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2014-03-30 07:10许兴亮
当代教育科学 2014年16期
关键词:整体化翻转课堂探究

● 许兴亮

新时期,随着慕课的强势登陆和翻转课堂理论的全新建构以及微课程的异军突起,信息网络化背景下新型的教学形态势不可挡地冲击着中国的基础教育,广大中小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慕课和微课程的有效载体,翻转课堂为众多基层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所认同并付诸实践,成为时下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诸多的争论。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信息网络化背景下翻转课堂的内涵及其价值意义,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开展。

何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颠倒的课堂”,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及学情,制作成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外或家庭中进行自学和练习内化,课堂上师生进行交流碰撞的一种教学形态。这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变革的全新教学方式,与传统课堂的根本区别是:传统课堂课内学知识,课外内化训练;而翻转课堂课外学知识,课内交流讨论。翻转课堂最早诞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是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针对学生经常缺课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式。2011年,因其显著的成效在美国学校广为流行,而后逐步推广,成为时下信息网络化背景下影响全球教育的前沿风暴,吸引着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关注并付诸实践。

“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在信息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大数据时代,站在教育综合改革的高度,审视“翻转课堂”的价值意义,笔者认为,以下四点值得重视:

第一,“翻转课堂”注重先学后教,翻转了教学方式,推动了从“教”向“学”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第八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然而,时至今日,“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仍然是课程改革的沉重话题,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仍然是基层学校教学改革的难点。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的基本特点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较好地体现了学习方式变革的时代要求。事实上,课改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些课改典型,如“尝试教学”、“先学后教”等均具有“翻转课堂”的雏形。只不过,翻转课堂以教学视频取代纸质学案,以问题对话与思维碰撞取代机械的“对答案”式教学,更有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深度分析,翻转课堂在转变学习方式方面,有两点优势:一是“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翻转课堂”具有即时学习的特点,这就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时空,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无论教师讲授多么精彩,由于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的差异,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导致了学生学习的分化。翻转课堂以教学视频为载体,采取学生课外即时自学的方式,优秀生能学会的,后进生同样可以学会,从而,有效避免了学生学习的分化。实验证明,80%以上的学生在实验后普遍提高了学习成绩。①二是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翻转课堂的提出和实施,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新平台。无论是课外的自学或者课内的讨论交流,都需要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功能。而这种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既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益;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公民素养。

第二,“翻转课堂”注重以学定教,翻转了教学内容,推动了从知识肢解的“碎片化学习”向问题解决的“整体化学习”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课堂中,教师不是按照学生学习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而是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进行讲授,从先到后,从小到大,由易到难。语文一定要从字、词、句讲起,数学一定要从定理、公式或解题的步骤讲起,科学一定要从概念讲起。这种零敲碎打的碎片化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求结果,不问过程;只讲接受,不求探究,既有悖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要求,导致了学生的厌学和教学的低效。整体化学习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强调学习在感悟学习意义、目标引领和心智元素整体参与下进行,是先见森林,后见树木。正如一棵树的成长,不是先长枝叶,而是从一个完整的整体逐步生长的。整体化学习强调遵循学习的认知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即:发现问题,制定方案,经历解决过程,感受问题解决的成功与喜悦。整体化学习出发点在人,落脚点也在人,是培养独立思维的完整的人。翻转课堂强调以学定教,即: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疑难和问题,回到课堂进行讨论交流和思维碰撞,建构新知。这种以问题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整体化学习的规律,有效避免了碎片化学习零敲碎打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公民素养。前段时间,笔者听了一节小学数学翻转课堂,课题是《分数与除法》。这节课,教师先组织学生课前看微视频,掌握分数和除法的表现方式,并记录梳理了学生学习中的疑难:(1)分数与除法的区别;(2)分数在生活中如何应用。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先在小组内组织讨论,然后在班内进行展示和辩论。最后,进行了实例训练。历经激烈的展示辩论和有趣的实例训练,学生既理解了分数与除法的区别,掌握了分数的生活应用,更培养了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课堂上,师生互动,兴趣盎然,气氛极为活跃。课堂虽然没有当堂达标,但学生个个展现出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课堂,还会低效吗?由此可见,作为整体化学习的一种方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益是不容质疑的。

第三,“翻转课堂”注重课程创生,翻转了教师角色,推动了教师从“教学工作者”向“课程工作者”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课堂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指导者、组织者;二是由教学者转变为有课程智慧的教师,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优秀的教师总是通过增、删、减、整、换等方式的课程创生来提高教学的适应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益的。翻转课堂倡导以学定教,不是对国家课程的照本宣科,而是根据学情重建课程,确定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内容。无论是教学视频的制作,还是问题讨论的引导以及教学评价的跟进,对教师专业化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有利于促进教师从“教学工作者”向“课程工作者”的转变。诚如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所说:“在当今这个时代,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学生可以从电视、网络及各种媒体上获取知识。教师的作用由过去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指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上述案例中,教师无论是设计微视频还是梳理共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如:适时点拔、指导,让学生在发现、讨论、申辩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充分体现了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课程智慧。“翻转课堂”有效摒弃了传统课堂以本为本的弊端,推进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建设,保证了教学的适切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四,“翻转课堂”注重自主管理,翻转了教学管理,推动了从“学校管理”向“家校共育”、从“教的管理”向“学的管理”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

即时、开放、自主、生成的学习特点决定了“翻转课堂”必须以学生的自主管理为保障。这种自主管理不仅涉及到知识学习,还涉及到习惯养成、思维创新、合作交流等方面,是“知、行、意、情”的高度融合。无论是在家看教学视频,还是课堂上的探究、质疑、辩论、展示、互动,都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管理能力。因此,要保证“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两种自主化管理机制:一是个人自我管理机制。引导学生自我定向、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并依据反馈评价情况,制定学生的发展目标和学习计划;二是小组合作管理机制。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6人为宜,加强小组管理。小组之间展开竞赛,实行捆绑评价,优秀小组奖励积分,后进小组根据存在问题,制定改进目标。同时,将家长及社会有志之士引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管理中,实行全员育人,形成育人合力。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又推进了家校共育建设,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公民素养。

注释:

①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初一·五班数学老师提供数据。

猜你喜欢
整体化翻转课堂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表演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整体化教学理念探索——以台词课为例
整体化护理配合在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中的临床研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数学学习的碎片化与整体化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