必须守住的底线,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把住学校的政治大门,才能谈得上发展党的先进性。
先进性包含着纯洁性,纯洁性的进一步追求是先进性,所以先进性决定着纯洁性的价值目标,是判断党是否纯洁的根本标准。在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基础上发展党的先进性,高校需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头脑,不断巩固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正确领导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始终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断增强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战斗力和对党员干部、广大师生的凝聚力、吸引力;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要增强高校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在思想政治建设、联系群众长效机制建设、党委执政能力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见成效。
提高高校党员和干部的思想理论素质,保持党员和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的先进和纯洁,是高校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
第一,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一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充分利用如党校培训、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学习载体学习党和国家重大部署与党的创新理论,加强理论武装。建立领导班子定期务虚、党员干部理论研讨等制度,引导领导干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完善调查研究制度、情况通报制度、考核评价制度,不断增强各项学习制度的执行力。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做到党委总揽而不包揽,放手而不放任,同时积极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领导班子内部做到党政工作有所交叉,管理职责相互渗透,形成管人与管事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设团结和谐的领导集体。
第二,加大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力度。将政治上的培养教育与业务上的压担子上水平结合起来,抓好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教学科研能力培训,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引导青年教师了解国情社情民情。以师德建设为重点,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指标体系,建立师德考核档案,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融入学校规范管理过程,在备课、课堂教学、出题考试等管理中突出师德要求。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及时分析和掌握教师思想动态,积极帮助解决学习、科研、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第三,探索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实现教学内容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推进实践教学,提高实效性。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作用,加强校园网建设,开展丰富的网络文化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增强感召力。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砥砺作用,组织开展公益服务、调查研究、顶岗实习、创新创业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当中接触社会,体察国情民情,提高政治理论素质。
密切联系群众是保持和发展高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表现和基本保障。
第一,建立和完善党组织与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调查研究、党务公开等制度,以结对帮扶、设岗定责、座谈交流、现场办公、走访困难职工家庭等方式深入群众。制度要有具体的程序性规定,便于操作和监督。同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配套建立奖惩措施,加强落实。
第二,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制定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度、提议制度、向党代会代表征求意见制度等,让党代会代表了解、表达民意。学校党委每学年至少研究1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工作,以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召开1至2次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座谈会和情况通报会,听取党外人士意见和建议。设置“党委信(邮)箱”,落实领导接待日制度,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
第三,建立和完善领导协调机制。面对校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要用协调的方法,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依据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进行妥善处理。要防止用强迫命令等不正确的办法来处理,防止侵犯群众的合法权益。对群众来信来访提出的重要问题,根据分工及时处理;特别重大的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做好来信来访工作的登记、阅批、跟踪督办、回访、立卷归档工作。
第四,健全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涉及学校改革发展和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决策,要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在充分讨论后作出决定。有关部门向党委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前,都要经过可行性调查研究。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智囊团作用,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专业化的建议。
第五,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建立困难党员登记、生活救助、定期慰问、联系人制度,使关怀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党委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是保持和发展高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
第一,提高引领发展的能力。党委要科学分析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找准学校发展定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和思路,科学谋划中长期发展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机制措施。坚持以改革推动发展,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体系、内部管理体制、人事分配制度等重大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破解学校发展难题。
第二,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要以完善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为重点,做到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研究建立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探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全面加强各项综合管理制度,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把学校的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第三,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校园文化的能力。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德育、素质教育工作,与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工作,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和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发挥其率先垂范的作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弘扬主旋律,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
第四,提高建设和谐校园的能力。党委要把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决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妥善处理各种复杂矛盾,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维护校园的稳定。要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依靠全校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办学。积极引进人才,促进人才强校,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干事业、成就事业的良好氛围。
基层组织是高校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员是高校党的一切活动的主体。高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来广泛体现。
第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党的活动,把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效落实到中心工作之中。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的决策研究,要建立科学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抓好组织体系、骨干队伍、工作制度、场所阵地建设,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完成重点任务,把党的工作深入贯彻到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二是服务师生,构建和谐校园。党组织和党员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师生情绪,认真倾听师生员工呼声,及时反映师生员工意愿。从解决师生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入手,在自身的服务能力上下功夫,主动调整管理方式和方法,将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改变为主动积极的服务模式,人性化地服务师生。不断学习新技能、新方法,丰富、开拓服务师生的内容,提升服务的层次和内涵,提高师生对服务的满意度。
第二,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教育、党员组织生活、民主评议、考核评价等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二是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服务承诺”活动,鼓励党员在管理服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扩大党员在教职工队伍中的影响力。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开展“亮身份、树形象、作贡献”活动,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等,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参与学校改革与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J].传承,2012,(5).
[中图分类号]D267
A
1671-2803(2014)03-0074-04
①[收稿日期]2014-03-27
[作者简介]陈业林(1980—),男,海南海口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教师,讲师。
肖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