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林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会计学系,福建 福州350007)
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新的管理型会计体系。它要求管理会计以战略管理的角度为本,注重相关企业的外在环境信息。然而传统的管理会计所能提供的信息并不能满足其战略决策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当下经济发展中战略管理会计的思想。这就要求战略管理会计在适应特定战略目标的同时,也要着眼于长期目标的实现。
第一,应用时间较短。我国引进战略管理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使用者多为政府部门和大型的外资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规模大且经营理念先进的企业开始运用战略管理,但是仍然没有做到普及。到1997年才开始引进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由于实施有限,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仍然没有建立完善、科学的理论体系,不能很好地帮助企业经营[1]。
第二,普及程度不高。我国的财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年龄老化,且不熟悉现代管理科学,不能够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务实工作,企业更加注重传统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的普遍发展和认知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第三,方法不当。在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的相关从事人员,自身却并没有参与企业管理的实践,因此使得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以及分析技术仍停留在理论性的研究和探讨当中,不具备广泛应用的实践基础。而这些研究人员所做的一些数学分析模型极其复杂,并且成本较高,也不完全适应各个企业,所以在实践中运用较少,因此,企业就选择了其他方法而放弃了研究人员所给出的方法[2]。
第一,就外部的环境来讲,同外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但总体来说,体制仍然不够完善、健全。与战略管理会计相配套的电子商务在我国普及率同样较低。
第二,从内部的环境来说,当前我国的企业内部环境也同样不利于全面发展战略管理会计。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自身对于战略管理会计的关注度低、认知程度低,这也就使得战略管理会计不能够充分地发挥它在企业当中的作用。
第三,企业经营者仍认为战略管理不能够独当一面,只能对传统管理会计起帮忙、辅助的作用。
首先,企业经营者作为企业经营中的主事者,他的决策在整个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企业经营者的价值取向缺乏正确的引导,而导致了价值观出现偏差。
其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快速改革,企业经营权和企业所有权的逐步分离,让当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处于相对不平衡的转换阶段。企业利润和企业经营者不挂钩的现状同样使得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日常管理和长远性规划的管理不用心,相对制约的程度也较低,这就导致了管理者在企业管理方面缺乏创新的激情。
最后,我国部分企业管理者管理水平低下,易做出违反科学的决策程序,并且容易急功近利,只关注企业近期利益,却忽略企业长久利益,不关注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可行性。
在实际的应用中,许多管理者没有意识到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也没有帮助会计人员进行职能培训和督促会计人员学习。因此,我国的企业普遍缺少高素质、高能力的战略管理会计类人才。
第一,中国国情同西方国家不同,西方国家普遍应用的战略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中不能得到合适地运作。如果让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能够普遍性的应用,需要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体制等,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能促进完善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通过提高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推动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普及[3]。
第二,理论基础是战略管理会计发展的根基。然而理论基础需要一个完善的基础知识结构框架的构建。对于我国而言,可以先通过引进现今西方的先进理论,然后通过学者的研究,在加上中国国情的经济现状和在此理论上结合日前全球的经济现状,然后制定出适合于中国市场经济运用的知识、理论体系,这才是符合中国特色的框架和方法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
第三,战略管理会计不只是管理会计和战略管理的单纯性质的叠加,而是众多类别的学科上的综合体。可以在两者的相加同时,加上关注经济学等类别的重要学科理论,这样才能建立出来丰富、完善理论体系,使企业自身的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当中运作。
首先,国家应该加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来帮助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甚至是整个经济市场当中的应用,从而帮助战略管理会计能够在我国得到全面并迅速的发展。
其次,应该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企业当中的推动和完善,在制度上引导企业管理者,让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同社会价值取向趋于一致,为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最后,企业的内部是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决策信息和核算过程的来源。加快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的成熟与促进发展的良方就是内部环境的优化。
企业管理者在现代企业经营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管理者的决策决定整个企业的未来趋势和命运。如何使企业管理者提高管理热情,同时也重视提高创新意识,并且能够把其创新潜能的挖掘当成首当其冲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第一,可以让企业管理者与企业的利益密切挂钩。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当中的责任感,使其自觉地研究并探究经营管理的知识,并且积极地将其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重大决策问题当中。第二,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在做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的时候要注意把眼光放长远,制定企业日后方向性决策时,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应当考虑企业长远利益,延长企业的发展时间。[4]第三,国家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来督促企业管理者在制定策略和做重大决定有依据,企业内部也要进行加强职能监督制度的制定,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谨慎、积极。
首先,企业可以聘用此类研究方向的专家为管理者和会计人员进行知识讲座,运用直接授课的教育方法加强企业战略管理的思维方式,提高意识,强化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其次,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提高自身素质,比如,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总结他人成功的经验,并且将这些运用到指导实际操作中,是理论联合实际并且运用到实际当中。
最后,还可以通过职业测评和考核来检测会计人员实际工作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以此来督促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自我修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龚明晓.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10).
[2]伊新军.浅谈战略管理会计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0(13).
[3]何忠谱.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商业,2012(14).
[4]桂玉敏.战略管理会计发展的理论研究[J].财会通讯,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