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梅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要走进学生心灵,提升人格。阅读教学过程也是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就是真善美。阅读教学可以利用饱含着真、善、美的经典美文向学生传递真、善、美。通过这方面的努力可以把学生逐步培养成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础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感;理解
在乌克兰有一句民谚,讲的是人生的三个不幸:“死亡、衰老、子女不好”。在这三个不幸当中,死亡和衰老是无法抗拒的,谁也无法不去面对。但是就子女不好来说,却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教会自己的学生成为好子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年轻的父母,应该时时刻刻记住,做一个善良的子女,只有这样,你的道德、财富、人品和受人尊敬的程度才会在你的子女身上得以延续和继承。
作为学校和老师,在孩子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上,要做的事情和承担的责任是很多、很大的。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感到自己肩上的任务更重,于是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我很重视这方面教育。
初二学生处在一个叛逆时期,这时的孩子对父母不再那么唯命是从,有时甚至根本不理解父母的艰辛,不懂父母的严就是爱。笔者想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理解及热爱的情感。另外,我也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组织材料详略安排及细节描写等写作知识的学习。
笔者认为应该给孩子进行必要的爱的教育。笔者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在学习课文之前笔者让他们去了解父母为他们付出了多少艰辛;去了解父母每天的生活状况,去感受一下父母的不容易,去了解他们自己每天的花销。让他们想一想父母从他们出生到养育成人要吃多少苦受多少罪。在上课时让同学们说出来并谈感受。有的学生以前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通过这次了解他们知道了,并且很受感动。很多同学在说的时候都流下了热泪。然后让学生深入文本,透过朴实的语言感受文中所包含的父子情深。通过文本学习作者对自己父亲的理解与热爱。起到净化心灵,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目的。经过这一教学环节之后,笔者认为他们会更加理解自己的父母,去爱自己的父母。
《台阶》是一篇小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的一种文体。本文的主人翁是“我”的父亲,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村。主要的故事情节是:為了获得尊重,父亲付出大半辈子的心血终于建成高台阶的新屋。本文的一个特点是通过故事展示人物的写法。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主要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帮助大家理解父亲的形象。首先我准备了三个问题让同学们回答:
1.父亲为什么要造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怎样建造起高台阶的新屋?
3.台阶造好之后父亲怎么样了?
在回答这3个问题时大家既了解了故事内容,也加深了父亲形象的理解。这个父亲的勤劳坚韧打动了我,他一点一滴的付出打动了我。这位父亲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我,因为儿子对父亲深深的爱与理解。我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对儿女的恩情都是无以为报的,请大家用发自肺腑的语言表达一下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这个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父母,学会理解自己的父母。最后我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父亲》,起到情感进一步深化的作用。
在同学们理解了父母,感受到父母的伟大之后,我再要求学生把自己这份感情用文字表达出来。
除此之外我还利用班队会时间给同学们播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我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这些获奖者身上获得正能量,学习他们身上的真善美。我记得在颁奖典礼上颁奖嘉宾一位著名演员说过:孝心就是真;孝心就是善;孝心就是美;孝心就是爱。
阅读教学肩负着塑造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大责任。记得钱梦龙老师说的话: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要走进学生心灵,就应该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帮助学生寻找并打开进入作者心灵世界的精神通道,让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交流感情或碰撞思想。这个阅读教学过程也是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形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任志鸿.初中新课标优秀教案八年级上语文(上册).南海出版社,2004-7-1.
[2]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蔡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编辑 董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