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媛, 夏海萍, 李志英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分泌科, 江苏 江阴, 214400)
胆道结石是临床消化内科或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胆道梗阻引发的胆绞痛发作时病情来势凶猛,症状严重。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是胆道结石微创治疗常用的处理办法,临床效果确切,但对于胆道结石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由于糖尿病的存在增加了急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微创手术的风险以及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因此,充分认识胆道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ERCP取石术后血糖控制、鼻胆管引流护理、重症胰腺炎等重大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提高此类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非常重要[1-2]。本科2008年3月—2013年4月采取ERCP微创取石治疗技术急诊治疗18例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ERCP取石术后的护理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18例胆道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男11例,女7例,年龄37~66岁,平均(45.6±7.3)岁。入院时明确糖尿病史者16例,另2例于入院时发现血糖较高。本组患者术前空腹血糖范围6.9~15.7 mmol/L, 平均(10.2±3.3) mmol/L, 入院临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轻至中度发热、黄疸等症状。所有患者术前经B超和CT等检查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其中3例患者入院时并发轻度的胆石性胰腺炎,1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最高39.7 ℃, 18例患者实验室检查均有白细胞升高,范围为11.3×109/L~20.6×109/L,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
患者在完善咽喉部局麻等ERCP术前准备后,于放射科的数字胃肠机上取侧俯卧位,十二指肠镜经口腔插至十二指肠乳头部,X线透视监护下将导管通过十二指肠镜插至胆总管十二指肠壶腹部,推注造影剂确定胆管形态走行及结石的大小、位置。依据影像将取石篮送入胆管抓取结石。如结石较大不易取出,则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最终18例患者的胆道结石均顺利取出。结石取出后放置鼻胆管引流胆汁,鼻胆管头端置于胆总管上中部,管子固定于鼻翼,外侧端接引流袋。术毕返回病房后给予抗炎、镇痛、抑制胰酶分泌等常规处理。
18例患者住院期间血糖控制稳定,维持于6.7~7.9 mmol/L。鼻胆管引流1周左右后引流液呈黄色清亮,引流管未出现打折、移位等现象,均顺利拔管。3例患者原来入院时有轻度胰腺炎症状,经临床治疗好转恢复;12例患者有胰淀粉酶一过性升高;3例患者有少量出血通过引流管引流; 1例老年患者于凌晨出现1次低血糖反应;患者均未并发重度胰腺炎、胆道大出血、肠穿孔、胆道感染加重等严重的并发症。
术后患者卧床休息12~48 h, 予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听取患者主诉,了解术中情况,观察患者意识、面色、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等症状体征的变化,依据变化采取止吐、镇痛等不同的对症处理措施。术后禁食24~48 h,通过静脉输液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从饮水开始,逐步给予全流质、半流质饮食到易消化饮食。制定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食谱,指导患者饮食,控制能量摄入。鼻胆管引流禁食期间,嘱患者经常漱口,每天给予口腔护理2次。
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向患者宣讲糖尿病知识、ERCP手术的优点,解释糖尿病患者控制能量摄入的重要性,及时向患者解释鼻胆管引流的作用,交代鼻胆管留置引流胆汁期间的注意环节,消除患者顾虑,从而配合治疗护理。
依据患者能量摄入要求,指导患者饮食;在患者未能自主饮食之前,注意静脉输液中营养与能量摄入的补充;患者能自主饮食以后,定时监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的变化,按照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尤其是胰岛素的用量。
嘱患者卧床休息,将鼻胆管固定于鼻翼两侧面颊部,记录鼻胆管的位置,将引流袋挂于床旁,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及时通知医生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巡视患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床旁交接班。定期遵医嘱用抗生素溶液冲洗鼻胆管,冲洗时用50 mL注射器抽吸药液,缓慢推注进行低压冲洗,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强行用力抽吸,抽吸时如果注射器呈负压有可能是导管位置过深或者扭曲,应报告医师并在X光下调整位置,若注射器抽出空气或十二指肠液,提示鼻胆管脱出,应考虑拔管或重新置管。
① 急性胰腺炎:术后和次日早晨空腹采静脉血,检测血淀粉酶。如果血淀粉酶升高,伴持续性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患者有并发胰腺炎的可能,应延长禁食水的时间,留置胃肠减压,给予使用胰酶抑制剂、补液、应用抗生素等处理; ② 大出血及穿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尿量,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给予吸氧、止血、保暖等措施。观察鼻胆管引流液的数量和性状。如鼻胆管引出血性液体或患者出现呕血、血压下降等情况,要考虑胆道出血可能;如患者上腹痛逐渐加重并伴有腹膜刺激征象,腹部平片或CT检查提示腹腔有气体,则需要考虑穿孔可能; ③ 低血糖:多发生于夜间空腹时,与进食少有关,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四肢颤抖、血糖较低。这需要加强观察护理,留家属陪护,及时向医师反映患者饮食情况,根据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必要时静脉推注葡萄糖注射液。
糖尿病是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而早期规律治疗可减少严重并发症[1, 3]。健康教育的方法、内容应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实行调整,重点宣教正确的血糖监测、饮食控制等内容。对于ERCP切开取石术后的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ERCP微创知识的宣讲以及高血糖对手术创口愈合的影响,让患者明白ERCP手术治疗是目前控制处理病情的最佳选择,切口小,创伤小,愈合快,身体恢复也快,消除患者对ERCP术中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的担忧,使其配合治疗[4-7]。
鼻胆管留置引流是ERCP切开取石术后缓减胆道压力、减少胆汁对乳头切口刺激的主要手段[5]。一般鼻胆管引流1周左右,依据引流液数量性状、患者病情变化及身体恢复情况进行拔管或留置等处理。鼻胆管引流禁食期间,要嘱患者经常漱口,每天给予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繁殖导致口腔感染。留置期间需要定时冲洗鼻胆管,保证管腔通畅、引流管头端在位,如怀疑鼻胆管移位,必须在X线下造影明确鼻胆管头端的位置,以合理调整鼻胆管。妥善固定鼻胆管,防止打折、堵塞、受压,每天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正常情况下,鼻胆管引流液在1~2 d内呈墨绿色,可混有少许红褐色絮状物, 3~4 d后转为棕黄色或淡黄色,之后逐渐变为清亮淡黄色,胆汁分泌量一般为800~1 100 mL/d。如引流液为血性液体,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大便颜色,以判断出血程度并采取相应治疗护理措施。
由于糖尿病患者基础体质较差,ERCP切开取石术虽然安全有效,但术后也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胰腺炎是ERC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胆总管结石容易引起胰管堵塞并发胆源性胰腺炎,ERCP手术时也有可能累及胰管,加重胰腺炎的发展。这就需要术后及时检测血淀粉酶,如数值升高伴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加重,应考虑并发胰腺炎的可能,需要延长禁食水的时间,留置胃肠减压, 给予胰酶抑制剂、补液、应用抗生素等处理[4,8]。
本组除已发生胰腺炎的3例患者,其余出现淀粉酶一过性升高者12例,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很快恢复正常。术后患者鼻胆管引出血性液体,或患者出现呕血、血压下降等情况,应考虑到胆道大出血的可能,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尿量,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给予吸氧、止血、保暖等措施,如患者上腹痛逐渐加重或伴有腹膜刺激征,腹部平片或CT显示少量游离气体,这提示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时有穿孔可能,保守治疗可能无效,需要手术治疗。本组有3例患者发生少量出血,术后第3天鼻胆管内仍引流出少量血性液体,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经过使用止血药等对症处理后均很快停止出血,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十二指肠穿孔的并发症。患者术后常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影响口服降糖药的吸收,可能需要以胰岛素皮下注射或静脉输入来控制血糖,这就需要护士及时观察、询问患者的不适,密切关注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可能。低血糖多发生在夜间空腹时,与糖原储备不足以及进食少有关,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颤抖、冷汗,血糖较低,常达1.8~3.4 mmol/L, 因此对胃肠道反应重、食欲差的患者,应根据患者饮食情况在3餐之间加餐及睡前加餐,并及时向医师反映患者饮食情况,根据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9]。低血糖反应时,患者易发生摔跤、坠床等意外事件,故应加强观察及护理,留家属陪护[10]。本组有1例老年患者于凌晨出现低血糖现象,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急测血糖证实后,予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40~60 mL, 症状逐渐缓解。
[1] 陆双玲, 熊玲玲. 老年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2, 14(4): 306.
[2] 张静, 罗丁, 普雪琼, 等. ERCP术后并发症的护理预案[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11): 54.
[3] 廖声静. 胆石症伴糖尿病高龄患者围术期的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7): 53.
[4] 曹家月, 王永兴, 孙珍, 等. 治疗性ERCP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 护理研究, 2010, 24(6): 95.
[5] 于颖, 刘敏, 王春丽, 等. 老年患者行ERCP的围术期护理[J]. 中外医疗, 2012, 2: 158.
[6] 李苏宏. 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行治疗性ERCP的护理[J]. 当代护士, 2011, 6: 15.
[7] 陈晓明, 吴可贵, 谢良地, 等. 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8, 9(4): 342.
[8] 韩本权, 徐安芬, 魏文慧. ERCP术后胰腺炎的原因及护理[J]. 四川医学, 2011, 32(3): 439.
[9] 张淑新. 老年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2): 329.
[10] 聂洁萍, 邓洁清, 冯丽梅. 胰岛素治疗致低血糖反应58例原因分析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25):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