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文建化设视路野径中研的大究学学风*

2014-03-30 09:13戴吉亮杨向荣张殿朋
当代教育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风层面群体

●戴吉亮 杨向荣 张殿朋

组织文建化设视路野径中研的大究学学风
*

●戴吉亮 杨向荣 张殿朋

学风是一所大学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是促进大学自身发展的有力保障。针对学风建设研究中的泛经验化倾向,以及影响学风形成因素的动态多变性,依据组织文化理论,在主观理念层面、客观制度层面、个体心理层面和群体互动层面构建学风建设理论,指导大学学风建设实践。

组织文化;大学学风;建设路径

学风是“高等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努力下,在教与学、治学与管理的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师生心理素质、精神倾向、思维能力、行为风气和独特风格”。[1]学风建设是大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和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促进大学自身发展的有力保障。目前大学学风还比较薄弱,加强学风建设已成为促进大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组织文化及其作用

组织文化是“在一定条件下组织所形成的价值观及以此为核心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和风俗习惯”[2]。组织文化广泛存在于社会各种组织中,对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影响作用。

(一)价值导向作用

组织文化能促进组织成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把自己的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形成推进工作的力量。组织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的实质就是建立组织内部的动力机制,使人们为达成组织目标做出贡献。

(二)约束规范作用

组织文化通过信念形式在组织成员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心里定势,对组织成员产生约束、规范作用。组织文化比制度规范往往会产生更深刻、更持久的约束效果。

(三)凝聚作用

组织文化通过组织成员对文化的认同,将组织成员的理想、期望、要求凝聚起来,形成向心力。通过凝聚作用,组织成员会把个人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与组织同呼吸共命运。

(四)激励作用

组织文化使组织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组织文化建设有利于营造一种竞争向上的工作氛围,帮助组织成员更好地理解工作意义,激发行为动机,增强责任感。

二、组织文化视野中的大学学风理论构建

纵观前人研究,对大学组织文化结构的划分多种多样。有学者认为,“‘学风’就其性质看,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大体由三个层次的要素构成,即价值层、功能层和行为层。”[3]我们认为学风的形成相对于其它而言,它更多地需要大学师生借助对人生价值意义内涵的诠释、理解和践行,而这种诠释、理解和践行又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过程。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影响学风形成的因素是动态多变的,更主要的是在于学风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隐性结构。这种隐性结构对学风发挥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学风的走向。我们可以根据社会理论加以阐释。

“任何社会理论都是建立在‘个体与社会’的假设基础上的,无论是当代欧洲流行的‘行动—结构’分析模式,还是北美流行的‘微观—宏观’的分析模式,归根结底都是建立在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理解之上。”[4]因此,从“个体与社会”这一维度来看,学风应该包含个体到群体再到社会这一层次结构。如果我们从“主观与客观”这一维度来看,学风还应该包括纯主观层面的心理活动、价值观念,同时也应该包含客观层面的影响要素。

因此,如果把学风划分为主观与客观、微观与宏观两个维度,它实际上就构成了一个坐标,而构成这个坐标的四个原点,我们可把它界定为个体、群体、心理和环境四个缺一不可、且不能相互化约的基本要素。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这四个原点相互作用能够产生出群体层次的群体心理、群体环境,个体层次的个人心理、个人环境四个子系统,这四个子系统内诸因素相互作用,又会产生出价值取向力、制度规范力、心理驱动力和情景约束力四种基本力量,并分别对应于学风的主观理念层面、客观制度层面、个体心理层面和群体互动层面。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规范学风,并为学风实践提供原动力和行动方向。

综上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个体、群体、环境、心理是构成完整的学风建设的四个基本要素,其统一基础是教育实践活动。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任何主体的活动都可以在上述“微观—宏观”、“主观—客观”的坐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都由上述不同向度的行为整合而成。大学学风在微观层面上是由具有内在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的个体,运用大学所提供的教学条件,在大学环境中进行的创造、传递和体验学习价值的互动活动。其互动的结果一方面是以其主观效应影响其活动主体的心理,作用于个体,使其心理成为含有个体和群体特征的心理;另一方面又是以其客观效果影响外部环境,作用于大学组织,使环境成为大学组织和个人因素共存的环境。所以,学风不仅仅包括主观理念层面的东西,也还包括客观制度层面的东西。因此,从这个角度理解,学风实质是由上述四种基本力量和四个子系统所构成的动态而多维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三、组织文化视野中的大学学风建设路径

学风的形成过程,首先是习惯,可能是部分学生的习惯,经过群体互动,集体无意识趋向于接受它。因此,习惯刚开始时是个性层面的,合理解释后被大学群体认可以某种形式加以确定就是制度规范层面的;如果倡导这种习惯的人是大学领导,就可以进一步上升为大学理念层面的。当然,高校学风的形成,还与社会文化环境相关。总体而言,优良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大学多方面共同管理的结果。依据上述理论分析,我们可从以下四个层面加强学风建设。

(一)理念层面

理念层面的学风建设反映出大学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它统一和规范着大学师生的思想,引导着大学群体的发展走向,是大学群体形成自身特质的根源。理念层面人格化的代表是大学的高层管理者。从功能上说他们具有阐释大学存在目的的功能,是激励师生严谨治学的动力源泉。

1.构建大学愿景。大学愿景为大学为什么存在提供意义。大学管理者只有为师生员工构建一个美好的共同“愿景”,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正如彼得·圣吉在《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所言:“如果有一项领导理念,几千年来一直能在组织中鼓舞人心,那就是拥有一种能够凝聚、并坚持实现共同的愿景的能力;一个缺少全体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必定难成大器;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大家会努力学习追求卓越。”[5]一所大学办学目标定位准确,可为大学发展提供可操作性参考,也有利于凝心聚力,形成追求卓越的动力机制。

2.凝炼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于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6]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一种力量,一种价值追求基础上形成的积极拼搏奋进的动力,反映了大学的创造力、凝聚力,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健康、向上的大学精神会在大学办学过程中发挥感召力,调整和规范大学行为。因此,大学要结合学校的历史、传统、风格和水平,认真总结、精心培育、精心凝练大学精神,以此来激励师生员工追求真理、干事创业、拼搏进取的活力,从而强有力地推动大学学风建设。

(二)制度层面的建设

制度是大学师生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学风建设需要有好的制度去规范。制度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制度保障,优良学风建设就无从谈起,学风建设必须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来规范学生言行。

1.建立制度规范并加以意义阐释。制度规范具有维系群体、统一认识、引导行为的作用,对师生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加强制度规范建设,主要是建立健全学习规范,明确优良学风的指标体系,完善《教学管理规定》、《学生工作守则》等,使学生清楚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才能顺利而正当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为了让学生接受和遵循,对每个制度规范大学管理者都要进行某种意义的阐释,否则,对制度规范的意义解释的缺乏,要么导致制度规范形同虚设,要么导致制度规范与实际相脱离。因此,在制度层面上进行学风建设,关键是大学中层管理者需要对每一项制度规范进行有说服力的说明解释,以求得到学生认同。

2.建立学风督导机制。“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强制性与自觉性的统一,强制性为自觉性开辟道路,强制的目的是实现自觉。”[7]因此,要真正把制度规范落到实处,学校必须要建立学风督导机制,要时常展开检查、评比、反馈、整改等一系列活动,强化落实。同时,还可充分利用校园网,广告和其他宣传工具和手段来加强高校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教育。

(三)群体互动层面的建设

罗杰·巴克的“生态心理学”认为,环境对激发和形成人们在环境中的行为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风建设。学风建设的重点是解决好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问题,其中关键是学习动机,这是学生形成良好学风的内部动力问题。学习动机说到底是学习者的价值取向问题,是怎样看待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问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风建设所体现的精神取向毫无疑问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中核心部分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风建设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引领学风建设,促进学风建设目标的达成。

2.深化教改,端正教风,推进学风建设。教学改革是推动学风建设的动力。大学要加快课程体系变革,重构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适合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培养模式。要探索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要创新教学制度,实行弹性学制和主副修制,为学生创设灵活的环境与条件,使学生能按“兴趣”择“业”,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为人师表,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以良好的行为风尚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学风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

3.丰富的校园文化,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校园文化活动能为大学生多方面能力素质的锻炼提供广阔舞台,并以其独特的氛围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实现着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塑造。校园文化具有行为规范、性情陶冶、目标导向和激励促进等作用。大学要经常举办科技竞赛、学术报告会,营造一种宽松、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实践证明,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把大学生的兴趣、精力和才智吸引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上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道德品质,这是激发学生动力,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四)个体心理层面的建设

个体心理文化是个体意愿、需求、情绪和动机等日常精神状态与思想风貌组成的文化。它与理念文化相对应,影响群体氛围的凝聚,并与行为文化相互影响。

1.培育人生信仰。“人生信仰是指个体对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生活的前途和命运以及人生的状态和归宿等命题的最高信念及坚持,是价值观在人生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它不仅解决‘人为什么活着’,还要回答‘人应该如何活着’。”[8]信仰作为人特有的精神现象,是教师和学生的最高生活实践指南,尤其是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具有塑造功能,且具有人生导向功能、精神支撑和激励功能。正确的人生信仰,能激发学生的自强乐观、拼搏进取精神,为优良学风的形成提供正能量。大学应适应形势的变化,有效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注重思想形成中的疏导,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引导学生学会用信仰调节、指导学习生活。

2.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展是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更是学风建设的重要方面。影响和制约学生发展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学习动机纯正、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意志坚强,有良好品格是学生从事各种活动的驱动力。“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具有动力、导向、维持和强化等重要作用。”[9]挖掘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做好学风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

[1][3]韩延明.论高校学风建设[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8).

[2]武启云.学校组织文化及其构建[J].教学与管理,2007,(9).

[4]文军.精神生活的理论构成——置于现代性背景下[J].社会观察,2004,(9).

[5]樊耘.论组织文化的结构[J].预测,2003,(3).

[6]韩延明.塑造大学精神与强化做人教育——创建一流大学的题中应有之义[J].求是,2001,(24).

[7]黄金声.大学学风的丰富内涵与学风建设的途径[J].文化学刊,2008,(1).

[8]梅萍.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困惑看信仰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

[9]林珍.重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培养[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6).

(责任编辑:刘丙元)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组织文化视野中的学风理论构建研究”(2008GG02)的研究成果。

戴吉亮/青岛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

杨向荣/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张殿朋/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学风层面群体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心理辅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探讨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地方性本科院校学风问题及其对策
学风建设——高校发展的基石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