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成
(兰州铁路局兰州西车辆段,甘肃兰州 730000)
盘式制动器是一种常用的制动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飞机等各种制动装置中,盘式制动器主要部件包括制动盘、摩擦片、卡钳、支架等[1-2],当制动动作发生时,通过卡钳将两侧摩擦片夹紧旋转的制动盘产生摩擦力矩实现制动,通常有双卡钳和单卡钳两种。制动轴不承受弯矩,制动力矩平稳等优点[3],其结构如图1所示。制动盘是该种制动器的关键部件,其振动特性对制动机构的良好、平稳运行起到关键作用。制动盘设计不合理会引发严重的制动振动和噪声问题,如低频制动抖动,中频制动轰鸣及高频制动尖叫,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噪声污染。普遍认为制动盘的振动特性是主要的影响因素[4-6]。
图1 制动盘模型
笔者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制动盘进行模态分析,获得了制动盘的薄弱模态,对制动盘的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制动盘的三维物理模型,然后建立有限元模型,如图1(a)。模态分析需定义材料的密度、泊松比和弹性模量[5-10],涉及到的材料属性如表1所列。
表1 材料属性
考虑到制动装置实际的工作工况较为复杂,为了更为准确的描述其固有频率属性,对制动盘分别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和有约束的模态分析。
对制动盘进行自由模态分析,确定前六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由于高阶模态分析易引起一定的计算误差和不确定性,并且高频率相对来说较难被激励,对制动结构和制动性能影响几率很小,因此分析中只提取制动盘前六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表2所列为制动盘自由模态下的固有频率,其对应的振型如图2所示。
表2 制动盘固有频率 /Hz
图2 制动盘前六阶振型
结合振型动画与图2可知,自由约束下,前三阶固有频率均为0,为刚性体,其相对应的振型也相似;从第四阶开始,对应振型开始出现变化,当固有频率达到1.7465e-003 Hz后(第六阶),出现明显的椭圆状变形,为薄弱模态,即有可能激发起并影响到制动盘的工作状态的模态。
对制动盘进行了约束模态分析,确定制动盘制动过程中的前六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如表3所列为制动盘约束边界条件下的固有频率,其对应的振型如图3所示。
表3 制动盘固有频率 /Hz
图3 制动盘前六阶振型
结合各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可看出每一阶固有频率都存在相应的振型。制动盘的一阶振型主要表现为内孔固定,外边相对于中心孔做轴向左右运动,对应的频率值为925.46 Hz;第二阶振型主要表现为两边相对于中心线的对折运动,振动中心线相差180℃,对应的频率为949.04 Hz;第三阶振型表现与第二阶相似,其振动中心线相互垂直,对应的频率为952.12 Hz;第四阶振型主要表现为对称中心线相互垂直的两两对折运动,对应的频率为1 044 Hz;第五阶振型表现与第四阶基本相同,对应的频率为1 047.8 Hz;第六阶振型主要表现为对称中心线相差60的两两对折运动,对应的频率为1 227.6 Hz。相对自由模态,约束模态对应的振型变化更具多样性。
从制动盘的自由模态分析和约束模态分析可看出,边界条件对制动盘的影响较大,因为存在各种结合面和一些不确定的的边界条件,有必要对其分开研究。在自由约束条件下,制动盘的固有频率及其振型相对较低,对制动器的影响不明显,从第四阶开始存在被激发可能性;在约束状态下,制动盘的固有频率及其振型具有一定的规律,从第二阶开始,每相邻两阶的固有频率很相近,振型只是相对中心轴,旋转一定的角度,呈现明显的对称特征。但是整体表现为制动盘端面跳动为主,端面跳动会引起法向力的波动,进而引起摩擦系数的波动,最终影响制动性[4]。
在建立制动盘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对制动盘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和约束模态分析,计算了前六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找到了其薄弱模态,即存在严重的端面跳动,影响制动力及制动摩擦系数。设计时应注意其变化趋势,避免被激励,引起整个系统的强烈振动,影响制动摩擦系数,引发各种制动事故。为盘式制动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1] Jacobssson H.Disk Brake Judder Considering Instantaneous Disk Thickness and Spatial Friction Variation[J].Journal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2003,217(5):325-342.
[2] Jurgen Heilig,Jrg Wauer.Stability of a Nonlinear Brake System at High Operating Speeds[J].Tribol Lett,2010(6):26-31.
[3] Daniel Hochlenert.Non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 of a Disk Brake Model[J].Nonlinear Dyn,2009(58):63-73.
[4] 张立军.汽车盘式制动器摩擦-振动耦合特性试验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8,28(5):481-484.
[5] 杨俊杰,王荣桥,樊 江,等.涡轮叶片的气动-热-结构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0,25(3):617-622.
[6] 李龙飞,王省哲.旋转薄圆盘的行波动力学特性分析[J].力学季刊,2007,28(4):631-637.
[7] Croft D R,Lilley D G.Het Transfer Caculation Using Finite Difference Equation[M].London:Applied Science Pub,1977.
[8] Xie F W,Hou Y F.Transient Temperature Field of Friction Pair in HVD Device of Belt Conveyor[J].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20(6):904-907.
[9] 黄新忠,赵俊生.基于ANSYS的压气机叶轮振动特性有限元仿真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2):17-19.
[10] 左鹤声,彭玉莹.振动试验模态分析[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