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放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马勒的童年经历对其生活及创作的影响
王 放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马勒是浪漫主义乐派集大成者,他的交响曲和艺术歌曲达到了继贝多芬和舒伯特之后的又一高峰。本文从社会、民族、家庭等方面探究童年经历对其生活和创作的影响。
马勒;社会;家庭;自然
1860年7月7日,古斯塔夫·马勒诞生在波西米亚的卡里什特,这是位于奥匈帝国境内靠近摩拉维亚边界的一个村庄。当时奥地利境内居住着斯拉夫人、捷克人和犹太人,他们共同受到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的统治和欺压。卡里什特遭受着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力,正如马勒自己所说:“奥地利人说我是波西米亚人,德国人说我是奥地利人,其他地方的人则说我是犹太人。我不管去哪都是外人,永远不受欢迎。”生活在这里的犹太人靠经营小生意为生,即使能被捷克人容忍,也会遭到日耳曼人的蔑视。与大多数犹太人一样,马勒的祖辈和父辈也生活在这种不安定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受到日耳曼人的欺压,马勒的祖父基蒙·马勒做小贩经营得不到批准,只能偷偷经营,结果经常被惩罚和驱逐。甚至马勒父母的婚姻也遭到百般刁难,一直不被批准。直到马勒和他的几个兄弟姐妹降临人世,他们父母的婚姻才勉强被批准。马勒一家人作为犹太人所经历的不安定的生活对马勒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持续了他的一生。
在反犹太主义的社会氛围下,马勒不论作为指挥家还是作曲家,事业和生活都充满了艰辛和苦难。犹太人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生活的颠沛流离在马勒的心灵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记。马勒在童年时代常常感到孤独。这种心灵无归的流浪意识以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贯穿在他的创作中。
马勒的晚期作品《大地之歌》充分表达了他的不安和恐惧,这一主题思想在这部作品的第一和第六乐章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这部作品从汉斯·贝特格的翻译诗集《中国之笛》中采用了六首诗歌:《愁世饮酒歌》、《寒秋孤影》、《青春》、《美人》、《春天醉酒人》、《送别》。马勒将每一首诗歌作为一个乐章的歌词,并加入了自己所写的一些诗句。这些诗句适应了作品表现的需要,加深了作品的深刻含义。
《大地之歌》的基本情感是绝望、孤独。第一乐章中,面对日益临近的死亡,人们只能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无论生活多么美好,总要经历分别。第六乐章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是黑暗的,死亡亦然。”这部交响曲充满葬礼式的悲凉,尘世仿佛充满死寂。对马勒来说,人世间不是幸福和欢乐,而是不幸、灾难和死亡。
马勒的父亲伯伦哈德马勒是一个小作坊主,粗暴、蛮横无理,常常打骂马勒的母亲,对孩子们也施以鞭打、体罚。马勒在童年经常目睹和亲身经历这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场面,引起心灵的紧张和不安,始终感到生活在一种冷酷、不幸的气氛中。
马勒的母亲名叫玛丽·赫尔曼,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家庭,由于患有心脏病和先天跛足,并没有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而是勉强嫁给了伯伦哈德。繁重的家务和过多生育使玛丽的身体受到很大的损害。有八个孩子早逝,其中六个死于幼年。马勒在童年经历了多次与兄弟姐妹的生离死别,死亡带来的恐惧和心灵震颤影响了马勒的一生。
在早逝的兄弟中,马勒最为关心和喜爱的是小他一岁的弟弟恩斯特。两人年纪相近,经常在一起玩耍,感情非常好。恩斯特病重时,马勒守在床边寸步不离,给他讲故事,逗他开心,可是这并没有留住弟弟的生命。恩斯特的死给了马勒沉重的打击,成了马勒童年时最恐怖的经历。成年后马勒创作了歌剧《恩斯特·冯·施瓦本公爵》和大型声乐作品《悲叹之歌》,以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恐惧,以此缅怀弟弟恩斯特。创作歌剧《恩斯特·冯·施瓦本公爵》时,马勒仿佛能看到熟悉的家乡,弟弟张开双臂奔他而来的情景似乎就在昨天。《悲叹之歌》根据一个中世纪的神话故事改编而成。原本的故事情节之一是哥哥为了争夺王位而杀掉了妹妹,马勒则把妹妹改成了弟弟,后来干脆把名字也改成了恩斯特,可见幼时失弟之痛给他带来的是永不磨灭的记忆。
马勒的父亲粗暴专横,母亲玛丽则性格温顺,任劳任怨。她不但要忍受丈夫的粗暴对待,还要承受接连而至的丧子之痛。这一切都被年幼的马勒看在眼里,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马勒从小就非常依恋这位淳朴勤劳的母亲。5岁时被问到长大要做什么,马勒竟脱口而出要做“殉道者”。对母亲的依恋使马勒想做母亲那样的人,把苦难当做必须要经历的事。马勒的妻子阿而玛曾说过马勒的童年是做着梦度过的。
一次亲眼目睹父亲暴打母亲后,马勒从家里逃了出来,跑到街上时恰逢一位手风琴师演奏流行的维也纳曲调,竟听得入了神,完全忘记了刚才的恐惧。马勒作品中至深悲壮的部分还带有一丝幽默,这就是“殉道者”,既然一定要悲苦,那就要忍受。《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马勒说过他创作第三乐章的灵感来自卡洛的著名儿童版画,因此称第三乐章为《葬礼进行曲》。乐曲中部马勒引用的是声乐套曲《流浪少年之歌》第四首《在大路上有一棵菩提树》中的音乐材料。乐曲再现的时候,低声部是表示痛苦的三重卡农主题,出现的对位声部却是小号演奏的快乐、平庸的主题。马勒以此来说明“悲剧的事和轻松慰籍”是怎样同时出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
马勒有一次和父亲走过一段森林时,父亲忽然想起一件要紧的事,便急忙一人返回家中,只留马勒在森林里。待他想起马勒,天已经黑了,返回森林中时发现他的儿子正眺望星空,完全无视四周的黑暗和恐惧。正是依靠这样的梦,有着做“殉道者”的理想,马勒成长为一个作曲家和指挥家。他的第三、第四交响曲中可以看到“殉道者”的身影。他的第三交响曲就像一个儿童的梦境,在梦中有草地、森林、天使和爱。只有在梦中,马勒才能有片刻的安慰和放松。
随着奥匈帝国对犹太人政策的放宽,马勒全家在其不满一岁时迁到了莫拉维亚的伊格劳,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对于小古斯塔夫来说,有许多刺激他想象力的人和事物,其中包括驻扎在当地的军营中传出来的嘹亮军乐声、周末晚上热闹嘈杂的舞曲、丰富多样的地方民谣,但城郊辽阔而安详静谧的大自然尤其重要,马勒每每徜徉其中,以求得心灵上的平静与精神上的净化。自然界是马勒的依托,不论是他乐曲中的辽阔壮丽,还是淳朴自然,都得自于大自然的钟灵毓秀。
对于马勒来讲,最好的创作环境就是返回到大自然中。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在郊外完成的,只有在这里他的心情才能变得自由和舒畅起来,才能够完全生活在自我的天地中。马勒在郊外搭建了三间他称之为“作曲家小屋”的房子,在覆盖着青藤的小屋中摆设着钢琴、桌子、沙发、扶手椅等作曲时所需要的设备。第一座“作曲家小屋”位于斯坦因巴赫的阿尔特湖畔,马勒在这里创作了《第二交响曲》和《第三交响曲》。第二座“作曲家小屋”位于麦尔尼格的沃尔特湖畔,马勒在这里完成了《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第八交响曲》。第三座“作曲家小屋”位于托布拉赫山坡,马勒在这里创作了《大地之歌》、《第九交响曲》和《第十交响曲》的片段。马勒每天6点开始进行创作,直到中午才离去。随后他漫步于山野或者着迷于坚硬的岩石和柔弱的鲜花,或者观赏森林里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动物生活。他对动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喜爱森林里的动物,一听到鸟叫或看到松鼠跳跃,就会情不自禁地叫起来。
马勒热爱大自然,既需要大自然给他带来的那种田园般的生活,也需要在这种特殊的气氛中去探索自然中蕴含的秘密。在马勒心里,大自然不仅存在着崇高的、可爱的神秘世界,还生活着伟大的神。马勒认为仅欣赏大自然表面的人,不是一个真正接近大自然的人,能够与大自然合为一体,才能进入创作状态。
[1]阿尔玛·马勒,古斯塔夫·马勒.忆马勒:回忆录与书信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沃尔夫冈·施雷伯.马勒[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爱德华·谢克森.马勒[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014-02-15
王 放(1972- ),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从事音乐教育、音乐心理学研究。
J605
A
2095-7602(2014)04-01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