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探索

2014-03-28 17:03李明蔚陈小异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公正信念个体

李明蔚,陈小异

(重庆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重庆,401331)

一般而言,公正世界信念与主观幸福感一样,是人类生活的两个基本价值尺度。社会公正是社会成员对于社会的基本认识,也是一种公民与自我公平关系的一种认知。作为一种价值尺度,主观幸福感更加注重个体自身的内在感受,是一种具有主观性的个人体验。而公正世界信念则是个体对世界的一种可控感、胜任感,是一种对复杂物理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它对于人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中,公正世界信念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的重视。因为人们对于社会认识的基本价值尺度往往与其心理健康有着紧密的关联,并且在心理健康要素的测定中,它具有重要的分值。当代中国大学生作为年轻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是对社会价值观、社会环境和内在价值具有敏锐感受的一个群体,对他们而言,这一要素在建立其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具有直接的作用。可公正世界信念不仅受到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传统诸要素的影响。故我们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的建立,对于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与西方世界相比较,当代中国大学生关于社会公平的公正世界信念,和作为个人自身的社会正义体验,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形成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特有的公正世界信念。大学生是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群体,他们长期接受的学校书本教育、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青年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世界公正理想,使他们对社会 “公正”“合理”的观念比社会上的其他群体,更加敏锐一些,更加相信世界的有序性与积极性;同时,他们对于个人的情感性和认知性方面也更为自信,对其人生目标更多的是充满想象,其生活状态较多地保持积极向上的因素。所以,大学生在公正世界信念这个维度上更加具有独特的特征。

公正世界信念 (Belief in a just world,BJW)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Lerner在1965年首次提出。关于人们对公正世界信念的概念,他这样描述:“个体有这样一种需要:相信他们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人们得其所应得。这种世界是公正的信念,可使个体相信他们所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是稳定有序的,从而有利于个体适应这些环境。如果这种信念缺失,个体就很难使自己致力于长远目标的追求,难以遵循社会规范行事。由于公正世界信念在个体适应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所以人们极不愿意放弃这种信念,并且一旦遇到例证表明世界是不公正的,无秩序的,他们就会陷入忧虑烦恼之中。”[1]这种公正世界信念体现的是个体对世界,对复杂物理和社会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它对于人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无论个体心理或者群体心理,都具有生物与社会的双重性。它们既受到人的生物特征的约束,也受到社会属性的制约,受到个体生活的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制约,遵循其特定的社会发展规律。就世界范围来看,各种文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土壤上的,也都对每个个体的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着影响。例如中国与西方文明,由于它们发展的历程不同,人们的社会心理,包括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都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宗法血缘制度所导致的人们的家族观念、血缘亲属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封建道德纲常及其文化,都对生活于其中的个体与群体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与西方社会有着显著的不同。如西方人见面时的拥吻,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但是在中国古代 “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影响下,是被人们视为 “大逆不道”的行为。表现在心理学上,在人们的公正世界信念上,中国人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中国先秦时期关于人性善恶的论述,宋明理学关于人的 “心性”的论述,应该说都与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行为和个性特征有着很大的关系。而这些问题也都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是对人的心理问题的探讨。

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人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也更加受到人所生活其中的社会文化的制约。由于现代心理学中对于公正世界信念的指标评价,主要是根据西方心理学家设定的标准对人们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性评价,是按照西方社会的生活形式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综合性心理指标,因此在个体社会心理的评价上,我们除按照通常的指标进行构建外,还需要参照中国社会的生活与文化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构建。

公正世界信念与个体自我认知观念有着重要的联系。由于中国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教育影响,中国人的自我认知有着如下特点。

第一,中国传统的公平、正义理念源于中国古代的公平观念。由于中国古代政治、伦理和法律彼此交融合一的特征,使公平、正义也具有这种特点。在儒家思想中,“正义”有 “正当”“合适”“公正”之意。如 “义”是儒家伦理范畴体系中的“仁义礼智信”五要素之一。 《礼记·中庸》主张:“义者,宜也”;朱熹解释为:“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四书章句集注》)它说明 “义”作为五常之一,是时宜、适宜、处事中庸之意。亦有人之正路、直道的解释,如 《孟子·离娄上》云:“义,人之正路也。”总之,在儒家看来,“义”就是符合伦理规范的正当性和适宜性,就是符合封建道德的正当性和适宜性。而 “正”与 “义”相联系,正说明了这种社会规范的正当性与适宜性特征,说明个体行为只要符合伦理规范,就是具有正当性和适宜性的。由此言及社会,也可以说是社会制度的正当性与适宜性、公平性。所以,中国古代的公平、正义具有强烈的适宜天道的伦理规范和道德修养的内容和特征。

第二,持有公正世界信念的个体坚信他们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能得到社会的公正对待,不会成为社会不公平的受害者;同时, 公正世界信念给个体提供了关于不公正事件的 “有意义”的解释,解除他们精神上的困惑与感受。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平、正义观念,是具有双重性的许多中国人信仰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念,这种思想既是儒家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人生哲学,也包含了道家的 “慎独”精神。在道家思想看来,远离是非,清心寡欲,无为而治,长生久视,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而儒家强调 “穷者独善其身”,虽然是以道德伦理以要求自己,强调个体一生的道德修养。但在人生、政治的落寞中,人们往往需要求助于道家的远离是非,清心寡欲,无为而治的精神境界以宽慰自己,求得精神的解脱,这也是一种人生的 “义”的适宜性。所以,在这一点上,儒家与道家尽管内容不同,但是在形式上有着重要的相似处。久而久之,个人对于社会和自我的双重责任就成为一种心理凭藉,在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方面,就有了双重性的自我安慰、自我满足的依据。

这种双重性凭据,一方面,使中国人的人伦、道德观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人们往往将人伦道德看成是 “天理良心”,是一种“天经地义”的哲学本体。这使他们将遵循人伦道德看成一种世界的 “公正”“中庸”的人生信念和价值尺度,一种自我价值完成与实现的目标追求,因此往往为之而满足、自信,在情感上得到自足。另一方面,当人们在社会生活或者政治上失意后,则往往以道家独善其身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其信念也趋向于以 “适宜”为借口的个人评价标准的自我满足上。由此他们的公正世界信念,则是虽对社会不满,但是能够得到精神的自足。这种,双重性的自我评判标准导致人们在公正世界信念上的追求与西方的模式不同,其个体的认知程度也不同。古代中国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得意时,往往是“我自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处于一种极度的自足自乐中,使他们对社会公正充满着信心和期待,对世界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加以对待;而在官场上失意时,则浪迹、游吟于山水之间,虽然认为世界缺乏正义、公正,但是也能够以一种 “不负天下”的态度去对待。故中国人看重个人对于社会和自我的双重责任,使他们对于公正世界信念有着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并且能够以这种两面性来自我调适。这种个体自身的两面性感受,是一种中国式的主观性的对于公正世界感的感受,在古代中国人中是很普遍的。

第三,强调团体主义精神,看重 “大我”,服从规范,将个体隐匿在群体之中。从古代希腊、罗马到近代西方人,比较强调个体精神的张扬,个性的励发,自由精神的活跃,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他们的公正世界信念是以个体的心灵自由和社会的公民规范为前提的。而中国人则在宗法血缘精神支配下,看重宗族、家庭、集体,他们往往将自己的心灵自由隐藏在集体的自由之中,将群体的生存、发展作为自我生存、发展的前提。这样,由群体凝合所需要的规范性特点,使中国人服从规范,将维护纲常、遵守道德看成自我价值的体现。这样,在公正世界信念中,中国人往往将集体利益放在个体利益之上,公平、正义尺度主要体现在集体性规范和利益中。表现在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等方面,则强调团体主义精神,服从规范,维护纲常,遵守道德的行为准则,并将其看成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尺度,这使中国人的公正世界信念有着自己的鲜明特征。

第四,强调 “和”“合”,将顺应大流,适应多数人的意愿,看成是一种公平、正义的人生境界。在儒家观念中,“和为贵”是其人生哲学的一种基调。 《礼记·中庸》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个体从内心发出的情感、认知、体验,应该与 “天命谓之性”的 “天命”一样,充满着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内容。而这种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内容,其主旨就是 “仁”,就是 “爱有差等”。因此,和、仁爱就成为一种封建伦理重要的公平、正义尺度。在中国人看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和”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个体达到成功的基本素质,是人生价值观的一种表现。故追求 “和”,顺应大流,适应多数人的意愿,是一种中国人的情感倾向和认知特点。正因为如此,在公正世界信念上,人们往往会出现强烈的 “从众心理”,在实际存在或者想象的群体舆论与行为压力之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样的行为,乐于处在大多数人的中间,畏惧争斗,喜好迁就,猜度别人的爱好而采取适应的态度。这使得公正世界信念往往以大多数人的是非来判定和确定。这样,许多中国人满足于这种公正的价值境界之中,将能够与人易处,以营造一种乐融融的 “和”“合”人际关系作为积极的人生价值尺度。

第五,重人情,好面子,将保持面子和人情看着人生的重要内容和心理寄托,也看成是中庸、和谐、适宜的一种人生态度。中国古代学者常常从情感上来谈人的心理活动。如 《礼记·礼运》云:“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人对于情绪的感受与认知同样对人的主观幸福感、公正世界信念有着重要的作用。儒家学说不是从社会本位或者个人本位而是从人与人的关系出发看待问题。因此,重人际关系,重人情交换的中庸、和谐、适宜的人生态度,就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一种心态,也形成了中国 “熟人社会”的特征,于是有许多人将讲人情、讲关系、讲回报看着人生的重要内容,一种处事公正的凭籍。于是,爱护面子就成为个体的心理习惯,能够带给个体心理上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有着极大的快乐感和心理保健功能,它可以让个体的心灵充实,对人生和社会充满希望和喜悦。

可见,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人在心理、情感、认知模式与西方文化熏陶下的个体意识相比,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使中国人的公正世界信念有着自己的特点,即在中国,人伦道德在个体心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们往往将 “仁义礼智信”的伦理道德看成一种具有公平、正义价值评判的尺度,强调团体主义精神;看重 “大我”,服从规范,将个体隐匿在团体之中;注重自谦、自爱、含蓄、内蕴,对追求个性自由,追求个体利益有着 “逃避”的倾向,并以此作为情感自我满足的条件;强调 “和”“合”,将顺应大流、保持面子和人情关系看成人生的重要内容和心理寄托。这样,我们在探讨与研究中国人公正世界信念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些历史文化因素。特别是对于人们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性评价及心理指标方面,更需要注重这种区别,由此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中国人的公正世界信念及相关方面的内容。

中西传统文化对社会认知的差异性,必然会通过家庭、社会环境等影响到当代中国大学生。因此,当代中国大学生在公正世界信念方面同样受着传统文化的影响,例如在相信 “终极公正”维度方面。终极公正是指个体相信那些已经发生的不公正在将来会得到补偿和纠正,这种补偿和纠正可能是今生,也可能是来世。它反映的是人们认为世界上所有事情的结局终将是公正的。在当代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相信终极公正的不在少数。他们往往认为世界上所有事情的结局终将是公正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公正在将来会得到一定的补偿和纠正。这种 “终极公正”的观念,使这些青年人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有自我约束的需求。杜建政等的《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的初步编制》[2]一文在对我国大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进行抽样测度后认为:我国大学生与西方人不同, 西方人所持有的公正世界信念基本上是单一维度, 而我国大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存在 “终极公正”“内在不公正”和 “内在公正”3个维度,即他们认为世界上所有事情的结局终将是公正的 “终极公正”信念,或者是认为已经发生过的或现有的事情是不公正的 “内在不公正”信念,以及认为已经发生的或现有的事情是公正的 “内在公正”信念。杜建政等关于我国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3维度说正说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与传统文化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中国式的公正世界信念的形成,最重要的是我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各种思潮影响的结果,它使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往往具有多面性。一方面,青年大学生具有的 “终极公正”观念,使其有着积极向上、要求进步的一面;另一方面,在对现实世界的考量中,则以 “内在不公正”和 “内在公正”2个维度来看待世界,于是有着积极和消极的两种信念。这种情况,既与现实存在的社会不公正现象有关,因为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都不可能完全消除不公正的现象,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几千年来封建制度的影响,尤其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个体人格和个体利益往往服从于团体利益之下,就普遍性的群体而言,其利益保障自然有着“公正”“公平”的价值标准以维护;但就个体人格和个体利益而言,有时它是和团体利益相符合的,自然就符合了 “公正”“公平”的价值评价标准;有时它又是存在冲突的,于是就有了 “内在不公正”或者 “内在公正”的多面性的评价尺度。而且由于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人们往往将遵循传统伦理道德作为建立 “公正”“公平”价值标准的一种准则。但是伦理道德由于其阶级性,它的作用往往也具有两面性。它既有维护统治阶级的一面,又有表面上超越各个阶级而貌似 “公正”的一面。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要同时扮演行动者和旁观者的双重角色。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又直接导致这一双重角色的感悟,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生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接受者或者被影响者,他们既笃信伦理道德的 “天经地义”,相信 “天理良心”,认为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世界是公正的”;但是他们的亲属或者自身的一些不平等经历,或者他们对于社会不公平等现象的耳闻目睹,又使他们在主观感受上社会不是完全公平的。在有些人看来,中国传统的血缘家族观念,或者注重 “面子”观念,或者依靠家庭荫庇,使人们在许多事情上,都要靠关系,走后门,于是缺乏关系的人就会觉得社会具有一种 “内在不公正”性。这种思想和情感,很容易影响到对社会事物具有敏感性的大学生群体。所以,当代中国大学生在对世界的公正信念上,往往反映出其具有多重维度的特点。

大学生多维度的公正世界信念,说明我国长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并表现为人们心理上的一种积淀。这对于我们如何去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出了挑战。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追求,鼓励大学生奋发上进,认识到在人生道路上,“一份功夫,一份收获”,由此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专业学习;另一方面,由于其公正世界信念的多维度,我们也要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世界,看到社会的复杂性、多元性,鼓励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解释世界、看待世界、对待世界,从而增加个体对现实、未来的乐观情绪与自信,使大学生能够在面临复杂情况时有正确的选择。同时,大学生群体中的思想、心理又有着不同,这主要由于其经历、生活环境而有所差异。例如在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别,就会反映到大学生群体关于公正世界的信念中。在当前高校中,一些农村大学新生进城后发现城市与乡村在物质生活条件、社会资源上的差异性时,易于产生 “我没有得到社会公正对待”的认识,会形成自卑与失落,产生不平的情绪,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公正世界信念;特别是在现今中国的部分农村,由于传统文化的遗留,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较薄弱,使得部分大学生感到社会现实中理论与实际的差异,对社会公正持怀疑态度,易于产生消极的的公正世界信念;此外,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会形成不同的公正世界信念。一些同学受到家庭中封建宗法血缘思想的影响,往往将读书看成 “光宗耀祖”“光耀门楣”“通经致仕”的途径,因此虽然他们读书学习十分刻苦,可是经不起挫折,心理脆弱,往往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误,或者达不到预期的要求,情绪就会一落千丈,进而将之归结为教师评价的不公或学校的不公,其积极、乐观的心态、情绪会降低,这将影响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影响其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

公正世界信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健康的四种重要内容,即积极的自我感知,愉快或者满意,关心他人,高效、创造性工作,均与人们的公正世界信念有关。美国心理学家Lenenr就认为,人们相信一个公正世界的存在本身是一种 “幻觉”,但是这种“幻觉”会让个体对于自我有着更加积极的评价[3]。而在愉快或者满意方面,世界公正信念会鼓励人们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去解释世界,这就增强了人们的胜任感与控制感,使得他们对于现实与未来有一个更加乐观的看法,并且通过维持这种积极的心态,起到缓冲不良情绪的作用[4]。大学生由于自身的个体经历、个性特征、社会意识的不同,使他们在公正世界信念的认识方面也出现多维度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冲突、碰撞以及相互交织的结果。因此,认清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认清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于世界、社会的多维度认知,就可以更好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特色。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公正世界信念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预测源,它使我们能够更有的放矢地区别对待不同的大学生群体,针对他们的不同思想情况创新工作方法。所以,对大学生世界公正信念的研究、探索,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他们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他们理解世界公正的相对性和差异性,鼓励他们以积极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形成更加积极的自我感知具有重要意义。

[1]毛金凤,李冠元.公正世界信念理论研究综述[J].文化研究,2009(4).

[2]杜建政,祝振兵,李兴坤.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3).

[3][4]祝振兵,张帆.公正世界信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综述[J].医学与哲学,2010(10).

猜你喜欢
公正信念个体
为了信念
迟到的公正
发光的信念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信念
公正赔偿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
公正俄罗斯党如何准备杜马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