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霞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训练部教育技术中心,河北 廊坊 065000)
大学生公民教育探析
权霞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训练部教育技术中心,河北 廊坊 065000)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影响社会健康发展的负面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急需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合格公民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转型的目标,公民教育也成为中国教育转型的大趋势。大学肩负引领社会文明的重任,应该加强大学生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公民技能、公民行为等方面的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合格公民。
大学生;公民教育;公民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影响社会健康发展的负面问题,如理想信念动摇、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文化低俗、价值观模糊、贪污腐败、铺张浪费、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急需公民社会的发展,大学公民教育已经成为引领中国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关键所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是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公民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社会成员的素质、提升意识,使其成为合格社会人的过程。广义的公民教育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开展的所有培养人成长的教育活动。狭义的公民教育专指学校的公民教育,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社会合格成员的目的,有计划地开设系列课程、组织教学实践、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教育内容。大学公民教育属于狭义公民教育范畴。
最早的公民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城邦生活,是一个由享受政治权利,同时能影响政府,在政府工作中起作用的属于城邦的人组成的团体,这些人来自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由此看出,公民概念从诞生起就兼顾地理性和政治性。
旧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产生了草民、子民、黎民、臣民,没有公民;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公民成长打下了基础;新中国1954年的第一部宪法,正式确立了公民真实的法律地位、民主权利。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人民生活贫困,加上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把人划分为人民、敌人两个互相对立的阵营。直到改革开放带来物质极大丰富,市场繁荣,经济搞活,使平等交换、理性竞争成为规则,改变了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产生了公民的成长空间,才逐渐促使了公民社会的发展。
(一)大学生权利意识缺失。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培养了国人的奴性性格,导致一些地方人治泛滥,官本位横行。大学生生长的环境中,法律在人情和权利面前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少数人习惯于服从,主体性意识缺失,没有公民的权利意识,不知道自己在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的权力,很少有机会对公共决策产生影响。任何权力如果没有了广大群众的监督,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任意横行,一些官员以权谋私、假公济私、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一系列权力滥用导致的不良后果,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干扰了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形成,破坏了社会文明健康发展,阻止了公民社会的成长。
(二)大学生公民道德滑坡。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物资短缺,实行计划经济,以政治为中心,政府控制了几乎所有资源。人们的个人欲望被长期压抑,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加上接二连三的运动,反左反右、文化大革命、大跃进、阶级斗争等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争斗,摧毁了中国人的道德底线。虽然改革开放促使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但是仍然存在有些地方民主法治不健全,人治代替了法治,权比法大;人民精神生活单调、刻板,自由、民主、平等、公民权利等意识发展的空间被压抑;官场腐败、权钱交易、人心冷漠、环境污染等现象不断发生。这些问题蔓延到大学,出现了个别大学校长、大学教授论文造假、学术腐败等现象,毁坏了大学的尊严,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导致个别大学生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人生观模糊,出现了大学生自杀、伤害他人生命等丑闻。
(三)大学公民教育与实践脱节。
目前,中国有些大学的公民教育,是用政治思想品德、法律等课程代替,内容“泛政治化”,以灌输政治意识形态为中心,无法培养出合格的政治主体。政治思想品德课、法律课片面强调或灌输的理论和说教,并未得到实践的检验和完善的机会。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要求学生履行义务,强调个人对国家、政府和社会的服从;学校的教育只希望学生做道德模范,没有讲明每个公民的权利、如何行使这些权利;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如何,大学生如何参与社会政治、监督行政等方面的知识。提出单方面的义务要求和公民权利的缺失,使得大学公民教育没有公民社会实践的推进,只是纸上谈兵;道德理想化、内容抽象化的传统理论,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一致,无法在大学生心中形成道德信念和行为,让大学公民教育流于形式。加上应试教育、社会民主法治环境不健全、评估系统缺失,有些大学的公民教育只限于教师讲课本,学生背课本,期末考课本。出题单一,答案确定,发挥空间少,让学生陷入迷茫之中。
公民教育是人类生命文明的新模式,是公民自我赋权的行动,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当今社会全球化加剧,大学公民教育应该具有多重身份,不仅需要了解个体,还必须了解社会、国家和世界,做到多元文化和谐发展。许多学者对公民教育进行了大量研究,大学公民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公民知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技能教育、公民行为教育等四个方面。其中,公民知识是基础,公民技能是保证,公民意识是核心,公民行为是关键。
(一)大学公民知识教育。
教育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优势,博览群书,同时要培养敢于挑战权威、探求真理的积极进取态度。
1.生命知识。让大学生知晓人类的产生、发展、个人身体的结构、生老病死过程,学会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培养健康的身心,杜绝自杀和伤害他人生命。反面教材如2004年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2011年西安音乐学院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人后又连刺数刀致对方死亡案等。
2.国家知识。了解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消费理念等,知道我们国家的国旗、国徽的意义,国家领导人、国家的地理边界、文化传统,国家的象征物等。比如,中国龙意味着吉祥如意、欢乐喜庆、积极进取、雄心勃勃、开拓创新等。
3.社会知识。知晓市民社会的组织名称,这些组织所涉领域、组织成立的目的、组织所属的性质、参加组织的人员、组织的活动方式、组织的机构设置、组织的地理分布及其公共生活状况等。
4.世界知识。了解《世界人权宣言》的内容、简单掌握国际法律、国际组织、各国的政治、地理概况、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相关国际方面的知识。
5.权利和义务知识。教育大学生应知晓公民个体在生活、社会、国家及世界范围内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鼓励大学生自爱、自尊、自强、自立,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人。
(二)公民意识教育。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公民意识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自由平等独立意识。必须有自由、平等、独立等意识,尊重所有的生命。不论国家大小、发达与否,民族人数多少、是否强弱,都应该享有同样的人格尊严,保证人人平等、民族团结、世界和谐。
2.权利意识。这是中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明白什么是公民权利、自己作为公民有什么权利、为什么赋予公民这些权利、怎样行使和维护自己或者他人的公民权利。意识到当个人、国家的合法权利受到威胁和侵害时,应该采取社么措施、找那些组织、怎样讨回公道。
3.义务意识。知道什么是公民的义务、公民为什么有这些义务、这些义务对国家发展、人类进步、社会文明有什么意义,自己该怎样承担公民的义务。要在维护个人正当合法权利的同时,认真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4.认同意识。认同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核心价值观,熟悉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让自己融入主流社会。
5.民主法制意识。积极参与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依法参与国家政治和国际政治,勇于担负公共责任,积极维护社会民主法治制度的健康发展。
6.多元文化认同意识。要尊重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形式的文化,求同存异、和谐共生,互相认同、有包容心和博爱精神等。爱护世界和平、爱护各种不同环境,维护可持续发展。
7.志愿者意识。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有人道主义精神。要有公德心、公共精神,与志愿者之间互相信赖、团结友爱,有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公民技能教育。
技能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有了扎实的公民知识和自觉的公民意识,还应该掌握娴熟的公民技能。公民技能的水平影响着公民参与社会民主政治的效果,是衡量公民能力高低的核心指标。一个合格的公民主要应掌握以下技能:
1.表达阐述技能。大学经常组织的大学生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表达阐述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能面对大众侃侃而谈。任何时候都能非常流畅、准确、清晰地讲述和写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对有关的人和事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2.信息处理技能。大学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讲解媒介传播的制作过程、技巧和网络传播基本原理。教会学生网络搜集信息、创造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能准确地利用互联网表达自己的思想。对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都能仔细辨别、认真分析、综合运用、详细解释、正确评价、准确判断。能透过网络信息看到传播者的真实目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证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中不迷失自我,并能在利用媒介发展自我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社会。
3.沟通技能。大学生遇事应能与上下级、其他社会成员、团体、决策组织部门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具有通过谈判、协商、劝说、必要的妥协等化解矛盾和冲突的技能。比如大学社团的外联部,在组织活动前能到相关单位搞宣传、拉赞助;在帮助厂家推销产品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实现双赢。
4.合作技能。为了达成一个共同的目的,与不同的个人或者群体友好协作。在没有原则性冲突的情况下,互相帮助、扬长避短,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求同存异,积极协助,在努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的过程中,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5.批判性思维技能。在面对任何决策或者关键的时刻,都能理性对待、冷静思考,仔细判断,认真分析,全面调查研究。不感情用事、不盲从、不轻率,高效率地参与公共事务,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四)公民行为教育。
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公民行为是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和公民技能的综合体现。目前大学出现的自杀和伤害他人及动物事件、论文造假、考试作弊、买卖文凭等丑闻,让大学殿堂失去了应有的尊严,使社会对一些大学生的行为产生了质疑,令大学蒙羞。
1.必须教育大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有仁爱之心,爱护自己的生命,爱护他人的生命,保护一切生命体,勇敢地制止危害生命安全的事件发生。
2.要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宪法。遇到自己或者周围人合法利益受到侵犯,要积极拿起法律武器讨回公道,维护国家民主法治建设。学校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所在社区的政治文明建设,倡导大学生为建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会尽心尽力。
3.积极参加各种社团组织。学会在组织中自律、自助、自救、自治,在组织活动中发现问题,学会合作、学会顾全大局,学会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公民行为素质。
4.要维护国家尊严、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刻,要勇敢地捍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敢于打败一切入侵之敌。时刻准备与有损于国家利益的行为做坚决斗争,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贡献大学生应有的力量。
5.要爱护公共空间的文明。公共场合要举止文雅,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乱吐口香糖粘物、乱扔果皮纸屑,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吃饭不剩饭,不浪费食物,饭后收拾好自己用过的餐饮物品;爱护大学和公共场合的公物,制止损坏公物的不文明行为发生。
6.要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加志愿者和义工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力帮助弱势群体,给他们温暖和鼓励,助人为乐。
7.在多元文化的交往中要认真学习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精华,学贯中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自觉创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维护和平稳定的大好国际形势,与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和谐共生。
大学校长和管理人员,要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和全体大学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竭尽所能,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大学生公民人在哪里,哪里就有干净、整洁、文明、高雅的环境,有宽容、民主、平等、博爱、和谐美好的氛围,把每个大学生公民都培养成为语言文明、行为高雅,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人,不断地增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由人到公民的转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飞跃,是一项复杂、长期、艰巨、宏伟的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是大学教育能够独立完成的。
(一)家庭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长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任和时间最长的老师。家长的言谈举止、文明行为修养、公民知识水平、公民意识的强弱、公民技能高低、公民行为示范等,对后代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家庭比较民主,大学生从幼小时候在家里得到家长和所有家人的平等对待,感受到尊重、自由、民主、和谐的亲情关系,长大后就会自信,能够平等地对待同学、同事、邻居和周围所有的人。相反,如果家长比较专制,压制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员的不同意见,家庭氛围不够民主,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可能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听不进他人的不同意见,做事比较容易走极端,或惟命是从或者是刚愎自用,难以维护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
(二)社会民主制度建立的影响。
社会民主制度的建立会激发公民社会的成长壮大。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对权力的有力监控,是遏制专制和腐败的有力武器,是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长治之策。民主生活经历是大学生社会民主意识培养和成熟的必要前提。一个地区民主风气浓厚,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强,大学生本身也会乐于融入其中,积极表现;否则,人们对公共事务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也会打击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公民组织活动。
经常性的社会公民组织活动,如三下乡、到孤儿院、敬老院做义工,扶贫、送温暖等志愿者活动,把爱好、兴趣相同的爱心人士集中起来,共同为社会文明进步效力,是培养大学生公民素质的最好途径。
(四)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决定了公民素质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已经提出公民意识教育,十八大也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建设目标,要在加强社会民主和法治建设等政治文明上进行改革。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能有效地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激励民主社会成长,自觉产生抵御腐朽现象、抑制社会衰败的力量,促进社会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为大学的公民教育保驾护航。
公民社会的兴旺、发达、健康发展,是国家和社会民主化的前提,是一个国家民主制度正常运作的决定因素。经济全球化促使人类发生第二次飞跃——公民社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顺应国际形势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公民素质代表了国家现代化的程度,大学应该抓住时机,大力开展公民教育,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引领社会潮流,促进我国社会文明进程健康发展,为确保2020年我国小康社会的建成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郑百灵
D64
A
1008-6463(2014)01-0078-03
2013-11-10
权霞,女,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训练部教育技术中心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