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合买江 王建国 周星星 李冬德 邓伟
近年来,微创技术在外科领域飞速发展,电视胸腔镜手术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微创治疗手段,随着微创技术的日趋成熟,逐渐成为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被称为“钥匙孔手术”[1]。现结合本院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心外科临床诊疗中的运用体会与相关资料,对胸腔镜手术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2013年10月本院开展胸腔镜手术98例,其中女性26例,男性72例,所有病例经胸部CT和X线、胸部B超检查确定胸部病变[2]。98例患者中,肺大疱切除术47例(双侧同期手术3例,单侧手术及双侧分期手术44例),胸膜活检术11例,周围性肺结节切除术24例,周围型肺转移癌楔形切除术4例,后纵隔肿块切除术2例,凝固性血胸清除术4例,肺破裂缝合修补术3例,心包开窗引流术3例,膈肌破裂修补术1例。
1.2 手术方法 98例患者均于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术中阻断患侧肺通气后进行胸腔镜手术操作。取健侧卧位体位,腋下垫枕,根据具体病变情况选择手术切口,严格按照胸腔镜手术执行标准进行手术操作,通常情况下,选取2~3个切口为最佳,观察孔切口长1.0~1.5cm,操作切口长2.0~4.0cm之间。观察孔切口以患侧腋中线第6~8肋间为最佳,切开进入胸腔并仔细止血,将手指探入胸腔内了解是否存在胸膜粘连,必要情况下,应用手指将切口周围粘连局部分开,而后将10.5mm开放式套管置入胸腔内,再将10mm胸腔镜经套管放入胸膜腔探查,术者应仔细检查患者的具体病变及胸内器官等情况。在胸腔镜引导直视下,结合具体病变情况另做1~2个操作切口完成手术操作。若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则可适当选取其中1个切口将其扩大到6~8cm,辅助此小切口协助完成胸腔镜手术。
98例手术患者中,其中18例患者因术中胸膜粘连严重、出血止血困难、术中冰冻切片为肺癌等原因转行开放式手术,2例患者肺大疱术后持续漏气,故行二次手术处理。术后无患者出现肺部、胸腔、切口感染,无术后出血,有轻微痛感,但均在可承受范围内。胸引管拔出时间为5~9天,术后3~18天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9.8±1.3)天,针对出院患者3~6个月的跟踪随访,所有患者均在短时间内恢复工作及体力劳动,无切口长期疼痛现象发生。
伴随着电视胸腔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VATS手术在诊断及治疗胸部病变的微创优势日渐突出,且随着VATS适应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各种较为常规的剖胸手术均可采用VATS进行治疗。
3.1 胸腔镜手术用于肺大疱切除术、肺破裂缝合修补术临床疗效观察 肺大泡破裂多会同时引起自发性气胸,根据文献报道了解到肺破裂因引发自发性气胸,故不少患者同时伴随有血胸症状,早期将胸腔闭式引流管二根置入到患者体内,再通过负压吸引对其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若引流时间过长,又容易给患者造成过大刺激,造成疼痛等症状[3]。本组资料中,47例行肺大疱切除术,3例行肺破裂缝合修补术,患者均出现自发性气胸,术中观察到患者肺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肺大疱和索带存在粘连,故术中采用电灼将带状粘连切除,并及时处理漏气或出血等症状,再运用腔镜切割缝合器对破裂肺进行缝合或将肺大疱切除,随后通过常规冲洗,检查是否出现漏气现状,若进行一下处理,手术时间通常在45~65min内,患者术后仍需持续带4~6天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中,2例患者肺大疱术后持续漏气,经二次手术处理后,均恢复良好。
3.2 胸腔镜手术治疗凝固性血胸的临床疗效观察 本组资料中,4例行凝固性血胸清除术,行血胸闭式引流术后出现引流不畅,行胸腔镜手术清理,因血液长时间堆积在胸腔内,未得到及时的清理,最终形成血胸[4]。甚至1例患者形成包裹。经胸腔镜的指引,仔细分离粘连,再进入到血凝块中采用卵圆钳将血凝块逐一夹碎,用吸引管将其吸除,通过钝性和锐性相结合的方式将肺表面的纤维膜分离出来,再将对其一一清理,最后采用生理盐水对胸腔进行清理,检查是否存在漏气,即可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手术时间为50~90min内,术后5~7天即可拔除引流管,术后无并发症出现。
3.3 胸腔镜手术治疗其他临床疗效观察 本组资料中,另行11例胸膜活检术,24例周围性肺结节切除术,4例周围型肺转移癌楔形切除术,2例后纵隔肿块切除术,3例心包开窗引流术,1例膈肌破裂修补术,通过胸腔镜手术治疗,尽管其中18例患者因胸膜粘连严重、出血止血困难、术中冰冻切片为肺癌等原因转行开放式手术,但其余患者均在胸腔镜手术的治疗下恢复健康,且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且术后无患者出现肺部、胸腔、切口感染,无术后出血,有轻微痛感,但均在可承受范围内,手术时间分别在70~135min不等,术后引流管在7~9天内拔除。
总而言之,胸腔镜手术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也是未来胸外科发展的方向。其微创优势有效降低手术对机体造成的伤害,受到了广大医生的青睐和患者的认可[5]。随着患者对微创诊疗技术的强烈需求和胸腔镜技术的日趋成熟,其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该技术不仅有效减轻患者的损伤与痛苦,还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
[1]罗国军,张利,陈晓波,等.电视胸腔镜治疗胸部肿瘤患者86例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5):884-885.
[2]熊健宪,赖政洪,肖骏琦,等.经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汗症[J].中国内镜杂志,2011,17(12):1299-1301.
[3]刘斌,安乐,朱家宏,等.胸腔镜手术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6):57-58.
[4]赵杰,孙明轩.气道峰压法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4):81-82.
[5]贺大璞,龙超众,韦兵,等.136例胸腔镜手术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9,15(4):392-394.