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树仁 张秀萍
高等教育区域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而在区域化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表现出集聚性特征。考察大学集群对区域发展的经济效应并进一步探讨大学集群建设与发展的思路,对于优化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完善大学集群功能,促进大学集群与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集群原是生态学的概念,意指不同种群在同一栖所的“集聚形式”和“共生关系”。随着集群概念的泛化,其含义也逐渐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特别是在经济领域,集中针对产业集群的“集群理论”研究已成为区域(或国家)竞争力研究、区域经济研究重要的前沿课题。与经济领域相似,高等教育领域也普遍存在着集群现象。高等教育的空间布局也符合“核心—外围”理论,其空间分布也可以形成集聚效应。具体的说,大学集群是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在地域空间上的特殊表现形式,众多大学集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区域性大学群落。作为区域高等教育的一种常见形态,大学集群具有相对完整的地域性特征,能够集聚大学资源、融合教育要素、共享教育设施、推进互动合作,实现大学的规模效应。特别是在新的经济背景下,知识和创新的作用日益凸现,大学作为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已成为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在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多所大学集聚在一起形成区域性大学群落,通过联动与规范发展,发挥集聚与规模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如美国波士顿地区集中了包括波士顿学院、波士顿大学、布兰德斯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塔夫茨大学、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等世界著名大学在内的多达52所高校[1],众多高校发挥整体优势,实现不同大学功能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共生”关系。依托多所大学的学科专长和研究资源,发掘研发潜力,以组织创建研究中心和咨询公司,参与科技园和重大项目建设等方式,促进波士顿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大学集群不仅是各种教育、科研等业务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个具备购物、文娱、服务等功能高度集聚的地区。具体来说,是以某一特定地域空间为载体,以区域内一所或若干所高校为核心层,以企业研发力量、科研院所为紧密关联层,以大空间、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硬件设施、后勤保障、信息咨询、商业和金融等为服务支撑层,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规格高校和谐共生、协同发展,并具有一定辐射范围和功能的高等教育区域空间布局[2]。如台湾,依托新竹清华大学、新竹交通大学、新竹师范学院、中华大学、玄奘大学、明新科技大学、大华技术学院、元培科学技术学院等多所综合大学和著名的学术研究机构建立起来的台湾新竹科学园[3],在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与高科技人才的同时,注意将教育、科研、科技、商务、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了由于功能结构单一而导致大学集群的空心化和衰落,实现区域内教育生态与生活生态的有机平衡,使新竹地区人力资本丰富、商业配套设施齐全、充满文化信息的知识经济发源地。
实践证明,大学集群是增强创新能力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大学集群通过聚集效应提高科技研究开发能力,通过辐射效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带动效应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当前,大学集群的引领作用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提升与大学集群的区域效应是分不开的,大学集群的区域效应是一种多维度的,立足于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的输出,指向于经世济民和服务社会的态度,并最终体现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具体的说,大学集群的区域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大学集群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机构集合体,具有培养和储备人才的职能。在人才培养方面,大学集群本身的价值及其集聚其他资本的价值,使其在辐射新思想、输送新知识、传播文化文明、培养专门人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大学集群体现了一个优化的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多所大学的集聚,有利于发挥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作用,从而满足区域经济对人才的多样化需要。如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具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既有综合性的大学,还建起了职业培训、在职及认证培训等多层次教育体系,以适应产业金字塔式的人才需求,为该地区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和竞争力的提升。在人才储备方面,大学集群的区域效应体现在教师人力资源集聚方面,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集聚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通过实施高校人才集聚战略,聚拢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科学家、工程师和研究人员,促进了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目前美国著名的科技园区如以斯坦福研究园为依托发展起来的硅谷科技园、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北卡罗来那金三角科技园都建在高校密集的地区,园内企业与高校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人员交流,[4]通过大学集群所集聚的高层次人才节约了许多创新资本。
区域是大学集群发展的基础,而大学集群也形塑了区域品牌形象。区域品牌是区域特色化发展的产物,是一定区域内长期形成或创建的对区域发展有促进作用和影响力的独特识别系统。区域品牌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由诸多要素共同决定,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方式去实现。而作为教育链条最高端的大学是诸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区域的文化引领、文化特征以及区域文化个性有着深远影响。正确发掘和利用区域内大学集群的资源优势,不但对于扩大区域文化影响力、改造区域文化的结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有利于提升区域品牌内涵和凝炼品牌价值。大学集群作为某一地区高等教育和智力资本的空间组织形式,不仅表现为多所大学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分布,还体现为与大学密切相关的机构,如研究所、研发中心、教育培训、中介及高新技术企业等在特定空间的集中和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它吸引各种要素资源集中在大学集聚区,不断提升创新辐射带动能力,并在产业和功能上与周边区域实现协调联动发展。许多地区围绕大学集群形成“经济圈”、“产业带”,通过学缘、丰富的人才储备、活跃的创新精神、共同的创业理念,吸引生产要素的有机排列和组合,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产业价值链,并形成依托于产业集聚、大学城、科学园等多种载体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产生扩散效应,溢出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可以说,大学集群的地理集中性已隐含着区域品牌的内涵和要素,是打造区域品牌的支撑条件和基础。
大学集群不仅反映了一定区域内大学的密集程度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该地区创新能力及科技竞争力,对于构建有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培育持久的区域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集群不仅是高等教育机构地理意义上的密集区,更重要的是以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为核心的与区域互动发展的知识、技术、文化、人力资源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大学集群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学个体研发力量弱小、创新组织之间缺乏关联与协同机制等问题,为大学间信息、知识的共享和专业化分工提供了便利条件,以加快知识创新的进程,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加速知识溢出效应,提升区域的科技竞争力。因此,创新效应是大学集群的最直接显现。通过大学集群来聚集区域内的创新要素,以大学集群为载体形成区域创新网络,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路径。依托大学集群可以使人才和知识的富集更容易,因此,大学的集群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与区域科技力量有机结合,促进区域创新体系中多种创新资源有效互动、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大学的综合优势,整合力量,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围绕产业振兴计划,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为重点产业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我国的大学集群建设是行政主导型的,虽然具有快速形成的特点,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不够,在提供政策和软环境建设方面仍有待加强。另外,在大学集群内部协作不充分,集聚效应和外溢效应仍不显著,尚处于从地理集聚到智力集聚地发展过程,在区域经济的贡献力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针对目前大学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规范和促进大学集群发展。
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相互依赖性,较之大学与区域经济间的个体互动,大学集聚体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更加显著的推动作用。大学集群的区域效应产生途径是大学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相互整合、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对大学集群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整合与增值的过程。因此,应引导和规范大学集群有序发展,加强内涵建设,做强大学集群的内核,打造知识共同体,提升集群的竞争优势。大学集群的内涵建设应以结构调整为动力,统筹推进集群内部大学的异质文化与特色化、错位与合作发展模式,将大学集群作为一个系统,深入研究其内部的层次、科类结构,合理有效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以学科集群为载体,推进大学特色学科群建设,强化各大学人才培养的功能,形成一个比单个大学更为强大的人力资本生产的群体,形成区域高校分工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要发挥大学集群和学科集群的综合平台和服务载体作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角度,加速知识、人才等创新要素在集群中的传播速度;集中优势资源,着力产生一批能够实现重大理论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研成果;集中转划一批对区域特色产业重点技术领域和重点项目具有切实支持和重点突破的科研项目;重点培养一批创新与实践能力并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科技领军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5]。以集群化的组织结构为载体,以学科集群为龙头,以知识的生产、创新与运用为桥梁和纽带,推动大学集群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教育固然有其自身运行的逻辑,但它只能在更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多重逻辑体系中,才能找到教育自身前行的理路和可释放的空间。[6]大学集群是在区域母体中生成与发展的,它必然深植于区域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整体脉络当中,与社会领域之内的其他变革紧密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大学集群与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是更高层次上的深度合作和共同发展,标志着大学集群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体。硅谷模式表明,地理位置的临近只是为各创新主体之间建立“共生”关系提供了一种条件,各创新主体能否集结成群从而产生集聚效应,则主要取决于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作用方式。大学之间的集群也是如此。大学集群不仅要实现集群内部不同大学主体间的协同发展,更要关注于大学集群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中国的经济已经进入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的战略转型期,产业集群、经济圈、产业带等多种模式不断呈现,在已不可能大规模新建院校的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布局如何灵活适应新的经济布局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7]在新的形势下,大学集群的服务面向和服务方式都面临新的巨大的调整压力。大学集群要融入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打造立体化的区域关系网络,使高校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区域创新人才集聚的平台、区域创新文化的孵化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使大学集群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将大学集群的发展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规划共绘、项目共推、成果共享、和谐共兴[8],在城市规划、空间布局和重点建设项目等方面着眼于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大学集群的学科集群、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优势,全方位接轨本地区总体发展战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大学集群生命力的来源是多维的,学术活力是根本,制度活力是保障。因此,创新驱动成为大学集群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创新大学集群发展的制度环境,优化制度安排,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一是发展知识创新平台。以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大学集群向开放式、协作化、集群化转型,推进区域创新体系的优化升级和跨越式发展,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9]大力扶持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技术转化平台,支持有条件的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合建中试基地、工作性试验基地,逐步完善以大学集群为主体的知识研发体系,实现区域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双维度和谐发展。二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致力于形成大学集群与企业界深度合作,促进不同创新主体的资源有效互动,整合产学研力量,以项目建设为牵引,推进大学集群、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课题研究合作、产业技术研发联合、成果信息和科技资源沟通、科技人员流动和交流,促进技术成果与产业资本的有效结合,实现大学集群及其他创新主体优势的叠加。三是建立科技成果孵化推广体系。在产学研一体化的过程中,高效的政府治理是大学集群成功发展的关键,要提升服务,优化软硬环境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资质和品牌的科技孵化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信息中心、技术市场服务中心,组建创业导师队伍,促进先进的科研成果向产业界转化,促进创新资源要素流动和不同创新主体有效互动,加强大学集群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从而为大学集群的发展夯实基础。
[1]李茂林.大学群落的地域性经济贡献探究——以美国波士顿地区的 8 所研究型大学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9,(1).
[2][5]魏小鹏.高等教育强国目标下的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0,(8).
[3]李建强、屠启宇、苏宁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联动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陈晶,姜国刚.依托产学研用模式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J].当代教育科学,2013,(1).
[6]高树仁.区域教育战略规划的价值维度与现代视野[J].当代教育科学,2013,(7).
[7]刘国瑞,林杰.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3,(2).
[8]浙江大学与杭州市坚持“五共”推进市校战略合作“一体化”发展[EB/OL]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87/info123725792360487.htm,2010-04-20.
[9]高树仁.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基于区域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