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秋娟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英语课堂中,一些教师总习惯于为了完成纸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让学生一遍遍听,让学生一遍遍读。这种教学无疑让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一点一点消磨殆尽。让学生展现他们已有的知识,提出他们想要了解的问题,才会让课堂显得更生动,更人文。
如在教学三年级《英语》下册的一课Unit 1 In class,我让学生先听读整个单元的录音,说说你知道些什么?在学生们争先恐后表达完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东西后,我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学生们在“问题卡”上提出了不同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问新单词的读法,比如,“blackboard”怎么读,“window”怎么读;第二层次,问语法功能上的问题,比如,为什么“please”一会用在句子前,一会用在句子后;第三层次,问课本以外的知识,比如,在这单元教了“in class”的意思是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就提问“课后怎么说”,等等。课后,我让学生在问题卡的背面逐一写上问题的答案。
这张问题卡展现了学生们自己的水平。通过这张问题卡,我发现学生们想要知道的问题和自己备课中的重难点不同,且比我想要呈现给学生的东西还要多。掌握了学生的基础,了解了什么知识需要讲,什么不需要讲,我就能把时间用在了刀刃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享受自己寻找答案的乐趣,他们的收获会比别人直截了当的解说要深刻得多。
一、给学生一个问题向导
学生心智发展的现有水平是提出问题的客观基础,接受式学习早已消磨掉学生的问题意识。所以,教者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要给学生一个抓手,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学会怎么问,问什么。
如在教学五年级《英语》下册一课Unit 3 Hobbies我的教案设计是:1.问题引领,读题质疑。T:(出示课题)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 when you see the title? S:Who are talking about the hobbies? What hobbies are they talking about?2.初读课文,回问答疑。T:(把问题抛回给学生)Who are talking about the hobbies? S1:(看课文背景图片找出答案)Ben,Mike,Yang Ling. T:(启发提问)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bout Ben/Mike/Yang Ling? S2:(继续追问)Whats Bens hobby?/Whats Mikes hobby?/Whats Yang Lings hobby? S:(学生阅读课文寻找答案)Mike likes taking photos./Yang Ling likes making clothes……3.细读课文,自主探究。T:(屏显疑问词Who? What?)Are there somebody elses hobbies? S:(根据问题,在课文中找寻问题的答案。)
在长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若是一遍又一遍领读、机械记忆,反复操练句型,使学生只会接受任务,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在课堂上即便是将问题权交给了学生,但他们往往是无问题可问。而在这节课上,教师构建了一个问题链:读题质疑——回问答疑——自主学习,采取逐层递进的办法,给学生一个问题向导,让学生有问题可问,有章可循。待到学生们能放开手脚,他们便会自然生成问题,而这些问题,便能引导着他们自主地去寻求答案。
二、课后是一番更广阔的天空
建构主义教学论强调,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允许被固定,否则一个相应的具有知识内容的教学应留有较大的、允许改变和补充的空间。而这一点最大的表现在课后。这也就是延伸到课堂外的问题,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获得更多更广泛的课外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教学4B Unit 1 A new student,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为什么在树上不用on the tree,而用in the tree?”
“这两种说法都有,但是它们的用法是不同的。”我说。
“老师,那不同究竟是什么?快点告诉我们吧。”学生问。
我故弄玄虚地说:“呵呵,你们上‘百度去搜索吧。看看会有什么收获?”
第二天课上,这个学生着急地告诉我:“Miss,我知道它们的区别了!”看着他迫切的眼神,我不由得欣喜万分:“好啊。今天就由你做‘小老师。请你和大家分享你的劳动成果。”
他兴奋地把他在网上搜索的内容读给大家听:“表示在树上的东西本身是树的一部分东西时用on the tree,如:There are some apples on the tree.表示在树上的东西本身不是树的一部分时用in the tree,如:There is a cat in the tree.”
学生们带着疑问走出课堂,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询问周围的人,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老师朋友一起分享发现的成就感。他们认识到:原来书本上并不包含所有的英语知识,真正的英语知识需要主动探索,不断学习。
当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有意识地放手把问题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从乐于提问,变成善于提问,并勇于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