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闻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大连116036)
笔者对11位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领域的专家进行了访谈,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大学生生命安全素养状况调查问卷”,对沈阳、大连5所大学42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校园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情况参差不齐,大学生生命安全素养水平普遍不高。
调查中,53.13%的大学生极少意识到自己有可能会身处险境,甚至从没想过危险会发生在自己身上;26.30%的大学生对于社会上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缺乏必要的关注,极少去思考和探究其发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目前,通过开设专门课程或将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融入体育、健康等课程的呼声和趋势日益加强。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但在具体实施中,绝大多数高校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和成熟可借鉴的教育模式,这对于大学生生命安全认知的获得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生存技能着重考察大学生应对安全危机的操作能力,即大学生解决实际安全问题时能否选择有效的处置程序,是否具有正确而熟练处置的动作系统储备。被调查的大学生一方面缺少基本的生存技能,高达85.03%的大学生不知道或没操作过心肺复苏术进行现场急救,57.79%的大学生不知道或没参加过地震疏散逃生演练;另一方面,大学生现有的生存技能基本处于机械记忆、简单模仿的初级技能阶段,还达不到熟练操作的程度。
安全行为是指使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与危害的动作、活动、应答、反应、操作等。调查中,71.23%的大学生认为安全行为习惯对于保证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仅有2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或他人在学校生活与交往中具有较好的安全行为习惯。造成这种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缺少大学生安全行为习惯养成的环境建设,缺乏将其安全认知转化为安全行为的环境建设。
调查中,大学生普遍认为意志品质对于维护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认为自身的意志品质不足。意志品质不是先天具有的,它主要依靠后天的培养和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校园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
从本质上讲,生命安全教育是一种素养教育,而素养是“经常修习的涵养”[1],主要通过后天习得或养成。这就意味着习得或养成的条件设计和环境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在校园中度过,不仅深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其自身的精神风貌、行为品质又是构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认知性、情感性、价值性与先进性的作用,对于提升大学生生命安全素养是重要而关键的。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精神文化的植入要完成对大学生的文化启蒙,使其在获得专门知识、技能、意志情感的同时,内在地建立起关于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生命、生命安全等相互关系的基本素养,如生命安全意识、面对应激事件的意志品质与把握生命安全问题应有的态度、情感等。
精神文化的顺利植入一般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对生命安全问题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二是要有能激发大学生真情实感的体验,并能引发其内心的认同。要实现上述两个条件就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园活动与交往的作用,使大学生能主动接触、了解和关注生命安全问题,促使其形成必要的动力、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正面的心理倾向;通过参与活动实践,激发他们的真情实感,引发内心的认同。可以说,精神文化的植入不是简单灌输,而是切实可行、脚踏实地让学生去感受、去实践、去体验,使学生在文化的裹挟中汲取养分。
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同属于校园文化的中介层面,它们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承的。一方面,制度是对行为的规定与约束,制度文化是行为文化形成的必要条件与直接保障;另一方面,行为是制度的外显与具体化,行为文化是验证制度文化,乃至校园文化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要提高大学生的生命安全素养,就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将特定行为或必备的行为准则加以规定,发挥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促进大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展示,大学生行为文化体现大学生在校园学习、活动与交往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是大学生“作风、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动态折射”[2]。从这个意义上讲,行为文化的建设不仅是处于校园文化中介层面的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大学里经常发生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被随意搬动、挪作他用的情况。对大学生而言,要避免这种行为的发生,一是要在校园行为规范中明令禁止;二是要让大学生明白其危险性,激发他们主动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的责任感。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逐渐养成安全的行为习惯,从而促使校园安全行为文化的形成。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因素,是“学校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并保留下来的可触知的、具有物理形态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3]。值得注意的是,以物的形态表现出来的文化载体本不具有文化的意义,如学校的硬件设施、环境建设、学习资源、文化网络等,只有赋予其文化的内涵,才逐渐形成一定的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最根本的原则是超越物质载体的静态建设,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来,使物质文化充分“动”起来。事实表明,当大学生成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当事人,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实际言行转化为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既能丰富校园的物质文化内涵,也能激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要通过物质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生命安全素养,学校要善于创设让大学生参与物质文化建设的机会和条件,让生命安全的价值与理念渗透到物质文化中。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473.
[2]蔡劲松.大学文化的四个层次[N].中国教育报,2007-11-13(12).
[3]宁德强,罗庆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软实力”提升的作用机制 研 究 [J].重 庆 交 通 大 学 学 报:社 科 版,2010(4):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