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燕灵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振兴实体经济,推动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一区域经济转型背景必然要求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增长点的民办本科高校抓住这一契机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建成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关键是,实现人才培养创新,增强人才培养的适配性和有效性。
对于民办本科高校而言,人才培养的三个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这一类型的人才应具备怎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这三个问题具有很强的逻辑递进关系。前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属于培养目标定位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培养模式问题。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着高校教育思想观念,规定着教育活动的性质和方向,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过程的始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目标创新是人才培养创新首要解决的问题。
区域经济转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体制创新、科技变革等手段对其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发展结构进行全面调整,进而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过程。区域经济转型为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活力,也全面地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升级、创新型经济和区域的全面提升等诸多方面都对“人”这一核心要素提出了新的要求。
产业升级是一个国家的资本、技术禀赋优于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禀赋时,要素比较优势推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过程。[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我国产业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转变,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更加合理、优化的产业格局。其中,技术进步是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掌握新技术,能够较好地适应技术进步并推动技术进步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产业升级后劳动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创新型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经济发展方式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逐步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因此对新技术的应用需求越来越高。单纯的技能型人才需求量逐渐降低,知识层次较高、掌握新技术并能适应技术变革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比重大幅增加。在区域经济转型的推进过程中,还有一些内隐的民生改善、文化创新、社会和谐等转型内容,这些“静悄悄的革命”也对人才的素质结构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民办本科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是其发展必由之路。在区域经济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民办本科高校应打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惯性,实现服务地方内涵的真正回归——不仅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更服务于区域社会的全面提升。基于这一理念,民办本科高校要重新定位其人才培养目标。
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显示:普通高等学校有2438所,其中民办高校707所(含独立学院303所),占29%;民办高校在校生533.17万人(其中,本科在校生341.23万人,专科在校生191.94万人),占全国在校生2425.91万人的22%。毫无疑问,当前,民办高校所占比重已不容忽视。无论是独立学院转制而来还是高职高专升级而成的,几乎所有民办本科高校现在都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目标定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而言的,是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能够将科学原理或新知识直接应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实践领域或者转化为生产力的人才。从概念本身而言,应用型人才和理论型人才只是类型的不同,而不是层次的差异。这一定位无疑是符合民办本科高校发展思路的。但是定位在什么样的“应用型”上,多数民办本科高校还没有形成科学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凸显学校特色的培养目标定位。
在区域经济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民办本科高校应该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有更明确更具针对性的定位: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熟悉地区文化,通晓行业规则,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获得职业技能训练,以综合实践能力见长,兼具强烈的敬业和创新精神,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起重要支撑作用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原有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知识、能力、素质规格都有了进一步拓展要求。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对综合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结构上更加强调职业适应能力、整合能力和学习能力;素质结构上更加强调敬业精神、抗挫折力和创新意识。整体来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加契合社会人才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也更能突出民办高校特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就业力,更应具备社会责任感、职业胜任力和职业发展力。
围绕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这一目标,民办本科高校应充分研究和深入调研区域经济转型的社会需求,在综合考虑现实性、适应性、综合性和前瞻性的基础上创新培养模式。新的培养模式应坚持区域社会发展导向的原则,坚持强化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的原则,坚持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多主体培养的原则,实现育人理念的变革,创新育人实践的路径。
就业率是多数民办本科高校衡量和宣传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许多民办本科高校纷纷打出“就业导向”的口号,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型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岗位适应性,更是学习能力和更好地适应岗位转换的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比单纯的技能型人才要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具有更高的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从人自身的发展和教育的本质来讲,也是如此。“以发展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一切教育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发展是教育的本质,就是说培养人才是教育的根本属性。[2]因此,培养模式的创新首先要树立“以发展为中心”的培养理念,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个性的发展、能力的发展,实现学生职业胜任力和个体发展能力的统一。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民办本科高校应将课程体系改革作为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紧密结合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学科导向,以能力目标为导向,着力构建促进职业生存能力和长期发展能力平衡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
第一,设置开放性、特色化通识教育课程。应用型本科教育通识课程的变革同样要展开与多种文化的对话,包括与学生生活形态的对话,而不应是课程设计者单方面的、带有某种偏见的“独奏”[3]。民办本科高校应注意将区域文化、学校文化等内容丰富到通识教育中,开设特色课程,实现与专业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互动、沟通和响应。第二,精设与行业有机融合的专业课程。结合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各个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在确保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的基础上,突出职业综合知识和能力提升;在考虑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要求;兼顾学生职业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突出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等特色选修课程设置;在精简整合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应用性知识,加大实践比重。第三,拓展创新创业课程。民办本科高校要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新的课程体系,逐渐形成由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的创新性课程平台,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动力提升。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民办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吸纳欧洲应用科技大学教学理念,突破学科本位,以能力发展为主线,采用“倒推”形式设计。
民办本科高校应引导各个专业深入到行业与企业进行调研,了解行业职业要求和企业岗位需求,分析行业、企业岗位必需的职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并对职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在纵向上划分出基础能力和综合能力,从而建立起立体的能力体系。所谓通用能力,是所有应用型人才都应该具备的能力,是为应用型人才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服务的;职业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能力,是为其适应岗位需求服务的。在确定了能力维度之后,进一步分析培养每一项能力所需要的课程实践环节,并详细设计每一个实践环节的目标、标准、考核手段,以及其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进而从时间维度上统筹安排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需要注意的是,能力与实践环节不一定是一一对应关系,有的能力可能需要多个环节共同作用才能实现,有的环节则同时支撑多种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应注意将产业新技术等及时补充、整合进实践教学过程,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与行业生产实践有机结合。
欧洲应用科技大学成功经验证明,校企联合培养是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性的有效路径。产业升级背景下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新动向,也为拓展校企合作新领域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深度合作的条件。校企深度合作应成为民办本科高校实践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民办本科高校应主动走进行业、企业,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各个专业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和科研院所密切合作,打造良好的产学合作格局,形成学校联合产业、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良性机制。
第一,共建实践平台,拓展协同培养时间和空间。民办本科高校与企业行业合作,共同建设具有真实环境和实际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功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提前接触真实的企业生产实践环境,感受职业岗位工作;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硬技术和软技术能力。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外,还可以采用校内实训室与企业共建、“引企入校”、联合成立经济实体等多种形式。
第二,共订培养计划增强人才针对性。民办本科高校与地方支柱产业或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计划在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增加本企业对人才能力的特殊要求和企业文化的渗透。采用工学交替、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现场教学等模式,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
第三,共享人力资源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校企合作能够很好地解决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短缺的问题。民办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灵活办学机制,创新“双师型”教师的引进、认证、激励机制。一方面注重从合作行业和企业引进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与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的双向培养,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校本培养。
第四,共创科研平台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根据区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立先进技术转移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与地方企业建立技术积累创新“共同体”,研究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在为企业技术研发、生产经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的同时,注重教学与科研的双向互动。依托这些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及时将科研最新成果融入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吸纳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和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创业教育促使学生适应新时代的挑战,将创业作为未来人生的一种选择,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民办本科高校要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应服务于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总体定位,在增强学生的职业发展自信度、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和成功率。
基于此,民办本科高校要尝试构建三层次创业教育体系:一是高层次的培养目标,适合于有较强自主创业欲望和要求的少数学生,通过开展系统的创业教育使他们具有全面的创业素质和较高的创业能力,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就能够开展创业实践,这属于创业教育体系的顶层和重点;二是中等层次的培养目标,通过创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在市场竞争中创业的基本原则,提高创业素质和能力,能够在就业积累的基础上,转向自主创业;三是普及层次的培养目标,主要对没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普及创业知识的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创业就业环境,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增强职业自信,增强岗位适应性和发展性。
人才培养制度是高校教育、教学过程和活动相关的制度和规则。从学生进入大学,到经过学校一系列培养,最终深造或走向社会,其成长的每一步,都有相应的制度相伴随。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是影响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的重要因素。对于民办本科高校来说,保障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必然要求建立起契合区域经济转型的相应的培养制度。
多元招生制度主要表现有二:学生来源多样化与入学标准多元化。民办本科高校要积极探索从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等学校选拔优秀学生,甚至可以与行业、企业联合,招收一定比例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探索有利于应用型人才选拔的多元招生录取机制。在通过普通高考录取学生的同时,可以增加侧重于职业倾向和职业潜能等内容的综合素质测试作为录取参考;可以尝试通过知识加技能考试录取中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和在职技术技能人才;也可以给予职业院校一部分技能大赛获奖学生的免试入学资格。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民办本科高校可以尝试实施“专业指导+人生引领”双导师辅导制度。专业导师主要由责任心强、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校内专业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担任。重点是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主题讲座、科技创新、技能实训和各类专业竞赛等形式,在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领域给予学生指导性帮助。人生导师则主要由辅导员担任,多数以非正式组织形式或交流方式,从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职业等方面对学生的成长、长期发展进行指导,促进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这种双导师制度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保证学生更快地接触到新的知识、技能和信息,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也能够有效促进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民办本科高校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尤其是创新校企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制度。按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型管理体制。学校建立理事会 (董事会)制度,指导学校发展规划、校企合作、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探索建立院系理事会制度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要广泛吸纳行业、企业、社区和其他合作办学方成员。每一个专业(集群)都有明确的行业、产业合作伙伴,并签订协议明确权利、责任和义务。
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能真正满足区域经济转型需求,掌握衡量标尺的不应该是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应该是学校本身,而应该是用人单位,是企业、行业。因此,民办本科高校应该转变质量评价理念,建立行业企业为主体的第三方质量评价机制。第三方评价突出行业企业在教育质量评价中的话语权,强调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4]。第三方评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一是行业主导的职业资格认证测试,主要针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二是邀请企业到校开展模拟免试、综合测试、工程实际问题解答等;三是毕业设计真题真做,企业命题,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完成设计任务,成果由企业鉴定。第三方质量评价的结果能够为有效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民办本科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评价结果改进教育教学,实现教学与评价的双向互动。第三方质量评价实际上也是民办高校开放办学、深化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路径,对于转变民办本科高校评价理念,推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促进培养模式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9-72.
[2]王希尧.人本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93,72,77.
[3]曹辉.混沌理论、复杂性与课程变革[J].现代大学教育,2011,(2).
[4]刘志峰.高职教育实施第三方评价的主要问题与改进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