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本贤
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都会对相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就业力(Employability)暂无统一的定义也就在情理之中,本文所推崇的关于就业力解释是《维基百科全书》给出的:“能获得初次就业、保持就业以及在必要时获得新就业的能力”,当然它也是“能让个人在企业内进步,以实现个人潜能,并成功对企业的策略方向做出贡献的能力”。虽无统一的概念界定,但就高校而言,关于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重要性却有着统一的共识,集中体现在有利于大学生成长和成才、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就业率提升、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深度开发等方面。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力自然就会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优势有不同的内涵理解和分类。Seligman认为,优势主要是道德上的特质,可以去建立、增长与锻炼,是由意志控制的。盖洛普认为,优势是“做某件事的持续的近乎完美的表现”,优势由才干、技能和知识组成,其核心是才干。用通俗的话来说,优势是天生能做一件事不费力气,而且比其他人做的更出彩。当别人夸奖你“你怎么做得这么好(长)”时,你实际做这些事并没有费什么劲,那么做这些事表现出来的东西就是你的优势。
本文认同盖洛普的定义并且认为优势(Strength)是指个人所能运用的正向力量,包含正向情绪、特质、美德与认知能力等,优势可以等于正向幸福感、正向美德与特质、人际关系与工作资源等。为了更清楚界定它的含义,辛迪·梵和理查德·鲍尔斯(Sidney Fine And Richard Bolles)对能力的(广泛意义上的能力)划分可以提供借鉴。辛迪·梵和理查德·鲍尔斯把能力划分为专业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可迁移技能(或称通用技能)三种,自我管理能力可以解释为“往往以副词和形容词的形式出现;经常是指某人的个性品质,是用来描述或说明某人具有的某些特征;可以从其他领域转换到工作领域;往往需要练习而获得”等,可迁移能力可以解释为 “往往以行为动词来表达;是某人最能持续运用和最能够依靠的技能;更可以从其他领域向工作领域转换;更需要练习而获得”等,笔者认为,个人优势就是三大能力的总和,其核心应该是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
优势和才干一样,很难用精准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解释,与描述人类弱点的那些定义分明、不易混淆的语言相比,描述优势和人类才干的语言是相当初级的,而且可能会造成歧义或负面的寓意。《现在,发现你的优势》著作中提到34个优势(才干)主题诸如有成就、竞争、行动、适应、专注、完美、和谐、追求等。[1]
优势中心是生涯辅导或咨询的技术手段,也是就业力提升和培养的技术手段,它广泛运用在咨询辅导、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教育训练中。作为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技术方法,优势中心就是从目标入手发现就业力的不足,找到目标的意义和价值,与过去优势连结产生正向情感,假想实现目标的阻碍并思考应对策略,公开承诺后付诸行动,最后达到就业力提升的目的。培养和提升的就业力又可能会成为过去的一种优势存在着,这是一个自觉开发和提升的循环过程。
探索大学生个人优势,适配导向主要采取测评工具。测评工具常见于一些技能问卷或技能分类卡,各种能力测试问卷量表,自我优势结构化量表等,当然也会使用一些质性的方法,比如写自传法,自我经历展现法,来自于他人认可与称赞的他评法等,但这些质性的方法没有后续的更深层次主题和意义的挖掘,有时无法达到促进行动的目的。适配导向着重探索内在兴趣、特质与需求;着重内在,认为内在倾向不可变;不十分在乎关系的建立。
探索大学生个人优势,优势中心取向主要采取叙事法。运用故事叙说,了解过去故事,重构与共构新故事。把过去的经验叙说成故事,从故事中找到某种生活的主题,从形成的主题中带出生命的意义,从而带出行动,影响未来的行为。优势中心取向着重关心外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形塑;认为优势是可以建立、锻练与挖掘的,是可变、能变的、能创造的;十分重视社会关系,视社会关系为重要的优势。
个人优势探索是件极为困难的事,各种测试或问卷显得苍白无力。尽管如此,马库斯·白金汉和唐纳德·克利夫顿所著的《现在,发现你的优势》一书介绍了优势识别器,给出了34个主导的“主题”,并由系统生成五大优势主题报告。[2]准确识别和探索优势的最好办法应该是较长时间地反复回忆过去的或观察现在的自身的行为和情感,观察,再观察,如此反复,在观察中特别关注有没有“自发的、油然而生的反应”、“渴望”、“学得快”、“满足”等状态,比如做某件事“上手快”、“做得快”、“奇招不断”、“忍不住”“废寝忘食”、“走火入魔”等,这些都为识别和探索优势提供了清晰的线索。本文优势取向的个人优势探索就是使用这种方法,因为,优势可以从过去经验中萃取,从提升正向情绪、从优质目标与行动中建立。也就是说,优势聚焦于正向经验,优势也聚焦于生命曲线中由低到高的复原过程,优势关注如何提升正向的情绪。
以下列举优势中心取向的个人优势探索的几种做法,它们是通过对高峰经验的概括来进行的。这样的方法有很多,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没有离开叙事的方法,从过去经验到故事,从故事到主题,从主题到意义,从意义到自觉行动,这样最终才能达到提升就业力的目的。
1.撰写成就故事
回忆自己取得的成就,即自认为比较成功或是感觉很不错的事情。这些事件可以是工作上的或学业上的,工作经历和校园生活以外的成就也许更有帮助。学校中的成就包括课外活动上的成就,学校生活以外的成就也包括爱好、家庭活动、旅游等等。成就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它也可能只是一次“悄无声息的胜利”,比如克服一个坏毛病、筹划了一次聚会或会议、完成一件花了很多时间的工作、及时帮助他人、为朋友出谋划策等等。这些成就只是一些提示,只要符合下列两条标准,就可以被视为“成就”:(1)你喜欢这一经历;(2)你为结果感到自豪。如果同时你还获得了他人的认可和表扬那就更好。
写下这些成就感的具体事件并对其进行分析,在其中使用了哪些优势,哪些是自我管理能力,哪些是可迁移能力。为避免单一故事的危险性,可叙说多个成就故事并小组中分析讨论,这些故事中是否有重复出现的优势,重复出现的就是你喜爱施展也擅长的优势,最好能将这些优势按优先次序加以排列。
撰写成就故事应当包含以下要素:
想达成的目标(即需要完成的事情);
面临的困难和障碍;
具体的行动步骤:是如何克服障碍、达成目标的;
对结果的描述:取得了怎么样的成就;
对结果的量化评估:证明成就的任何衡量方法或数量。
这些要素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STAR:你曾经面临过什么问题(Situation);你承担了什么任务、责任(Tasks);你采取了什么行动(Action)来解决问题;你的行动取得了什么样的有益结果(Result)。
2.有效使用测试报告
在测试报告中往往会有“可能的优势”这样的段落,在段落中寻找非常适合自己或自己感觉最强烈的句子或词组,用自己最喜欢的彩笔在下面划线,可以有多少划多少,划完以后再次寻找最最适合的三个句子或词组,把这三个句子或词组大声读出来,谈谈读出来的感受,最后选择其中的一个在小组内讨论,为什么选择它,理由是什么,其中有什么故事可以分享。比如测试报告会给出“可能的优势”的文字如下,可以在句子下面划线讲述故事。
某同学测试报告中的“可能的优势”(选择其中的二段):
特别重视与他人的关系,容易感受到他人的需要,善于关怀他人,善解人意、待人友善,责任心很强。为他人的舒适和快乐而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善于言谈,因此非常容易受到他人的欢迎。
着眼于当前,基于经验和事实而做出决策,喜欢成为活跃而有价值的人物。做事彻底,实际且有条理,对事实和细节表现出出色的记忆力,当然也希望别人是如此。能很好地适应常规工作和活动,不喜欢完成客观分析或需要掌握抽象观点的工作。
3.戴上“优势”的眼镜,互为主体
2-3人组成一组,严格恪守保密原则,互相倾听对方的高峰经验,可以使用“过去生活中,带来成就感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成功的定义人人不同,对你而言,一次值得一提的成功经验是什么;过去你对自己感到满意的一次表现是什么”中的任何一种方式开启故事,故事叙说时注意从“是什么造就这个经验?最重要的因素(成份)是什么?你是怎么做到的?有没有重要他人,为什么?”等展开故事。叙说故事时,互为主体,要戴上“优势”的眼镜,认真发现对方的优势,及时记录对方的2-3项优势,记录下你认为他说过的最有力量的语句,产生深层次的同感或心灵的共鸣,把记录下来的东西反馈给对方,在对方认同的情况下,会有新的意义产生并带动未来的行动。
以下列举优势中心取向的个人优势探索是如何通过“失败经历”来进行的2个具体做法,这样的方法仍然需要故事叙说。和正向经验故事叙说所不同的是,个体需要足够的勇气和信心,需要坦然面对过去“失败经历”,能够用“积极的语言重新定义那么‘否定句’”。这种方法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正向作用。
1.从谷底往上爬
2-3人组成一组,严格恪守保密原则,互相追忆“从谷底往上爬的复原过程”,故事叙说时注意从“你是如何从谷底往上爬的?那段时间你是如何度过的?你是怎么做到的?从这个经验中,你看见自己哪些特质或能力?”等展开故事。整个步骤与(一)3的步骤相同。叙说故事时,互为主体,更要戴上“优势”的眼镜,在“失败经历”中认真发现对方的优势,及时记录对方的2-3项优势,记录下你认为他说过的最有力量的语句,把记录下来的东西反馈给对方,在对方认同的情况下,会有新的意义产生并带动未来的行动。
2.有效使用测试报告
在测试报告中也会有“可能的盲点”或“可能的劣势”段落文字,如下文所示,仍然按照(一)2的步骤:在段落中寻找非常适合自己或自己感觉最强烈的句子或词组,用自己最喜欢的彩笔在下面划线,可以有多少划多少,划完以后再次寻找最最适合的三个句子或词组,把这三个句子或词组大声读出来,谈谈读出来的感受,最后选择其中的一个在小组内讨论,为什么选择它,理由是什么,其中有什么故事可以分享。
某同学测试报告中的“可能的盲点”(选择其中的二段):
遇到冲突时,为了保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采取妥协或回避的方式,而不是正面的、积极的处理。过于在意他人的想法和情感,总是给予他人额外的帮助和关心,态度有时会很强硬,容易侵占他人空间,需要考虑自己提供的帮助是不是他人的需要。
做事往往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赞赏和鼓励,害怕被忽视,不愿意接受教育和批评,有时会变得郁闷和沮丧。
正向情绪的提升需要反复的实践练习,这种练习可以是学生自觉行为,也可以是作为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比如“每天记录下自己三件美好的事情”,学生长期经历了“被”记录的痛苦之后,可能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无形中就会产生正向的意义。再比如“写下关于自己的五个优势和五个劣势”,在规定的时间内增加一些优势,减掉一些劣势,再比如“列出用人单位接受或拒绝你的十大理由”,在规定的时间内增加一些接受的理由,减掉一些拒绝理由等等。这种方法的使用会让大学生有认知上的改变,用正向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突显自身的优势亮点,激发自我行动,从而提升就业力。
探索个人优势就是从过去经验和行动中建立自我优势,并思考优势对目前生活的意义和作用。探索个人优势仅仅是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一个步骤和前提。那么,优势中心取向的大学生就业力提升需要哪些具体步骤呢?如何开发大学生想要拥有的优势和发挥自身优势呢?这给后续研究留下了可能和空间。
[1][2]马库斯·白金汉,唐纳德·克利夫顿著.方晓光译.现在,发现你的优势[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