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趣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广州510095)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的医学委婉语英汉翻译策略
林生趣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东广州510095)
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了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而使用的一种积极有效的语言策略。在目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医学委婉语的运用和翻译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翻译医学委婉语既要译出其本意,又要译出其委婉义。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把原委婉语所蕴含的语义及医学文化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译文读者,实现功能上的对等。
医学委婉语;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语言上的体现,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了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而使用的一种积极有效的语言策略。委婉语具有民族性,不同的民族因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行为准则和文化氛围的不同具有各自独特的思维模式并影响着语言的使用习惯,使得委婉语的使用范围和委婉程度各不相同。委婉语是近年来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已从语用、认知等多角度对委婉语进行了研究(朱月娥 2009:102-104)。但是,医学领域的委婉语研究还相对较少,在目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医学委婉语的使用和翻译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很多词典如《简明牛津字典》、《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现代英语用法词典》、《语言与语言学词典》等对委婉语都有定义或解释,或多或少包含以下内容:指通过使用语义模糊的、含蓄的、缓和的、听起来让人感到舒服的、温和而得体的间接的词语或短语,或者通过比喻、借代、借喻、低调陈述、迂回曲折、拟人、缩略等修辞手段描述一些听起来生硬刺耳、不太文雅的事或物,或者用掩盖事实真相、美化、粉饰、和缓语气的词或短语代替禁忌的、敏感的、太过直接或粗俗的使人尴尬、惹人不快、令人厌恶的词或短语,使得交际更加得体和有效(李茂莉2007:163-166)。
委婉语具有避讳、避俗、礼貌、掩饰、自我保护等功能(邹建玲2012:198-192)。委婉语反映了人们避讳、禁忌、避俗、礼貌、自我保护等心理映象,同时折射出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的方方面面。
委婉语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语言策略,是语言使用中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可维护自尊、平衡心态、减少摩擦,使一些令人不快之事变得让人接受,成为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在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委婉语的使用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委婉语的使用非常广泛,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恰当使用委婉语在维护人际关系、避免相互间交际冲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谈到“病、老、死、性”等人们忌讳的话题时,直说出来,会显得粗鄙、生硬、刺耳、无礼,谈及此类话题,人们往往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给人文雅、含蓄、中听、有礼的印象。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在不同语言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是实现两种语言在传达信息和功能上的对等。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Nida&Taber 2004:24)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应以译文读者为服务对象,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感受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感受一致。“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的不是形式上的对等,而是原文与译文在同一整体情境中相同的信息内涵和一致的功能。
根据“功能对等”理论及英汉委婉语在交际过程中功能的相通性,译者要结合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着眼原文的语义和精神。为了表达清晰、不歪曲原意、使语言自然、流畅,翻译时,可打破原文结构形式的约束,以便做到等效和功能上的对等。
英汉语在历史背景、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美学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有其各自不同的词法和语序。虽然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具有同等的表达力,在使用过程中所发挥的言语作用是相同或类似的,因此,在委婉语的使用上也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也有所不同。
英汉委婉语的翻译要准确把握委婉语的文化和语境,既要译出其本意,也要译出其委婉义,也就是使用委婉的话语来表达忌讳、不便直说或粗俗的语言,保持原文的文化内涵和委婉效果,使委婉的意义和风格在译文里充分再现。为了使原文中委婉语的信息内涵最贴近、最自然地在译文中再现,委婉语的翻译可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3.1 原委婉语的形式和内涵同时保留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人类生活在这个地球村里,思维模式有相似之处,信息内涵的表达方式也有共通性,因此,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很多共同或相似的委婉表达。英汉虽属不同语系,但是,由于委婉语的共通性,对同一种禁忌事物,有语义指向一致、结构形式相同、相近或相似的委婉表达。当有意义和结构相对应的委婉语时,翻译时既保留原委婉语的信息内涵,同时又保留其形式,也就是,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的神韵、色彩及风格,特别是保留原委婉语的比喻、形象、民族或地方特色,神形兼备。例如,“死”(die)是中西方人都不愿直接提及的话题,关于“死亡”的委婉表达方式非常丰富。
例1:医生对患者家属说:“我看是该给你父亲办后事的时候了”。
译:The doctor said to the patient’s son,“I think it’s time to get your father’s affairs in order”.
析:英语和汉语中在语义和文化上刚好有相对应的“不行了,准备后事”的委婉表达,这里将汉语的委婉语“办后事”译成英语委婉语“to get one’s affairs in order”,既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也保留了其形式,没有生硬牵强的痕迹,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基本一致的感受。
例2:赵姨娘道:“我不是鸳鸯,她早到仙界去了。”
译:“I’m not Yuanyang,”protested Concubine Zhao.“She’s long since gone to the immortals’realm.”(李茂莉2007:163-166)
析:“到仙界去”是委婉表达受到尊重的人“死了”。鸳鸯是一个普通丫头,但由于不愿做人妾,自缢以保自身干净,这里委婉地译为“gone to the immortals’realm”,以示尊重。
委婉语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同样内涵的委婉语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选择时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英汉语中在谈到有关死亡、生理缺陷、某些生存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如:性及生殖相关信息等,都会根据具体情境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社会关系,从众多同义的委婉语中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3.2 只保留原委婉语的内涵
委婉语受到语言、社会、心理、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植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英汉语毕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虽有共同的禁忌,但同样的禁忌对象、事物或行为、采用何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存在诸多不同之处。翻译时,在译文中若找不到对应的词语,无法将原文的语言形式保留下来,则要放弃原文表达形式,用译文中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传达原委婉语的内涵,打破束缚,舍形式,保内涵。
例3:The 35-bed beautiful girl is in a family way.
译:35床那个漂亮的姑娘有喜了。
析:中文“喜”具有独物的汉语言民族文化特征,除表示“欢喜、高兴”之意,还可指“女性怀孕了”。汉语言民族生活中一般不直说“怀孕了”,而说“有喜了、害喜了”,翻译时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判断出其委婉涵义,译文没有保留原文形式,内涵却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例4:患者生命垂危医治无效。
译:“Routine nursing care only to be provided.”(林桢桢2008:96-104)。
析:该短语表面意思是“只做常规护理”,实则委婉地表达“患者已经不行了,医治无望”。
例5:We visited a House for Adults.
译:我们参观了一座敬老院。
析:西方人较忌讳“老”字,“老”在西方意谓着“没用、经济地位下降“等,一般不直接说“old”,而是采取委婉的表达方式。这里的“House for Adults”的真实内涵是委婉地指“敬老院、养老院”,因此不能译成“成年人的房子”。
3.3 套译
英汉语中有些委婉语的表达方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在彼此的语言中可相互套用,即翻译时套用目的语中相似的委婉语的表达方法。例如:“见孔夫子”译为“seeing Confucius”,实际套用了“见马克思”(seeing Marx)的译法。有时也可根据原委婉语的读音,直接用拼音套出,特别是翻译原来没有的新出现的事物,如:“Viagra”译成“伟哥”。
3.4 移植
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交通、通讯的迅速和便捷,国与国之间的往来越来越便利,对语言的发展和相互借鉴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汉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委婉语,同样,越来越多的汉语委婉表达方式也被西方人接受。翻译时,若在汉语中既找不到对等词,又没有类似的说法,这时不妨直接把英语移植过来,特别是缩写词,已成了一种特殊的委婉方式,如:上厕所(去WC);非典型性肺炎(SARS);肺结核(TB);艾滋病毒(HIV);癌症(C)等等。
3.5 解释、加注或说明
中西方人因历史背景、民族性格、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社会价值观、审美标准、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的不同,翻译来自文化典故的委婉语时,若照搬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为了保持译文的通顺及原有的文化特色,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从译文接受者的角度出发,翻译时,可采取解释、加注或补充说明等变通处理的方法,即对可能使读者难以理解的译文进行补充说明或解释,实现功能上的对等。解释加注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一般针对原委婉语带有很强的文化信息如典故等的翻译,这种处理方法既能保持原文的文化特征,又能将原文的信息内涵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译文读者,弥补了译文所造成的语义和文化丢失,能让读者更清楚地理解原文的主要信息和文化内涵。
例6:The tough patient unexpectedly used an Anglo-Saxon word to the aged and respectable doctor.
译:那个难缠的病人居然对德高望众的那个老医生骂脏话(Anglo-Saxon源于古英语,委婉语,这儿指“脏话”)。
析:英语中的脏话、粗话多源于古英语,若译文不对“Anglo-Saxon word”加以说明,直接译成“盎格鲁-撒克逊话”,不可避免地出现让译文读者费解的文化负载词,读者会觉得迷茫,译完后作补充说明使读者豁然开朗。
委婉语是为了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而使用的一种重要语言媒介。委婉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翻译委婉语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的交流过程,委婉语翻译对民族文化的传递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英汉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使得医学委婉语的使用范围、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不尽相同。医学委婉语翻译时既要译出其本意,又要译出其委婉义,单纯使用哪种方法都可能有局限,译者要在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充分理解原委婉语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把原委婉语所蕴含的语义及医学文化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译文读者,实现功能上的对等。
Nida,E.A.&Taber,C. (2004).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李茂莉(2007).从《红楼梦》英译本看委婉语翻译[J].吉首大学学报(5)。
林桢桢(2008).委婉语在医护英语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5)。
朱月娥(2009).委婉语的语域变异及其翻译[J].外国语文(5)。
邹建玲(2012).委婉语的语用解读及翻译策略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3)。
201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