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玉
(江苏师范大学 连云港校区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幸福教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自觉与生活建构
张方玉
(江苏师范大学 连云港校区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6)
幸福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关键词,也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与“培育幸福公民”紧密连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而以人为本的幸福观则全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践指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在意蕴,现实地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活指向。幸福教育应当着力于引导健康向上的校园生活、理性尊严的公民生活、创新进取的职业生活、美满和谐的家庭生活,从而构建与倡导一种富有时代意义的幸福观。
幸福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生活指向
幸福是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永恒主题,这已经足以使幸福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追寻着各自的幸福,让人感到困惑的是“幸福是什么”常常需要反思和追问,因此,幸福的主题在伦理学中历久弥新,这也使得幸福观的话题总是如此紧密地贴近生活且备受关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思考的是:在幸福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词、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之时,幸福教育何以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深刻作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幸福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而这些问题的归宿便是幸福教育如何理性地引导建构现代社会的幸福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特定的哲学观念、价值目标、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内容有计划地作用于全体社会成员,进而塑造和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符合人类自身发展要求的社会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下位概念,其内在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不言而喻。因此,当幸福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时,幸福教育无疑也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和幸福教育的最终理想,都是为了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使个体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塑造个体的精神人格,构建人的精神支柱,使个体的思想行为更加符合社会的期待,也使个体对善的追求成为内在的品质和信念,这既是幸福教育的深刻内涵,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之义,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在意蕴。
1.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课题。
思想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古老的历史,可以说,它是与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相伴随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而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养料,而且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不断发生着新的变化。在改革开放的中华大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思想理论的创新引领着诸多方面的创新与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正越来越清晰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呈现,这就是带领着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道路不仅是民族复兴之路和国家富强之路,更是人民幸福之路。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四个更加”不仅写入了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更是进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幸福”成为现代中国社会经久不衰的流行语,各种媒体上的“幸福”字眼不断涌现出来。2012年央视在国庆期间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主题就是“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2011年央视的“开学第一课”也是以“幸福”为主题,讨论“如何让中国孩子拥有幸福”;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幸福来敲门》、《幸福一定强》、《老马家的幸福往事》,一度引起收视热潮;央视综艺频道的《向幸福出发》用歌声来表达人们心中的质朴情感和美好祝愿,纪录片《幸福在2010》用真实的剧情晒幸福,江苏卫视推出的《幸福晚点名》、东方卫视打造的《幸福魔方》都以“幸福”冠名;此外,还有白岩松的著作《幸福了吗》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幸福正在上升为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中国的社会主义搞了六十余年,但很长时间里我们似乎没有真正明白,更没有大胆说出来: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人民的幸福。”[1]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数革命先辈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正是为了祖国的下一代摆脱苦难、获得幸福。幸福,既有历史的厚度,也充满着当代中国的温度,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责任引导人们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培养青少年感知幸福、创造幸福、享有幸福的能力。
2.人本化德育的重要使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等多门课程共同构成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序列。思想政治理论课当然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和理论教育,但是课程的目标并非只是完成理论的说教,而是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构建起健康、高尚、美好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建构一种真、善、美相统一的幸福生活。这种“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也正是伦理学、道德哲学所关注的核心原则。“幸福公理是伦理学的第一原则”,“如果没有幸福,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将失去最终的价值根据,我们将不知道一切事情为了什么。如果没有幸福,那么有没有社会公正、自由、规范就都变成无所谓的了,因为反正生活是没有意义的”[2](P160)。因此,赵汀阳先生明确地把幸福问题作为全部伦理学问题的开端。“道德上的善或者完美,总是以存在本身的完善为题中之义,后者同时又构成了幸福的内容;从而,道德的完美,亦相应地包含着幸福。如前所述,作为价值形态与价值创造的统一,幸福不仅仅意味着感性需要或理性需要的满足,而且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形式;另一方面,道德亦涉及人的整个存在,而并非仅仅是抽象的精神层面的受用,在上述意义上,道德与幸福无疑有一致之处。”[3](P273)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道德教育理念改革的一个主要命题就是“以人为本”,真正倡导一种生命化、人本化的道德教育。人本化的道德教育不仅重视培养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强调培养身心健康、和谐幸福的人。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成熟健全的现代人格,引导大学生在身心和谐中追求幸福、实现幸福和享有幸福,这应当成为人本化德育的重要课题与重要使命。
引导大学生认真领会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部过程。当代大学生只有通过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精神,并在现实生活中付诸主观努力和亲身实践,才能够真正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幸福观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规定了社会主义幸福观的性质和内容。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内在蕴含着社会成员对于幸福的向往与追求,否则,所谓的“价值”便会呈现出“空中楼阁”般的虚幻性。“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到更加具体的现实层面。
1.马克思主义的自觉追求:人的发展与幸福。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强大思想武器。但是,由于一段时期里对于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式的解读,浮现在许多人脑海中的常常就只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庞杂体系,或者就是常识化的唯物主义、群众史观、辩证法、剩余价值、共产主义等相关内容。这种教科书式的理论呈现固然是正确的,但是却常常忽略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与价值旨归。就本体论而言,世界的物质性通常是马克思主义教科书的开篇之论,但实际上物质统一性并非马克思整个哲学的核心所在,因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观点才真正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和基本观点,这种实践的哲学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首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所以唯物史观的另一名称就是群众史观,它深刻揭示了人类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无疑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科学地预言了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似乎是就经济社会发展而言的;而在根本上,取消不合理的社会分工,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自由发展并发挥其全部才能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自觉,其最终就是要达到“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主义是对西方政治思想和儒家思想的超越,本身就把人类的自由发展与平等即全人类追求的深层次幸福价值作为终极目标,它是以理论的方式在关怀人类,以思想的力量在造福人类,因而通过加注情感、增添审美意识的社会化方式,更容易唤起人们的认同感和精神归宿感,使得思想变成人们自觉行动的力量。”[4]
2.共同理想的实践指向: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理想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与目标。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集中体现了现阶段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理想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一共同理想为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提供了正确答案。要真正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这个理想就必须获得各个社会阶层、各个利益群体的广泛认同和深刻接受。事实雄辩地证明,“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强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践指向。无论是致富光荣、共同富裕,还是全面小康、和谐社会,以及“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全国各民族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在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阐述中,“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阶段所要实现的目标;20世纪头2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人民富裕程度、生活质量紧密相关,“全面小康”成为这一时期的阶段性目标;“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相得益彰。
3.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奋斗目标: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展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同时也构成了中国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通常人们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视为两个概念,但就本质而言,二者的主体都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到上万年的历史中形成、凝练的时代精神:这就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其核心就是爱国主义;而时代精神则是中华民族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所培育的民族精神:这就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其核心就是改革创新。在字面和表层的意义上,似乎幸福总是与快乐、满足、享受等字眼相联系,而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总是与流血牺牲、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等词汇相连。总之,在崇高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光芒之下,仿佛幸福是一种奢侈品,甚至显得有几分庸俗。这是一种肤浅和表面的看法。实际上,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历史进程,同时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创造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人们所能获取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不断地积累和发展,生活幸福的基础越发厚实。我们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是为了造福人民,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要使中华民族真正成为灿烂文明的创造者和幸福生活的享有者。
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在意蕴:现代公民的风尚与幸福。
荣辱观,即对于光荣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积极、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的重要基础。就其上位概念而言,荣辱观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它解决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使核心价值体系落实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现实,应当说,中国社会的荣辱观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某些“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恶现象在生活中频频出现,有的甚至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这当然与现代中国深刻而广泛的变革有关,也与社会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有关。市场经济、信息社会、城市化进程等等无不冲击着传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以至于某些领域和人群中出现了荣辱美丑、是非善恶混淆不清的社会现象,其中包括了拜金、炫富、享乐、庸俗等荣辱不辨的恶劣现象。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现象也与道德建设、精神文明的滞后、发展不足有关。因此,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价值原则和行为规范,这是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现代公民荣耀与幸福的价值导向。同时,良好社会风气在根本上仍然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人们的幸福生活,现代公民的荣耀与幸福在目标上构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诉求。
长期以来,幸福观常常被视为人生观、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幸福观与义利观、生死观、理欲观、荣辱观、公私观等等构成了同一序列的下位概念。但实际上,幸福观又同时涵盖着义利、生死、理欲、荣辱、公私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人生幸福同时也是一种人生目标和追求,同样发挥着价值导向的作用。“生活论视域中的道德教育,当以引导人的幸福生活建构为根本,建构一种基于物质生活又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意义生活和道德生活。”[5]整个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向学生、面向现实、面向生活应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自觉意识,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友谊与爱情、理想与现实等各种社会关系,并且教育与引导他们深入思考“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生为了什么”、“怎样生活才更有意义与价值”等一系列的人生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有关“实践精神”的教育,“幸福了吗”是现实生活面对的首要问题。
1.引导建构健康向上的校园生活。
面对崭新的人生阶段和生活环境,如何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为以后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每个大学新生所面对的首要问题。“90后”大学生仍然处于当代中国的社会高速转型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生活的迷茫、学习的困惑、就业的压力……常常使校园生活呈现两极对立的沉重感和空虚感,原本缤纷多彩、美好快乐的校园生活常常是以烦闷苦恼、无聊没劲的状态呈现的。因此,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幸福教育就成为建构幸福校园生活的迫切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幸福教育首先要让大学新生弄清楚什么是幸福的大学生活。高等教育不是培养被物质利益驱使的技术工人,大学学习的目的不只是掌握某种生产技能找份挣钱的工作,大学生活不是天天瞄准功利目标而考研、考证、考级,大学阶段承载着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生活的理想。
2.引导建构理性尊严的公民生活。
公共生活是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公共生活领域的逐渐扩大无疑是必然的趋势。在公共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和社会公德,这不仅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达到现代公民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这些内容着眼于形成知荣明耻的良好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同时更应当着力于人的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提升。比如,公共生活中的幸福教育就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自觉抵制庸俗、低俗的社会现象,自觉抵制那些过度追求物质利益的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进而形成科学、理性、健康的消费方式。再比如,公共生活中的幸福教育需要培养独立的公民人格、启蒙发展现代公民意识,引导青年学生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增强现代法治观念,逐步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从而引导他们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实现一种有尊严、有自由、有权利、有义务的幸福生活。
3.引导建构创新进取的职业生活。
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可以说,职业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活动。职业生活中的幸福教育首先要引导青年学生领会创造幸福与享有幸福的统一,使他们懂得幸福始终存在于实际行动中,必须身体力行、亲身亲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当前我国的就业再就业的形势依然较为严峻,职业生活中的幸福教育还应当重视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的实现,把人生的幸福与潜能的发挥、自我价值的实现相结合。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当人们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相统一,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和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作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无法安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这一需要我们就可以称之为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的需要。”[6](P53)择业是起点,创业是追求,“自我实现”就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要自觉提高创业的素质与能力。
4.引导建构美满和谐的家庭生活。
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就通常情况而言,人生的幸福往往与美满的婚姻家庭密切相关。恋爱中的幸福教育,就是要引导青年学子正确认识爱情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不仅仅是文艺作品中的美丽演绎;引导他们正确理解爱情是性爱、理想和责任的有机统一,爱情体现着人的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并在现实生活中展现着丰富而美好的意义。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婚姻的成功体现为家庭的幸福,而家庭的美满则又彰显出爱情、婚姻的意义。人们常常注意到婚姻家庭伦理与法律规范在家庭生活中的意义,而往往忽视感情在婚姻家庭中应有的意义。家庭生活中的幸福教育,就是要充分重视“爱”的巨大力量。婚姻的缔结、家庭的组成并不意味着爱情的终结,人们往往强调夫妻之间的和睦,而实际上夫妻之间的爱情依然更为根本。在一定意义上说,爱情始终是家庭幸福的决定性因素。家庭生活中还有父母、长辈、子女之间的亲人之爱,人们常说的尊老爱幼不仅表现为物质上的赡养、抚养,更应体现着“爱”的情感与精神。
5.引导建构全面开放的可能生活。
道德哲学的视域中,可能生活可以理解为一种全面开放的生活。正如马克思所设想的,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7](P52)。这种全面发展的可能生活意味着充满意义的幸福生活,展现了田园诗般的共产主义生活理想。关于可能生活的幸福教育首先是关于理想信念的。有无理想信念、何种理想信念直接决定着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可能生活所蕴含的幸福是开放性的,人的每一种生活能力都意味着一种可能生活的方式。如果某些可能的生活没有实现,那么就意味着某种程度的生活匮乏,也就意味着某些幸福生活的缺失。可能生活所蕴含的幸福是创造性的,幸福的生活显然不是简单的重复性生存。它无法忍受单一的颜色、凝固的时空、意义的失落、存在的空虚,所以可能生活本质上是创造性的生活,而幸福正是发源于这种创造性的生活。
综上所述,幸福教育既是当代社会发展的热切呼唤,也是人本化德育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而以人为本的幸福观则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活指向。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幸福教育就是要面向生活世界,着力引导健康向上的校园生活、理性尊严的公民生活、创新进取的职业生活、美满和谐的家庭生活,以及全面开放的可能生活。幸福的生活不是金钱、权势、感性欲望的刺激,而是结晶着理想、信念、尊严、品位、情感、创新的追求。德性幸福与功利幸福的统一、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和谐、幸福实现与幸福享受的联结、幸福生活与幸福境界的融合,这样一种德性幸福观将是现代幸福的真谛所在,其中既蕴含着儒家传统中的“乐境”,也包含着亚里士多德所追求的“至善”,同时也深刻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1]万俊人.什么是幸福[J].道德与文明,2011,(3).
[2]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杨国荣.伦理与存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王淑琴.儒家思想社会化及其当今启示[J].理论探索,2012,(5)
[5]冯建军.道德教育:引导幸福生活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11,(5).
[6][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刘云华
D64
A
1008-6463(2014)01-0030-05
2013-1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先秦儒家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3YJC720046);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苏教师2012—39)。
张方玉(1977-),男,江苏句容人,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