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地区传统保墒镇压法 “躟谷”及其启示

2014-03-28 17:03曹娟玲石小俭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陇中农具谷子

曹娟玲,石小俭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地理系,甘肃 定西 743000)

陇中地区传统保墒镇压法 “躟谷”及其启示

曹娟玲,石小俭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地理系,甘肃 定西 743000)

谷子在陇中地区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生长特性与陇中地区气候特点相吻合,是谷子在陇中地区很早栽培并能够长期扎根的原因。在谷子的种植实践中,陇中民众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躟谷就是一种古老的镇压保墒措施,目前正面临失传。谷子种植是陇中地区精耕细作的典范,农业发展要把传统耕作措施与现代科技成果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陇中地区;躟谷;自然条件;启示

一、谷子在陇中地区具有悠久栽培历史

谷子又叫粟,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粟的野生祖本是狗尾草,是人类最早栽培的作物之一。在古代,谷子被尊为 “五谷之长”(五谷为粟、豆、黍、麦、稻),古籍中也称为 “莠”或“稷”。我国古代对谷子非常重视,用 “社稷”作为国家的代名词。现在,谷子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左右,仍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之首,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谷子对土壤要求不高,耐干旱和瘠薄,抗逆性和适应性强。谷子根系发达,能吸收土壤深层水分,叶面积小和渗透压高,利于保水、减少蒸腾和提高水分利用率。谷子被誉为抗灾救荒作物,籽实耐贮藏,也是备战备荒的好粮食。谷子去壳脱皮后为小米,由于小米不需精制,保存了许多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营养价值很高,故小米粥有 “代参汤”的美称。在北方,妇女生育后经常用小米加红糖调养身体。

“粟在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最为普遍,粟的遗存物在甘肃境内出土很多,属马家窑文化的遗址有:甘肃东乡林家、兰州白道沟坪和红古城、永靖马家湾等处。属齐家文化的遗址有:甘肃临夏大何庄、青海乐都柳湾等。说明早在原始时代,粟就已成为甘肃先民主要的粮食。我国黄河流域出土的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粟类实物遗存”[1]3。上述遗址绝大多数位于甘肃中部地区,由此可见,谷子在陇中地区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由于谷子的抗旱性、耐瘠性等特性,比小麦等其他作物更能适应陇中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谷子的生育特性也正好与陇中地区降雨特点相吻合,种植谷子较其他作物更易获得稳产高产。谷子的适应性和抗干旱能力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这是谷子在陇中地区能够长期扎根的原因。陇中地区气候干燥多风,雨量稀少,年降水量200-450mm,蒸发量为降水量的4-5倍,雨量分布极不均匀,七、八、九月份降雨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70%,冬春雨雪稀少,夏季多暴雨。陇中地区沟壑纵横,山岭起伏,植被极少,水源奇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瘠薄。“十年九旱”是陇中地区气候的真实写照,春旱经常出现并且非常突出,夏旱相对较少,秋旱很少出现。陇中地区谷子一般在四月下旬播种,虽然经常遭遇春旱,但这时气温刚开始升高,蒸发量刚开始加大,耕层墒情尚可。谷子种子发芽需水较少,只要播种后作好镇压保墒工作,比较容易抓住全苗,因而有 “谷出黄墒”的农谚。谷子出苗后有一个月的蹲苗阶段,此时正当陇中地区五、六月份少雨期,旱情对谷子蹲苗有利,能促使谷子在土壤深层形成强大的根系。陇中地区六月中旬以后雨量增多,至七、八、九月份是大量降雨季节,是谷子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需水量较多的阶段,降雨能充分满足需要。谷子的蒸腾系数低于小麦等作物,发达的根系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养分,所需氮、磷、钾肥也比小麦等作物低。谷子较其他作物耐病抗病,繁殖系数又高,用种量小,群众中又有传统的穗选留种习惯,种性较稳定,不易退化。“民国37年陇西县志初稿记 ‘食以谷为主’,说明过去谷子等秋粮为陇西人民的主食”[2]155。在陇中地区也流行着 “说话要说理,吃饭要吃米 (小米)”“要吃饭,向谷看”等俗语,说明谷子种植非常普遍。

二、躟谷:陇中地区最为古老的镇压保墒方法

在长期的谷子种植实践活动中,陇中民众在保墒耕作、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收获与考种等各个环节形成了诸多的经验,摸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精心安排谷子茬口,以豆类作为谷子的前后栽作,实施谷豆轮作,实现生物养地和农田土壤氮素平衡;谷草、谷糠通过牛羊猪的 “过腹还田”,让来源于土壤的有机质再次返还土壤,实现农牧结合和 “多粪肥田”,促进植物营养元素的良性循环,维持农人生活和地力新壮等。其中,躟谷就是诸多措施中最为古老也是最为普遍的镇压保墒措施。

陇中地区种植的谷子有大谷和小谷两种,大谷种植后必须要躟 (双脚踩在相邻的两条谷子的沟垄中,前后脚紧挨着,一边挪动脚步,一边踩踏)。谷雨前后是陇中地区播种谷子的时节,大谷播种后,农民或肩上扛一把奅子 (一种碎土农具),或手中拄着奅子,或双手背在身后,穿着破烂的鞋子,顺着种植谷子形成的沟垄,细细地踩踏一遍,若遇到较大的土块,则用奅子捣碎,这是一种古老的镇压保墒措施,在当地叫做躟谷。新种的谷子地躟完后,远远看去,宛如一条条长蛇蜿蜒曲折而又整齐地排列于田地上。躟谷属于当地农活中较轻松的活计,但面对着大块的田地,如若只有一个人去躟,确实也是一项非常寂寞的工作,这时许多农民就会一边躟,一边唱着小曲花儿,或吼着秦腔,以排遣寂寞。在 “生产队”时代,大片田地里众多的人你争我赶地躟谷,倒是一件热闹的事情。

陇中地区春季干旱多风,在谷子播种时,播种层水分不足,地气正往下走,地表蒸腾大,加之土地粗糙、土块较多、空隙较大,往往容易失墒,导致谷芽 “悬死”,影响发芽出苗。为使谷子早发芽、深扎根、出苗齐,播种后需要及时地压碎地面坷垃,阻塞较大的孔隙,封闭地面裂缝,减少土壤水分向大气中扩散,起到保墒作用。同时,播种后表土松散,镇压可使土粒紧密,使土壤中的缝隙连接起来,形成无数毛细管,促使土壤水分上升,土壤下层的水分就能沿着毛细管上升到土壤表层,起到提墒作用。在镇压后,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便于从土壤中吸收发芽时所需要的水分。由于镇压将坷垃压碎,不但防止跑墒,还可减少 “烧尖”现象。总之,躟谷是一项古老的镇压保墒、提墒措施,是当地民众探索自然奥秘取得的丰硕成果之一,也是当地民众长期与干旱斗争中总结的谷子栽培技术。

“我国保墒技术及有关农具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在 ‘十年九旱’和 ‘春旱秋涝’的不利条件下,历经千百年才逐渐完善起来的,铭刻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环境,减免亢旱威胁的创造力量”[3]149-153/191。 关于种谷后的镇压方法和农具,在农学典籍中记载较多。如北魏时期的 《齐民要术》卷一 “种谷第三”中就有详细的记载:“凡春种欲深,宜曳重挞。夏种欲浅,直置自生 (春气冷,生迟,不曳挞则根虚,虽生辄死。夏气热,而生速,曳挞遇雨必坚。其春泽多者,或亦不须挞;必欲挞者,宜须待白背,湿挞令地坚硬故也)”“薄地寻垄蹑之 (不耕故)”“凡种,欲牛迟缓行,种人令促步,以足蹑垄底 (牛迟则子匀,足蹑则苗茂。足迹相接者,亦可不烦挞也)”[4]7-8。文献中的挞指一种用以镇压虚土的农具,压在挞上的东西重,叫做重挞。此处提到两种常用的镇压方法,一种是利用挞这种农具,曳挞镇压;一种是 “以足蹑垄底”,不借助任何工具,仅仅依靠农人的双脚。从常识推测,不用任何工具的 “以足蹑垄底”这种方法应该运用得更早,陇中地区的 “躟谷”就是这种方法。

在以后的典籍中,对于播种后用于镇压的工具记载更为详细,成书于元初的 《农桑辑要》有 “凡种,欲牛迟缓行,种人令促步,以足蹑垄底 (牛迟即子匀,足蹑则苗茂,足迹相接者,亦不烦挞也)”的记载[5]15,内容直接源于 《齐民要术》。王祯编写的 《农书》中较为详细地描述了 “挞”和 “砘车”,均绘有实物图。关于 “挞”,《齐民要术》虽然提出,但没有更多的描述,在 《农书》卷十二中写道:“挞,打田篲也,用科木缚如扫篲,复加匾阔,上以土物压之,亦要轻重随宜,曳以打地,长可三四尺,广可二尺余。古农法云:耧种既过,后曳此挞,使垄满土实,苗易生也。……今人耧种后,唯用砘车碾之。然执耧种者,亦须腰系轻挞曳之,使垄土覆种稍深。或耕过田亩,土性虚浮,宜易挞之”。书中对于 “砘车”也有描绘:“砘车,石砣也;以木轴架砣为轮,故名砘车。两砣用一牛,四砣两牛力也。凿石为圆,径可尺许,窍其中以受机栝。畜力挽之,随耧种所过沟垄碾之。使种土相着,易为生发。然亦看土脉干湿何如,用有迟速也。古农法云:耧种后用挞,则垄满土实。又有种人足踢垄底,各是一法。今砘车转碾沟垄特速,此后人所创,尤简当也。诗云:……田头已碾农夫说,沟垄苗深谷易蕃”[6]163-171。从文中可知,砘车是条播后的压实农具,使用砘车是 《齐民要术》记述的两种镇压方法外的又一种镇压方法。明代宋应星的 《天工开物》描绘了北方农具 “驴石”,“既撒种后,用驴驾两小石团,压土埋麦。凡麦种紧压方生”[7]卷上6/27。这里所说的 “驴石”主要用于种植小麦后进行镇压,从文字及配图来看,它就是王祯所说的砘车。事实上,“砘车在我国北方应用广泛,到20世纪60年代仍有应用,华北各省俗名 ‘砘子’,山西出土壁画上的叫做 ‘石滚’的农具都应是王祯 《农书》 所称的 ‘砘车’”[8]343-346。《说郛》《钦定授时通考》等书籍均对种谷后的镇压工具及其方法进行了描述,主要内容还是源于 《齐民要术》和王祯 《农书》。

耕作种植技术和工具的变化,是人类创造力发展不同阶梯的反映。农具是农民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负担而制作和使用的具有传承性的辅助性工具,在我国这样的农耕大国,农具在农业文明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农具的产生和出现既是农耕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所积累的有效经验,又是民众生存智慧及农耕知识的结晶”[9]17-31。陇中地区自然条件酷劣,民众生活极端贫穷,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能够投入到再生产的资金物料极其有限,适宜的农业器具没有得到研制,其他地域已有的农具也没有及时地得到引进和推广,但当地民众还是总结出了一些不需物质投资的古老生产技术。

三、启示

其一是谷子种植是陇中地区精耕细作的典范。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不但是中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特点和主流,而且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要素,对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发展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 ‘基因’”[10]85-91。陇中地区属黄土高原丘陵山地,土地干旱贫瘠,传统农业总体表现为广种薄收和粗放生产,但在谷子种植过程中,却明显地表现出了精耕细作的特征。北方农业生产领域形成的精耕细作的基本特征是以防旱保墒为中心,耕—耙—耱—压—锄相结合的旱地耕作体系[11]42-44,陇中地区民众总结出的谷子种植措施完全符合这一特征。仅就锄地而言,就有 “谷锄八遍,八米二糠”“三犁六耙九锄耧,八米二糠谷子收”“谷子锄八遍,圆得像鸡蛋”等农谚,反映出谷子种植在田间管理过程中的精细。“细作的成果还可以通过播种量与收获量的比率展现出来”“中国旱地农法中的谷类种植集约化的这一传统,是在相当恶劣的栽培条件下,沿着竭尽人力所能最大限度地来维持人口及生活要求的这个方向发展起来的”[12]91-96。在陇中地区所种植的所有作物中,谷子需种量最少并且产量最高,又完全符合细作的特征要求。就是因为对谷子进行精耕细作,既为解决民众的吃饭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解决牲畜的吃草问题发挥了重要功效。

其二是实现传统耕作措施与现代科技成果的有机结合。近年来,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陇中地区开始更多地种植玉米,谷子的种植范围大大地减少,包括躟谷在内的许多传统旱作农业技艺逐渐地被人们所抛弃和淡忘。但作为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农业生产经验及工具,对发展现代农业可以提供众多借鉴及帮助,发展现代农业应该把收集总结传统农业生产经验、改进利用传统农业工具和研制新型农机设备紧密地结合起来。换言之,就是要科学地处理好农艺和农机的关系,农艺是指农业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相应的操作技术,农机是指为实现这些工艺过程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机具及其管理运用技术。农机农艺的关系历经农机服从农艺、农机农艺相适应和农机农艺相结合阶段之后,现已进入第四个阶段,即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农机农艺相配套阶段[13]46-49、65。

其三是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农业文化遗产是各个历史时期与人类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物质与非物质遗存的综合体系。包括农业遗址、农业物种、农业工程、农业景观、农业聚落、农业技术、农业工具、农业文献、农业特产、农业民俗文化等10个方面”[14]3-1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历史,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同我国的历史文明一样厚重。农业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农业走向未来的基础。然而,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及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些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各种威胁,逐步地退出历史舞台。正如民俗学家乌丙安所说:“社会转型给历史带来的压力就是用速度来标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好,农业文化遗产也好,都出现了一种危机感。当你还没觉得它是遗产的时候,它已经越过遗产的栏杆跳过来了,所以对遗产的概念必须有现代意识”[15]28-44。因此,必须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不能任由其被历史所淘汰。农业文化遗产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保护方法,目前主要有 “文物标本式保护、文献资料式保护、音像资料式保护、种质资源式保护、园区展示式保护、产业发展式保护、生态—文化系统式保护”七种类型[16]119-130。不同的保护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遗产,对于像躟谷等传统耕作措施,也应该采取与其相适应的方式予以保护与传承。

[1]刘再聪.民以食为天:甘肃饮食民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

[2]陇西县志编纂委员会.陇西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

[3]杨直民.我国保墒技术及有关农具的历史发展[J].农业考古,1986(1).

[4][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M].北京:中华书局,1956.

[5][元]司农司.农桑辑要[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元]王祯.农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6.

[7][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

[8]史晓雷.我国至晚在金代初年已经出现砘车[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3).

[9]詹娜.农具:肢体功能的延伸与象征意义的衍化——以辽东沙河沟人的农具制作与使用为例[J].民俗研究,2006(3).

[10]李根蟠.精耕细作、天人关系和农业现代化[J].古今农业,2004(3).

[11]李琪,李坚,王秋兵.惜土养土敬土——传统农耕文化的精耕细作与集约用地[J].中国土地,2007 (10).

[12][日]熊代幸雄,董恺忱,节译.论中国旱地农法中精耕细作的基础——兼评它在世界史上的意义[J].中国农史,1981(0).

[13]迟仁立,左淑珍.精耕细作优良传统与机械化相结合是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石[J].农业考古,2003(3).

[14]王思明,卢勇.中国的农业遗产研究:进展与变化[J].中国农史,2010(1).

[15]乌丙安,孙庆忠.农业文化研究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乌丙安教授访谈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16]李明,王思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什么与怎样保护[J].中国农史,2012(2).

[责任编辑:丹 涪]

S341.4

A

1674-3652(2014)05-0052-04

2014-05-30

曹娟玲,女,甘肃定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石小俭,女,甘肃定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陇中农具谷子
古代农具“奇妙夜”
打谷子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研磨式谷物加工农具
政府助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
浅议陇中民间剪纸艺术及保护策略
不同氯化钾施用量对陇中地区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谷子栽培技术
笑看有趣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