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双语词典中隐喻翻译的运用①

2014-03-25 11:27陈希卉钟兰凤
关键词:大词典英汉义项

陈希卉 钟兰凤

(江苏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和认知方式。Newmark[1]认为,隐喻性的语言占了英语语言的四分之三,在母语习得者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二语习得者,要真正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必须能够识别出英语中的隐喻。双语词典是二语习得者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其中的隐喻翻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双语词典的质量和二语习得者的语言水平。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从《综合英汉大词典》、《英汉大词典》、《新英汉词典》三本词典中随机选取动物隐喻类别下的10个词条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cry wolf、dark horse、crocodile tears、the black sheep、white elephant、kill the goose that lay golden eggs、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lion’s share、flog a dead horse作为研究对象,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

二、研究结果

基于文化中的一般性原则,《综合英汉大词典》、《新英汉词典》和《英汉大词典》对一般隐喻均采用直译,不仅保留了原始的图像概念,还实现了双语中的意义迁移。对于包含特定文化意向的外来隐喻,《综合英汉大词典》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意译替代了原始的图像概念,例如,将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翻译成“外如菩萨而心如夜叉”,运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意向“菩萨”及“夜叉”来替换源语的原始意向。而《新英汉词典》中先直译成“披着羊皮的狼”,然后又意译成“口蜜腹剑的人”。《英汉大词典》中直译成“披着羊皮的狼”。可以看出,《新英汉词典》对于隐喻的翻译采用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手段,而《英汉大词典》只采用了直译。

就隐喻的翻译方式而言,双语词典中分为三种类型:对等译法、归化译法、异化译法。据统计,三本词典中对等译法的使用占10%~15%,归化译法的使用占22%~29%,而异化译法比例最高,占56%~68%。不同时期双语词典对待同一隐喻采用类似的翻译方法,但是,不同时期双语词典中关于喻体形象的选择很不相同。《综合英汉大词典》常用特定的中国化的喻体形象,如聚宝盆、猫哭耗子假慈悲等,来翻译源语中的喻体形象。《新英汉词典》则多是放弃了源语形象,采用意译来呈现隐喻,如:kill the goose that lay golden eggs翻译成了“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而《英汉大词典》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在字面翻译源语中的形象的基础上,添加意译或注解。二是放弃源语中的形象,直接采用意译。例如,crocodile tears在《英汉大词典》中有两种翻译:“鳄鱼的眼泪”和“假慈悲”。

不同的词典对隐喻翻译的义项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对于哪一个义项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一本词典中应该包含多少个义项,各个词典说法不一。例如:black sheep在《综合英汉大词典》中最常用的翻译义项是“败类”,而在《新英汉词典》、《英汉大词典》中其最常用的翻译义项被限制在了“家庭”这个范围之内,而后两本词典尽管范围一样,但具体翻译义项所指也不一样,一个指“不肖子”,一个指“有辱门楣的人”。同时,《新英汉词典》中关于black sheep的隐喻翻译义项的数量明显要多于其他两本词典。除此之外,每本词典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隐喻翻译不完整或冗余的现象。

三、分析与讨论

(一)双语词典中隐喻翻译的实质和过程

1986年,Sperber & Wilson在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一书中提出了与交际和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2](P46)Sperber & Wilson认为,关联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以认知观为基础,研究人类交际和话语理解的认知心理学理论。[3](P625)翻译本身既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交际行为。交际活动需要进行明示—推理,以求交际的顺畅进行。而翻译活动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也离不开明示—推理。Gutt率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一个对源语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4](P116)。

根据关联理论和词典交际论,双语词典中隐喻的翻译实际上也从属于双语词典交际系统的明示—推理交际。词典编纂者在翻译隐喻时要充分考虑词典使用者的认知环境,尽量使词典使用者付出最小的认知努力而达到最佳的语境效果。翻译的全过程一般有三个交际者,即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对于词典中的隐喻翻译而言,这三者就是:原作者、词典编纂者和词典使用者。

双语词典中隐喻的翻译包含了两个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词典编纂者在两轮交际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第一个交际过程对词典编纂者而言是一个推理过程。词典编纂者通过选取原作者意图他选择的语境信息和对最佳关联的搜寻,来对原作者的意图进行正确的推理。由于双语词典中隐喻的翻译从属于双语词典交际系统,并受到双语词典的特点的限制,词典编纂者在对大量的隐喻实际应用个例进行正确推理后,还需要概括出这些个例固定的用法。因此,词典编纂者的推理过程还涉及到抽象概括的过程。第二个交际过程对词典编纂者而言是一个明示过程。词典编纂者需要从词典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词典使用者的认知语境,以最佳关联的方式将译文传达给词典使用者。显而易见,最佳关联原则能够指导词典编纂者做出正确的翻译选择,取得词典交际的成功。

(二)双语词典编纂中隐喻翻译的要求

由于双语词典中隐喻翻译成功与否取决于上文所述的两个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因此,双语词典中隐喻的翻译应该符合三个要求:译文必须是对原作者意图的正确推理;译文必须具有概括性;译文必须有足够的语境效果。

研究发现,对于隐喻翻译的正确性,各个词典都高度重视,仅仅在最早的《综合英汉大词典》中出现个别的不准确推理,其主要原因是早期中国词典编纂者都不熟悉西方文化。因此,词典编纂者应该精通西方文化。而双语词典中隐喻翻译的概括性意味着词典编纂者要舍弃那些过于特别的应用,给词典使用者提供关于隐喻的约定俗成的意义。根据这一标准,这三本双语词典中关于多义项隐喻的翻译都不太令人满意,不是不完整就是冗余。例如:关于black sheep 的翻译,《新英汉词典》的编纂者误将“不愿参加罢工的工人”这一语境意义当成核心意义编纂进了词典。因此,双语词典中多义项隐喻的概括性翻译是一个历史问题,需要词典编纂者在未来的双语词典编纂中不断改善。足够的语境效果则要求词典编纂者对于潜在的词典使用者认知语境中已经存在的信息做出正确的推断,确保词典使用者可以将新信息和大脑中已有的认知联系起来,从而正确地理解隐喻。

正确地理解双语词典中隐喻翻译的实质和过程,分析不同时期双语词典中隐喻翻译的异同和发展趋势,能更好地指导双语词典的编纂。

参考文献:

[1]Newmark,P.The Translation of Authoritative Statements:A Discussion[J].Meta,1982(4).

[2]Sperber,D.&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86.

[3]Sperber,D.&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Gutt,E.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1.

猜你喜欢
大词典英汉义项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新论》词语释义:兼论《汉语大词典》之义项疏漏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
Enhanced Precision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