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银行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地理认知是人们对一定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现象、资源与其特征的观察、了解、熟悉与认知的过程,它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区域开发的知识前提[1]。贵州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峰峦叠嶂,水系旁杂,森林广布,这增加了人们对贵州地理认知的难度。尽管如此,但并没有阻挡住明人对贵州地理探索的步伐。这里从历史学、地理学、旅游学等角度,对明代贵州喀斯特地貌考察与认识作一简要的考察。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贵州是中国南方岩溶地貌发育极为充分的一个省份,碳酸盐岩石出露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3%,存在着不同的岩溶地貌类型和形态组合。贵州岩溶区分布广泛,类型齐全。地表有石芽、溶沟、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溶盆、槽谷、峰丛、峰林、溶丘等;地下有溶洞、地下河、伏流、暗湖、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边石堤等[2]717。贵州因山高川险、气候多样、民族众多、风俗迥异,长期以来,中原腹地与之交往极为有限。至明代,士人开始系统地考察贵州自然与社会。明代官宦者及游历者对贵州①贵州行政区划,在明代的辖区与今天差别较大,笔者依据明代对贵州的管辖和贵州地形地貌特征,把贵州大致划分为黔中、黔南、黔西、黔西北、黔东北五个区域。其中黔中包括贵阳府、程番府、龙里卫等;黔南包括黎平府、里古州、都匀府等;黔西包括安顺州、镇宁州、安南卫、普安州等;黔西北包括水西、毕节卫、赤水卫、普市所等;黔东北包括铜仁府、思州府、思南府、石阡府、镇沅府等。山川概况、民族风情、物产丰寡等记载颇多,其中就有对贵州喀斯特地貌探索的详实记载。
黔中岩溶地貌极为普遍,贵阳府周围是孤峰和峰林地貌景观,冗刀山 “峰峦高耸,状如列戟。”[3]卷121,5249“地稍平衍, 山如髻鬟”[4]806,与周围平原相比,山峰显得较为低矮,呈现出孤峰景观。徐霞客在考察贵阳时发现落水洞,“水中深不可测,而南透穴弥深,盖穿山透腹,一峰中涵,直西南透为南京井,东南透为跪勺泉者也。”[5]卷4下,636并且他还提出了落水洞与地表水相连的见解。
贵阳龙洞是岩溶地貌的代表,也是诸多文人雅士游览之地。白龙洞 “崖石玲珑,巧于追琢,深入数十丈,乃假烛导入,半里许,一水玲珑,莫究出没,架竹桥其上,人可并行,又深入有钟乳数株,大如楹,扣之噶然如钟。其他冰花、瑶草如珊瑚、灵芝者,又错置杂陈,使人应接不暇,诚奇境也!”[6]卷1,26谢君采、俞振才在游历后曾作诗以记之[6]。来仙洞地貌独特,游者颇众,“栖霞山之半中,半敞可居,洞外松木花草扶疏交荫,为郡人游乐之地。”[6]朝阳洞游者甚众,且多镌刻诗文,“其中可容数百人,悬岸滴乳,千态万状,极其巧□,间有青绿传于崖石,殊为奇绝,游观者多品题。”[6]12观音洞 “可以容众,垂珠滴乳,思刻神刻,盖奇境也。”[6]13朝阳洞、云崖洞、三仙洞、阳明洞等也多被发现和记载。
明万历十四年 (1586年)置定番州,境内溶洞众多。如龙泉洞,在城南十里,天旱祷雨即应[7]卷3,61。 其他尚有仙人洞、 白象洞、 龙王洞、天生洞、莲花洞、悬羊洞等。
平越卫百人洞 “清泉湧出,洞广可容百人,景致幽雅, 从多游焉”[6]卷12,343。 威清卫扁洞漏斗发育良好,“洞口偏窄仅容一人入内,渐宽广,溪入一小溪,潺潺截流,溪旁石乳盘曲如龙蛇,正有窍通明,好事者多游览焉”[6]卷13,389。华盖洞洞中地貌奇异,石幔地貌发育良好,“洞门卑隘,磬折而入,中可容数十人,其上则氤氲之气,蒸而成溜,蓊然蔚然,崖石变幻望之如云,状态互异,或如灵芝,如蓓蕾,如玑衡,如凝露,如蜂房,如蛛网,篆烟盘旋于密室。”[8]卷1,19南仙洞是当地著名的旅游胜地,其漏斗地貌发育良好,“石壁高十余丈,入洞二十余丈步,地势宽平……而上窍开明照如室,佳景可游。”[7]卷5,123新添卫母珠洞,散布地下河床冲积卵石等,呈现出溶洞堆积地貌景观,“陟降高崖即见流水入山椒穿洞过,出水处亦一洞,乃名母珠,尝有樵者至洞中,数石子随一大石,似子逐母, 夜有珠光, 故名也。”[9]卷5,324
程番府溶洞众多,有吊羊洞、仙人洞、白象洞等。龙里卫之岩孔洞具有灌溉之利,“在卫城南一里,高广深邃,瀑布飞泻,四时不竭,灌溉其广。”[6]卷 11,119
徐霞客描述威清洞的分层、结构、光线、石钟乳和石柱等景观,“……其内千柱缤纷,万窍灵幻,左入甚深,而窈窕莫穷,前临下层,如在楼阁,亦贵竹中所仅见者。”[5]645平坝卫南仙洞 “石壁高十丈,入洞二十余,地势广平,可容千人。”[3]卷123,5338
溶洞在人们对喀斯特地貌的认识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黎平府溶洞众多,罗团洞 “洞门宽广,傍有石磴如床,可容二百余人”[10]卷88,1356。 响水洞“洞上有潭,傍有三石屹立,水中响声不绝,岁旱辄其中水祷雨有应”。[7]卷15,334铜鼓岩洞 “洞高大如屋,深远可三里,中有溪水横流”[10]。龙洞 “在洪州司小山下,洞内宽广,深一里许,傍有龙潭,祷雨辄应”[6]卷7,77。 《贵州名胜志》 扼要地记载了铜鼓岩的位置、洞体空间、漏斗、地下河及边石堤地貌,“石洞高大如屋深,远可三里许,渐深处一窍通明,再入小溪横流,来去深不可测,有砰铺可十余丈,其纹片片如云,如田川,又如龙甲,俗呼万顷田。”[8]卷3,539“万顷田” 是洞穴边石堤地貌,它是在洞底形成的堤状堆积物,又似梯田土埂,称为边石池或石田。都匀府之都匀洞颇富盛名,“洞中乱石状如象鼻,杂草丛生。”[6]卷3,95明代里古州处于 “生苗”控制之下,对其地理考察记载甚少,故明代对黔东的岩溶地貌认识尚不够全面。
安庄卫岩溶地貌较为显著,黑洞 “石乳纵横,奇极可爱, 然深黑, 游者必假烛导焉!”[6]卷15,428《贵州名胜志》描述安庄紫云洞地貌,“将入洞之经两山夹道下有寒泉,注为澄潭,白石壁立,半折崖侧下,有通经劈窦,圆如满月,缘门以入,小径夹崖,前峰屼嵂,苍碧潭流,窍折而西回,又一方渚,磷磷有声,东西风日相射,南北缭绕石盘如盖崖间,石笋数尺,形类佛座,虚可容背,其傍婉曲侍童环立者数人,前溪横小梁,度此,穿石援呈而登六七步间,恍然光明堂壁四周,洞开一面以吐明,上圆下方,奇伟一室,环壁灵异,莫穷变态。”[8]卷10,521双明洞是安庄卫名胜之一,徐霞客记载有双明洞洞门、地下河等地貌,“其西门之外山,复四环成洼,高若列城……其下有石台,中高而承之;上有两圆洼,大如铜鼓,以石击之,分清浊声,土人诧为一钟一鼓云。”[5]650章潢在其著述《图书编》中详细地介绍了双明洞,徐樾在莫子赞、漆子登、谢钦、王钦等人的陪同下,游览双明洞并撰写有 《双明洞记》。安庄卫之仙人洞、黑洞也是游者甚众之地,仙人洞 “在卫城西五里,洞极深广, 观者秉炬而入, 不能穷焉”[6]卷15,158。
徐霞客在行经下司上囤时发现洞穴,兴趣盎然地前往探访,“余索炬于炊者,则楹后即猪栏马栈。践之下洞,洞门北向,洼坠而下,下皆污土,上多滴沥,不堪驻足,乃复出而下。”[5]624都匀洞 “洞中乱石状如象鼻,杂草丛生”[11]207。老君洞 “洞左循级上石室、石床,又左通一径有天生桥,长十余丈,桥下有泉,秉烛至此,豁然天开,列坐桥上,洞中奇观一一在目”[12]卷3,110。 云溪洞 “洞中产石燕,流泉自中出,纏入里许,即寒风袭人,暑月须披裘以游,至半有穴,如斗斜漏光,日照见一切,洞门额有亭曰:‘三远河凭眺’。”王木作诗记载其溪洞地貌景观,“云溪穴千山,石燕蛰万斛。”[12]天然洞 “洞中石乳倒垂,如莲花千朵。”[12]112《清溪天然洞联句诗引》的记述最为详细,“下柱如象鼻,然源约七尺,阔二丈有奇,上平如掌,可列三十席,高约阔之半,悬崖坠乳,上下错出,凤骞虬虫卧……”[12]112明人对观音洞、桃源洞、白象洞、莲花洞、楚由洞、老鸦洞、老君洞、云溪洞、天然洞、梅花洞、白马洞、巢云洞、仙人洞等进行过多次考察,且记载详细。
黔西喀斯特地貌种类齐全,徐霞客在普安考察了当地的溶蚀洼地、岩溶裂隙、峰林、孤峰、竖井等地貌[5]661-676。
碧云洞是黔西著名的溶洞之一,《黔诗纪略》记载了碧云洞岩溶漏斗、石钟乳、石笋、石幔和地下河等地貌,“洞门内二石磬,击之铿然,稍进,石龙、石蛇各一,由地而生,挂于石壁,长十余丈,鳞甲宛然,顶上漏光,一隙下射,洞中朗然如日照,隙下悬石瓜金色,光闪璀璨,旁有石人。”[12]卷1,38杨彝在游览后曾作诗以赋之,“豁然深入天窗明,外狭中开始屋里。醉眠云登高似床,袖拂平沙净于几。松风一派从天来,散作泉流和官征。泉来直与海眼通,鹤发仙人烹石髓。”[12]卷1,38王士性记载有碧云洞地下河、边石堤地貌,“最奇者普安碧云洞,为一州之壑,州之水无涓滴不趋洞中者,乃洞底有地道,隔山而出,洞中有仙人田,高下可数十畦,石塍回曲界限,俨如人间,岂神仙所尝种玉禾者耶?”[9]徐霞客也考察过碧云洞,“从暗中仰瞩其顶,又有一圆穴上透,其上亦光明开辟,若楼阁中函……则堂户宏崇,若阿房、未央……有一石脊,自洞顶附壁直垂而下,痕隆起壁间者仅五六寸,而鳞甲宛然,或巨或细,是为悬龙脊,俨有神物浮动之势。其下西临流侧,石畦每每,是为十八龙田。”[5]673他还在普安探究过芭蕉洞、观音洞、丹霞山洞穴等,并在丹霞山洞发现岩溶湖[5]668。
普定卫之龙潭洞是溶洞与天生桥相统一之地貌,“危峰雄峙,洞广潭深,祷雨辄应。去洞十余丈有天生桥。”[7]卷6,136
安顺州之楚由洞、播老鸦洞也是盛名的黔西大溶洞,楚由洞,“在西堡司东南五十里,山高万仞……洞在山中,深广亦百余里。”[6]卷9,109明人还考察了青源洞、清源洞、龙泉洞、南水洞、阁鸦洞、岩底水洞、水银洞、岩下洞、角溪洞、阿足洞、红岩洞、险水洞和阿母遮洞等。
镇远府石崖山是石灰淋溶山地,“屹然壁立,状如列屏。”[10]卷88,1353众山成群分布, 形成峰林地貌景观。 而镇远平昌后山 “如圭如笏”[3]卷122,5315,山峰傲立,与平原相对,形成独特的孤峰地貌。
飞云崖是兴隆卫著名的游览胜地,据 《黔诗纪略》载:“中虚而下嵌乳滴,融结纷诡殊状,竖者柱矗,悬者络缀,扬首者鸟,厉突者兽蹲,蹑级漫敛,柱徐睇极意,所惬隧洞谷含谷牙而窅际,清渠激柱而前绕似矣而不若。”[12]卷2,82明人熊祥在游洞后曾以诗抒发其感受,“争疑云化石,不辨石留云。势欲开凝聚,形方幻郁纷。延溪迷暮霭,出山由异斜。曛更爱飞泉,落中静响闻。”[12]卷2,82王文成也描述过飞云崖的岩溶地貌,“崖重数百尺,其上之顷洞玲珑,浮者若云霞,亘者若虹霓,豁若门殿楼阙,悬若鼓钟编磬……”[12]卷2,82杨慎曾探访飞云崖,“类梵壁普陀境,垂乳结溜,象云朵之英,悬泉淙然,迩云泉阁月潭寺。”[4]805
石阡府龙洞洞内堆积地貌发育良好,“中产奇石,大如鸡子,青碧色,上有花纹,俗名风鬼蘸果,人不敢取,岁旱祷雨其中多应。”[6]卷6,175石阡府太虚洞石幔、钟乳石地貌显著,“洞口巨石二十余丈,横亘倍之,如幅尺素匀洁无瑕,而高下离合,复多奇致,燔炳而入,半里许,处处奇幻,洞心一石如苍龙倒挂,尾著岩头首乃横斜而下,长十余丈,不及地者尺许,俗名倒垂莲……”[13]卷22,66
思南府迎春、藏奉溶洞成为百姓盛游之处,“二洞去崖门山数里许,洞不甚深广,而壁石奇润,树林乔郁,妍花异卉,盛产其中,盖一郡佳境也。”[14]思南子头洞,“甚宽广,人有入者,必以火炬前导,上有二石乳悬峙而下,击之能作钟鼓声。”[14]
镇远县观音崖,崖高数十丈,屹立江上,因流水侵蚀,石柱、石笋和石幔地貌发育良好,“其址有洞涵浸清漪,可比船而入洞半有窍,上有石磊磊如佛像,洞顶色碧石纹隐起如龙蛇然。”[6]卷5,153镇远分水岭大洞,因洞内景观奇特,成为百姓游乐之地,“石乳倒悬,中有石乳滴地如钟斗,好事者多游焉。”[6]卷5,154明人还记载过秋满洞、龙洞、岑药洞、黄蜡洞、滴水洞、川江洞、北洞、崖门洞、风鬼洞等溶洞。
镇阳江水经翁蓬洞而出,为使航运之便,明朝添将彭伦曾等开凿此洞,“盖所谓翁蓬洞者,言舟楫过此如入翁中,如君蓬底,不见天日也。其水自芙蓉洞至翁蓬洞长不满百尺,已高百丈余矣,加以两崖积石易为崩溃,所以旋凿塞终不能成坦流也。”[6]卷5,153翁蓬洞溪水湍急,落差较大,两岸崖石疏松,易于崩崖,开凿竟以失败而高终。偏桥卫飞云洞因暗河长期侵蚀,地貌奇特,“由月潭寺左拾级而登,仰视层岩如峰房燕窠,级穷,上小平台,石栏围绕,台后岩嵌入巉绝,岩上如居人,重檐覆出,而石乳悬窦,怪诡万状,洞前立二石,突兀更奇。”[9]
明代士人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的考察较为全面、系统。其中徐霞客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的类型、特征及地貌分区等都作过详细的描述。地方士人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的记载则生动确切,士人还曾以专门考察的形式记载贵州喀斯特地貌特征,如丘禾实的《冯虚洞记》、田汝成的 《天然洞记》、王阳明的《月潭寺公馆记》等。这里仅将明代士人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的记载,举例如下,见表1。
表1 明代士人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的记载分类表
(续表 1)
从表1可知,明代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类型的分类较为全面,其中 《徐霞客游记》记载喀斯特地貌类型最多。徐霞客的足迹遍布黔中、黔西、黔南等地,而对黔东、黔北考察较少,但 《黔诗纪略》《贵州名胜志》《贵州图经新志》、万历 《贵州通志》、嘉靖 《贵州通志》《黔记》等书对其记载详实,为全面认识明人对贵州岩溶地貌的考察与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贵州喀斯特地貌尽管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广大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其特殊的地形地貌,把部分溶洞开发成为天旱期间农业灌溉的水源。黎平特洞山是喀斯特漏斗的典型代表之一,“上有天池,虽旱不竭。其中平田数百亩,皆腴壤也。”[3]5293王士性就记载了当地百姓利用暗河之水灌溉农田的场景,“清平十里云溪洞,水从平越会百里来,又从地道潜,复流,云洞尽处,水声汤汤如溪流,洞右偏,土人又垒石为堤,引支水出洞南,灌田甚广。”[9]徐霞客记载了普安州竖井被百姓开发利用的状况,“抵崖下,则穹然巨洞,其门北向,其内陷空而下,甚宏。其人入汲于石隙间,随处而是,皆自洞顶淙淙散空下坠,土人少凿坯承之。水从洞左悬顶下者最盛,下有石台承之;台之侧,凿以贮汲者。”[5]658龙里卫岩孔洞,“瀑布飞泻,四时不竭,灌溉其广。”[6]卷11,119黄平燕子洞燕子粪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肥料,“紫燕千百为群,潜藏于此,冬不北向。洞口二丈,其土疏而黏, 黑而肥。 土人用之粪田。”[15]卷9,227
在明代,贵州部分岩溶蚀洼地多被开辟成为农作物种植区,徐霞客在考察双明洞时发现溶蚀洼地已被垦为农田,“忽坞中下裂成坑,阔三尺,长三丈,深丈余,水从其洞底溢出,即从其下北去。溢穴之处,其上皆环塍为田,水盈而不渗,亦一奇也。”[5]649定番州岩溶槽谷,已开垦为农田,“其中平坞一壑,南北长二里,水亦中洼下坠,两旁多犁为田。”[5]640他在考察都匀时也发现溶蚀洼地已被开垦为农田,“其前环山为壑,中洼为田。”[5]623溶蚀洼地面积巨大,“其囤圆而大,四面绝壁,惟西北有脊通级而上,路必环旋于下峡,故为天险。峡中水西南下,合塘中及外峡南北诸流,俱透西南腋中坠去。”[5]625在独山州也有大量的溶蚀洼地被开垦成农田,“由其西北度脊,南北俱有洼中坠,环塍为田,直抵其底,水皆自底西向透石穴者也。”[5]627
贵州地形地貌复杂,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江河纵横,支流庞杂,气候多变,森林密布,植被类型多样,这为人们对其地理认识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在自然灾害频发、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对鬼斧神工的喀斯特地貌存在着诸多的敬畏。从弘治 《贵州图经新志》记载看,当时人们对溶洞水源尚存在着崇拜,如石阡府龙洞,“中产石,大如鸡子,青碧色,上有花纹,人不敢取, 岁旱祷雨其中多应。”[6]卷6,68黎平府龙洞, “傍有龙潭, 祷雨辄应。”[6]卷7,77响水洞, “岁旱取其中水, 祷雨有应。”[6]卷7,77普定卫龙潭洞, “深不可测, 岁旱祷雨辄应。”[6]卷14,151安南卫瀑布岩,“自洞中泄入潭,遇旱,军民入潭取水,祈祷辄应。”[6]卷15,163
万历 《黔记》对贵州岩洞地貌的迷信认识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如石阡府风鬼洞是地方百姓崇祀之地,“土人传言者,昔年洞中有风鬼,阴雨闻……旱则激之以祷雨……人瘟疫,呼而祝之九牲曰九鬼,又一为地谚惑能祸福人……”[15]240郭子章对其科学的考辨,得出了可信的结论,“洞者山之窍也,其中空虚以通气,阴淫最胜,发为地风有萧飒之声,又植洞口树木为天风,吹嘘而动,其声高亮贯入洞中与地风相应,铿铿鍧鍧,人远而闻之似乎呜罗击鼓,古云空谷传声,是矣,岂有鬼为之邪!秋冬萧杀,万物零落,其风萧条无物触动,虽有风而声部作,所以洞中不闻其声,信然。”[15]241
明王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发展生产,稳定社会。随着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日渐繁荣,到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开始萌芽。明统治者为满足其奢靡的生活,疯狂地兼并土地;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势,党派迫害甚为激烈;矛盾凸显,社会动荡;这使得不少文人雅士疏远政坛、远离政坛。经济和政治领域发生的剧变,在思想界也有一定的反映:一方面,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利益,提倡程朱理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另一方面,社会思想也出现松动,从空谈性理转向经世致用。许多知识分子逐渐摆脱程朱理学的思想束缚,走出书斋,寄情于山水,不少士人观察自然与社会,写下了价值不菲的地理游记、诗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代地理学的向前发展。王士性撰写 《广志绎》对贵州山水记载颇多;徐霞客撰写 《徐霞客游记》对西南人文、地理现象记载十分丰富。田汝成 《天然洞记》、丘禾实 《冯虚洞记》是明代贵州溶洞考察的杰作[15]220-213。另外,杨慎、谢君采、王木、杨彝等也探山访水,写下了大量山水游记或诗作,为我们今天探索明代对贵州岩溶地貌的认识提供了相当珍贵的资料。
在明代,一方面武力经略贵州,另一方面积极进行民生教化,大规模地兴建学校,提倡儒家教育。“儒教渐兴,而冠婚表祭之礼多效慕中国,间有向意书业,登科出仕者矣。”[10]1350万历 《贵州通志》扼要地记述了贵州的学校建设、科举选拔分区等,“学校通省府州县司卫兼四川、湖广司卫共二十八学……贵阳、思州、思南、石阡、铜仁、黎平、镇远、都匀、八府宣慰司、普定卫十学,一年一贡;定番、普安二州、四川永宁宣抚司三学,四年三贡,威清、平坝、安庄、安南、毕节、乌撒、赤水、龙里、新添、平越、清平、兴隆十二卫学,三年两贡;湖广偏桥、平溪二卫、婺川县三学,两年一贡。”[7]卷1,24在明代,外省移民的进入对贵州地区的教育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许多教育名人都是江南、江西和湖广籍移民,如浙江人王阳明、毛科、王杏,湖南人蒋信、贺长龄,江苏人万士和,江西人邹元标等[16]117。明代在贵州大规模兴建学校,使知识分子士绅阶层迅速崛起、壮大,明代贵州共出进士76人[16]116,这对边远、封闭、落后的贵州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促进了明代对贵州的地理探索。
明代在贵州驻军数量庞大,洪武十四年 (1381年)后明军逐渐增加驻黔人数,至成化六年 (1470年),军队和家眷人数约有60万人[17]574。大量军队及其家眷的迁入,为贵州的经济开发带来了众多的新生劳动力,也使中原文化在贵州得以传播。中原地区的汉族百姓定居贵州,打破了某些地区因少数民族单一而形成的封闭局面,为士人游历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也加快了对贵州的地理探索。
明初承元代的土司制度,并进一步发展完善。总体来说,明初至明代中期的贵州土司在保疆安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改土归流”较少。到明朝中后期,土司弊端逐渐显现,明政府开始大规模地实施 “改土归流”政策,先后在贵州 “改土归流”58家[18]464、747。 对改土归流之地, 中央派遣流官,官员躬身政务,踏看山川风物,为方志撰修提供了基本条件。同时,也有利于文人雅士深入土司统治区域进行考察与探索。
明代士人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与明代对贵州的管理与明代贵州士风转变、移民、地方教育、经济发展等均有密切的关系。明代设贵州省,促进了区域的整合,在中国边疆历史发展进程中留下了厚重的一笔。明人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对贵州喀斯特地貌进行地理探索,他们的相关记载填补了人类对贵州岩溶地貌发现、认识进程中的空白,在边疆认知、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1]马强.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地理认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3][清]顾祖禹,著;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域记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明]杨慎.滇程记[M]//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5).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5][明]徐霞客,著;褚绍堂,吴应寿,整理.徐霞客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6][明]沈庠,赵瓒.贵州图经新志[M].成都:巴蜀书社,2006.
[7][明]王来贤,许一德.贵州通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8][明]曹学佺.贵州名胜志[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
[9][明]王士性,著;周振鹤,点校.广志绎[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明]李贤.大明一统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1356.
[11][明]罗日褧.咸宾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清]唐树义,著;关贤柱,点校.黔诗纪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13][明]刘锡玄.黔读偶存[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14][明]钟添,田秋.思南府志[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影印,1962.
[15][明]郭子章.黔记[M]//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3 册).成都:巴蜀书社,2006.
[16]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7]方铁.西南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18]龚荫.中国土司制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