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锋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 心肺诊疗中心X8心血管介入科, 江苏 无锡, 214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简称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已成为当今诊治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2],相对于传统股动脉入路,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具有明显的优越性[3-4]。但由于该类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方式,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清醒状态,由于术中桡动脉穿刺时的疼痛刺激、不良心理因素等协同作用,患者往往可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进而引起桡动脉痉挛,导致穿刺失败,降低了患者手术的耐受性,最终给手术的正常进行造成障碍。在临床工作中,及时对经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术中焦虑及疼痛,从而间接改善桡动脉痉挛的发生情况,提高穿刺成功率,现综述如下。
李小妹[5]、洪静芳等[6]、吴琳娜等[7]认为焦虑是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由于内心的紧张与不安,预感将要发生的某些危险或不利的负性情绪状态。因经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存在一定风险,患者由于认识不足,担心手术危险和长期效果,害怕疼痛和术后长时间卧床,担心支架植入后脱落移位及留有后遗症,术前大多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康复情况[8-10]。据文献[11]报道,患者术晨入手术间至麻醉前这一时段是焦虑最严重的阶段。
不同焦虑水平对机体的影响不同。适度范围的焦虑属于正常应激反应,可帮助机体适应环境变化、利于术后恢复;焦虑过低表明患者心理准备不够充分,过于依赖医护人员、对手术风险认识不够,容易因术中出现的疼痛及不良后果而措手不及,可出现严重焦虑;而过度的焦虑则是一种病态,会引起恐惧、导致疼痛,诱发更严重焦虑,形成恶性循环,使患者处于持续高强度心理应激状态。桡动脉为α平滑肌特性动脉,与其他血管相比,其血管壁弹性纤维较多,血管直径较细,并且血管壁主要分布α1肾上腺素能受体,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很少,因此对循环中的儿茶酚胺极为敏感,容易发生痉挛[12]。当患者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时,可使循环中的儿茶酚胺水平增高,更增加了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可能性。
国际疼痛学会(IASP)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有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13]。
胡三莲等[14]的研究中归纳影响疼痛的因素有年龄因素、性别差异、社会文化背景、性格以及个人经历等。疼痛的原因来自患医护三方。患者自身因素:如桡动脉较细,易滑动,一针穿刺成功率较低,且穿刺处皮肤较薄,皮下末梢神经丰富,穿刺时疼痛明显[15]; 不良的心理因素、缺乏支持等也会影响患者疼痛的水平;对疼痛的错误认识,认为应该忍受疼痛而不能抱怨等。医生因素:桡动脉穿刺不熟练、局部麻醉不充分、手术时间延长,动作粗暴等。护理人员因素:疼痛知识缺乏,对患者宣教不充分;不能有效评估疼痛而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等。汪晖等[16]、蒙小燕等[17]对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中发现, 21.3%的护理人员没有对每例患者进行疼痛评估, 78.8%的护士在患者一入院就进行了疼痛评估,仅有39.4%的护士认为自己能正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钟继明等[18]研究表明,桡动脉穿刺时疼痛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而促使桡动脉痉挛的发生。
马翠萍[19]、张永芬等[20]、刘秀立等[21]研究指出焦虑、恐惧情绪可直接影响生命体征的变化乃至疼痛阈值增高,促进疼痛的传导,降低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能力,引起感觉痛苦、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从而影响手术预后。而陈芳华等[22]、钟美容等[23]研究表明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及精神状态,导致情绪低落而且可使血管收缩,患者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
对冠心病患者在心脏介入诊疗术前进行系统的认知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改变认知不合理成分,调整其错误、歪曲的思维、信念,使其摆脱消极观念,接受新的、正确的思想,以消除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反应[23]。陈娓等[24]研究表明,良好的认知干预可明显减少术中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
针对患者术前最担心的问题,如担心术中疼痛以及风险,关心手术的预后风险等,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用患者及家属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如手术的基本过程、安全性、可能发生的风险、术后效果、手术费及手术后的注意事项,突出介入治疗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25], 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
吴娟等[26]、黄桂传等[27]研究表明术前采用2%利多卡因纱布湿敷桡动脉穿刺处5~10 min后可缓解穿刺处疼痛。而郭春芳等[28]研究表明利多卡因联合硫酸镁纱布湿敷桡动脉穿刺处30 min后也可缓解穿刺处疼痛。
音乐疗法是音乐、医学、心理学结合的产物,作为医疗护理手段其已被医务人员所应用[29]。李燕[30]、王建美[31]、陈燕萍等[32]、李程等[33]、刘芬等[34]研究都表明不同类型的音乐可以抑制各种压力反应,刺激脑垂体释放内啡肽,帮助患者分散对疼痛的关注,使人放松,减轻紧张、焦虑,缓解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杨春燕等[35]在研究中由专业的按摩治理师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和相关的心血管相关因素,采用瑞士按摩技巧在患者耐受的前提下给予按摩肩部和背部,按摩时间为术前15 min,可缓解PCI患者术前的焦虑。而Bauer BA等[36]报道按摩治疗可减轻心脏手术患者的疼痛、焦虑和紧张情绪。
抚触是通过双手对患者的皮肤进行科学温和的抚摸。张晓旭等[37]的研究中由护士通过双手抚触安慰患者的手及肩部,直至硬膜外麻醉穿刺结束,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还使患者感到自己备受重视,增加了安全感,减轻了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其他缓解患者焦虑、疼痛的措施还包括松施疗法、视听联合分散法、冥想训练等。松施疗法:指导患者缓慢深呼吸10~15次。罗晓曦[38]采用视听联合分散法:术中根据患者的喜好,选择干预节目,在手术全程中进行视听干预,从而减少了痔瘘术中患者因疼痛、焦虑而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刘慧莲等[39]则采用冥想训练减轻心脏病患儿手术后疼痛。
综上所述,在经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术中,由于焦虑、疼痛引发的危害大,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引起患者焦虑以及疼痛的相关因素,及时制定各项干预措施。近年来中国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由于医院条件及护士自身水平的限制,目前的干预措施还不是很规范,这需要广大护理同仁在今后的工作中共同努力,从而为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最佳干预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1] 尤黎明. 内科护理学[M].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20.
[2] 龚美芳, 朱小萍, 王洁芯. 桡动脉介入诊疗并发症的护理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20): 2464.
[3] Olly S, Amlani S M. Radial versus femoral access for coronary angiography or intervention and the impact on major bleeding and ischemic ev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J]. American Heart Journal, 2009, 157: 132.
[4] 孙万峰, 董志峰, 张国培, 等. 不同入路行冠脉造影术的临床比较[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0, 19(5): 413.
[5] 李小妹. 医院中常见的病人心理问题及护理[J]. 继续医学教育, 2006, 20(29): 48.
[6] 洪静芳, 李峥. 临床实习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J]. 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23): 2178.
[7] 吴琳娜, 李芸, 刘俐. 老年病人焦虑状况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 华西医学, 2005, 20(1): 141.
[8] 李雪峰, 蔡伟英, 黄红英, 等. 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16): 117.
[9] 舒惠萍, 苏建微, 梁爱群, 等. 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态的护理干预策略研究[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0, 15(4): 352.
[10]李芬. 冠心病患者择期介入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的心理干预[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2, 21(4): 358.
[11]陈妙霞. 术前病人心理应激及干预[J].护理研究, 2003, 17(5): 261.
[12]HE Guowei, YANG Qin, YANG Chengqin. Smooth muscle and endothelial function of arterial grafts fo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J].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 Physiology, 2002, 29(8): 717.
[13]姜安丽, 石琴. 新编护理学基础[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49.
[14]胡三莲, 黄健. 急性创伤术前疼痛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11): 1349.
[15]夏玲, 赵宏胜, 王忠勇, 等. 不同表面麻醉时间预防桡动脉穿刺时疼痛的临床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1): 7.
[16]汪晖, 徐蓉, 黄海珊. 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J]. 护理学杂志, 2010, 25(11): 8.
[17]蒙小燕, 湛琅, 张雪梅. 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个体化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4): 19.
[18]钟继明, 李浪, 陆永光, 等. 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 20(4): 265.
[19]马翠萍. 心理干预对围术期患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1): 98.
[20]张永芬, 杨炳丽. 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焦虑与疼痛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9(2): 174.
[21]刘秀立, 杨鹏. 心理干预对病人术中疼痛、血压及心率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1, 25(32): 2955.
[22]陈芳华, 李旭春. 术前宣教和心理安抚对骨科手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1, 31(3): 373.
[23]钟美容, 胡明, 麦超, 等.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身康复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28): 3390.
[24]陈娓, 桂立辉, 李予文, 等. 认知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7): 1.
[25]陈晶.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前后焦虑与抑郁调查及心理干预[J]. 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18): 1711.
[26]吴娟, 夏玲, 陈志芳, 等.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改善桡动脉穿刺患者舒适度的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18): 3.
[27]黄桂传, 冼日凤, 陈容. 利多卡因局部湿敷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穿刺血管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11): 1035.
[28]郭春芳, 龚晓霞, 朱林锋. 利多卡因联合硫酸镁湿敷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32): 3890.
[29]管鑫, 陈冬梅, 解丽. 音乐疗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4): 267.
[30]李燕. 音乐疗法应用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12): 157.
[31]王健美. 音乐疗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功效[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 28(8): 1014.
[32]陈燕萍, 徐连芳. 局部麻醉和轻音乐疗法缓解血液透析病人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J]. 全科护理, 2010, 8(9): 776.
[33]李程, 王静, 孙艳, 等. 音乐疗法缓解患者疼痛和焦虑的应用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23): 2851.
[34]刘芬, 黄步英, 钟娉红, 等. 音乐疗法应用于术中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21): 17.
[35]杨春艳, 郜玉珍, 邸捷. 按摩方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12, 24(9): 1032.
[36]Bauer B, Cutshall S M, Wentworth L J, et al. Effect of massage therapy on pain,anxiety,and tension after cardiac surgery:a randomized study[J].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Clinical Practice, 2010, 16(2): 70.
[37]张晓旭, 邹玉兰, 何德海, 等. 抚触对缓解硬膜外麻醉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J]. 华西医学, 2011, 26(1): 97.
[38]罗晓曦. 视听联合分散干预痔瘘术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6): 493.
[39]刘慧莲, 刘群, 谢红英, 等. 应用冥想训练减轻心脏病患儿手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8): 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