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专业”的难度
——大学语文教学漫论

2014-03-30 00:12郑国友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专业化语文课程

郑国友

“非专业”的难度
——大学语文教学漫论

郑国友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中文系,湖南长沙 410205)

从“非专业”的角度对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和审视,认为成功的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是避其“非专业”所短,扬其“非专业”之长,加强课程的“专业”建设,在“专业”和“非专业”的平衡和互进中,探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新机制,促使大学语文教学更加高效。

大学语文;非专业特征;人文精神;思想启迪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必修课,承担了夯实大学生母语运用能力、提高其人文素质、陶冶其思想情操、培养其健全人格等多重任务。然而,多年来,大学语文课程在承受人们高期望值的同时,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大学语文课程在当下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其教学效果收效甚微值得我们反思。造成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堪忧的原因当然很多,但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非专业”特点,应作为我们反思和审视大学语文教学状况的一个重要视角。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非专业”现象

一门课程的开设总是牵涉到这样几个基本问题,即教什么?谁来教?教谁?一般来说,这三个问题都指向了课程的“专业性”,即由学有专长的老师来将具有专业性的知识对一定专业方向的学生来进行传授。但是,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其专业地位却相当的脆弱,更多地呈现出“非专业”的特点。这可以从以下方面观察到。

一是教师队伍“非专业”化。高校中长期坚持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和研究的老师是相当缺乏的,也就是说大学语文的教师队伍极不稳定,许多老师都是从中文系临时抽调的,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有古代文学的,有现当代文学的,有文艺学的,也有语言学的,其专业背景相当复杂,形成了一支临时组合的杂牌军。有些高校即使专门成立了大学语文教研室,但由于大学语文并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因此不少人还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成了由一批临时组合的老师在自己的专业之外进行的“非专业”教学,他们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各自的专业方向上,而把大学语文教学仅仅当作了一份临时的教学任务,更何谈对大学语文进行教学研究。而这些年来,把大学语文教学当作自己的研究方向的高校老师更是凤毛麟角。正如有论者指出的,“教师承担大学语文教学,犹如接受临时性任务,那就很少顾及教学改革和研究等深层次问题了”。[1]从此可以看出,缺乏研究支撑的大学语文课程,难以在更深层次、更大规模上推进也就不难理解。

二是学生将之视为“非专业”课程。近些年,大学教育的功利化趋向越演越烈,这一现象受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批评。大学语文本身具有浓重的人文性因素,这一课程更多地担负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而人文素养的提升需要长期的熏陶和积累,它不可能是短期的,甚至也是不可见的,因此,这一课程也就遭到了许多学生的漠视。一些学生甚至质疑:读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认为自己将来又不想当作家,没必要将时间花在大学语文上。这就造成了大学语文远远没有大学英语重要。专业化和功利性的学习使大学语文边缘化成为明摆的事实。

三是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呈现出“大杂烩”的特征。与许多专业课程不同的是,大学语文在“教什么”上便一直是个问题。有人认为大学语文是“高四”语文,应该继续强调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有人认为应该将大学语文上成人文素质课,在课堂中应强化文化传承、审美教育和情感陶冶;有人认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强调“现代性”,培养合格公民,培养“思想者”。这样的观点,不一而足,我们甚至无法判断哪些观点是对,哪些观点是错,他们似乎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正是这种模棱两可的立场,直接导致了我们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泛化”选择。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关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的“大学语文”教材多达1402种[1],各个学校几乎都在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随机和任意的编排。一些学校甚至在利益的驱动下,对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任意拼凑,使大学语文教材知识体系和框架显得破碎和散乱。

其实,也许大学语文课程的“非专业”特征在某个意义上正是这门课程的魅力所在。正是由于其“非专业”的优势,我们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排除专业学习的局限和束缚,使这门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非专业”的特征还使大学语文课堂具备了知识视野开阔、思想交流自由、授课形式多样等其它课程难以获取的教学便利,这为大学语文教学逼近大学教育核心价值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有必要正视大学语文课程的“非专业”特点,努力寻求“非专业”和专业的平衡,构建适合新时代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新格局,开创大学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二、大学语文课程“专业化”路径

教育部高教司明确规定:“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是提供给不同专业学生的公共课程,由于其“非专业”的弊端,致使大学语文教学面临许多困境。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专业化”。

一是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编写更具针对性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课开设对象专业覆盖面广,因此,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接受需求和专业特点应进行区分性的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建立针对不同专业甚至个性的学生适当的教学模块。由于大学语文是一门有着广泛受众面的课程,而且知识体系庞大,有条件的高校甚至可以尝试以数据库的框架和理论,在数据库的关联结构模型中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整体化整理和构建,以契合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接受需求和专业特点进行区分性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在数据库的关联结构模型中建立针对不同专业甚至个性的学生适当的教学模块,从而真正实施因材施教。尝试以数据库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历史文化名人、文学家创作的典籍进行筛选、整理,建立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数据库。之后,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接受需求和专业特点进行区分性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在数据库的关联结构模型中建立针对不同专业甚至个性的学生适当的教学模块,以此来推动这门课程向学生的“专业”靠拢。

二是建立“专业”的教师队伍。各个高校应充分重视对担任大学语文教学任务的教师的选任,建立激励教师长期乐于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长效激励机制。特别是要重视把大学语文教学上升到研究的层面,使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教学更加科学、有效。有论者认为国家教育部应批准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大学语文的硕士、博士点,以培养大学语文教学急需的专业人才。在研究的层面推动大学语文教学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应该是突破的关键。

三、大学语文“专业化”基础上的“非专业化”

如前文所述,大学语文“非专业”是大学语文一个突出的特征,这种特征给大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利弊同在的后果。目前,大学语文“非专业化”的负面因素在教学中得以放大、突出,我们要努力克服其不利的一面,强力推进和放大其有利的一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倡导建立一种开放包容,同时和谐互补,“专业化”和“非专业化”平衡互进的大学语文教学新机制,即通过“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和教学内容的“打造”,实现教学的“非专业化”新发展。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向度是大学语文实现教学新机制新发展需要落实的。

一是要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情感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功能。许多课程都是基于一种知识谱系的传授,大学语文当然要进行知识的传授,工具性和人文性仍是大学语文教学功能的两翼。但大学语文由于是“大学生”的和“大学”的语文,人文性的强化是大学语文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大学语文教学由于其课程的特点,赋予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文熏陶的便利。正如有论者指出的:“大学语文课程就是通过对这些作家、作品的解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培育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2]大学语文课程有必要而且完全可以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功能,充分发挥课程的优势,以文本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丰富的情感渗透、正面的情感引导及健康的情感培育。笔者曾充分利用教材的选编篇目,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全面、整体、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成效显著。

二是要在教学中撞出思想火花,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启迪。大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群体,我们要在大学语文课堂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大学生思想活跃、思考力旺盛这一突出特征,将大学语文课堂打造成思想火花闪耀、思想交流活跃、触及思想前沿的阵地。以笔者讲授《诗经·伯兮》为例,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诗经是从数量巨大的诗歌中淘洗出来的,留下的305首只是其中相当小的一部分,为什么有人偏偏相中了这一首?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学生们纷纷发言,经启发和讨论,我们最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有这样一条:这首诗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意识掌控。有学生说:“古时战争频繁,以女人的口吻来表达对战士的思念,能稳定军心,使战士勇于‘为王前驱',从而营造了一个为国杀敌、保家卫国的爱国氛围。”这个学生的回答获得了同学们一片赞赏的掌声。

三是要在文本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生命觉悟境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古今中外优秀、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经由某种框架汇编而成的。文学是人学,那些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表达了作者在那个时代独特的人生思索和生命感悟。正如论者所指出的,大学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珍贵,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使其成为文化延续和文化创造的使者,成为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高尚的精神追求且具有鲜明个性的新人”[3]。

笔者担任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多年,特别注重从某个现象切入,使学生在文本中能深切地体验生命的过程和状态。比如在教学了一段时间后,笔者会适时和学生谈到这样的问题:文学是什么?在讨论中学生当然能涉及到诸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具有娱乐、休闲、审美、教育的功能”等等。但笔者的问题在于启发学生进行生命思考,要让学生在大学语文课堂中认识到:“文学是对生命过程的展示,文学是给人们提供对付困境的努力”。于是,在前期的学习基础上,笔者要让学生逐步明白:文学都是表达了作者彼时彼地的思考和体验,但经典文学仍然能对我们此时此地产生力量。我们之所以需要文学,是文学能提供我们深处困境时以精神依据。于是,我们看到司马迁为“发愤著书”而“隐忍苟活”的无畏,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忧思,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的愤激,李白“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的悲慨,杜甫“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的沉郁,王维“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的放达,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轻今古同”的怅惘,李商隐“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的穷困,以至在佛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的“悟空”,等等。让学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真切地聆听到古今中外的生命呼告和自己灵魂的召唤,从而培养健全美好的人情人性人格,懂得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四、结语

有论者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应成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4]。大学语文教学应承担起这个使命,在改革中不断加强这门课程的教学。总之,成功的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是扬其“非专业”之长,加强课程的“专业”建设,在“专业”和“非专业”的平衡和互进中,促使大学语文教学更加高效。

[1] 莫恒全.“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全面反思[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5):102-105.

[2] 王伟.“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性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4):81-84.

[3] 李小红.略论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教育[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5(1):87-89.

[4] 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16-18.

The Difficulty of Non-Profession: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Theory

ZHENG Guo-you
(Chinese Department,Hunan First Normal College,Changsha 410205,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n-profession,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and holds that successful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not only avoid the shortcomings of“non-profession”,but also develop its advantages so as to promote its efficiency b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and by exploring the new mechanism of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in optimizing the balance of“profession”and“non-profession”.

college Chinese;non-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humanities spirit;thought enlightenment

G642.3

A

1009-0312(2014)06-0089-04

2014-05-29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2013年度科研项目“基于数据库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体系研究”(XYS13J12)阶段性研究成果。

郑国友(1974—),男,湖南浏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专业化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