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探索

2014-04-01 08:16:03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解剖学人体素质教育

王 伟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1191)

全面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新趋势。如何在高等护理职业教育的解剖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笔者就2010~2012级护理专业护理应用解剖学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探索进行总结。

1 制定加强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使毕业生成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职业道德和素质高的“高素质知识技能型护理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医学课程的基础和前提。为此笔者进一步明确了人体解剖学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人体各系统主要器官的位置和形态结构。②技能目标:标本模型上指出或描述人体结构的位置和形态结构;活体上指出人体表面标志、器官的体表投影。③态度目标:刻苦、认真、主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沟通和协助精神,较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 优化教学内容

执行护理专业课程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解剖学教研室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高级职称教师合作编写了护理专业专用的配套教材《正常人体结构》。该教材的内容选择和篇章编排,都进行了较明显的改进和改革。组织学的内容以微细结构为主,减少了超微结构的内容;胚胎学的内容以胚胎早期发育为主,且增加了多胎、联体和先天性畸形的内容。大体解剖学的内容紧扣护理专业的目标要求,且增加了护理专业必修的“人体表面解剖”和“护理应用解剖学”的内容。

教师对应于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护理应用解剖学教学大纲的修订,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应地改革和改进:①增加了实验实训课的比例,由原来的36%,增加至46.4%。②理论教学由原来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传授为主,改进为基本理论讲授和实践技能传授并重。③改变过去固守人体解剖学的学科意识和系统性,而为“护理专业需要的人体解剖学知识为主”。与护理专业需要不密切的人体解剖学知识,不讲或仅概述处理。④实验教学改变过去固守系统解剖学的系统性和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为重,而是弱化系统解剖学的系统性,突出解剖学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系统解剖学知识的系统性笔者主要以电教或实习录像的形式传授。重要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实践技能,不但要实习,而且要实训和应用。⑤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实验课有考勤。实验报告不但有作业题,还有思考题和绘图题。篇章实习结束还有标本考试。以上三项不但认真督促执行,其结果还作为实验课成绩,计入学科总成绩。

3 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填鸭式”授课,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不能适应护理工作的实际需求。笔者不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①集体备课,做好预案:教研室的八或九位教师都承担有每届的护理应用解剖学课程,充分利用新生军训、周四下午业务学习等时间,进行集体备课、观摩同行的教学技巧、交流教学心得、改进教学课件等。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处,教研室主任和老教师与年轻教师共同制定应对措施和处理技巧。②落实“授之以渔”教学方针:教师的教学成绩不在于教师讲授了多么多、多么深,而在于学生吸收和掌握了多少。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学生。该课程的绪论,增加了本课程的概述、教学过程和方法、学生如何学习掌握和应对考试等。课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借阅或购买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图谱,弥补教材中插图的不足。利用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在同一教材,解剖学与生理学教学同时进行的特点,教师要求学生及时把大体结构与微细结构相结合,正常人体结构与正常人体功能相结合。③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教师的教学课件、辅导教学的实习录像、人体结构的科普片等,留在教室多媒体上,让班级学习委员和解剖学学习小组组织同学复习、讨论和扩大知识面。解剖学教研室连续九年与学生社团共同组织了十一届“基础医学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初赛、复赛和决赛环节,每次吸引几百名学生参加,不但复习了基础医学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探索知识、应用知识的积极性。④课外辅导:在护理系的组织和安排下,教师给2010~2013级护理专业的每届新生课前做了“如何学好人体解剖学”的讲座。根据不同学期授课内容的需要,解剖学教研室组织教师定期开放实验室、标本陈列室、模型室,进行课外辅导和专题讲座。

4 完善教学考评制度

教学考评制度是检验教与学质量的尺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新型考评制度。①对教师的教学监督机制:包括以教研室主任和主管部门为主把关教师备课、授课、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效果评估等,以教务处和教学督导处为主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遵守教学纪律情况的进行的监督和评价。学期末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只能作为鉴定或整体督促。②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考评,改变了过去期末单一的笔试形式。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分为解剖学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践技能的测评。前者增加了段考,一般是对一个篇章或几个章节进行测评,测验学生对节段性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使学生及时了解各阶段学习效果和学习方法的对或错,避免“夹生”现象和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精力投入。期末考试的内容与形式与过去相同,但是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适当减少。实践技能的测评改革,一方面是增加了实践技能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使之与实验教学的比例相称;另一方面丰富了实践技能的测评的形式。如实验报告中增加了思考题、综述题、临床护理应用的解剖学基础等题型。实物考试改变了过去以插图和模型的结构辨认为主,改为以标本、模型、活体、器官的功能展现等为主,切实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实习中学习、应用中学习、解决临床问题中学习的本质。

护理应用解剖学的课程评价中,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由原来的75% ~80%,调整为60% ~70%。实践技能的测评成绩由原来的20% ~25%,增加至30%~40%。改革的目的,一方面是实现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相一致,另一方面是引导和落实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加强实践,重在应用。

在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推动下,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摸索了一点经验。但是,与国家对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相比,笔者还有许多目标没有达到,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革和改进。教师要继续努力,“以市场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学生和社会为宗旨”,消除惰性和固有观念,锐意改革和进取,培养社会用得上、医院满意的“高素质知识技能型护理人才”。

[1]王松涛,崔卫刚.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9):72-112.

[2]梁 萧.高职班实施解剖学科素质教育初探[J].医学信息.2013,10(26):36.

[3]张健富.素质教育背景下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才智,2014,(4):152.

猜你喜欢
解剖学人体素质教育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基层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7-31 07:58:34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10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