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滨
摘 要:学习是人的本能行为,教师是知识传承的引路人,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总在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动地接受中完成知识的传承。如何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让他们展示自己最闪亮的才能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可从几个方面加以尝试:一、角色互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二、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三、在计算机教学中展现学生的个性;四、充分发挥多维性评价的魅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和谐课堂;展现个性
学习是人的本能行为,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课堂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场所”,教师如何构建一个既有利于学习又能展现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学得自在、愉悦。在学习的过程展示生命的活力,然而,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过多地让学生“示范—接受—模仿”,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使教学变成一种桎梏,使学生失去兴趣,缺乏青春的活力。如何使计算机课堂真正活起来,更具个性化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角色互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人的学习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记会的”,而是靠积极地思考,然后动手操作,并在实践中慢慢的提高自己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只做课堂上的“听客”、“看客”,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学会自己动口、动手、思考,并亲身参与课堂与实践。传统的计算机课堂教学,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往往只是简单、枯燥的模仿,但其实计算机教学更能做到趣味、精彩,只要我们仔细地去发现、充分地挖掘教学内容趣味性。
如在讲解“画图”一课时,笔者在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作了一些创新,改变了过去由教师主讲的方式。由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特别的兴趣,笔者尝试着由学生轮流主讲。学生们对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创造欲望明显增强,都争先恐后的上台来当一回老师。在学生们掌握了画图的基本方法之后,要求学生围绕“环保”这个主题创作一幅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笔者用打印机将他们的作品打印出来,学生们将自己精心设计的作品自豪的拿给家长看,拿给老师、同学看,还张贴在教室墙报中,让其他班级的同学来欣赏。他们还吸取别人的长处,互相“切磋”一些自己的和他人的经验。“画图”一课的教学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自由发挥的能力。只有把学生的思想真正地解放出来,行动解放出来,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知识获取的主人,自己是课堂教学的操作手,是课堂的主人。
二、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好的课堂教学是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要使其发挥主体地位优势,务必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如何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设平等、民主的和谐课堂。和谐的气氛营造往往是一句话,一个简单的例子,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甚至一个手势,就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使课堂更具吸引力。
如在随机函数RAND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随机函数使用的方法的,笔者是这样引入教学的:以下是一个用随机函数做的抽奖小程序,我们每抽一次奖后,让获奖者回答关于课堂内容的相关问题,并抽取下一个幸运获奖者。这样不失时机地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课堂的实际就地取材,让学生在笑声中、在鼓励中完成知识的认知过程。有时让学生回答问题,笔者常用“七嘴八舌的时间到了”“天生我有才”……,这样比较贴近学生心理特点,青春期特点的鼓励性语言,让学生感觉到像是在和伙伴讨论,在尝试中完成自己对知识的了解和提升,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老师,也是学习的好伙伴。
三、在计算机教学中展现学生的个性
计算机来源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生产实践,学习来源于兴趣,而兴趣对学习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创设合理的情景,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一点一点的产生、积累。然而,一个班级里的学生思维各有特点,有的空间思维好,有的抽象思维好,有的推理好,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好,而有的却是演绎好。在分组学习的时候,笔者把不同特点的同学分在同一组,让他们每个人的特点得到展现,同时也让他们学习小组中的其他同学的优势,加强自己的弱项,使得学生之间既能展现个性,又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如在教学完“word字处理软件”这一模块后,布置这样一道作业:让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组成小组上机,用Word 2003制作一份感恩节贺卡,并将自己精心设计的作品寄送给父母、老师或朋友。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积极设计作品,通过借鉴他人,发挥想象力举一反三地运用格式设置,艺术字、图片的插入,文本框和自选图形等相关知识,产生图文并茂的效果,展示出学生在色彩、版面、装饰上的独特个性,产生出带着明显个性思想情感的风格迥异的作品。
四、充分发挥多维性评价的魅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单一评价,笔者尝试着让学生进行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成为课堂评价的主体,教师要善于鼓励、引导学生和小组成员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学会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闪光点。还要充分尊重学生,通过富有鼓励性和启发性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例如,感恩节贺卡制作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小组内部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见,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后通过作品的展示,听取其他小组的意见:“这个贺卡很有创意”、“这个贺卡画面很美”、“这个贺卡的排版很具技巧性”;最后教师给予总结性的评价:“非常好!大家给出的评价非常合理、客观;大家能把我们学到的知识综合起来灵活地运用到感恩节贺卡的制作中,更难得的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大家充分开动脑筋,用爱心制作出漂亮的具有个性的贺卡。”这样的评价更全面,给学生更多的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总而言之,课堂上应该让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多维性评价的魅力,使他们的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更具有青春的活力和个性。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