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学亮
起早贪黑奋斗了4年多,终于得到领导肯定,给了我一个竞争更高岗位的机会。得到这样的信息,我工作更努力,也开始焦虑是否能够成功。同时,消息一出,就发现身边人故意疏远我。我不在时,同事们谈天说地,我一旦加入,大家就各自散去。注意到同事们的情绪变化,我开始有意地在工作中制造一些小失误或者“欠考虑”,被领导批评了几次。结果,晋升的机会也丢了。说实话,我挺恨自己的。为什么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4年都挺过来了,却输在了这最后的一哆嗦?
贾 胡
亲爱的贾胡,你好。来信中,你毫不掩饰对自己的不满,甚至坦言“挺恨自己的”。我相信,与近在咫次的晋升失之交臂,失误一定让你感到更加遗憾和惋惜吧!
诚然,每个人都渴望拥抱成功,获得他人的认可。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努力和成功之间不能划上绝对的等号。也就是说,即使付出了艰辛努力,也仍可能面对失败的悲惨结局。在这样的冒险情境下,出于保护自尊、维护自身形象的需要,个体往往会倾向于放弃追求,进行自我破坏,使自身完全丧失成功的可能性。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妨碍”。
自我妨碍是指个体在成就情境来临之前,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因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做出一些阻碍成功的行为。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计划攒钱,结果却上街买了许多可有可无的东西;参加期末考试前,通宵上网打游戏、看电影而不去认真复习;去面试前,呼朋唤友喝得酩酊大醉,导致错过面试时间……
从表面上看,自我妨碍是一种故意破坏行为,它使个体远离成功。但实际上,破坏恰恰是为了保护自我价值、维护自我形象。它通过采取行动来提高对失败作外部归因的机会,从而避免或减轻失败的消极含义。试想,如果在追求目标的路上,一直保持努力、坚持付出,结果却一败涂地,那么,极有可能被人认为是笨蛋,从而被贴上能力有问题的标签,这对个体的打击不可谓小。为维护形象,个体可能会故意犯点儿小错误,这样失败的原因就可能变成了不够细心。这样的归因更容易被个体接受。相反,如果在一系列妨碍行为下最终还成功了,无疑可以大大提升自我形象。
贾胡,你是不是也对自己进行了自我破坏呢?根据来信的描述,我们了解到,领导给了你一张参与更高职位竞争的资格券。但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你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你担心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恰在这时,你敏感地发现了同事们的情绪变化。这成了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让你找到了自我妨碍的借口。你开始破坏自己的成功,制造一些失误。表面上来看,你是为了避免同事的嫉妒和对抗。但实际上,你是在为可能出现的失败制造外在原因。同事们的疏离,只不过是你给自己找的理由而已。即使没有同事关系的恶化,你也会发掘其他的问题。因为,你要以此来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自量力”、“能力不行”等负面评价。
其实,自我破坏行为会严重妨碍我们生活得更美好。因此,要将自己从限制性的行为中解放出来。首先,要培养积极的思考方式,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同时,寻找自己的优势,提升自信。最后,停下来考虑清楚,学会对心里的妨碍情绪大声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