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生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现代科技教研部,江西 南昌 330003)
毛泽东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意蕴
胡长生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现代科技教研部,江西 南昌 330003)
毛泽东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特点主要表现为,理论前提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毛泽东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前提;事实根据性:应用中国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演绎中国情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反思批判性:大胆的反思批判精神使毛泽东从不迷信僵化的教条和不切实际的“经典”,反思经典、批判教条、发展理论。其方法论启示表现为,坚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理论和坚持群众路线,依靠集体智慧,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根本原则、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定。
毛泽东;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特点;方法论启示
毛泽东的一生彰显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气,充溢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霸气,张扬了“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胆气,尽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磅礴大气。毛泽东的豪气、霸气、胆气,集中体现在他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与时代特征,不断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为当代中国的全面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保障、制度条件、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也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方法论启示。
毛泽东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特点主要表现为,理论前提性、事实根据性和反思批判性。
首先,理论前提性。要超越前人必须首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唯物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毛泽东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前提。老祖宗不能丢,毛泽东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 ……。”[1](P109)为此,毛泽东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这些经典原著使毛泽东一方面积淀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另一方面,汲取其中的辩证思维要素,形成了求新、求异、求变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他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把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以及社会主义革命论的基本原理,通过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源于唯物辩证法的学习与研究,他对中国社会的现象与本质这对范畴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与把握。他说,“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2](P99)毛泽东正是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等经典原著,吸取其中思想,在实践中把它与武装斗争结合起来,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凭藉这些思想和理论上的支撑,毛泽东毅然放弃了“书斋哲学”,走上了一条以现实物质手段去改天换地的理论创新之路。
其次,事实根据性。应用中国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演绎中国情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毛泽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毛泽东看来,没有抽象的、僵化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是根源于客观现实的理论。因此,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要使之在其每一环节都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按照中国的事实根据来应用它。换言之,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了解与接触实际,而了解接触实际的最佳途径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环节。毛泽东从青年时期开始就关注社会现实,注重调查研究的作风伴随着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一切从实际出发,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中,毛泽东从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的高度第一次深刻地阐发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3](P109)、“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3](P115)等著名论断。还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文章中系统论述了调查研究的意义、目的、方法,以及不重视调查研究的危害性。1938年l0月,毛泽东在为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基于建党17年以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他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并强调这是“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3](P534)。同时强调:“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3](P707)
最后,反思批判性。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4](P145)一言以蔽之,超越马克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究其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其生命力恰恰在于应时而变、适时而动、与时俱进。恩格斯认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5](P284)并进一步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5](p693)列宁也曾强调,“我们决不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6](P274)反思批判是理论创新的前提,毛泽东从青少年时期起就具有怀疑与批判的精神与品格。大胆的反思批判精神使毛泽东从不迷信僵化的教条和不切实际的“经典”,能够独辟蹊径,发现一般人难以发现的问题,反思经典、批判教条、发展理论。教条主义的本质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其结果必然造成思想上的束缚、理论上的僵化和行动上的羁绊,其负面影响之深之广,在我党的思想理论发展史上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毛泽东在每一个领域作出的理论创新,几乎都与反对教条主义紧密相关。《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勇于理论创新,敢于反对教条主义的最早公诸于世的檄文。他认为,对于经典著作要尊重,但不能迷信。他常引用孟子的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来表明自己的心迹。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的反思与批判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的。这都要求我们对一切既有理论不随波逐流与人云亦云,始终秉持独立思考和怀疑批判的理论品质与创新精神。
三个特点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理论前提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事实根据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依据,而反思批判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理论到实践、由实践到理论的理性力量与思维张力。
毛泽东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给予我们诸多启示,主要包括,坚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和坚持群众路线依靠集体智慧。首先,坚持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所谓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针对19世纪法国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宣传以至于不能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曾对他的女婿、法国社会工人党领导人拉法格说,“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5](P695),批判同时代的法国社会工人党的“假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面对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正确地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对于夺取全国政权的方式、党和军队的关系、社会发展道路等作出了科学的选择。毛泽东曾在党的七大上的口头政治报告中就此发表了十分精彩的论述:“现在情况变了,我们的方针也要变,要来一个完全彻底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7](P331-332)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有理论,在继承中有发展,始终在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es sent ial tens ion)”。
其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项根本原则。一方面,实践必须接受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才可能成为科学的实践;另一方面,理论也只有回到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理论才可能成为科学的理论。实践的本质特性决定了人的实践活动不能离开理论的指导,合规律的理论相对于实践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一经形成便反作用于实践:预测规划未来、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指导实践达到预期效果并推进实践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要求和内在动因。坚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世情、国情和党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建构理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才能真正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诚如毛泽东所言,“所谓认识客观真理,即是人在实践中,反映客观外界的现象和本质,经过渐变和突变,成为尚未经过考验的主观真理。要认识这一过程中所得到的主观真理是不是真正反映了客观真理(即规律性),还得回到实践中去,看是不是行得通。”[1[(P391)在邓小平看来,毛泽东的这种革命经验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极有启示性,他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8](P163)中国革命的许多成功经验在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当得以弘扬和光大。再次,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之源,就其内涵而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总会囿于自身生理智力条件和事物规律显现程度的局限,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辩证统一;任何认识都生成于历史而又演进于历史,是历史的、具体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和人民的实践是不断前进的,指导这种实践的理论也要不断前进。”[9]我们党一个独特的政治优势,就是善于与时俱进,勇于开拓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适时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在谈到“关于人的认识问题”时说道,“我们说人类灭亡、地球灭亡,是说有比人类更进步的东西来代替人类,是事物发展到更高阶段。我说马克思主义也有它的发生、发展与灭亡。这好像是怪话。但既然马克思主义说一切发生的东西都有它的灭亡,难道这话对马克思主义本身就不灵吗?说它不会灭亡是形而上学。当然马克思主义的灭亡是有比马克思主义更高的东西来代替它。”[1](P391)究其缘由在于,“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的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加以解决。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1](P3)。诚如马克思所言,“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10](P43)进而指出,“我们今天不断根据时代和条件的变化进行理论上的完善和发展,将来我们的后人也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我们的理论。”[11](P91)因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坦陈: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是不断适应历史条件变化的理论,应当用不断变化的理论指导丰富发展的实践。令人记忆犹新的是,1989年5月,85岁的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来访的58岁的戈尔巴乔夫,针对当时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的挫折,邓小平鲜明地指出:“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12](P291)同时强调,“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12](P292)邓小平的话意味深长,至今令人警醒。
最后,坚持群众路线依靠集体智慧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规定。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甄别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恩格斯指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5](P248)毛泽东进而强调,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英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去”[13](P899)。历史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物质力量,其中也蕴藏着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思想源泉。毋庸置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13](P1096)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特别善于和勇于把人民创造的经验加以概括,上升为理论转化为党的政策,继而成为人民群众自觉实践的行动指南。他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14](P21)其实,“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12](P382)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决策时始终将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结合起来,把群众的实践经验条理化、系统化,上升为理论和政策,集群众的智慧为决策所用;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起点与归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实现发展目的与发展途径的根本统一。
毛泽东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所给予的方法论意蕴是深远而弥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科学地看待马克思主义,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全面促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1]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毛泽东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胡锦涛.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邓小平文选专题摘录[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王家芬
A8
A
1008-6463(2014)01-0067-03
2013-11-10
胡长生,男,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部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