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银芝,张长江,贺建华△※
(恩施州中心医院 1消化内科, 2内科心血管病中心,湖北 恩施445000)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性肉芽肿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与环境、遗传、微生物及免疫等因素有关。CD的家族聚集现象和CD发病的种族差异性提示遗传因素在CD发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FSF15(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member15)基因能编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5(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15,TNFSF15,TL1A又名TNFSF15)与DR3炎性因子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鉴于炎症在C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对NFSF15基因rs3810936位点多态性与CD易患性做了大量研究,但由于单个研究样本量小和地区差异,导致各研究结论不一。为解决这些分歧,本研究对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明确NFSF15基因rs3810936位点多态性与CD风险的相关性。
1.1纳入和排除标准
1.1.1纳入标准 ①涉及NFSF15基因多态性与CD易患性相关性的文献;②所有纳入研究均为公开发表的病例对照或巢式病例对照;③全文发表;④文献中数据完整,能直接或间接提供统计指标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CI;⑤病例均为经确诊CD患者,其诊断符合诊断标准[1]或者内镜、组织、影像学综合检查结果。
1.1.2排除标准 ①研究未设立对照组;②具体数据描述不清;③重复报道;④CD相关的综述以及动物实验。
1.2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EMbase、PubMed以及中文数据库CBM、CNKI,检索时间均为1990年6月至2013年6月。英文检索式:“Crohn disease or CD 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or IBD”AND“mutation OR variant OR polymorphism”AND“NFSF15 OR rs3810936”;中文检索式:“克罗恩病或CD”和“基因多态性或突变”和“NFSF15 OR rs3810936 ”。文种限中、英文,手工检索相关学术杂志。
1.3资料提取 由两位评价者独立根据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通过讨论达成一致。两位评阅人独立完成对原始文献记录数据的收集。提取以下一般信息:第一作者姓名、出版年份、国家、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及其频率(表1)。
1.4方法学质量评价 根据STREGA原则,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2]。文献质量指标包括:①样本量是否充分;②病例诊断是否清楚;③病例组和对照组匹配情况;④对照组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H-W遗传平衡定律;⑤基因检测方法是否合理;⑥数据是否充分。以上6项,每满足一项记为1分,其中总分≥3分者为质量可靠。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各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各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检验采用Q检验和P统计量,P<0.05提示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I2用来衡量异质性大小程度,若各研究结果间不存在异质性,合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OR;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OR,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为依次排除单个文献后重新进行Meta分析,观察合并效应是否改变,森林图对称性判断是否存在发表偏倚。
2.1文献检索结果 根据中英文检索式初检出文献134篇,经阅读文题和摘要初筛,纳入文献51篇,进一步查找和阅读全文复筛,最终纳入5篇文献,包括中文文献1篇和英文文献4篇[3-7]。所有纳入研究均为国内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患者3328例,其中CD患者1178例,对照人群1550例。TT、TC、CC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分别为50.11%、41.45%、8.44%和35.81%、47.94%、16.26%。纳入的研究时间分布为2005~2010年,研究人群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英国、中国(表1)。
2.2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根据评分标准对文献评分,5篇文献评分分别为4,5,4,3,4分;均分为4分提示文献质量较好。
2.3Meta分析结果 NFSF15基因rs3810936多态性与CD易患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纯合子比较模型(CC vs TT):OR=0.34,95%CI0.17~0.72,P=0.004;杂合子比较模型(TC vs TT):OR=0.62,95%CI0.54~0.72,P<0.01;显性遗传模型(CC+TC vs TT):OR=2.18,95%CI1.19~4.02,P=0.01;隐性遗传模型(CC vs TC+TT):OR=0.46,95%CI0.25~0.84,P=0.01(图1~图4)。
表1 纳入研究的一般情况以及基因型分布
图1 NFSF15基因rs3810936位点多态性与CD易患性CC vs TT比较Meta分析
图2 NFSF15基因rs3810936位点多态性与CD易患性TC vs TT比较Meta分析
图3 NFSF15基因rs3810936位点多态性与CD易患性CC+TC vs TT比较Meta分析
2.4发表偏倚分析 四种基因模型的Meta分析漏斗图均对称,提示无发表偏倚存在(图5~图8)。
2.5敏感性分析 依次单独剔除1篇文献后,各基因模型Meta分析结果未见明显改变,提示Meta分析结果稳定。
图4 NFSF15基因rs3810936位点多态性与CD易患性CC vs TC+TT比较Meta分析
图5 CC vs TT比较漏斗图 图6 TC vs TT比较漏斗图 图7 CC+TC vs TT比较漏斗图 图8 CC vs TC+TT比较漏斗图
CD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肠道菌群,异常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和遗传易患性有关。CD患者发病过程中肠膜细分泌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8,这些促炎症细胞因子在肠道黏膜的炎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8-9]。
研究表明,CD患者肠道黏膜固有层T细胞表达NFSF15基因编码基因产物TL1A上调,且CD患者结肠炎性区的TL1A mRNA水平明显高于非炎性区,目前推断是通过促进肠黏膜固有层单核细胞分泌干扰素γ继而引起炎症[10]。由此可见,NFSF15在CD黏膜炎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发展中国家对CD的研究已成为消化内科医师关注的一个热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仍是CD内科治疗活动期的基础药物,但疗效不佳。因此,明确CD的病因,以期对因治疗是国内外消化医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编码NFSF15的NFSF15基因自然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显示,NFSF15基因rs3810936多态性与CD易患性有明显关联性。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解决单个研究样本量小和地区差异等问题,但也存在以下不足:①本研究Meta分析只检索了国内外几个代表性数据库,检索语言仅为中文和英文,且只限于公开发表的文献,影响了纳入研究的全面性。②纳入研究的人群无法分清民族。③饮食和社会环境是影响CD易患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纳入病例-健康对照组的研究往往忽略上述因素。由于存在以上的局限性,为进一步明确NFSF15基因rs3810936位点多态性与CD易患性的内在联系,尚需要开展更多样本量更大、设计更严谨、视角更宽的研究。
[1] Lennard-Jones JE.Classification of i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Scand J Gastroenterol Suppl,1989(170):2-6.
[2] Little J,Higgins JP,Ioannidis JP,etal.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genetic association studies(STREGA):an extension of the STROBE statement[J].Eur J Epidemiol,2009,24(1):37-55.
[3] Yamazaki K,McGovern D,Ragoussis J,etal.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TNFSF15 confer susceptibility to Crohn′s disease[J].Hum Mol Genet,2005,14(22):3499-3506.
[4] Tremelling M,Berzuini C,Massey D,etal.Contribution of TNFSF15 gene variants to Crohn′s disease susceptibility confirmed in UK population[J].Inflamm Bowel Dis,2008,14(6):733-737.
[5] Yang SK,Lim J,Chang HS,etal.Association of TNFSF15 with Crohn′s disease in Koreans[J].Am J Gastroenterol,2008,103(6):1437-1442.
[6] Nakagome S,Takeyama Y,Mano S,etal.Population-specific susceptibility to Crohn′s disease and ulcerative colitis;dominant and recessive relative risks in the Japanese population[J].Ann Hum Genet,2010,74(2):126-136.
[7] 温珍珍.中国人TNFSF15基因多态性与克罗恩病相关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9] Müzes G,Molnár B,Tulassay Z,etal.Changes of the cytokine profile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2,18(41):5848-5861.
[10] Michelsen KS,Thomas LS,Taylor KD,etal.IBD-associated TL1A gene(TNFSF15) haplotypes determin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L1A protein[J].PLoS One,2009,4(3):e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