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脑室穿刺引流术围术期的护理

2014-04-04 20:44:47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211100吴静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24期
关键词:严格执行逆流脑室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211100)吴静波

脑室持续引流方法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急救手段。术后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恢复神经功能,可快速降低颅内高压,尤其对于颅内高压的危重患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本文收集2010年9月~2013年12月在我科行脑室穿刺引流术患者58例,旨在总结脑室引流临床相关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3年12月我科进行脑室穿刺引流术58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3例,年龄17~87,平均年龄(58.4±11.3)岁。

1.2 治疗方法 全组58例患者均按脑室穿刺引流术规范进行。

2 结果

58例患者引流管放置时间3~7天,治愈55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2例。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向家属解释疾病的性质和危害性,手术的必要性,同时说明手术的危险和预后,使之对手术产生信任和安全感,树立治疗信心,主动配合治疗。②术前准备:皮肤准备,一般剃光头,不要损伤头皮,以免给手术造成感染机会。遵医嘱做好各项化验、检查,留置尿管,吸氧,心电监测,做好药敏试验,同准备好脑室引流管及影像学检查片。

3.2 术后护理 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颅内感染:脑室引流是引起颅内感染的途径之一,必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病室保持空气新鲜,定时消毒,限制探视,以减少感染的机会。每日更换引流袋,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更换前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引流管口用碘伏消毒2次,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必要时做脑脊液常规或细菌培养。引流管周围敷料保持干燥,如有潮湿查明原因及时更换。②引流装置放置位置、高度:脑室引流管放置的高度在脑室引流中极其重要,也是治疗的关键。引流袋放置过高,脑脊液不能通过引流管引流,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疝,引流袋放置过低,引流过量引起低颅内压或颅内压突然降低,易发生颅内出血或小脑幕孔疝[2]。正确的位置为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即平卧时距双耳孔水平连线上10~20cm(平均15cm),侧卧时距穿刺点上方10~20cm(平均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1]如抬高床头,则相应抬高引流装置的高度,进行检查搬动时先夹闭引流袋,回病房后放置好体位,调节并固定好引流装置再放夹闭的引流管,以防止引流液逆流。③引流的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应适当抬高引流袋的位置,以降低引流速度,引流控制在每日150~300mL,最多不超过500mL。④保持引流管在位、通畅:引流管要牢靠固定,防止脱出,不可受压、扭曲弯折。术后卧床,头部活动范围适当限制,活动及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意识不清、烦躁病人应适当给予肢体约束,夜间加强陪护和巡视。发现曲折及时纠正,一旦引流管脱出切不可插回脑室,应立即用无菌敷料覆盖创口,协助医生处理,若连接管接头处脱开,即夹闭引流管上端,在无菌操作下更换新的引流装置。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及时查明原因,若引流管被小血块或沉淀物阻塞,引流不畅时可用生理盐水5mL冲洗,动作要轻柔,冲洗时注入量与抽出量一定要相等,并可注入尿激酶2万U以利于血块溶解,并做好记录;或用手轻轻向外挤压,或用注射器回抽。⑤观察并记录脑脊液液的颜色、量及性质: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d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出现大量血液,或血液颜色加重,提示脑室出血,脑室一旦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若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提示有颅内感染。⑥拔管护理: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为3~4d,可延长至7d,但最长不超过7d[3],过久易引起颅内感染。一般开颅术后3~4d,脑水肿期已过,颅内压开始逐渐降低,应尽早拔管。拔管前1d应试行夹闭引流管,若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立即开放夹闭的引流管,并通知医师。拔管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拔管后,观察切口敷料是否干燥,若有脑脊液漏出,应告知医师妥善处理。

猜你喜欢
严格执行逆流脑室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玫瑰花茶饮 可缓解胃食道逆流
从规则本源出发,强化班级课堂纪律管理
逆流游泳比赛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村庄逆流成诗
散文诗(2017年18期)2018-01-31 02:43:49
严格执行党纪政纪处分条例
辽宁经济(2017年6期)2017-07-12 09:27:26
确保管道安装工程质量之我见
早期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分流对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治疗效果观察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灯心草的四个菲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