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小华
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社会上各种思潮激烈碰撞,极大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道德观念、思想认识,对中学生的影响更不容忽视。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缺乏是非判断能力,社会上不健康的思想很容易扭曲他们的道德判断标准,从而加大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所以,思想道德教育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一、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校和教师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太重视。在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下,重成绩轻品德的现象在教育界十分普遍,往往是学生出了问题,才会引起学校对思想品德的重视,等事情平息后又恢复如初。第二,缺乏完备的思想品德考核标准和机制,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大。第三,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得当,教学中存在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假大空”的现象,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前两个问题需要社会、学校管理者共同努力去解决,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下面我重点谈一谈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
二、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
1.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德育精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我们做人做事所需秉承的基本常识和道德礼仪。这些曾经影响而且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社会上已经掀起了向传统文化回归的热潮,有些学校已经开始让学生背诵《三字经》、《大学》等传统经典著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传统文化我们不能全盘继承,要有所选择,而且还要把其中的精髓用现代观念重新包装起来,以符合现代人的认知。
2.思想道德教育要生活化。
思想道德教育生活化指的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不能光讲大道理,还要注重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推进思想道德教育生活化,首先要求教师制订贴近中学生真实生活的教学目标,注重围绕中学生的切身利益进行人性化教学,让思想品德教育变成能够让学生看得见、听得着、做得到的东西,切忌追求那些空头教育口号。其次,要求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生活化,即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和中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既要有理论魅力和教育意义,又要丰富多彩,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生活。再次,要求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生活化,即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教育设备和教学设施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增强教育的通俗性和趣味性。另外,还要求教师尽量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或公益活动,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
3.分层推进法。
分层推进就是根据学生的思想水平、理想志向、个性心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是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德育工作中的体现。分层推进法的关键就体现在分层的标准上,分层的标准要以学生的思想素质为依据,而非成绩。在平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教师往往把精力集中到那些爱调皮捣蛋的学生身上,而忽略优等生。这是因为教师在潜意识里把学习成绩和思想水平画上了等号,认为学习好思想水平也会高。其实优等生也可能在思想上存在一些问题,而学困生或许在品德上更加优秀。所以,德育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抛开成绩这个有色眼镜,平等对待学生。
4.自我教育管理法。
自我教育管理法指的是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现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其实是自主学习理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真正起作用,学生只有在思想上认同了某个道德价值观,其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自我思想道德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我思想教育,一是自我道德教育。自我思想教育是指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反思,锤炼自己的思想,增加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使思想品质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中学生没有较高的自制力和思想水平,所以教师需要适时对其进行引导。自我道德教育需要教师事先分阶段确立中学生的道德标准,然后要求学生自觉依此进行自我教育。其实,道德和法律的根本不同之处就是法律是强制性的,道德是自律性的。所以在学生的自我道德教育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觉地依照道德规范进行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提高,逐步培养出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评判力。
总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十分重要,德育教师一定要采取各种方法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并努力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走出一条科学的德育工作道路,使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成为国家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