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燕, 傅 丹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江苏 扬州, 225001)
在围产期保健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特别是针对双胎孕妇进行系统健康教育,运用健康教育原理调动双胎孕妇自我保健积极性,可使孕妇变被动就医为主动参与围产保健,已在降低双胎妊娠围生期并发症[1]、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也是优质护理在围产保健中的积极尝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早孕期确定双胎妊娠、建立孕期保健卡定期产检直至分娩、没有内外科并发症、身体健康的双胎孕妇101例,将其随机分为教育组61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孕妇在年龄、文化程度、孕产次、职业、体质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01例孕妇共分娩活产新生儿199例,对照组死胎3例。
对照组孕妇按江苏省高危妊娠管理要求,建立高危妊娠档案,进行孕期高危妊娠护理与管理。教育组除实施上述高危妊娠管理与护理外,对双胎孕妇进行有计划的孕期系统健康教育,所有课程都强调孕妇应知应会,在课前与课后发放自制问卷调查,比较上课前后得分情况,并根据孕妇掌握情况予以评讲,通过重复讲解、提问、小游戏、示范与现场学做等措施,巩固孕妇的学习效果。对照组孕妇在建卡后以及孕20周左右由专人在其产检时个别发放同样的问卷调查,比较2组孕妇得分情况。
1.3.1 孕妇学校上课通知与课程安排:教育组孕妇自初建卡起即发放孕妇学校课程表,注明并交代孕妇学校上课时间与地点,每次课前再次按建卡日期依顺序电话通知。在妊娠早期(建卡立即安排)安排《高危妊娠保健》,妊娠中期(16周左右)安排《孕产期营养》,妊娠晚期(28周后)《母乳喂养》、《产褥期保健与新生儿护理》、《分娩方式选择》等课程,并邀请家属陪同听课。
1.3.2 授课教师选择与健康教育方法:孕妇学校教师由产科专家、经过专业培训具有孕妇学校教师资格和相应授课技巧且有丰富孕期保健经验的高年资助产士、临床营养师共同担任,以确保授课效果。健康教育方法为集中系列授课与针对性个别辅导相结合。个别辅导一方面针对少数文化层次低、掌握慢的孕妇;另一方面,孕妇每次产检时,对其整体情况进行充分评估,针对具体问题予以个别指导,包括询问饮食、休息、运动情况,有无自觉不适特别是有无子宫收缩情况,并评估血压、体质量增长、辅助检查指标、胎儿生长情况、孕妇下肢水肿情况等指标。
1.3.3 孕期课程安排及授课重点内容: ① 高危妊娠孕期保健课:本课程讲解双胎妊娠的利与弊,需要积极预防的不良结局是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等,应积极预防的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为妊娠高血压病[2]、妊娠期胆汁淤积症等。此外,本课程还讲解双胎妊娠各孕期保健要点:经常感觉子宫张力大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平滑肌舒缓药沙丁胺醇,可尽量延长妊娠时间;教会双胎孕妇在出现以下危险信号时随时就诊,例如腹阵痛、阴道流血或流水、头痛、眼花、胸闷、胎动异常等; ② 孕产期营养:本课程以中国营养学会2007年颁布的孕产妇营养标准为准则,讲解双胎妊娠各期与哺乳期母儿对营养的需求、孕期合理营养的意义及其方法,教会产妇如何合理搭配三餐饮食以确保营养素全面均衡适量,强调多吃含铁、含钙的食品和适量优质蛋白、丰富的蔬菜与适量的水果。向产妇说明营养过剩与不足对母儿的危害:双胎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病、贫血、早产、胎儿生长迟缓等与具体营养素供应不足或过剩的关系;要求烹饪应做到低盐、低糖、低脂肪、不添加有害物质等。孕期少吃多餐,加餐不加量,把握饮食的卫生与安全; ③ 母乳喂养:此课程着重讲授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方法,特别是早产儿喂养、示范正确体位及含接姿势;母乳喂养促进措施,强调早接触、早开奶、多吸吮,家属积极协助;告知如何预防处理母乳喂养中的诸多问题,如新生儿乳头错觉、严重奶胀、母乳不够如何加喂等; ④ 产褥期保健与新生儿护理:本课程一方面讲解产褥期生理与保健,如双胎产妇需积极预防产后出血、加强母乳喂养、促进子宫复旧、产后侧卧位预防产后子宫后位[3]、产褥期营养、休息与心理保健等;另一方面讲解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生理特征、护理要求、新生儿常见疾病与护理等,让双胎孕妇及家属掌握产褥期母儿护理方法。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教育组课前对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与对照组孕妇刚建卡时的问卷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表1结果显示,教育组课后对各知识掌握的人数均较其课前显著上升(P<0.01); 将教育组课后问卷与对照组孕20周时的问卷比较,2组孕妇对各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1。
表1 101例孕妇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
结果显示,除围产儿死亡率外, 2组孕妇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孕妇妊娠并发症比较[n(%)]
结果显示,教育组产妇孕天数与2个胎儿的体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产妇孕天数与2个胎儿体质量比较
针对双胎孕妇的健康教育是围产保健对优质护理的新要求,孕期系统健康教育对促进双胎孕妇进行自我保健、降低妊娠风险、提高母儿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双胎妊娠属于高危妊娠范畴,国内外文献报道其母儿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单胎妊娠,结局和预后也更差[4], 本研究显示对照组资料与以往报道相符,妊娠高血压病[5]、胎膜早破、早产、围生儿病死等均高发。目前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开展,双胎妊娠发生率较以前更高[6], 对双胎妊娠的保健与管理也面临更大挑战。以往高危妊娠管理方式更强调医院管理,而忽视了对孕妇自我保健的要求[7]。本研究所做尝试是运用健康教育原理、系统健康教育方式向双胎孕妇及其家属进行有关双胎妊娠知识和保健方法与技能等的传授,唤起孕妇自我保健的意识和激发其自我保健的积极性[8], 同时要求家属参与,促使全家动员,以积极的态度从日常饮食起居做起,适当运动,正确体位(坐、卧、行),合理营养,适时干预。表2显示,孕期系统健康教育有效降低了妊高征发病率,教育组仅5例轻度妊高征,而对照组共有15例妊高征,其中6例为重度妊高征,教育组早产率50.9%, 对照组为77.5%, 差异显著,说明教育组双胎妊娠的并发症得到了显著改善。
双胎妊娠大多早产,喂养早产儿应首选母乳。双胎妊娠孕妇子宫过度伸展,容易发生产后出血。母乳喂养既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又可以有效促进产后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因此母乳喂养与产褥期保健课程可对孕妇产生积极有效的帮助。本研究显示,无论是从2组孕妇对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或者是早产率、胎儿体质量等方面,2组孕妇和胎儿都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双胎孕妇自我保健意识与行为不同,对其妊娠结局、母乳喂养、产后康复都有直接影响。此外,双胎孕妇具有接受健康教育的内在渴求,孕妇往往对怀有双胎既喜亦忧,对良好结局期待极高,故对健康教育具有内在渴望与现实可行性。但双胎孕妇行动不便,远行或疲劳又存在流产与早产的危险,因此医院需妥善安排健康教育,包括时间、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可利用孕妇检查日或者预约等方式给孕妇集中授课,使其有家人陪同,提高孕妇依从性。有先兆流产或早产征兆、血压升高、严重水肿等情况者应先服从治疗,待病情缓解再听课。
针对双胎孕妇的健康教育必须是精心设计、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非同学术讲座,而是将专业产科知识与保健方法进行科学整合加以传授,课程讲授者身份与讲课方式应使孕妇认同,力求使讲课效果最大化。首先应根据孕妇产科情况进行相应授课,其次应激发孕妇学习兴趣,在孕妇学校张贴有关孕期保健内容、母乳喂养知识与技巧,陈列营养宝塔食物模型等,营造学习氛围。授课时使用电化教学,每门课程均制作PPT, 使讲座突出体现科普性(将产科专业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语言通俗易懂,照顾大多数人)、趣味性(语言幽默风趣,声调抑扬顿挫,现场提问、互动、重复等相结合)、切合实际性(结合本地传统风俗与孕妇普遍存在问题)、针对性(所有课程均围绕
双胎保健),图文并茂,易学易记。孕妇根据自己情况可以选择重复听课,随时咨询,每课时间不超过1 h。教育组所有参课孕妇与家属均表示学习收获很大,听课积极性很高,整个孕期与分娩期遵医行为良好,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鉴于有些双胎孕妇需卧床休息,或因其他种种原因不能来院听课,可以将系列课程写成文字或刻录光盘,以便于孕妇在家自学,这样可以将健康教育贯彻到每位孕妇,并贯穿在围产保健中各个环节,成为常态工作之一,这将使更多孕妇从医院健康教育这个窗口获得更多的专业援助,达到提高产科质量的目的[9]。
[1] 于书君, 孙丽洲. 复杂性双胎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2, 12(18): 1890.
[2] 乐杰. 妇产科学[M]. 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28.
[3] 彭燕. 产妇产后卧姿对子宫复旧影响的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8): 31.
[4] 夏晓艳, 黄醒华, 翟桂荣, 等. 双胎及三胎妊娠的特点[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4(5): 586.
[5] 高艳明, 吴利玲, 李景, 等.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产科结局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33): 19.
[6] 邵小光, 王磊, 史艳彬, 等.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应对双胎妊娠的策略[J].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09, 28(4): 217.
[7] 贾项晖. 围生期保健[J]. 中外医疗, 2008(8): 59.
[8] 宋艳萍, 马常兰. 健康教育对孕妇产前检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 现代医学, 2010, 38(4): 379.
[9] 曾淑兰, 邹丹, 王丽娜, 等. 产前检查及产前健康教育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21):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