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探讨

2014-04-04 21:23金孟霞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兴趣小组高职生计算机专业

金孟霞

(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 信息工程系,江苏 连云港 222006)

1.引 言

高职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系统的一支主要力量,担负着为一线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艰巨使命。在当前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和学习热情,有的学生有厌学情绪,平时逃课,学习只为考试及格拿到学分混个文凭,考试时靠作弊来求得侥幸过关;毕业生觉得“恍恍惚惚几年时间过去了,专业知识什么都懂点,可没有一样是自己擅长或精通的”;就业市场需要大批人才,可毕业生又找不到合适的岗位。面对这种局面,急需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充分利用高职学生富裕的闲暇时间,对课堂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进一步加强和提升,让学生在兴趣中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一技之长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2.缺乏专业学习兴趣的原因

1) 所学专业与个人兴趣不一致

大多数学生的专业选择是由高考志愿决定的,有的主要听从家长意见,甚至是家长代为确定,有的则是跟风,同学选什么专业我也选什么专业,有的凭就业情况来选择,有的则是看录取的可能性高低选择专业,有的看哪些专业好毕业来选择,有的则是看报考人数多少来选择。所以多数学生选择专业,并不是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而是因为很多外在的因素。到了高职学校后,由于没能及时地做好心态调整,导致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排斥心理,以至于学习也是被动学习,这样学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专业兴趣,终日无所用心,经常逃课。

2) 高职生自身因素

一般来讲,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会对大学生活有着一定的憧憬,期待着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如意的工作,做出一番事业,期待着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期待着报考的专业特别抢手等,所以在高中阶段,学生目标非常明确而单一,那就是要考大学,学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竭心尽力。但当学生接触大学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在对大学生活和自己所选专业有了简单的了解后,觉得大学生活与最初的期望相差太远,导致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另外加上刚开始基础课一般比较枯燥,专业基础课也很难使学生提起兴趣,还有耳边学哥学姐们不断抱怨就业的辛苦和学习的无聊。最后,许多学生在没有作深入调查的情况下就接受了这些负面的信息而对大学生活失去了信心,更不用说专业学习的兴趣了。加上高职生还处于未成年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确立,对未来的发展缺乏主观认识,在思想上又比较偏重于追求新奇特,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专业学习上,另外计算机专业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学生有一定畏难情绪,自然很难提起学习兴趣。结果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个文凭,将来能找份工作成了模糊的“目标”。

3) 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生对专业学习兴趣不高或缺乏兴趣,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外,也有一定的外部因素,比如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也有教学内容更新太慢,知识体系结构与市场需求相对落后。另外计算机课程要求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而在教学中往往出现理论较多,而专业技能训练太少的情况。所以导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不上来,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弱,到毕业时学生好像什么都懂一些,可又什么都不敢做都做不好的情况。另外,目前学生就业压力亦日益加大,以前是一切围着高考转,上了大学之后则变成是一切围着就业转,高职生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早早的从专业学习转到为择业做准备上来。

3.培养专业学习兴趣的方法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入学专业教育

围绕计算机专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所学专业适应的就业岗位或岗位群、专业就业形势与前景等开展专业背景教育,增强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主干课程设置、专业学分构成、专业学习要求等进行专业指南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好三年或五年专业学习规划;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职业素质提升方向、就业方向、自主创业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做好学业和就业规划;围绕学生现状、对专业的满意度、认知度、专业学习目标等方面做好学情调研和学情分析工作;利用校园网、宣传栏和展板等多种载体,采取宣讲、座谈、参观等多种形式,让新生了解本专业的学科背景与发展沿革、人才需求与职业前景、实践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情况等,营造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

2) 合理化设置课程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人才。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以健全的人格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进行课程设置时理论以够用为准,重点加强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以突出高职生的职业特点。所以在设置课程时首先贴近市场需求,让专业课程设置更符合企业需求,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另外课程设置以专业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理论知识应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精选,以够用为度。最后将岗位课程系统化,比如你想做网站设计,那从第一学期到大学五年,从程序设计基础、到网页编程基础、网络数据库、动态网页编程技术、常见网站架设与维护等课程进行系统化地学习。

3) 成立专业兴趣小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者有了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内部学习动机就比较强,学生则会以饱满的热情,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即使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也不会轻言放弃。对计算机专业的高职生而言,教学计划中的每门专业课将来都有可能会成为学生的一个就业方向,所以计算机专业的高职生没有必要对每一门专业课都精通,系院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把有共同专业兴趣爱好的学生集中起来成立一个专业兴趣小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选择,然后将自己的专业兴趣作为主攻方向,然后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做到更深入的专研,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始终能保持专业兴趣小组的专业水平的权威性,在以后的学习中也可以把优秀的学生加入专业小组中,不断的充实小组力量,但如果表现差的不愿意进步的学生则予以辞退。

(1) 建立专业兴趣小组的激励机制

要培养专业小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光靠学生本身还不够,还需要依靠外界不断的激励,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才能够得到加强并持久。具体可以建立课外专业技能的激励机制,比如以科技节形式定期举行技能竞赛,学校根据需要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各种趣味性竞赛活动,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小创作、小发明等,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学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还有以职业技能证书为依托培养高职生的专业兴趣,在提倡高职生以证换证毕业的形势下,学生拥有多证书成为必然,这样不仅提高专业能力也提高了就业的竞争能力;也可以邀请历届的优秀毕业生以及成功人士给学生进行座谈交流,使学生了解自己相关专业的各种岗位以及就业趋势,树立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 建立专业兴趣小组的保障条件

①高职院校硬件条件齐备:高职学校有着大量与所开设专业相适应的实验实训设备,这些设备在充分满足各专业教学需求的同时,还可以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此为开展专业兴趣小组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硬件保证。在业余时间,专业兴趣小组的学生则可以利用这些设备,在指导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有目的地学习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知识。

②高职生业余时间充裕:高职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课业负担比较轻,学习压力比较小,没有升学压力,学生只要抓紧课堂时间并利用极少的业余时间,就能顺利完成学业,因此高职学生有着大量的业余时间,这为开展专业兴趣小组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③指导教师有保证:高职学校的老师,其责任就是教会学生有一技之长。高职学校有与所开设专业对应的专业课和基础课老师,更有相当一部分的“双师型”老师,老师在做好教学常规之余,有一定的富裕时间,且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来承担专业兴趣小组的指导任务。

所以,不管从软件、硬件还是时间、空间各方面看,高职学校都有充分的条件开展专业兴趣小组活动。

4) 建立导师制

高职学校的老师,其责任就是教会学生有一技之长。高职学校有与所开设专业对应的专业课和基础课老师,更有相当一部分的“双师型”老师,老师在做好教学常规之余,有一定的富裕时间,且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来承担指导工作。

指导老师的能力水平决定着学生是否能达到学习目标以及专业兴趣小组完成任务的质量,也是专业兴趣小组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要素,以此系里选拔了一批具有丰富项目工程经验、善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担任专业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

为了保证专业兴趣班的学生质量,一般每个指导老师一次最多指导5名学生。指导老师和小组确定下来以后,导师与学生之间先进行交流,然后再有导师依据市场需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方向量身定制项目和培养计划。对于指导老师需要列出具体的目标任务,以及指导过程与最后成果,最后通过成果答辩,确定学生的成绩,也作为指导教师指导任务的业务考核中,以达到提高老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

4. 总结

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 必不乐学。” 因此,只要培养了高职生学习计算机的专业兴趣,开展针对性的学习,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能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这样既合理利用了高职生富裕的课外时间,也在兴趣中培养和提升高职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做到了“一技在手,就业无忧”。

参考文献:

[1] 张清颜,凌世纪.求真探索创新发展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8):100-101.

[2]曹文泉.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63-65.

[3]呼格吉乐.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探索,2010,(7):39-40.

[4][美]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M].上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陆慧娟,高波涌.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20):156-158.

猜你喜欢
兴趣小组高职生计算机专业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艺术教育类课程与兴趣小组有效结合的策略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CDIO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妙求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