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宏文 郭永华
试水校园“课程超市” 顺应学生个性发展
■罗宏文 郭永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渐加快,一个安全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源自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跨学科环境教育研究课题——绿色教育,也因其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与关爱而焕发出了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2001年11月23日,著名教育家、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作了题为《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的主题发言,提出了“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这一崭新的命题,关照生命发展,关注人文与科学,提升人的整体素质等观念成为了人们的广泛共识。
2013年,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启动了《区域性绿色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课题为抓手,全面推进绿色教育。基于此,我校从学生校园生活的整体规划入手,具化“人文傅小,和谐傅小,书香傅小,精致傅小”的办学目标,以绿色教育“生本,生命,生态”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实施原则,拓宽课程门类,拓展课程资源,增进课程体验,丰厚课程内涵,全力打造适应学生兴趣,激发学生需求,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实际,与学校科技、体艺特色相适宜的“三适”课程体系。为更多地满足学生需求,我们尽可能地开发一些学生喜爱的课程门类——“课程超市”便由此诞生。
众所周知,“超市”一词是指顾客可以通过自选方式进行消费的大型综合性零售商场。我校的“课程超市”围绕绿色教育理念,倡导尊重每一个学生,一切以学生主体个性发展为主,与“超市”的理念和功能异曲同工。如何建设“课程超市”,我们特别关注凸显以下三个特征。
其一,趣味性。“课程超市”开设前,我们特意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学生进行摸底。首先宣传介绍“课程超市”是专门为同学们开设的自由选择课,让学生大胆提出最感兴趣的、最想学习的课程有哪些?设置课程前充分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课程运作时,授课老师不断咨询学生,尽心尽力满足学生兴趣学习需求,并尊重学生意愿,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其二,多样性。随着“课程超市”征集课程问卷调查行动结束,我们立即将集思广益后学生希望开设的众多课程门类归类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填报,如体艺类课程包括象棋、跆拳道、拉丁舞、折纸等内容;科技实践类包括机器人、兴趣数学、空模、快乐实验等内容;语言学习类包括英语电影、快乐读写、快乐阅读等内容。这些课程如超市商品一般,完全依据学生多样的“口味”需求进行开设,可供他们自主选择。
其三,适应性。如何使课程超市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适应性是它实施的关键。一是课程名称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动力。二是课程内容适应学生的生活体验,源于他们的生活实际又高于他们的生活追求。三是课程培养目标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将他们的兴趣爱好发展为个性特长。
绿色教育就是发展人、成全人的教育。绿色教育的学校课程建设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尽可能地为学校提供适宜的课程体系,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丰富和完善这一课程体系。我们的“课程超市”实验,也正是在朝着发展学生个性,塑造学生个性品质这一目标迈进。我们期望在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架构下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具有时代特点和发展潜质的资源和课程,让我们的课题研究真正进入生趣化、生活化、生态化的理想化境界!
在新学期初的实验教师专题工作会上,我们就向所有授课教师明确提出了“质量兴课”的管理思路:所有课程一律接受家长学生评判,一律实行质量考较公示管理,所有课程及任课教师均实行流动区划,动态管理——一方面课程选择教师,另一方面学生也选择教师,选择课程。同时,要求每一名授课老师要有理性的课程设计、教学计划,以学生成果展示,互评、自评为评价依托。我们的规定是:凡三次抽检或者访谈不合格者,主管领导个别谈话,三次以上不合格者自动进入待选课程,整体考评累积不合格达到五次的课程(包括教师),下学期不得再次进入“课程超市”。如此一来,课程不是“铁板一块”,授课教师也不是“非我莫属”,人人尽心,个个努力,一批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应运而生。
为了了解学生对“课程超市”的态度,我们特意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到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上课程超市,希望课程超市的时间能够增加,甚至有学生希望每天都能有这样一节课,同时要求学校一定要继续开设课程超市。
为了保证“课程超市”的正常运作,教导处在专人负责、专项管理的同时,将“课程超市”的管理纳入到学校的常规管理之中,统一要求,统一管理,统一考评,以确保课程质量。我们在借助周二行政下组工作日制度和每月的学生情态问卷的基础上,狠抓集体备课,强化差异化教学和分层备课,同时施行“123方略”把握全局:一查教案,二看课堂,三访学生,定期通报,使“课程超市”的整体运作一开始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与此同时,学校还对后期的课程规划与调整作出了相当明确的规定:例如增加更多学生喜爱的课程门类。如学生们非常喜欢空竹课程,我们就特意聘请武昌民间空竹专家授课;再如变换更多的课程运作形式,走出教室,走进更广阔的实践场所。我们还及时地吸纳更多的校内外评价团队和评价机制,对课程超市进行定向性监测与评估,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体验空间,包括实践类课程的校外定期开放等等。
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承“育人为本,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办学理念,更加用心、用情、用智慧去浇灌“课程超市”这一课程新芽,让它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乃至人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出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作者单位:武汉市武昌区傅家坡小学)
责任编辑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