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加容
口算是学习笔算的基础,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在教学中只要重视口算教学,学生的口算能力自然会提高,口算能力提高了,学生就算得迅速、算得准确,还能提高计算能力和数学成绩。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敏捷、记忆增强。因此,口算教学必须引起重视,而且要从一年级就开始抓起,整个小学阶段教师都不应该忽视口算教学。
一、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
合理、灵活的口算方法是提高口算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生理解口算算理、掌握口算基本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灵活、简便的口算方法。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采用了互逆法进行口算教学。在口算16-7=( ),我就引导学生想,7加几等于16,学生很快就得到了9,于是完成了7+9=16的加法算式。接着引导学生看这个加法算式,由于16是由7加上9获得的,进而很快就完成了16-7=(9)的算式。在反复训练中,我时常提醒学生:看到减法想加法,减数加几等于被减数,那么差就是几。通过互逆法教学,学生学习减法口算的兴趣逐渐增加,进步很快,同时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又如: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5×9 8×7
5×90 80×7
5×900 800×7
讓学生从表内乘法类推出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结果的同时,既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即先看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后有几个零,就在积的末尾填写几个零),提高口算速度,又使学生受到抽象、概括能力的训练。
二、总结口算规律,提高口算速度
在整理和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加法时,我点拨学生:得数的十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相同,得数的个位数是个位数相加的和。学生明确这一点,学生就能快速口算这类题。如:34+5=( ),只注意个位4+5不满十,个位就直接写4+5的结果“9”,十位上照写3,结果39就很快产生了。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特点是:和的十位数总比原来的十位多1。为什么会多1呢?这是必须给学生讲清楚而且要求学生掌握的。因为个位相加已满十或者超过十,就要把10个1变成1个10,即满十进1。口算方法是,和的十位数在原来的两位数的十位上多1,个位是两个个位相加的和。如76+8=( ),看到6+8超过了10,马上在结果的十位增加1,即变70为80,个位上的6+8去掉已进位的10,剩下4,所以76+8=84。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减法计算规律是:十位数不变,个位数相减。即得数的十位数和原来两位数的十位数相同,个位数是原来两位数的个位数的差。如58-5=( ),十位上5不变,个位8-5=3,结果等于53。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规律,是得数的十位数比原来两位数的十位数少1,因为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借出一个十来,当成十个1去减。如63-6=( ),个位3不够减,从十位拿出1,十位上的结果就变成了6-1=5,个位上就变成13-6=7,差为57。
三、练习形式的多样化
形式多样的趣味性练习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口算能力,同时还能提高思维的发展。如,1.“抢答”赛,老师出示卡片或口述题目,学生立即说出结果,看谁说得又快又对;2.听算,老师念题,学生写得数,逐步将速度提高;3.视算,老师用卡片出示题目,学生看题后只写计算结果(只出示4秒钟),这些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短时间记忆能力,加强思维的敏捷性;4.定时不定量或定量不定时口算比赛;5.“对抗”赛,两人一组,一人出题,一人作答,全班裁判,谁在十秒内不能按要求提出合理的题目或答不出正确的结果,谁就输;6.接力赛(在学习口算一位数除法后进行),六人一组。第一个同学出一题传于第二个同学,第二同学计算后,根据其得数再出一道题传于第三个同学,以此类推,直到第六个同学,算出第五题的结果。要求每人出的题只能是乘法或除法,结果在万以内,前后不得重复(除最后一道题外,除法不能有余数)。如:25×4=100、100×2=200、200÷5=40、40×6=240、240÷3=80、80÷4=20,这样练习,不仅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口算练习要常态化
俗话说,熟能生巧,口算多了反映就快,正确率就高,反之就反应慢,正确率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后,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形成技能。因此,要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就必须引导学生多思多练,要进行常态化的训练:
1.每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安排3次左右的口算练习,每次口算练习时间为3分钟。
2.对常用数据、易错易混数据,要求达到能熟记的程度,能随问随答。如,15×4=60、14×5=70、15×6=90、125×8=1000等。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用脑的灵活性,而灵活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口算教学,自觉把口算教学贯穿到整个数学教学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编辑 王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