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课堂,要求教师整合教学理念,设计具有自主学习意义的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使学生语文能力得以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即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立足自主、突出探究、间以合作,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主的实践和探索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健全人格,为日后的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做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整合教学理念,搞好教学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体现了师生角色转变、师生互动的新理念。而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在教学中,我们只有在教学各个环节融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体现学生学习主动性,才能让学生在教学中实现主动学习。
例如,在一堂作文课教学中,我们必须设计思路严谨,便于学生操作、自主学习的环节和理念。描写人物方面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父母、亲人、同学、朋友等,再结合一些精美的经典习作去学习写作的技巧。学习环节的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有些环节需要回到起点,使目的更明确,也便于学生更好地操作。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情趣
要想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必须要让学生有学习的氛围。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课堂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索然无味,昏昏欲睡,究其原因与课堂氛围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也只有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才能主动地学习,才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为此,我们可以尝试如下方法。
1.趣味导入
一个良好的导入,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第一时间进入课堂产生与课堂的互动,让学生思维跟着课堂走。当然导入是多样的,并非每一课都需要有计划的导入,有些只需要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导语,有些只需要一个成语、一首诗即可激起学生心灵的浪花,让学生思维迸发。
2.实践练习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语文这门语言性工具的同时,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而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践。以往教学中,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能得到调动。为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参与的平台。如,在教学中根据本节课内容,让学生开展课堂演讲,只要内容和本课相关即可,这样学生既熟悉了课文,又需要精心准备材料,组织整合信息,在演讲的过程中学生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和锻炼,这样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乐学、好学。
语文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创设快乐、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乐学、好学、能学。
三、合作探究学习,发挥主体意识
新时期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学生自主学习,更需要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学生间的合作、师生间的互动往往能擦亮课堂智慧的
火花。
例如,在作文课教学中,我们很多时候看到教师利用讲解技巧,引导学生如何练习,但这其实不是教学的关键点,教学的关键点应该是学生如何参与,学生如何实践,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从情境导入环节开始,每个环节都有学生的合作探究。如,品读美文环节,让学生先鉴别两篇文章,然后明确好文章究竟好在哪里,从而明白“以小见大”写作手法的有效性;合作探究环节,结合相关素材,从不同角度解析“以小见大”写作手法的实际运用及其表达效果。這样的作文课堂上,有教师的教,更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开有合,既有个性的张扬,又有课堂的和谐统一。
四、提升语文素养,实现能力内化
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做到有创意地表达”。这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要想实现学生真正语文能力的升华,
必须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听说读写”全方面都得到锻炼。如,开展语文知识大比拼,训练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能力和素养的形成过程。开展综合大语文课,就要让学生广泛涉猎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从这些知识中体会语文课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提升学生审美意识、人文素养,从而从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总之,语文课堂是一个平台,是学生展示自己口语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运用能力和思路整合能力的平台,自主学习的课堂,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积极性得到调动,能力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李新忠.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3(25).
作者简介:洪爱云,女,1970年4月出生,大学本科,就职于浙江省天台县始丰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