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萍
【摘 要】阐述B-SLIM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合目前大学英语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基于B-SLIM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口译教学改革。
【关键词】B-SLIM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 口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106-02
一、B-SLIM教学模式简介
B-SLIM教学模式的英文全称为Bilash's Success-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 Mode(成功语言教学模式),是由加拿大第二语言教学专家Olenka Bilash博士提出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个体体验提高语言水平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目前已在全球20多个与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省有教师培训合作项目的国家进行推广与实践,成效显著。该语言教学模式分为Planning & Preparation— Input— Intake—Output—Assessment/Evaluation五个环节,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出了全面又具体的指导,而且每一个步骤都有先进教学理论的支撑。
(一)Planning & Preparation(教学计划和备课)。备课环节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的词汇:Sequencing(程序化)、Pacing(速度)、Resource(资源)、Time(时间)。教师须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认知规律计划授课的程序,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授课时间,以确保学生每个环节的进步。教师还要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课外资源、适当的教具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等,结合教材对教学资源进行创造性地使用和整合,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这个过程的工作全部是由教师来完成。
(二)Input(知识输入和导入)。知识输入的过程是教师讲授知识和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教师在弄清楚“学生要学什么、教师要教什么”的基础上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根据记忆规律,控制知识的输入量。利用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 Miller的神奇数字7加减2理论,合理控制知识量的输入,不能让学生吃不饱,也不能让学生撑得难受不消化,这样才能保证学习效率的提高。第二,输入知识的难度适当超出学生已有的水平。维果斯基scaffolding(支架理论)在B-SL M中理解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步骤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地进行知识的输入。了解学生已有的旧知识,输入新知识的难度略高出学生已有的水平,保持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像支架一样提供适度的帮助,使学生顺利完成新知识的输入。
(三)Intake(知识吸纳)。英国行为主义学者赖尔认为“知道这件事情”和“知道怎样做这件事”是不同的概念。对应于英语教学的启示是:“知道这件事情”是指获取新的知识;“知道怎样做这件事”是学习如何提高自身能力。这两个概念也是Intake过程中要关注的两个环节:Getting it(内化)和Using it(运用)。Getting it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Using it主要表现在知识和能力的转化上。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接受和内化知识的速度不一样,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多设计些“choice(选择)”和“chance(机会)”方面的练习活动,让接受能力慢的学生有机会表现,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更有挑战性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0utput(输出)。Output主要以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展示和证实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个环节是对知识输入和知识吸纳的检验和强化。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任务,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一个教学活动是否属于Output主要的依据是:其一,学生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教学活动;其二,教师是否制定了活动的评价标准,并给予学生评价分数。
(五)Assessment/ Evaluation(评价)。Assessment是形成性评价,分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Evaluation指终结性评估,即最终的考试成绩评定。通过两种方式的评估,师生双方都从中了解教学和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相长。
总之,B-SLIM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者大脑的智能作用,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激发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潜力,体现学生在知识、情感、智力、个性等方面的要求,有效保证每一位学习者成功学习。同时,转变了教师的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和能力增长的脚手架。
二、大学英语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口译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刘和平教授经过调查,将目前的口译教学归纳成四大类:一是完全停留在口语教学层面,口语训练后将其内容逐字逐句翻译成英语或母语;二是作为语言教学训练的补充手段通过逐句“翻译”达到对语言的完全掌握;三是笔译的口语化,即把事先翻译好的文字拿到课堂上进行口头翻译;四是“背诵”,即事先准备上课要翻译的内容,学生在课前几乎可以记忆和背诵全部内容,课堂练习实际上是记忆背诵比赛。这些与口译课的教学目标相去甚远,根本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口译技能、提高学生口译能力的目的。
(二)口译教学评估存在的问题。采取传统的“期考成绩+平时成绩”的方式评估学生的口译能力是很多教授口译课的老师的做法。而平时成绩参考指标也大都是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等。期末考试的操作方式也很简单,有的是学生听一段录音然后口译。以考代评的现象显然与口译教学的规律相背离,势必对口译教学的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B-SLIM教学模式视阈下改革大学英语口译教学
(一)备课环节。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口译教学也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备课阶段,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应该充分利用相关网站,就一定主题进行信息搜索,并对信息进行加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具时效性。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对口译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时代感强,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授课效率。口译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十分必要的另一个原因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比如技能讲解部分,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图示化,或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口译的技巧。另外,为解决口译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组织与教学交互的难点问题,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逼真的情景,营造现场气氛。因此,如何将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的呈现是口译老师备课阶段遇到的挑战。
(二)知识的输入。知识输入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合理的量和难度。在技巧练习时(比如听辨信息、记忆信息、口译笔记、复述概括、口译表达等),可以不采用与某个主题相关的专业性较强的材料。用TEM-4的听力资料,让学生在没有太大的语言理解负担的情况下做技巧练习,易于使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有效掌握口译技巧。在进行主题口译活动的准备环节,给学生相关主题口译的词汇和句型输入不能太多,要适当并且精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完成口译任务的信心。
(三)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应按照Getting it(内化)、Using it(运用)和 0utput(输出)的顺序来设计。这一顺序符合“感知—辨识—概括—定义—迁移引用”的认知规律。同时,考虑到学生接受和内化知识的速度不一样,活动的设计要有难易的区别。让接受稍慢的同学巩固知识,接受较快的学生提高能力。比如在Getting it(内化)中我们可以设计“必答题”。将教材里的句子打乱后抽出来,编成5套题。学生(例如一个班20个人)分成5组,每一次每组派一个代表作口译,这样做是让学生检测所学的内容是否掌握扎实。
Using it(运用)主要是角色扮演的活动。第一,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话题自由交谈,译员翻译双方的对话。这个活动学生感觉较为轻松,学生交谈的内容虽围绕话题,但不会太专业,难度不大。第二,根据教学内容,编写好两份提纲,中方一份,外方一份,译员没有。双方按提纲交谈,译员口译。这样译员的任务较之前一个活动更艰巨,内容更专业,句子更复杂,专业术语更多。这些都增加了译员负担,适合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
0utput(输出)主要是尽量模拟口译现场情景,提高学生口译的综合能力。口译的现时性、即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决定了口译员在口译过程中要调动自己的全部语言和知识资源,运用各种技能,具备临场发挥能力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这些都是口译课堂上十分重要的训练内容。临场发挥的能力和过硬的心里素质的提高需要大量的口译实践,在课堂上的实现形式就是接近真实的口译现场情景模拟活动。在这个活动设计中要让学生面向观众,营造现场气氛,使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比如可以模拟记者招待会场景、商务谈判会议、参观介绍翻译等。然后在教室的布置上也要相应的配合,比如设置发言席和听众席等。让学生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经历口译活动的心理过程,对预料未及的困难采取临场补救的措施,挺高译员的综合能力。
(四)口译教学评估。口译教学评估一直是困扰口译教学的一大难题,因为评估“既要考虑科学客观,又要照顾特定的训练目标和技能;既要关注普遍的水平,有不能忽视个人的需要;既要把握训练进度,又要注重心理素质的锻炼与培养”。因此评估系统的合理设计可以起到指挥棒的作用,更好地推进教学的开展,更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B-SLIM教学模式强调Assessment形成性评价和Evaluation终结性评估共同发挥作用。笔者认为比较可行的办法有:第一,加大平时成绩在期末评定时所占比例,把学生的进步作为考量的方面之一;第二,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将学生口译活动音频录下,学生课后对照原文与译文听自己的录音,将练习的问题和反思及自己设想的解决方法写下,以便自己及时针对性地解决和改进;第三,学生本人也要参与对其他同学的评价。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事先给予评分细则,清楚评分标准。小组为别的组员的口译表现打分,而不能给自己的组员评分,保证评分的相对客观、公正。每次同学互评的结果都会成为平时成绩保留下来。第四,可以邀请外教参加期末考试的测评,增加口译评估的客观性。多元化的评估方式有助于教学和评估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保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1
[3]贾芝.运用B-SLIM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12)
[4]贾芝.B-SLIM教学模式理论基础与优势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11)
[5]庞琳. B-SLIM教学模式在广西的探索和实践——以岑溪为例[J].教育教学研究,2012(5)
[6]肖桂芳.我国口译教学评估的现状与探析[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10)
[7]张宝钧.大学英语口译教学中的“临场”训练[J].中国翻译,2003(5)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教学改革立项课题(2013JGA290)
【作者简介】杨 萍(1980-),女,广西桂林人,硕士,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教研室主任,讲师。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